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前些天嘟嘟閱讀了繪本《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出於對書名的好奇,嘟爸也讀了一讀,這明明就是為陪娃寫作業的爸爸媽媽們編寫的繪本!深有感觸,分享出來,與各位爸爸媽媽們共勉。
以下故事節選於《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魏捷編寫,明天出版社出版,2012.2):
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看見了嗎?
他剛剛從那棵香樟樹上飛了起來。爸爸是這群鳥兒中最老的,因為其他的鳥會一邊飛一邊唱著歌,而爸爸只是默默地向前飛,他全部的力氣都用來飛了。
鳥兒會來幫他,因為爸爸這隻老鳥太胖了,飛起來有點吃力。可是,爸爸還是堅持要飛。
從前天傍晚開始,他每天都要飛好幾遍。每次飛完,從香樟樹上下來的時候,爸爸都笑眯眯地看著我,而我卻搖搖頭。爸爸摸摸我的頭說:「哦,沒關係,我再飛一遍。」
昨天飛最後一遍的時候,我沒看清楚,居然把一片正在往下落的樹葉也當成了鳥。於是,爸爸說:「天太暗了,我們飛起來你也看不清楚,明天再飛吧。」
今天又要開始飛了。爸爸爬上樹之前對我說:「你一定要看清楚啊,我在第二批飛走的鳥兒中。」
爬上大樹,爸爸變成了一隻深藍色的鳥。爸爸一聲招呼,樹上就集合了20隻鳥。那隻頭頂有點綠的鳥,我認識,它好像我們家樓上爺爺養的一隻鸚鵡。
爸爸這隻深藍色的鳥站在樹枝上說:「我說開始就開始。」
「第一次你們5隻一起飛,接著我們4隻一起飛。千萬記住自己的編隊,不要飛錯隊伍了。其他鳥兒請待在樹上不要動!樹下的小男孩,要看我們的表演哦。大家飛完了,就到樹下吃麵包吧。」 爸爸這麼說的時候,我把帶來的麵包朝鳥兒們揮了揮。
爸爸這隻深藍色的鳥跟著其他的鳥兒一起飛了三遍。最後一遍,爸爸明顯有點踹氣,爸爸這隻老鳥在空中呼出了一團團的白氣 ... ...
爸爸從樹上下來,笑眯眯地看著我,可是我卻搖搖頭。
爸爸拍拍我的肩說:「沒關係的,明天我們再飛給你看。」 我點點頭,然後我請鳥兒們到樹下:「下來吃點麵包吧,你們飛來飛去真累喲。」
我和爸爸看著一群小鳥吃完了麵包屑。那隻綠鸚鵡離開的時候,還很有禮貌的和我們說了再見。
今天傍晚,我放學回到家,看見爸爸正在換羽絨服。爸爸說這樣比較輕,飛起來不會太累。爸爸的羽絨服也是深藍色的,所以等一會兒,飛起來的那隻深藍色的鳥還是我爸爸。
像昨天一樣,爸爸帶我來到香樟樹下,這次不用爸爸招呼了,鳥兒們早就等在那裡了。
爸爸爬上樹,立刻變成了深藍色的鳥。嘿嘿,看上去真的輕巧很多。
就在爸爸和那些鳥兒又準備起飛的時候,我朝著香樟樹上的爸爸鳥大喊:「爸爸,你不用再變成老鳥飛來飛去了,因為我會做那道數學題啦!」
樹上一共有20隻鳥,第一次飛走了5隻,第二次飛走了4隻,現在樹上的鳥還剩幾隻?——還剩11隻。
(故事結束)
【嘟爸讀後感】
樹上有20隻鳥,飛走了5隻,又飛走了4隻,最後剩下多少只鳥?
20 - 5 - 4 = 11。
就是這麼簡單的題目,孩子好幾天也沒有學會。如果換成你我的話,會不會火冒三丈、大喊大叫:「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麼簡單也不會做?!」
但故事中的爸爸沒有大喊大叫,而是飛過清晨,又飛過黃昏,飛了一天又一天,仍然心平氣和、輕聲細語地說:「沒關係,我再飛一遍。」 而終於孩子對他說:「爸爸,我會了!」 這是一個多麼有生命喜悅和感動的事!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需要一個學習過程的,就算是最簡單的事情,最基本的道理,也是要被教的。孩子不會,不是笨,而是年幼,就像一張純粹的白紙。所以陪娃寫作業的家長們不應該為此心煩和生氣,而應該感到欣喜和幸福,因為孩子真的好簡單好簡單,還離長大和成熟很遠很遠,還需要依靠我們去教會他們很多最最最最簡單的知識和最最最最基本的道理。
回想我們自己成長的經歷,你會發現,作為父親母親,孩子的一生,真正需要我們教他們點什麼或者指引的時期大概就是在「幼兒園階段」和「小學階段」。等孩子到「初中階段」及之後,父母很多時候就鞭長莫及,無可奈何了。所以當我們還能湊在孩子身邊,能教他們20-5-4=11的時候,多一點耐心,多一些微笑,熱情地、耐心地為孩子飛一飛。等哪一天,我們老了,飛不動了,成為了一隻真正的老鳥,坐在院裡子喘的粗氣,看著四周樹上的小鳥飛來飛去,你會幸福的心想:孩子小的時候,我也為他飛過。而這時,電話鈴聲響了,是很遠很遠地方打來的,電話那頭說:「爸爸,我想你!」
.
看完繪本,嘟爸有點慚愧。雖然以前也為女兒這樣飛過,可是嘟爸沒有故事中的這位爸爸耐心。昨天晚上,嘟爸陪寫作業生氣了,嘟嘟有點委屈。後來嘟媽告訴嘟嘟:「如果覺得難受,你可以哭出來!」 嘟嘟說:「我不想在爸爸面前哭!」 但是很快嘟嘟和嘟爸又抱在一起嬉戲打鬧,歡聲笑語了。睡覺前,嘟嘟還是跟往常一樣對嘟爸說:「爸爸,你能不能陪我睡著了再走?」 嘟爸一如往常地欣然應允。
夜已深,嘟嘟已經熟睡,嘴角依然掛著微笑,嘟爸也笑了,耳邊迴響起了嘟嘟總是自豪地在她同學面前說的那句話:「那個是我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