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最開始的輔食應以嬰兒的強化鐵米粉為主。
編 輯:柔山
小寶寶在剛出生之後的一段時間,還是比較讓媽媽們省心的,尤其是在寶寶飲食方面,因不用考慮食物的種類,喝奶相對簡單很多。
但是一晃就到了寶寶6個月的時候,這時候寶媽們就迎來了一個複雜的題目,就是寶寶的輔食問題。
在進入添加輔食階段之後,由於擔心寶寶的營養不足,很多媽媽便心急想要給寶寶添加肉類,但實際上肉類的添加,還是要根據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
也有些寶媽對於輔食中添加肉類這件事,不太了解,因此錯過了給寶寶吃肉的最好時間,實際上寶寶能吃肉的時間,比有這類寶媽想像的早多了,不要錯過。
只有在適合的時間,給寶寶的輔食中添加適合的肉類,才能最大程度的滿足寶寶的身體發育所需。
醫學上認為:當嬰兒到了7個月之後,身體內部的腸胃消化系統可以消化肉類了,所以可以在此之後適當的添加肉類。
但是這個時間也只是個參考值,萬事不可一刀切,具體什麼時候在寶寶的輔食中添加肉類,還是要看寶寶的發育情況而定。
★ 補鐵
在寶寶添加輔食之後,由於之前母乳中含有的鐵量,無法滿足寶寶身體發育的需求,所以給寶寶補鐵就很有必要了。
像動物的肝臟,如雞肝、豬肝等,其中都含有大量的鐵元素,適量的食用可以起到預防寶寶貧血的情況,營養價值也是相當高的哦。
★ 其中某些微量元素更易吸收
很多寶媽對於寶寶吃肉這件事上存在誤區,認為寶寶吃肉不太好消化,也很難吸收到其中的營養,實際上肉類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
往往會比普通的蔬菜更好吸收,比如肉類中的鋅元素,其吸收率可達到50%左右,而蔬菜裡含有的鋅元素,人體可吸收率只10%-20%,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 油脂的正確攝入
攝入適當的油脂,對於寶寶來說是有益處的,要知道脂肪是孩子生長的要素之一,也是寶寶的生長發育中非常關鍵的一環。
所以如果輔食當中一直沒有油脂的存在,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營養吸收,嚴重會影響寶寶的腦部以及視神經的發育。
據2016年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的,寶寶的肉類攝入要按照不同的月齡而定,建議寶寶攝入肉類的量:
✔ 7~9個月
寶寶在這個月份的時候,肉類的攝入量在50g左右。
✔ 1-2歲
建議1-2歲的寶寶,每日的動物性食物攝入量在100g左右,其中可以每周吃1-2次的豬肝、雞肝。
✔ 2~3歲
寶寶的年齡日益增加,此階段每天攝入的肉類可在之前基礎上少量的增加,每周也要保證動物肝臟的攝入。
而肉類也要換著樣的做給寶寶吃,不要因為寶寶的喜好,而長時間的只吃一種肉類,要保持食物攝入的多樣性原則。
◆ 羊肉
羊肉屬性溫熱,比較適合秋冬吃,羊肉中的蛋白質含量較牛肉會低10%左右,而羊肉的脂肪含量會高出牛肉20%-30%
◆ 牛肉
牛肉是最佳的輔食選擇,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很多種的微量元素,可增強寶寶的體質,對於寶寶智力的提升也是大有益處,非常適合發育階段的孩子。
◆ 雞肉
雞肉作為最常見的肉類,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很多寶媽喜歡燉雞湯,冬季喝滋補又養顏,但很多寶媽不知道的是,雞肉的營養遠高出燉成湯。
尤其是雞胸肉的部分,其蛋白質含量可以達到19.4g/100g,而且雞胸肉的脂肪含量也相對較低,約在5.0g/100g。
◆ 魚肉
把魚肉放在最後說,主要是由於魚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其中蛋白質的含量高出雞肉很多倍,而且魚肉還非常容易消化,是寶寶輔食中添加的肉類首選。
另外,魚肉中還含有多種的礦物質以及維生素,還有優質的DHA,對於寶寶的肌肉及骨骼發育,甚至是視力發育,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需要提醒各位寶媽的是,每添加一種肉類,都要仔細的觀察寶寶是否出現不適的反應,如腹痛腹瀉、身體過敏等反應。
如果出現異常的反應,建議寶媽暫停給寶寶添加此類食物,不要抱著僥倖心態想要繼續反覆嘗試,這樣下去只會導致過敏加劇,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都是在寶寶多大的時候,在輔食中添加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