銀行存款查不到,
房產拍賣無人要,
失信限高一出招,
老賴主動把錢交。
一個人成為了失信被執行人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賴」
如果仍然不還錢
會有什麼後果?
年底了,再不履行相應的義務
這些麻煩就會「找上門」:
近日,端州法院運用失信限消措施,順利執結五宗執行積案。
2008年前後,黎某因生意往來欠下順德某飼料公司貨款8萬多元,欠下肇慶市某典當行2萬多元,並先後在幾家銀行申請辦理信用卡,透支消費共計近8萬,上述款項均逾期未還。之後,順德某飼料公司、肇慶某典當行、以及案涉銀行先後向端州法院起訴黎某還款,均獲勝訴。判決生效後,黎某卻一直拒不還款,無奈之下,上述幾家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調查發現,黎某名下除有位於端州區的一套住房之外,再無其他可供執行財產,執行法官在窮盡相應執行措施後,依法將黎某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並限制其高消費。
就這樣,消失多年的黎某迫於失信、限消的懲戒壓力,主動還清了全部欠款及利息,五宗積案實現了案結事了。
那麼,限制消費的具體規定有哪些呢?
請注意了:
總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二百五十五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第一條、第三條、第十一條的規定,對被執行人採取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費(包括乘坐飛機、高鐵、入住高檔酒店、購買不動產或新建高檔房屋、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等)、納入徵信系統記錄、罰款、拘留等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措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除了限制高消費,還有哪些手段
可以讓「老賴」們無處遁形呢?
今年9月
封開法院對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被執行人,採用在電視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公開曝光的方式,向社會公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
此次共曝光了失信被執行人95人,曝光後,中國農行封開支行與張某信用卡糾紛一案、杜某某與莫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伍某與莫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的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
執行成效
誠實守信是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近年來全市法院充分運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打擊失信行為,對失信被執行人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和信用威懾,迫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今年1-11月,全市法院共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5989人次,因被執行人履行義務後解除失信名單2821人次。
來源:肇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法治肇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