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CCYYRR
導語:小編在媽媽圈發起一個小調查:你跟孩子說的常用詞有哪些?受訪者一邊思索一邊回答,表情豐富,神態各異。
她們有時微笑,散發著母親特有的溫和氣質,筆下的常用詞也盡顯甜蜜:寶貝、你真棒、好乖……有時候她們又蹙眉又撇嘴,還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樣,寫下的詞通常是這樣的:別玩電腦啦、再吃點啊、說話要算話、把電視關了……還有的人,寫到一半就捂住臉:「哎喲,我就是個暴躁媽啊!」看她的常用詞:快快快、到底睡不睡、別吵啦……
這些詞就像一面小鏡子,照見日常生活裡的媽媽百態。她們溫柔包容,有時也會急躁發怒。但無論喜怒哀樂,她們始終是那個最愛孩子的媽媽。
1、常用催促詞:快點、趕緊的、別磨嘰
快點、趕緊的、別磨嘰……催促詞就像媽媽衣櫃裡的基本款,幾乎人人必備。
「沒辦法,我家孩子做什麼都慢,只能催她快快快。」小葉媽媽說。羅媽媽立刻接上去:「可不是嘛,我們家娃每天刷牙洗臉都必須催好幾次,兩分鐘的事情她能磨嘰一刻鐘。」
佳琳媽覺得孩子是個拖拉娃,「特別磨蹭」。每天一早醒來,佳琳媽就變成熱鍋上的螞蟻,各種著急。
催促娃趕緊刷牙洗臉吃早飯,因為媽媽必須要在7點一刻前出門,才趕得及將娃送到學校,然後驅車直奔單位,在最後幾分鐘內衝進辦公樓,到考勤機前按下指印。下了班也不輕鬆。 媽媽回家扒兩口晚飯,就得送佳琳去「學習」。周一、周四是英語班,周三是鋼琴課,星期五是繪畫班,這年頭哪個孩子的日程安排不是滿滿當當的?所以要快,快點吃飯,快點收拾,快點出發。
回來還是一陣忙碌。檢查作業,督促課外閱讀,一看時間不早了,快點洗澡刷牙,快點睡覺。娃的一天結束了,媽媽的日程表上還有洗衣、收拾一大堆活兒沒幹呢。
有天晚上,各種「快點」即將結束的時候,佳琳突然說:「媽媽,今天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小朋友拿來一本書,媽媽一看,書名是《我討厭媽媽》。佳琳直接翻到其中一頁,畫上是小兔被媽媽不停地催促,吃飯、走路,「快點,快點,就知道催我快點,快點」。翻到下一頁,小兔子坐在路上,看著跟別人聊天的媽媽,「可她自己,卻慢吞吞的」。
媽媽和佳琳都哈哈大笑起來。
「之後我也在反思,也會提醒自己儘量不急躁,但是很多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快點,快點。」佳琳媽笑道。
2、常用命令詞:不可以、馬上、一二三
看過繪本《大衛,不可以》的媽媽都會會心一笑,那不就是我嗎?大衛爬高站起,媽媽大叫:不可以!大衛吃飯拿食物玩,媽媽大叫:不可以!大衛摳鼻子,媽媽又叫:不可以!
喜歡用命令詞的媽媽多是急性子。陽陽媽說自己在家說得最多的,除了「不可以」就是「馬上」。「馬上,睡覺去!」「關電視,馬上!」「五六歲,貓狗都嫌的年齡,不吼他就不搭理你。」陽陽媽苦笑不得地說。
也有不少媽媽喜歡用「一、二、三」,有命令的語氣,但又給孩子一個小小的緩衝期,比單純的指令更有效。
「一二三」曾經是祈祈媽的殺手鐧。祈祈,關了電視去洗澡。祈祈答應得好好的,卻窩在沙發裡一動不動。祈祈,把你的樂高都收回盒子裡去。祈祈又說好,卻依舊玩著手上的模型。最後祈祈媽站在他面前,「聽到了沒,我數了啊,一——二——……」基本上數到「二」的時候,祈祈會嘟著嘴不情願地慢慢站起來。
最近一次「一二三」,已經是好幾個月前的事了。祈祈媽的身份稍有改變——單身媽,離婚了。飯後,她忙著在廚房洗碗,叫祈祈關了電視去收拾沙發和茶几。「那段時間因為生活的變故,情緒特別低落,脾氣也比較暴躁。」 一會兒祈祈媽出來,見祈祈還在看電視,客廳仍是亂糟糟的,頓時火就上來了。她將手裡的塑料勺子往地上一摔,吼道:「叫你收拾,一!」
第一次,她剛喊了個「一」,兒子已經站了起來。祈祈撿起勺子,道歉說:「媽媽,對不起,我馬上收拾。」祈祈媽愣了一下,趕緊走回廚房,邊走邊掉眼淚。「覺得很心酸,又感動。家裡這些事給孩子挺大傷害的,但他好像一下子長大懂事了。」
祈祈媽不再用「一二三」了。「畢竟命令不是一種好的溝通方式,而且祈祈已經10歲了,尊重他的意見會比命令更有效。」現在看電視,祈祈媽會在一開始就跟祈祈商量好看多長時間,到了時間叫一聲,一般祈祈都會自己去關掉。
3、常用溫馨詞:寶貝、晚安、我愛你
一天中媽媽們最愛的時段,或許是睡前閱讀。孩子安靜地躺在床上,聽媽媽講故事,聊天兒,很溫馨的親子時間。故事講完了,媽媽親親孩子:晚安,寶貝。
孫雁是職場「白骨精」,隔三差五地出差,但只要回家時孩子還沒睡,她就連晚飯都不吃,先陪孩子看書、聊天。「忙的時候都是老人在照看孩子,所以特別珍惜這種交流。也是因為這種交流,所以現在女兒依舊樂意跟我分享她的一切。」通常情況下,孫雁會拉著女兒說說當天學校裡和家裡發生的事,高興的,不高興的,做得好的,不好的,都聊一遍,然後孫雁會親親孩子:睡吧,寶貝,晚安。
有時候,她還會加一句:我愛你。
「我愛你」應該是媽媽們使用頻率最高的常用詞吧。孩子高興的時候,媽媽們說「我愛你」,是表揚、激勵和贊同;孩子傷心時,媽媽們說「我愛你」,是安慰、保護和包容。
寶媽最近印象深刻的「我愛你」,是小寶發燒那天。晚飯的時候,小寶突然哭起來,「我覺得很傷心。」寶媽驚訝,一天在家休息都還蠻高興的,為什麼呀?小寶說:「可是我就是覺得傷心。」媽媽摸摸他額頭,還是有點燒。「你是發燒了,身體不舒服,累了對嗎?」小寶含著眼淚點頭:「對的,我不舒服。」寶媽安慰說,沒事,休息好了第二天身體就舒服了,「不要傷心寶貝,媽媽愛你。」「我也愛你。」
很多人都喜歡《大衛,不可以》的最後一段。大衛還是闖禍了,打碎了家裡的花瓶。媽媽大叫:我說過,大衛,不可以!大衛躲到了牆角。這時媽媽張開了雙臂,寶貝,來這裡!「大衛乖……我愛你!」
小編說:媽媽們對孩子有很多常用詞,表揚的,批評的,命令的,催促的,但嘴裡和心裡說的最多的,始終還是這句「我愛你」。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講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