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三言財經,作者丨尼古拉斯
距離吳文輝等高管團隊集體辭職換帥不足10天,閱文近日又因「新合同大改」、「霸王條款」、「全面免費」而引發不小的爭議,一度登上熱搜。網文界的作者們,包括多位網文大神紛紛站出表態。
還有文章用「810萬網文寫手心態崩了」來形容這次事件。
在微博,話題#閱文作者合同大改#的閱讀已達1.3億,討論7.1萬;話題#閱文集團新合同被指霸道#閱讀達1.6億,討論5.1萬。
那「新合同」到底什麼內容?
有網友總結閱文寫作合同條款的「霸道」之處:
1、版權全歸閱文集團,作者只是平臺的委託作者,創作費用從你廣告裡面扣
2、如果你的作品被侵權了,打官司作者自己掏錢
3、作者所有社交帳號全部歸閱文,他們有權運營你的各種社交帳號
4、閱文可以隨時把作品免費開放給公眾看,不用作者同意,不算侵權
5、閱文還擁有你完本後一年以後發布作品的優先權
還有網友轉載了一份閱文籤約作者的「聲討」:
第一,作者創作的書,直到作者死後50年,版權都歸閱文所有。
第二,作者現在不再和閱文是合作關係,而是受閱文委託創作的,也就是說,你的著作權都會是閱文的。
第三,閱文「聘請」百萬作者來創作書,這書,他不提供任何思路,完全是你寫的,但你卻只是被免費聘用來替他寫的。
第四,你雖是受聘請的,但是你是不享受任何閱文集團福利的,你沒有五險一金、加班費等。
第五,你籤了這個合同,閱文還享有你下本書的優先權,也就是說你要是再寫新書,在其他地方發布,你得首先通知閱文,得閱文不要了,你才能去其他地方。
第六,籤了合約,作者能得到什麼呢,作者能得到的是扣除運營以後,讀者付費後「淨利潤」的分成。
合同到底長啥樣?
從作者提供的合同來看,首先合同定義了「甲方網站自有渠道」指不限於qidian.com域名下網站及起點讀書APP等;「自有外其他電子渠道」包括Qzone、手機QQ閱讀平臺、微信閱讀平臺等。
還提到了訂閱銷售分成、打包銷售等傳統銷售模式,以及點擊廣告、完成互動任務等的「新型銷售模式」(可能是協議作品的全部或部分)。
權利義務部分,提到用乙方名義開設微博、無償使用乙方肖像等,點擊廣告等代替付費購買模式。
授權內容包括電子版權、翻譯權、影視動畫遊戲改編權、同人作品改編權、衍生品開發權等,並且都是獨家授權。
授權期限是獨家授權期限籤署之日到協議作品著作財產權保護期滿之日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了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公民終生及其死亡後的五十年,從創作完成之日起,截止於公民死亡後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甲方聘請乙方不意味存在勞動僱傭關係,不提供福利。
作者們的爭議點主要在版權歸屬、是否免費、收入三個問題。
網絡小說作家姬叉表示,實際上老合同裡,作者就沒版權了,起點很早開始就是拿了作者的全版權,並且期限一直到作者死後五十年。
關於免費,實際上新合同指的不是起點本站免費。而是集團渠道,這些早就免費了,作者從來就沒從這類地方收到過錢。
收入是扣除運營成本之後的「淨收益」,分成50%。運營成本可能對作者是不透明的。
對於去留問題,姬叉稱因為《問道紅塵》用的還是老合同,合約期內不會強行換成新合同,新書才會面臨新合同的問題。但「當年起點改全版權霸王合同的時候,其他網站也學起了起點」。
有作者稱,原本是計劃五月五號去起點的,沒想到新合同就出現了,現在頓時感覺猶豫和彷徨...
閱文的討論除了在網文界,也出圈了。
編劇汪海林發微博,呼籲網文界大神出來表態。
「出版商和平臺憑什麼不花一分錢分作者的版權?大神們為什麼不發聲?寫作者沒有骨頭,對自己的權益被侵犯都噤若寒蟬,為什麼還要寫作?寫作者不是奴隸,寫作者要有尊嚴!必須跟他們死磕!」
共青團中央今日凌晨也發微博,引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
網友在微博下評論稱,這是暗示閱文的新合同。
與此同時,網文界的「維權行動」也在進行。
著名的網文論壇龍的天空有精華貼"著作權法修正草案提交建議圖文攻略",號召作者們去提交意見。
建議增加的意見包括:第三方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修改原作品的著作權;
產生了虧損,所產生的虧損和費用不應由原著作者負責賠償;
平臺不得通過委託創作的方式,剽竊作者的著作權;
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通過技術或合同條款等手段籤訂超過15年以上的高年限轉讓許可。
網文圈的大神們終於也坐不住了,紛紛表態。
唐家三少:合同對不同階段作者不一樣,能籤的就籤,不能接受的條款,一定要據理力爭;不可能全部免費;要給新領導團隊時間。
夢入神機:和平臺籤約不能掉以輕心 ,在法律上平臺是可以讓你賠錢的。
天蠶土豆:鬥破、武動等都是這種委託創作合同,諸多改編也難以插手,自己損失很大只能以後小心點。
愛潛水的烏賊:有的條款被誤讀,有的則非常過分。除非買斷,不是委託創作,著作權依舊是自己,但聘用這個詞確實容易讓人過度解讀;互動閱讀做推廣挺好的,後面也給出了分成收益方案。
縱橫中文網總編輯邪月也發表觀點:新合同百分百是老團隊做的改動,對於程武給網文圈帶來的變化,是抱有期待的;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大部分付費APP都無法買到量了,這等於沒有了新用戶;做免費的嘗試,是每個公司必須做的。
那閱文為什麼這麼做?
首先了解下閱文旗下業務,旗下品牌包括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紅袖添香、新麗傳媒等 。
值得注意的是它是有免費小說產品「飛讀」的。
「擁有 1220 萬部作品儲備,810 萬名創作者,覆蓋 200 多種內容品類,觸達數億用戶,已成功輸出《慶餘年》《鬼吹燈》《盜墓筆記》《琅琊榜》《全職高手》《扶搖皇后》《將夜》等影視、動畫、遊戲等領域的IP改編代表作。」
其中爆款劇《慶餘年》的出品方就包括騰訊影業、新麗電視。
與平臺作者、免費模式相關聯的是付費用戶數和相關收入。
2018年,月付費用戶數是1080萬,平均月活是2.13億;
2019年,月付費用戶降到980萬,平均月活躍用戶2.19億(同比增僅2.9%);
閱文集團營收由在線業務(包括付費閱讀、網絡廣告及分銷第三方遊戲);版權運營及其它(影視製作、發行、授權改編、遊戲運營及紙質圖書銷售)兩部分構成。
2019年,在線業務收入首次下滑,同比減少3.1%;版權運營及其它收入同比增長283%,達46.4億;
在線業務收入佔比從2018年的76%跌至44.5%,版權運營等其它收入佔比從24%增至55.5%。
財報顯示,閱文自有產品及自營渠道的平均月付費用戶由2018年的1080萬人同比減少9.3%至2019年的980萬人,減少主要是因為2019年若干騰訊產品自營渠道有更多的用戶被分配至閱讀免費的閱讀內容,致使該等渠道的付費用戶下跌。
免費閱讀平臺也在對付費閱讀造成衝擊。
比達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在線閱讀市場份額中,雖然閱文、掌閱、書旗分別以25.2%、20.6%和20.4%的市場份額位列三強,但免費閱讀平臺米讀小說、連尚讀書緊隨其後,分別以9.6%、9.0%的份額排名第四、五位。
綜上,閱文有集團內部業務之間收費與免費的多多少少的抉擇,在行業上也有付費與免費模式的份額爭奪。全部免費肯定不會,但免費的嘗試是必然,可能在用戶與作者利益上需要權衡,在付費與免費的品類選擇上需要優化,在免費模式上又需要對底層和頭部作者做劃分。
目前,閱文針對爭議已經做出回應:
大家討論合同是2019年9月推出的,並非2020年4月28日推出的新合同;對於不合理的條款,會做出相應的修改;堅定的認為必須要鞏固和保持付費模式,並對創新模式進行探索;外界傳言的閱文推行「全部免費閱讀」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
微信讀書針對閱文版權內容的限時免費運營活動,是渠道自身運營不當,同時也是渠道工作的管理失誤。已經與微信讀書溝通並達成共識,該運營活動已下線。
閱文將在5月6日啟動系列作家懇談會,閱文集團CEO程武、總裁侯曉楠、總編輯楊晨和主要內容負責人等將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