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非淋巴組織調節性T細胞前體的產生機制

2020-12-11 科學網

研究揭示非淋巴組織調節性T細胞前體的產生機制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8 11:13:02

近日,德國雷根斯堡大學Markus Feuerer及其研究組發現,非淋巴組織調節性T(Treg)細胞的前體存在於次級淋巴器官中,並由轉錄因子BATF調控。該研究2020年1月7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免疫》。

使用轉錄因子核因子、白介素3調節(Nfil3)的報告小鼠和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研究人員確定了表達白介素33(IL-33)受體ST2的非淋巴組織Treg細胞的兩個前體階段,其駐留在脾和淋巴結中。非淋巴組織Treg細胞和兩個前體階段的整體染色質分析揭示了染色質可及性的逐步獲取,並朝著非淋巴組織Treg細胞表型重編程。從機制上講,研究人員確定並驗證了轉錄因子Batf作為前體細胞分子組織程序的驅動因子。了解該組織發育程序將有助於利用組織Treg細胞的再生特性進行治療。

據介紹,專門的reg細胞在非淋巴組織中積聚並執行體內平衡和再生功能。是否存在非淋巴組織Treg細胞的共同前體以及它們如何分化仍然不清楚。

附:英文原文

Title: Precursors for Nonlymphoid-Tissue Treg Cells Reside in Secondary Lymphoid Organs and Are Programmed by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BATF

Author: Michael Delacher, Charles D. Imbusch, Agnes Hotz-Wagenblatt, Jan-Philipp Mallm, Katharina Bauer, Malte Simon, Dania Riegel, André F. Rendeiro, Sebastian Bittner, Lieke Sanderink, Asmita Pant, Lisa Schmidleithner, Kathrin L. Braband, Bernd Echtenachter, Alexander Fischer, Valentina Giunchiglia, Petra Hoffmann, Matthias Edinger, Christoph Bock, Michael Rehli, Benedikt Brors, Christian Schmidl, Markus Feuerer

Issue&Volume: January 7, 2020

Abstract: Specialized regulatory T (Treg) cells accumulate and perform homeostatic and regenerative functions in nonlymphoid tissues. Whether common precursors for nonlymphoid-tissue Treg cells exist and how they differentiate remain elusive. Us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nuclear factor, interleukin 3 regulated (Nfil3) reporter mice and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scRNA-seq), we identified two precursor stages of interleukin 33 (IL-33) receptor ST2-expressing nonlymphoid tissue Treg cells, which resided in the spleen and lymph nodes. Global chromatin profiling of nonlymphoid tissue Treg cells and the two precursor stages revealed a stepwise acquisition of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and reprogramming toward the nonlymphoid-tissue Treg cell phenotype. Mechanistically, we identified and validated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Batf as the driver of the molecular tissue program in the precursors. Understanding this tissue development program will help to harness regenerative properties of tissue Treg cells for therapy.

DOI: 10.1016/j.immuni.2019.12.002

Source: https://www.cell.com/immunity/fulltext/S1074-7613(19)30498-4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白細胞介素33抑制肺部固有γδT細胞反應的機制
    研究揭示白細胞介素33抑制肺部固有γδT細胞反應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30 15:12:43 白細胞介素(IL)-33通過激活調節性T細胞(Treg)來抑制肺部固有的
  • 調節性T細胞性別特異性脂肪組織印跡
    調節性T細胞性別特異性脂肪組織印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7 15:37:07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Axel Kallies和Ajithkumar Vasanthakumar合作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調節性T(T
  • 哮喘患者調節性T細胞Notch4-GDF15通路促進組織炎症的發生
    哮喘患者調節性T細胞Notch4-GDF15通路促進組織炎症的發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7 11:16:42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Talal A.
  • Nature Immunology:調節性T細胞可限制效應T細胞的功能
    2015年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調節性T細胞(Treg, regulatory T cells)是一群具有負調節機體免疫反應的淋巴細胞,通常起著維持自身耐受和避免免疫反應過渡損傷機體的重要作用,但也參與腫瘤細胞逃避機體免疫監視和慢性感染。
  • 研究闡明CD8+Trm細胞產生機制
    研究闡明CD8+Trm細胞產生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9 9:47:20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Stephen C. Jameson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課題組發現核糖體的合成可以選擇性控制調節性及常規T細胞的活化
    調節性T細胞(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T細胞亞群,對維持機體免疫系統的穩態平衡至關重要。調節性T細胞依據其活化狀態可以分為靜息狀態的cTreg(central Treg)和活化狀態的eTreg(effector Treg)兩個亞群, TCR信號的激活對cTreg到eTreg的轉化是必需的。針對調節性T細胞的轉錄組學和蛋白質組學聯合分析結果證實蛋白質和mRNA之間表達的相關性並不強,但目前在轉錄後層面對調節性T細胞活化狀態的調控機制研究還知之甚少。
  • PNAS: 調節性T細胞標記物研究進展
    2015年6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調節性T細胞(Treg)是機體控制自身免疫及過度的炎症反應的重要調節因子。 儘管FoxP3是Treg細胞非常重要的分子,然而它具體的分子機制卻仍不清楚。作為轉錄因子,FoxP3被發現能夠與多種配體結合調控下遊基因的表達,比如FoxP3可以與FoxP1結合形成異源二聚體抑制IL-2的表達。此外,FoxP3也能夠與其它轉錄因子結合發揮功能。
  • 研究揭示CD47調控細胞吞噬的機制
    研究揭示CD47調控細胞吞噬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0 14:46:31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Ronald D.
  • 研究揭示CD8+T細胞代謝與腫瘤免疫機制
    研究揭示CD8+T細胞代謝與腫瘤免疫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7 16:00:38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鄒強/劉俊嶺/蘇冰課題組,發現了醯基甘油激酶(AGK)可維持CD8
  • 科學家揭示糖皮質激素抑炎的機制
    科學家揭示糖皮質激素抑炎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5 17:18:25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勒納研究所Booki Min團隊發現,糖皮質激素(GC)的抗炎作用是由Foxp3 +調節性
  • 研究揭示細胞鐵死亡敏感性和逃逸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鐵死亡敏感性和逃逸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3:52:38 美國哈佛大學Stuart L. Schreiber、鄒貽龍和懷特海生物醫學研究所Robert A.
  • 【科技前沿】清華時松海/史航揭示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的全新機制
    研究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及其調控機制,對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認知,以及診斷治療神經系統相關疾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放射狀膠質細胞是哺乳動物大腦發育關鍵的神經前體細胞,其分裂產生大腦皮層幾乎所有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在大腦發育過程中,放射狀膠質細胞的行為高度有序。中心體作為動物細胞主要的微管組織中心,調控細胞周期進程,對大腦神經系統發育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 Nature:時松海/史航團隊揭示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的嶄新機制
    研究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及其調控機制,對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認知,以及診斷治療神經系統相關疾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放射狀膠質細胞是哺乳動物大腦發育關鍵的神經前體細胞,其分裂產生大腦皮層幾乎所有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在大腦發育過程中,放射狀膠質細胞的行為高度有序【1】。
  • Immunity:揭秘宿主機體T細胞「耗盡」的新型分子機制
    2019年10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機體免疫系統難以抵禦癌症或其它慢性疾病,是因為許多迅速產生反應的免疫細胞會發生「耗盡」(exhausted)從而導致其對疾病無效,研究人員希望能夠通過深入研究理解誘發T細胞耗盡的路徑和誘發因素,從而有效阻斷或轉移更多T細胞免於經過該路徑;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Immunity上的研究報告中
  • 研究揭示棉花纖維細胞極性生長機制
    棉纖維是由胚珠表皮細胞發育而來的高度特化的單細胞表皮毛,成熟的纖維細胞長度可達直徑的1000-3000倍,因此棉花纖維細胞是研究植物細胞極性生長的理想模型。大多數植物細胞的生長模式是擴散性生長(diffuse growth),由於細胞各個部位的生長速率不均等,最終的細胞形態也是千姿百態。極少數植物細胞,比如花粉管和根毛,是以頂端生長(tip growth)模式生長,生長部位僅僅局限於細胞頂端。
  • mBio:揭示HIV下調過氧化物酶體形成機制
    2020年8月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蒙特婁大學和蒙特婁臨床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在HIV患者中新發現的一種工作機制可能也導致針對COVID-19的新療法。
  • 王強團隊揭示咽囊在弓動脈前體細胞特化中的重要作用
    該研究以斑馬魚為模式生物,結合細胞譜系追蹤、組織特異性消除和突變體製備等實驗技術探討了咽囊對弓動脈發育的調控作用,發現咽囊直接與咽區中胚層接觸,並通過表達和分泌BMP2a與BMP5,激活咽區中胚層細胞的BMP活性,為其特化為弓動脈前體細胞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微環境。弓動脈內皮細胞來源於胚胎體節期第二心區表達nkx2.5的細胞,位於側板中胚層。
  • 研究人員揭示耗竭CD8T細胞的發育生物學
    研究人員揭示耗竭CD8T細胞的發育生物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4 12:49:48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E.
  • 研究揭示不同細胞類型如何調控雞皮疙瘩的產生
    研究揭示不同細胞類型如何調控雞皮疙瘩的產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8 8:05:30 美國哈佛大學Ya-Chieh Hsu、中國臺灣大學Sung-Jan Lin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不同細胞類型如何調控雞皮疙瘩的產生
  • Neuron:FLRT蛋白指導錐體前體細胞遷移的分子機制
    2014年10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科學研究發現FLRT蛋白質通過引誘和驅避信號,來「指導」錐體細胞的前體細胞到達它們的目的地, 在大腦發育過程中,神經細胞的前體細胞有時不得不從誕生地長途遷移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