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遊戲,我們到底要不要故意輸?

2020-09-03 少年兒童故事報

你有一個特別不喜歡輸,總喜歡贏的孩子嗎?

他對輸贏極度在乎,只要是輸了或者失敗了,負面情緒就會很強烈,以致於每次和他做遊戲的時候,都很糾結。

如果故意放水讓孩子贏了,雖然保全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會不會因此影響他逆商的提升?

那麼,問題來了。

在陪伴孩子遊戲的過程中,我們到底要不要故意輸給他們?

1 千萬不要一直故意輸

首先這會影響親子關係。

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有一種微妙的威嚴和崇拜。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才會信任、依賴父母,才會更容易遵守規則。一旦崇拜關係被打破,父母的權威不復存在,親子關係就會陷入非常糟糕的處境。

你的話,你的建議,你的勸告,都可能變得毫無意義。

如果孩子意識到你故意放水,不僅無法體會到勝利的快樂,反而會感到被愚弄和憤怒。同時也會讓孩子誤解原來規則可以被輕易違背。

其次孩子無法學會失敗,就不會懂得如何成功。

如果總是「贏家」,孩子將永遠學不會如何應對逆境。

他們看不到練習和努力的價值,也無法懂得,一個成年人之所以能贏得遊戲,是因為有經驗的積累。

當他們面對真正公平的競技時,便會不堪一擊。

2 和孩子遊戲時的小技巧

1. 提前修改遊戲規則,做出合理讓步

比如跳房子的遊戲,大人從1開始,孩子從4開始。

比如自由式比賽,大人可以讓孩子遊到1/4處再出發,這樣雙方都能在比賽中拼盡全力。

但遊戲開始後,就不要隨意更改規則、做出妥協,不然未來會有無休止的糾纏。

這些做法,既可以讓孩子和父母有一種勢均力敵的競技,又會避免父母違背規則故意放水。

2. 遊戲過程中,引導他找到自身的亮點

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遊戲過程中,而非遊戲結果。

「你這個傳球太棒了,只不過前鋒沒踢進,太可惜了!」

「你這一步棋下得太妙了,我都沒想到。」

「這個球進得漂亮,來,give me five!」

要告訴孩子,遊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有時候是為了鍛鍊身體,有時候是為了學習技能,有時候是為了快樂和互動。

輸贏其實並不是目的。

3. 輸了,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

你可能因孩子過於爭強好勝而不悅,感覺自己勸解他很多次了,但他每次輸了依然發脾氣鬧彆扭。你也許沒了耐心,會吼他:如果輸不起,就別玩!

可是用這樣的話去刺激他,只會適得其反。所以要理解孩子,並站在他的角度幫助他。

如果孩子輸了鬧脾氣,可以這樣和他說:「如果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或者受到了委屈,請你過來找媽媽/爸爸,而不是發脾氣。」

還有,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輸和贏並不影響父母對他們的愛。

雖然孩子好勝好強的心性很難做出改變,但是他們面對輸贏的心態,思考問題的方式,卻會因為父母的陪伴和引導發生改變。

當孩子因為輸了而亂發脾氣時,家長一定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讓他們知道,「輸得起」比贏更重要!

文字來源:《巴喬愛吃糖》公眾號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李晨宓

校對:劉雨晴

審核:徐霞

把「橙長ing」設置為星標★

只需3步

就能第一時間獲取動態哦

設置星標步驟如下

相關焦點

  • 家長別故意輸給孩子,否則孩子將來可能會輸不起,做好這點很重要
    很多家長都會陪孩子玩遊戲,但是有的爸爸媽媽會為了讓孩子開心,會故意在玩遊戲的時候輸給孩子,但是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長一直這樣做,會讓孩子的好勝心變強,長大之後跟別人進行競爭時可能會出現完全輸不起的心態,因此家長的這個行為是對孩子的性格是有一定負面影響的。
  • 玩遊戲輸不起的孩子,長大後靠什麼心態去贏?
    但是,在家從來沒輸過的孩子們,走出去後如何面對玩耍比賽時火力全開的同齡玩伴呢? 玩遊戲時讓著孩子,讓他贏別惹他哭,就是會帶小孩嗎? 後面我們就改玩了非競賽類的遊戲,看得出涵哥當天情緒不佳,但也沒人故意去哄他。最後離開公司時,涵哥悄悄地和麻麻說,覺得今天最好玩的就是數字龍捲風,那些冰凍豬變色豬的功能牌他都好喜歡。於是企鵝妞說我們下次再來玩,涵哥想了想,克服了對「輸」的沮喪,點頭說好。
  • 爸爸女兒玩親子遊戲猜拳,懲罰方法可笑:陪孩子玩遊戲要賞罰分明
    爸爸和女兒玩親子遊戲,猜拳懲罰方法可笑:陪孩子玩遊戲要賞罰分明!小女孩信心滿滿的想要跟爸爸較量,開局不利啊,第一局就輸給了爸爸,小女孩願賭服輸,直接把小臉蛋趴在白麵粉上,一個小鬼臉就誕生了,爸爸忍不住笑出聲。
  •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該不該培養孩子的勝負心呢?
    一開始給孩子灌輸好這些玩遊戲的設定,以後就省事了:玩遊戲,就是有輸有贏的。沒人能只贏不輸。公平競爭。玩遊戲要遵守規則,不遵守規則遊戲就沒法玩。文明禮貌。沒人喜歡跟沒禮貌的孩子一起玩,贏了別嘚瑟,輸了別撒潑。不能半途而廢。哪怕看上去贏不了,也不能「哼,我不玩了」,那樣沒禮貌。
  • 3歲以後玩這種遊戲,可以培養多方面能力,父母要多陪孩子玩
    3歲以後再玩反向遊戲,並推薦父母多陪孩子玩一玩反向遊戲,他在家裡經常陪孩子玩兒,在他給孩子們布置的遊戲室裡頭,也有專門的區域,來玩反向遊戲。當然,每個孩子的認知發展進度不同,可以觀察自己的孩子,看能否玩反向遊戲。1、玩反向遊戲好處:可以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 光光老師:面對輸不起的孩子 不是叫他不要哭
    學齡前孩子常讓父母頭痛「輸不起」的問題, 原本開心的遊戲往往搞到不歡而散。 對怕輸的孩子,我們可以用幾個方式來協助。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你能獲得贏的喜悅,原因在於別人能暫時忍耐輸的不開心,願意繼續陪你玩下去,所以這是一個互惠的過程,這一回你贏,下一回換我贏……想想看,如果有一個遊戲,每次都只有固定一人會贏,大家鐵定都不想玩這個遊戲,因為缺少了樂趣,不是嗎?
  • 光光老師:面對輸不起的孩子 不是叫他不要哭
    你能獲得贏的喜悅,原因在於別人能暫時忍耐輸的不開心,願意繼續陪你玩下去,所以這是一個互惠的過程,這一回你贏,下一回換我贏……想想看,如果有一個遊戲,每次都只有固定一人會贏,大家鐵定都不想玩這個遊戲,因為缺少了樂趣,不是嗎?引導孩子輸了也要玩完所以陪孩子遊戲或比賽時,重點並不是安慰他們輸了不要難過,而是引導他們一定要玩完。然而家長們常常搞錯方向,當然很難協助到孩子。
  • 別故意輸給孩子,否則他會一輩子輸不起! 
    玩遊戲故意輸給孩子,讓孩子開心,不少家長都做過這樣的事情。要注意了,長期這樣做,會讓孩子變得好勝心強,完全輸不起,這對孩子的性格有害無利。不要競爭,只享受做事情的過程,這是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狀態。」因此,父母和孩子玩遊戲、孩子之間玩遊戲時,都不必追究誰輸誰贏。只要大家投入、認真地玩,講遊戲規則,注重公平,孩子就能獲得快樂,也會懂得遵守規則。下面技巧可引導孩子正確面對輸贏:如果孩子已經在遊戲中形成了輸贏觀念,怎樣做才能引導孩子改掉好勝心強的心理,變得輸得起、贏得起呢?
  • 和孩子玩遊戲不要總故意輸給他,孩子過度自信,後期傷害也會越深
    回到老家之後因為家裡有大院子,所以平常兒子就和他爸爸經常玩騎車的遊戲,看誰騎得快,但是每一次他爸爸就故意輸給他,剛開始兒子是很興奮的,但是慢慢的就不太感興趣了,後來他爸就沒有再讓他,孩子的鬥志反而在調動了起來。成年人和孩子在力量上的差距確實一目了然,如果大人使出全力的話,孩子是贏不了爸爸媽媽的。所以和孩子比賽的時候,大人勢必會多少放點水。
  • 你可能正在用錯誤的方式陪孩子玩遊戲
    我經常聽到很多家長說,平時都不知道有什麼遊戲能陪孩子玩。其實,可以陪孩子玩的遊戲有很多。總的來說有兩類,一類是創造性遊戲,一類是規則性遊戲。這兩類遊戲的特點不同,和孩子玩的時候側重點也有所區別。一般 3~5 歲的孩子比較喜歡玩猜謎遊戲、追跑遊戲、棋牌遊戲、拼圖或匹配遊戲等。等孩子大一些後,可以鼓勵他改變規則,增加遊戲的新穎性和挑戰性。規則性遊戲因為具有競爭性,所以孩子會不自覺地關注遊戲結果。過度關注遊戲輸贏,其實是不利於孩子的性格培養的,比如玩遊戲的時候一直贏,某天突然輸了,他就會不開心,感覺受到了挫折。
  • 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總讓孩子贏,會讓孩子在外面輸不起?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父親是一個軍人,從小她的父親對她就比較嚴苛,沒有因為她是女孩兒而對她有半點寵溺,即便是和她玩遊戲,也不會讓著她,經常對她說的一句話就是「玩遊戲也得憑本事贏,在家裡有人讓著,在外面必定輸不起!」因為她父親總贏她,讓她特別洩氣、沮喪,後來,她越來越不喜歡和她的父親一起玩耍遊戲。
  • 孩子玩遊戲時接受不了失敗,怎麼辦?
    1、孩子不肯認錯玩的時候接受不了失敗還老哭鼻子,遇見這些情況的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另外,我們也要想一想,孩子背後他的需求到底是什麼,因為每一個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著他的感受和需求,我們要解決的是因,而不只是懲罰這個果。
  • 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好處,從感統遊戲中的收穫
    當孩子哭鬧時,說明你該陪他玩遊戲了!當孩子不聽你跟你對著幹的時候,說明你該陪他玩遊戲了!當孩子生你氣的時候,說明你該陪他玩遊戲了!當孩子打人罵人的時候,說明你該陪他玩遊戲了!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陪孩子玩遊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我平時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過程中,就有深刻的體會。我也是從不太擅長到精於陪孩子玩遊戲,一步一步走來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例如,我想引導孩子玩沙子,可是孩子碰到沙子就縮回他的手,所以我就得想辦法如何引導他,他才主動的來玩沙子,並且是愉快地玩。
  • 「輸不起」的孩子,到底是在害怕什麼?
    ,輸棋沒關係,棋品要正。結果小朋友看最後的希望也沒有了,就開始撒潑打滾,還故意把棋盤掀翻了,就是不要輸棋。不僅是孩子,身邊很多朋友也都十分恐懼「輸」,只要是有對抗性的事情就一定要贏,甚至玩個遊戲也會玩到急眼。到底為什麼這麼在乎輸贏呢?
  • 如何陪孩子玩高質量的遊戲
    雖然寶爸寶媽們都很想陪孩子們玩遊戲,但工作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已經完全沒心思去思考一些高質量的遊戲可以跟孩子們玩了,所以今天奶爸泥洹準備了一些是適合1~3歲孩子的可以運用到不同的肢體活動的家庭遊戲項目,非常簡單且準備也方便,但孩子們卻會異常驚喜和興奮,在遊戲中提升他們的各方面能力,希望寶爸寶媽們看了之後,趕緊陪孩子們一起玩起來。
  • 父母陪孩子遊戲,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長
    但是,很多父母並不明白這一點,要麼拒絕孩子的請求,要麼總是隨意中斷正在進行的遊戲,這樣不僅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融,而且會打擊孩子參與遊戲的積極性。一、父母陪孩子玩遊戲有哪些好處呢?每個孩子對於父母陪他玩遊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是父母陪著他們一起玩遊戲,就是很開心的事情。那麼,父母陪孩子玩遊戲會帶來哪些好處呢?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丨你有這麼多的新鮮點子陪孩子玩嗎?
    文丨易小星我已經很久都想不出來有什麼新鮮的遊戲點子陪孩子玩了,每每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最不稱職的媽媽,很多時候要向別的媽媽討教看看究竟要如何應對來自孩子的「糾纏」,哈哈,友好一點說是陪伴才對吧。閨蜜小米給我推薦了這本書《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照搬下來,孩子也就長大了,這多省心省力,等於一本遊戲指導書啊!有這麼神麼?我心裡嘀咕著入了一本,你還別說,看完了之後感覺真的佩服作者們的腦洞大開,這可真是用知識武裝頭腦的鮮活例子啊。
  • AI時代,要陪孩子玩這幾個遊戲
    為什麼陪孩子玩遊戲?說來簡單,我們家小朋友非非剛上小學。我自己呢,工作忙,又不那麼信任市面上的各路興趣班。要培養有用的思考方法,個人認為,與其逼著孩子學這學那,還不如陪孩子玩些有趣的遊戲。邏輯思維是基礎:漢諾塔遊戲我自己編程二三十年,在地球上最好的技術公司也工作了十年以上。我一直相信這個論斷:理工科全憑邏輯思維;無論科研與工程,邏輯思維愈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愈強;相比之下,其他都是末節。
  • 繪本推薦|《贏也好,輸也好,都要玩到底》遵守規則,開心玩耍
    ——小編推薦——今天繪本的主題是讓孩子「遵守規則,開心玩耍」。到了這個時期,孩子開始具有遵守規則玩遊戲的能力了,但同時,孩子內心「想要贏」的想法也特別強烈,有的時候不能忍受自己在遊戲中輸掉的結果。家長可以在接納孩子內心情感的同時,促使他去發現:遊戲正因為有輸有贏才有趣。
  • 100種遊戲,讓你在陪娃玩的同時搭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不得不說,當孩子答應很爽快時,我們心裡是開心的,可見到孩子遲遲不動時,我們心裡又是恨恨的。為什麼孩子會我們的話充耳不聞、聞而不動呢?原因有很多,但十之八九是專注力太強,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還有一兩個是故意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