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科學:教孩子主動、正確地打招呼

2021-01-08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教孩子主動、正確地打招呼

問題實錄:

我的孩子特特性格很靦腆,尤其是遇到不熟悉的人時,就算是親戚、鄰居,也從來不主動招呼人家,跟那些機靈、嘴甜的孩子比起來顯得特別「沒眼色」,這讓我很苦惱。

比如之前過年的時候,家裡來的親戚比較多,而且這些親戚一年也就見兩三次,特特跟他們不熟悉,就有點害怕。我跟他說:「寶寶,打個招呼吧!」特特不僅不打招呼,而且抱著我的大腿一直想往後縮,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人家就是不說話。我只好再催他:「叫奶奶,這是姨奶奶。」特特就很小聲地重複一句「姨奶奶」,然後立刻又把頭扭到一邊去了。對面的親戚長輩顯然有點不好意思,就客氣了一句:「孩子認生呢,沒事。」可是我覺得這樣顯得特特很不懂事,萬一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怎麼辦?

他有的時候還會亂叫別人,比如對著哥哥輩的叫「叔叔」,對著爺爺輩的也叫「叔叔」,弄得大家都哭笑不得的。我特別苦惱,如何讓孩子學會正確地稱呼別人,主動跟他們打招呼呢?

問題分析:

其實,一講到孩子的禮儀教育,不少家長都會提到這個問題:怎麼才能讓孩子主動、正確又熱情地跟別人打招呼呢?沒錯,這是一個展示孩子禮貌和良好個性的重要途徑,但是家長朋友們,其實孩子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

想像一下,當你第一次遇到一個陌生人,在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能夠立刻把握好你們之間的關係、用合適的態度對待他嗎?有時候連大人都做不到這一點,更何況孩子了。雖然我們希望孩子能在接觸他人的時候表現得得體禮貌,但是也要基於孩子的能力去考慮。處在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對不同的稱呼掌握得並不是特別好,他們甚至可能不明白為什麼一個陌生的老頭也要被稱作「爺爺」,當然也不會根據對方的年齡、性別等來對應不同的稱呼了。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孩子在打招呼這件事上有什麼「能力」,然後再進行引導和教育,幫助他們一點點學會打招呼。

首先,3歲左右的孩子很容易弄混那些稱呼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如一個「爺爺」的稱呼,他就可能不清楚自己的「爺爺」和鄰居「爺爺」之間的關係,所以沒法將稱呼和人對上號是很正常的。其次,孩子在陌生人尤其是成年人面前會有恐懼感,他們或多或少都會有緊張和畏怯心態,所以對陌生人很難主動開口打招呼。除此之外,一些孩子的性格也會導致他們不喜歡跟別人打招呼,比如比較內向、排斥社交、語言能力發育較慢的孩子,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家長如果看到孩子在社交場合顯得禮儀不足,不會正確稱呼別人,出現例如亂叫一氣或者變身「悶葫蘆」的情況,也不要直接責怪孩子,因為他們也不是故意「沒禮貌」的。尤其是不能立刻當著眾人的面去埋怨他們,這會加劇孩子的恐懼感,反而讓他們以後更加排斥打招呼。

建議:

我們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禮儀,讓孩子學會正確稱呼別人、跟人打招呼呢?

1.最開始,應該從最簡單的招呼方式教起。

如果你的孩子剛剛開始接觸較多的陌生人,對稱呼和人之間的關係還把握得不是很好,比如無法理解為什麼「爸爸」、「媽媽」只有一個,「爺爺」、「奶奶」卻可以有很多,不清楚「叔叔」和「哥哥」之間的差別,就可以讓他們將招呼別人的方式化簡,不要讓孩子加上前面的稱呼,先從「您好」、「早上好」之類的招呼教起。籠統地跟別人打招呼,可以解決孩子無法對應正確稱呼的問題。

2.對待比較陌生的人,應該儘量帶著孩子先與對方熟悉再打招呼。

當帶著孩子會見比較陌生的親戚朋友時,最好先引導孩子跟對方產生一些交流,哪怕是家長的幾句介紹,拉近關係、讓孩子消除陌生感,然後再打招呼。

比如當孩子見到家長陌生的朋友時,父母可以說:「這是你XX阿姨,你忘了,你小的時候她還抱過你呢,你最喜歡的洋娃娃就是阿姨送的,快給阿姨打個招呼吧!」這種方式比立刻讓孩子給對方打招呼更好,可以讓孩子產生親切感,從而熱情、大方地招呼別人。

3.家長應該將正確的稱呼點出來,讓孩子能了解。

有的家長在引導孩子打招呼時,喜歡簡單地說:「還不快打個招呼。」這時候很多孩子往往是不知所措、一句話也說不出的,其實並不是孩子不想打招呼,而是他們壓根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對方才是正確的。

家長要解決這一點很簡單,那就是把稱呼直接告訴孩子,讓他去打招呼,比如:「快給叔叔打個招呼。」這其中就點明了對方的身份——是一個「叔叔」,孩子就知道該怎麼說了。多重複幾次,一般孩子就知道正確的稱呼是什麼了。

4.儘量不要讓孩子養成直呼長輩名稱的習慣。

一些家長喜歡效仿西方,在家中讓孩子直呼長輩的名字,哪怕爺爺奶奶也是如此,其實就有些不適宜。因為孩子養成這種習慣以後,出門社交也容易亂叫別人,比如直呼老師的名字等,對他人來講就是一種不太尊重的表現。我們要意識到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距,直呼中文名本身就顯得很生硬,更何況是長輩的名字,所以千萬不要養成習慣。

相關焦點

  •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嗎?家長這樣教,娃見人主動問好
    從孩子剛剛會說話開始,父母就會教孩子禮貌用語,讓他們看到長輩主動打招呼,因為這樣的孩子在他人眼裡才是好孩子。4歲半的多多每次和父母外出時都會被要求主動喊人,可是多多卻習慣性的躲在父母身後。孩子見人不願意主動打招呼,僅憑這一條就能說孩子不懂禮貌嗎?很顯然這對孩子來說並不公平,因為他們並不會把打招呼和懂禮貌聯繫在一起,很多時候只是由於其他的一些原因,使得他們沒有及時做出打招呼的行為。
  • 孩子膽小、怕髒、不愛主動打招呼,怎麼辦?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如果孩子比較敏感、膽小、怕髒,也不喜歡和大人主動打招呼,面對這些行為表現,我們家長又應該如何做呢?,他們很愛思考、很安靜地去做事情,專注力非常好。二、不愛主動和大人打招呼下面再來說一說孩子們不愛主動和大人打招呼,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家長的困擾,我也曾經收到過一些朋友發來這樣的問題詢問,說孩子見到別人就不願意打招呼,怎麼教都不說話。
  • 孩子不愛叫人,想讓孩子見人就主動打招呼,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一說到孩子不願意叫人,群裡的媽媽們都在紛紛吐槽。每當家裡來人的時候或者我們帶孩子出門遇到熟人時,我們總希望孩子能熱情的跟對方打招呼,可往往我們要求了很多次孩子,孩子還是不吭聲,或者乾脆跑開了。這是為什麼呢?要想讓孩子見人主動打招呼,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不願意叫人的原因。
  • 幼兒園小朋友輪班做禮儀小標兵,如何教孩子禮貌打招呼?
    但對於一些天生內心敏感,比較怕生的孩子來說,叫他要對一個陌生人表示友好,主動打招呼 ,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內心需要經歷一番痛苦掙扎。那麼,我們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教孩子好好打招呼呢?只要家長們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孩子建立起自信,認生問題就自然而然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消失。二、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主動打招呼?
  • 《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2個工具教給孩子,與情緒和諧相處
    《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裡,有家長可以教給孩子的管理情緒工具,也有擴大孩子情緒容忍度的方法。《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是由《全腦教養法》的作者丹尼爾·西格爾,和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蒂娜·佩恩·布賴森,倆人合著的一本書。
  • 孩子不願打招呼就是沒禮貌?你對不打招呼的誤解有多深?
    經常跟媽媽伊萬卡川普外出見世面的阿拉貝拉,依然也沒有逃過「不打招呼」的窘況。在這裡,你會因為阿拉貝拉沒有主動打招呼而說她沒禮貌、沒教養嗎?可實際上,在一開始不願開口說話、一臉緊張的阿拉貝拉,在習慣了滿滿的人群及閃光燈後,竟主動大方地回答起了記者們的問題。
  • 怎麼讓內向孩子主動打招呼?這份「交際指南」收好,不要再強迫了
    其實我自己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煩惱,看到孩子不主動上前與他人打招呼,看到孩子總是一個人待著、不能與同齡孩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我就會很擔心孩子會不會太不合群了。事實上,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都一樣,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很多內向的孩子並不是因為自己不會社交才變得內向,內向這樣一種狀態是他們主動選擇。
  •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
    不然今天不帶你回家……」這些語言不但對孩子學會社交沒有幫助,還會傷害孩子。想讓孩子學會打招呼,你需要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原因。專家支招:想要孩子主動「打招呼」,你需要這麼做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不愛打招呼這件事,背後可能有許多原因,如果從如果能從心理上分析、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再對症下藥,才能用適合的方式引導孩子。
  • 別再逼孩子打招呼了,家長這樣教讓孩子變得懂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鄰居趕緊把孩子推出來向我問好。「快喊阿姨,快叫呀!」
  • 為啥教孩子一百遍,他見人還是不打招呼?看完原因,不忍心再責怪
    文|文兒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現得落落大方,懂事又積極,招人喜歡。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有的孩子見人不知道打招呼,哪怕你已經教他一百遍了......我走上前去打聲招呼,她趕緊讓孩子給我打招呼,囑咐孩子「快叫阿姨好」。可是,誰知孩子抿起小嘴巴,往後退了退,害羞地躲到一旁,連看都不敢看我。王姐有些尷尬,很抱歉地跟我說「這孩子最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變得這麼靦腆、害羞了,見到熟人讓他打招呼,他就想辦法藏起來,我教他一百遍,說這樣不禮貌,但是一點用都沒有......」
  • 擔心孩子沒禮貌,就逼孩子打招呼?聰明的家長只用這三招……
    生活中,作為家長的你一定遇到過這種情況:家裡來客或是上門做客時,孩子碰人總不願打招呼,這時,很多家長動不動就會以「怎麼不叫人?那麼沒禮貌……」的口氣來責備孩子、逼他們打招呼,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適得其反,教孩子禮貌其實有著更好的做法。
  • 與人見面怎樣打招呼顯得得體不尷尬?
    導語:在生活中無論是在街頭上還是在公司的走廊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會碰見很多認識卻又不熟悉的人,相信大家在遇見不熟悉的人適合難免會覺得有點兒尷尬,有部分的朋友們在和不熟悉打招呼的時候會顯得氣氛更尷尬,那麼如何打招呼不尷尬呢?與人見面怎麼打招呼不尷尬?  1、主動是王牌。
  • 別逼著孩子見人就要打招呼了!小心成為孩子的負擔!
    昨天帶著孩子下樓玩時,迎面碰到一位鄰居,孩子隨口說了句:叔叔好。這位鄰居聽到後激動地不得了,對著孩子一頓猛誇:「這孩子太懂事了,太有禮貌了,媽媽教的真好……」說實話,聽著他的誇獎,我覺得有點過於浮誇。後來我跟朋友聊起這件事,結果朋友也開始誇我家孩子,連情商高這種話都說出口了,弄得我有點懵,不就是跟人打了個招呼嗎?為啥這些人這麼在意?
  • 孩子見生人不敢打招呼?越強迫越不敢,只需3步來化解
    :「我家孩子就是沒禮貌,不主動和人打招呼,搞得我很沒面子!其實,能夠第一次見面就主動打招呼、自來熟的孩子,真的不多。而那些見面害羞,不願意開口的孩子,也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沒禮貌。孩子為什麼不和人打招呼?其實是有很多原因的。
  • 孩子不愛打招呼、膽小、內向、沒禮貌?其實是我們不懂孩子的心
    在媽媽催促了5-6遍後,豆豆很不情願地喊了聲奶奶好,然後衝著媽媽說:「你真霸道…」帶著孩子碰到了熟人,如果孩子能主動跟自己認識的朋友、同事、鄰居打招呼,這也會讓家長覺得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如果孩子碰到自己的熟人,不打招呼,會覺得孩子沒禮貌、不懂事,自己沒教好。
  • 如何科學地與孩子談錢,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錢,家庭中最難討論的話題之一,80%的孩子在上大學前從未與父母討論過「錢」。錢從哪裡來,怎麼賺錢,如何花錢,什麼是債務。所以及早地和孩子探討這個話題才更為明智。比如某父母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喜歡在孩子面前「哭窮」,口頭禪是「家裡沒錢,只靠你好好讀書,以後賺大錢」。孩子從小就被灌輸,錢來之不易,內心對錢充滿渴望。這是中國家庭中的常見場景。
  • 見面打招呼、當眾表演節目「中國式禮貌」傷了孩子父母卻還很得意
    尤其是以下這3種「中國式禮貌」,真的不要再強迫孩子做了。強迫打招呼打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這樣教我們遇人要懂得打招呼。以至於當在外面老遠的看見有熟人時,內心總是要做一番掙扎。,有些會很害羞地躲在大人身後面,也真很理解了。
  • 孩子見人不打招呼,只是不懂禮貌?家長搞清楚原因才能正確引導
    人見人愛的孩子大多都是一見人就笑,又會主動問好的孩子,給人乖巧、開朗、文明守禮的感覺。而相反的有些孩子一見人就低著頭不說話,在父母多次催促下也是勉強小聲說出「阿姨好」,這樣的孩子一般會被家長貼上內向害羞的標籤,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讓自己失了面子,還會責怪孩子不懂禮貌。
  • 周圍的孩子都能好好打招呼,只有我的孩子不行怎麼辦?
    這次放假去了姐姐家住了半個月,在與小外甥女的相處中,感覺小姑娘性格有點內向,每次帶她出去,見到熟人都不會好好打招呼,即使是別人先和她打招呼,她也會怯怯懦懦不說話。周圍的孩子都能好好打招呼,唯獨自己家的孩子不行,遇到這種情況姐姐也是很著急。
  • 培養一個熱情、大方、主動、受人歡迎的孩子,讀了這篇你也可以
    幸好他在我的引導下,勇敢地堅持不懈的一遍遍和人家說:「我們一起來玩吧。」時間久了,次數多了,他自己就能主動上前去和小朋友交流溝通。其次孩子要學會有禮貌。在和別的小朋友溝通一件事情之前,先要向對方打招呼,真誠的和對方交談。比如說:「哥哥,你好」,一般小朋友對於你的問好都會有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