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今日立冬,溫黃酒、吃三果,滋補靚湯喝起來

2020-12-19 騰訊網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字面來看,「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立冬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

立冬後,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根據天氣預報,今夜開始受弱冷空氣擴散影響,氣溫下降。預計最低氣溫出現在9、10日早晨,市區最低13℃左右,郊區最低在10℃附近,最高氣溫也會降至20℃以下,預計最高在18-19℃。時值深秋,氣溫起伏,晝夜溫差明顯,提醒大家早晚記得添衣,以防感冒。

圖 / 視覺中國

立冬常見習俗

回到立冬節氣,它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很多家庭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圖 / 視覺中國

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而南方的人們習慣在這一天吃雞鴨魚肉。

補冬

立冬節氣的到來,是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人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立冬古詩詞

立冬

唐 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立冬夜舟中作

宋 範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立冬養生這樣做

「立冬」節氣過後,就意味著冬季來臨。從中醫養生的角度,起居調養應以「養藏」為主,建議早睡晚起,飲食上多吃滋陰的食物,可以開始適當進補。具體該怎樣做呢?

早睡晚起

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注意保暖

立冬之後,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非常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睡前用熱水泡泡腳;颳大風時最好不要迎風行走。

推遲晨練

老年人要避免晨練起得太早。這是因為早晨氣溫低,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阻礙增加,血壓容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增加,老人晨練易引發心肌梗死或腦溢血等意外情況。建議冬季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見太陽才運動」。

圖 / 視覺中國

戶外運動要謹慎

冬季運動要注意「冬藏」,不可再像春夏鍛鍊一樣再大汗淋漓了。

冬季運動要注意防寒保暖,還要把握好度,避免原本出於好意的鍛鍊成為疾病禍害。推薦太極拳、遊泳等中輕強度運動更適合冬季。遊泳上岸後要當心吹風、受涼、感冒。

恬淡安靜 暢快心情

中醫講究入冬後,情志要恬淡安靜、寡慾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於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鬱鬱寡歡。

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如跳舞、弈棋、畫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圖 / 視覺中國

飲食以滋陰潤燥為主

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入冬後的飲食可以適當厚重,食材以滋陰為主。

中醫四時養生的基本原則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因為秋冬陽氣潛藏,陰精蓄積,順應這個趨勢養陰,效果要比其他時候要好。

水為陰氣之源。因此,冬季宜多喝溫水,養陰的同時還可以潤燥。此外,還可酌情選擇沙參、玉竹、百合、無花果、銀耳、枸杞、甲魚、羅漢果等養陰的食物煲湯或燉煮。

還有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發生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出血、大便秘結等症狀,這是因為冬天是蔬菜生產的淡季,因攝入不足人體會出現維生素不足,所以在冬季,應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富含維生素。

蔬菜方面,大白菜在冬季吃最好,不僅是時令菜,而且大白菜是溫性的。此外,圓白菜、白蘿蔔、胡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立冬吃三果

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

蘋果有補脾氣、養胃陰、生津解渴、潤肺悅心的功效;

獼猴桃含有血清促進素,可以幫助我們穩定情緒、鎮靜心情。

不可盲目進補

此外,在我國民間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每逢這天,人們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補,說是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抵禦嚴寒的侵襲、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還能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立冬後飲食應以增加熱量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立冬進補不宜過於燥熱,應選清補甘溫之味和甘潤生津之品,如烏骨雞、鴨、核桃、銀耳、蜂蜜、藕等。

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不可盲目進補,特別是老年人,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攝入不能太多,以免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可以吃一些燉母雞、精肉、蹄筋,並經常飲用牛奶、豆漿,這些對血脂影響都不大,還可增強體質。

北方天氣嚴寒,宜進補大溫大熱之味,如牛、羊、狗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氣候較北方要溫和得多,應進補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

溫黃酒進補

冬季進補,黃酒是不錯的選擇。對冬天容易感冒、怕冷體質的人來說,黃酒有很好的養生作用。

黃酒最好溫熱了再喝,元人賈銘認為,「凡飲酒宜溫,不宜熱」,「飲冷酒成手戰」,黃酒加點薑片煮後飲用,既可活血祛寒,又可開胃健脾。當然,酒的溫度也不能加熱得太高,酒過熱了飲用,一是傷身體,二是乙醇揮發得太多,再好的酒也淡而無味了。從養生的角度看,黃酒還屬於細酌慢飲的酒種之一,喝黃酒不宜太多太急,否則會損傷腸胃和肺。

圖 / 視覺中國

立冬滋補靚湯推薦

黨參黃芪燉雞湯

主料:母雞1隻、黨參50克、黃芪50克

輔料:紅棗10克、薑片

調料:料酒、精鹽、味精

做法:

1、將母雞下沸水鍋中焯去血水、洗淨;將紅棗洗淨、去核;將黨參、黃芪用清水洗淨、切段。

2、將雞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水,放入黨參,黃芪、紅棗、料酒、精鹽、味精、薑片,放入籠內蒸至雞肉熟爛入味,取出即成。

猴頭菇雞湯

材料:猴頭菇三顆、雞半隻、枸杞、姜、鹽、料酒、火腿幾片

做法:

1、猴頭菇用溫水泡六個小時,用手抓一下,洗乾淨。

2、雞放到沸騰的鍋裡焯水,加兩片姜,一些酒去腥,焯水完畢撈出來衝洗乾淨。

3、雞切塊,火腿切片,把雞,火腿,猴頭菇和薑片一起放進電燉紫砂鍋裡,一次加足冷水,燉四個小時。最後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加枸杞,喝前加鹽調味。

滋補老鴨湯

材料:淨老土鴨2500克、枸杞、冬瓜、蘿蔔、海帶、鹽5克、胡椒粉3克、黃酒2克、蔥白5克、薑片2.5克、味精1克

做法:

1、將鴨宰殺治淨,切成3釐米寬,5釐米長的塊,去掉汙染,姜切片備用。

2、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炒5分鐘至金黃色,香氣撲鼻時,加料酒。

3、砂罐至微火上,一次放卟清水35000克,清燉3小時後,加味精即成。

黃豆滋補豬手濃湯

材料:豬蹄、生薑、料酒、花椒、茴香、八角、甜玉米、紅棗、枸杞、花生、黃豆

做法:

1、豬手買回來去毛清洗乾淨。

2、鍋中倒入冷水,把豬手剁成大塊放入鍋中,加入料酒、薑片、花椒、八角,開大火煮出血水和浮沫,撈出豬手放入清水盆中洗淨。

3、洗淨後的豬手放入砂鍋,一次加足水,放入料酒。

4、加入甜玉米、薑片、泡好的黃豆。

5、蓋上蓋子,燒開後加入少許茴香,再開中火燒半個小時左右。

6、加入紅棗、枸杞、花生再燉一個半小時左右即可酥爛,出鍋前撒上少許鹽調味。

註:本文系作者根據搜狐健康、百年養生網、中國天氣網等內容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自「上海升學」微信。

責任編輯:陳瑩 執行編輯:張騫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如大年 滋補靚湯喝起走
    今日冬至,標誌著正式進入數九寒天。記者昨日從氣象局了解到,今日天氣陰見多雲,白天氣溫最高11℃,晚上氣溫最低5℃。    昨天曬了太陽 今天開始「數九」    老一輩人說,冬至大如年。南方也有些城市有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日吃補藥,則是樂山人的傳統習俗,所謂補藥,就是以滋補中草藥和肉類一起熬製而成的一鍋靚湯!    那麼滋補的中草藥是什麼呢?昨日,記者在樂山城區的海棠藥店、德生堂藥店都擺出了補藥專櫃,廣播裡來回放著民諺:「今年冬至進補,明年三春打虎。」
  • 今日立冬 時令節氣
    今日立冬 時令節氣 北風潛入悄無聲 未品濃秋已立冬
  • 鍋圈食匯滋補火鍋涮起來,度過「熱騰騰」的立冬
    本網11月25日訊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瑟瑟發抖的冬天正式來臨,寒冷的冬季最適合吃什麼?吃貨腦海裡蹦出的第一個詞就是「火鍋」,中國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禦寒作用。今天,跟著鍋圈食匯這樣吃就對了。
  • 立冬,這湯做給家人喝,清甜味鮮,滋補強體質,好安穩過寒冬
    這些天來,我們家吃得最多的食材,就是板慄了,前天給家裡人做了板慄餡餅,昨天做了板慄糖水,今天又給家裡人做了板慄雞湯,每一道菜餚,都離不開板慄這種說以前食材。為什麼會這樣?首要理由啊!原因是秋冬季節最有營養價值的食材,隔三差五吃一次,對身體特別有益。再說了!
  • 2017年11月7日今日立冬:立冬習俗盤點 立冬補冬吃什麼
    古人認為「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陰,一冬溫。」如果立冬當日是晴天,整個冬天都會寒冷;如果立冬當日是陰雨天,那麼將是個暖冬。立冬·習俗吃餃子  立冬為何要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
  • 今日立冬!
    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鬱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福建、潮汕:吃甘蔗、炒香飯甘蔗能成為「補冬」的食物之一,是因為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 今日秋分,四粥、三湯、三果...初秋這樣吃更養生!
    這時應多吃一些易消化、有潤燥滋補功效的食品,讓身體機能適應從夏熱到秋涼的過程。那麼你知道哪些食物,是秋季最不能錯過的嗎?一起來看看吧~材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黃酒、生薑、蔥、鹽少許。做法:豬排骨切段,將藕洗淨切片,與排骨同置1500毫升溫水之中,加黃酒、姜、蔥少許,水沸後文火燉90分鐘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食用。
  • 立冬大家都知道要吃餃子!那江西人吃啥,你知道嗎?
    釀黃酒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北京、天津:餃子不能不吃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
  • 廣東有什麼美味的靚湯,廣東最受歡迎最滋補的靚湯美食盤點
    在廣東,下火的方法除了喝涼茶,最常見的就是煲湯。廣東的老火靚湯早就走出中國,在整個東南也都有一定影響力,很多從外地遊客也會特地嘗一嘗當地的靚湯。現在,就讓小編我來給大傢伙介紹一下。廣府人的靚湯種類多,根據用料的不同,煲出來的湯水功效也不一樣。老火靚湯裡邊的湯水都需要長時間熬煮,才能將裡邊的精華煮出來。
  • 立冬後,吃土豆山藥不如吃它,煮成豆漿香甜美味,我家每天喝
    立冬後,吃土豆山藥不如吃它,煮成豆漿香甜美味,我家每天喝。入冬後,口感香甜的根莖類蔬菜因為價格便宜、農殘低、耐儲存而成為大家餐桌上的寵兒。今天要說的這種時令菜,您可未必認識。它就是山藥豆。山藥豆,又叫零餘子,它的營養價值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山藥。
  • 吃羊肉、打麻餈、釀黃酒,今日立冬,這些習俗了解嗎
    「落葉黃,寒風狂,立冬時節又登場,花帶露,月如霜,一天更比一天涼」。立冬,農作物被收進倉庫,動物開始冬眠,人需要進補。北方人百年不變的是「吃餃子」,但南方人可不只如此,他們會在立冬這天吃羊肉、鵝肉、打麻餈和做冬釀。
  • 立冬後一樣要滋補,我家常燉這碗甜湯,滿滿的膠原蛋白,真好喝!
    立冬以後氣候越來越冷,越來越乾燥,所以冬季養生就成了人們飲食的關鍵主題。漫長的冬季,在冰凍凜冽的寒風中,身體如果稍微不夠健康,就極為容易發生疾病,帶來不必要的肉體痛苦。因此每年到了冬季,作為家庭飲食的主要負責者,我會隔三差五做一些營養不錯的滋補湯品讓家人吃,讓家人的身體在這些湯品的滋補下更加健康。所以冬季養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管哪一個家庭,做好冬季養生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
  • 特搜靚湯 | 冬季平補多吃「五穀之冠」!淡菜加上它,滋補健骨,老少...
    特搜靚湯 | 冬季平補多吃「五穀之冠」!淡菜加上它,滋補健骨,老少皆宜!中醫食療上認為淡菜性味鹹溫,入肝經腎經,有滋陰養血,補益肝腎的食療作用,冬天常見的疲勞眩暈,盜汗腰痛等虛寒不適,多食可以有所緩解。
  • 立冬養生吃什麼 推薦12種必吃食物
    2016年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這是入冬的第一個節氣。冬季天氣寒冷無比,我們應該吃哪些食物進補呢?下面盤點一些立冬必吃的養生食物。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當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東滕州一帶也有喝羊肉湯的習俗。  2.羊肉爐  在寒冬臘月裡,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於是身體就很容易出現手足冰涼,氣血循環不良等多種現象。
  • 立冬時節江南人最愛喝的湯,鮮美滋補,好喝不油膩,比排骨湯養人
    立冬時節江南人最愛喝的湯,鮮美滋補,好喝不油膩,比排骨湯養人立冬節氣,氣象意義上表示開始進入冬季了,隨著天氣的轉冷,需要補充一些高熱量的食物讓身體充足能量以抵禦寒冷,因此在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許多人都認為吃些大魚大肉才能增加能量
  • 立冬了,這湯燉給家人喝,營養滋補,比喝雞湯強,喝完身體棒
    立冬了,這湯燉給家人喝,營養滋補,比喝雞湯強,喝完身體棒立冬到了,北方都已經進入冬天了,冬天比較寒冷,最北的黑龍江都已經下大雪了。天氣寒冷,要煲湯喝,喝湯養生,而且熱乎乎的湯喝下肚,身子都暖乎乎的,最舒服了。
  • 立冬吃什麼養生 關於立冬的民間習俗 立冬傳統食物是什麼
    立冬不僅是冬季的第一個季節,在我國的很多地方也被當做重要的節日來慶祝。立冬,在古代社會是「四時八節」之一,人們一般都要舉行祭祀活動。立冬是十月的大節,在中國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  補冬  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
  • 今日秋分 防秋燥時令好食推薦
    秋天也柚子的季節。柚子除了作為水果也可以用來做成調味料和做菜。功效:柚子燉雞有溫中益氣補肺,下氣消痰止咳的功效,適用於肺虛咳嗽及發作性哮喘等病症。每周1次,連服3次。此外,把柚子洗乾淨,在柚子表皮劃上幾刀,丟進浴缸內放熱水泡澡也是很不錯的享受。秋分食蟹:螃蟹和他的三個「搭子」
  • 黃酒冬釀正酣,能喝一斤白酒的壯漢,喝3瓶黃酒就倒下
    12月1日,江南水鄉紹興一家黃酒產業園區釀酒車間內,工人將蒸煮好的米飯抬出車間,傾倒在竹簟上進行攤冷。立冬前後是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的日子,從立冬節氣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最適合做黃酒,人們把這段時間稱為「冬釀」。
  • 立冬吃什麼 立冬常吃六種食物既暖身又防病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第十九個節氣,這一節氣的到來也說明天氣變得寒冷,季節也進入了冬季,此時我們不僅要加衣保暖,還要做好飲食調理,那麼立冬吃什麼好呢?別著急,揭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立冬進補吃什麼,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大家都能夠知道立冬要吃啥。立冬吃什麼立冬天氣變得寒冷,此時我們要多吃健脾開胃的食物,也要多吃能夠幫助保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