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個廣州人就有1個擁有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證

2020-12-19 大洋網

截止2019年9月,廣州市公共圖書館覆蓋率達到88.24%,相對於2015年46.74%的覆蓋率,5年間幾乎增長了一倍,同時廣州市常住人口中約有21.3%註冊了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證,即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1人擁有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證。11月20日,在廣州圖書館召開的「提升效能、創新發展與圖書館統計」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廣州圖書館館長方家忠表示,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保障有力地促進了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益。

據悉,從2015年《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廣州「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2015-2020)》發布實施,到2018年《關於全面推進我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發布實施,這5年廣州市的公共圖書館事業獲得了巨大發展。

廣州圖書館近年來以其日均入館人數近3萬人的服務效益成為國內城市公共圖書館的翹楚,而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廣州市目前平均7.8萬人就擁有一個圖書館,已經提前實現了《廣州「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2015-2020)》提出2020年平均8萬人擁有一座圖書館的目標,同時也超過新加坡和鄰近的香港,前者平均20.36萬人擁有一個圖書館,後者平均9.09萬人擁有一個圖書館。

在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南開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系教授柯平表示,廣州圖書館的服務效益在全國城市公共圖書館中非常突出,對於全國城市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也起了促進作用。作為全國第六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研製專家組組長,柯平表示,目前圖書館界正在極力推動用第三方評估、行業標準制定等數據統計方式來代替政府部門的評估和考核,在客觀上能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另外,在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益中,數字信息資源的使用是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的人均數字信息資源利用量在2018年達到了4.84篇/冊次,相對於2015年的2.51篇/冊次,也增長了近一倍。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院院長、全國圖書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申曉娟也在研討會上表示,在行業標準制定的過程中,重點是要解決電子資源的統計問題,圖書館的數字信息資源是非常重要的服務,但是現在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因此在這方面如何評估和量化服務效益,仍然需要不斷地完善。



研討會上,來自柏林洪堡大學柏林圖書館和信息研究學院的榮譽教授克勞迪婭•盧克斯介紹了國際圖書館界的經驗,認為圖書館及文化行業的統計數據不僅能反映財政投入所帶來的社會效益,說服行政管理部門和政府決策層支持圖書館等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也能夠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撐。

文/信息時報記者 陳川 通訊員 曾茜


相關焦點

  • 現場辦理借書證,13個公共圖書館可通用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日訊(記者李愛華)民有所呼,我必有應。為推進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走深走實,長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各區舉辦「民呼我應進社區 為民服務解難題」活動。12月1日上午,在江岸區漢口城市廣場,現場辦理借書證便民活動受到了眾多居民的歡迎。活動現場 記者史偉 何曉剛 攝百步亭花園社區居民劉先生簡單填寫姓名、身份證等個人資料,不到兩分鐘,江岸區圖書館工作人員便現場給劉先生辦好了一張江岸區圖書館的讀者證,並承諾當日下午即可使用。
  • 我國公共圖書館去年平均每天發放借書證23萬多個
    截至10月6日,「十一」假期期間,宜都市圖書館累計入館人數突破1.1萬人次,每日入館人數達1700多人次。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96個。和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相比,公共圖書館增長近60倍。我國公共文化事業加速推進,廣大群眾的文化獲得感顯著增強,全民族文明素質顯著提高。
  • 留在東莞的吳桂春在圖書館重新辦了借書證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謝穎 實習生 萬理 通訊員 羅曉君今天下午兩點,吳桂春在通過了東莞市光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綠化養護崗位工作的面試後,獨自前往東莞市圖書館,將退掉的借書證重新申請成功。據悉,吳桂春是6月24日退掉借書證,在圖書館的讀者留言表上寫下了昨日火爆網絡的130字感人留言。本來打算返回湖北老家的他,今天在東莞人社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介入下,最終如願以償留在東莞繼續務工,也得以擁有了繼續在東莞圖書館讀書的機會。上午在光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填寫了入職申請後,吳桂春攜帶身份證件前往圖書館,再次申請辦理了借書證。
  • 南寧市各圖書館免費開放 5城區圖書館借書證通用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作者:徐哲 舒誠 方草山 編輯:利雪娟 廣西新聞網訊(記者  徐哲 實習生 舒誠 方草山)7月25日起,南寧市圖書館正式免費開放
  • 青島書蟲福利:圖書館借書證在手,可下單免費看新書
    擁有一張青島市圖書館的借書證,還可以在網上書店、青島書城選你所愛的新書,免費借閱,並且讓它們進入圖書館的書庫,全市讀者分享閱讀。「目前我們有青島書城選書,青圖U書線下線上兩種『你選書我買單』活動。」青島市圖書館採編部負責人劉華介紹,兩種方式的活動都是以讀者需求為導向的一種新型圖書採購方式,「將選書權賦予讀者,按讀者需求採購,在圖書館、網上書店、讀者之間搭建起一個互通、互惠、共贏的平臺。」
  • 王宗合 ||半個「借書證」
    那時見到一張包裹東西的舊報紙就高興的不得了,翻來覆去總要看個三五遍。踏入高中大門,真讓我眼界大開,《丁玲短篇小說選》、郭沫若的《學生時代》、《唐詩三百首》等陸續在同學們之間傳閱著。每本書的扉頁上都有「扶風縣圖書館」條形紅色印章。
  • 臺灣公共圖書資源概況:一張借書證可以全臺通用
    此外,在長期的關注中,我發現了一件蠻有趣的事情——數位出版與閱讀相當進步的大陸,在公共圖書館的數位閱讀資源的議題上卻少見著墨。因此我想分享一下目前臺灣公共圖書館數位資源的內容與教學、推廣的規劃與做法。或許是野人獻曝,但也算是我對長期供應我教育信息化資訊的芥末堆一點點小小的回饋。
  • 我有了山東圖書館的借書證
    ,有點出息的大件我一個都沒有,我有的就是幾部智慧型手機、幾部筆記本電腦、一堆書、一堆的鋼筆、一摞摞可以寫字的紙張,還有一瓶用了了還可以在買的墨水,衣服褲子都有,吃飯家什都有。我是要在濟南的圖書館裡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我有什麼不明白的事情我都要靠圖書館來解決我的疑問。
  • 去年我國公共圖書館3196個 比上年增長0.6%
    《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96個,比上年末增加20個。年末全國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57796人,比上年末增加194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6966人,佔12.1%;具有中級職稱的人員18540人,佔32.1%。
  • 應城農民工辦了東莞圖書館新的借書證
    辦了新的借書證上班首日跟著老師傅學習基本功54歲湖北農民工吳桂春臨別東莞時,6月24日在東莞圖書館留言,稱來東莞17年,來圖書館看書有12年,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倒閉,農民工無事可做只好選擇了回鄉。6月26日,吳桂春順利通過面試,他將在離東莞圖書館不遠的光大景湖花園小區從事綠化養護工作。吳桂春終於留下了,他找到新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去圖書館辦了一張借書證,他又可以繼續在東莞圖書館讀書了。6月27日上午,新公司派人開車到吳桂春在東莞南城租住處,幫他收拾了行李拉到公司員工宿舍。
  • 永康圖書館「信閱」服務上線 無借書證讀者也可免費借書
    近日,永康市圖書館開通了「浙江省公共圖書館信用服務平臺」。  該平臺以整體對接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模式,打造全省統一的信用服務入口,推出標準統一的免押、免證服務。只要芝麻信用分達到550分,就可憑身份證在全省任何公共圖書館借書(已辦證讀者無需另辦證,持原借書證即可開通該平臺),無需押金,無需借書證。
  • 浙江省圖書館成為全國首個省級免費圖書館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1月5日播出):日前,浙江省圖書館在全國率先取消了借書年費,成為全國首個省級免費圖書館。  一大早,從湖南郴州來杭州打工的李海平趕到圖書館,只憑身份證不到三分鐘就辦了一張借書證。而在以前,辦理借書證不僅要交15元的工本費,還要交30元的年費。
  • 加拿大的公共圖書館體系有多好?英文不好的移民也能暢通無阻!
    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下加拿大的公共圖書館體系,也希望廣大已經拿到加拿大永居籤證的移民能在當地更好的利用圖書館資源來不斷的充實自己!加拿大的圖書館包括:專業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早期的圖書館均來自私人、教會、政府或公司的藏書,19世紀中期,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公共圖書館,即對公眾免費開放的圖書館,經過近百年的不斷發展,逐漸衍生出享譽世界的公共圖書館體系。加拿大作為全世界擁有最多元文化、最具活力的國家之一,其圖書館的豐富程度可想而知。
  • 2018美國東部波士頓紐約費城自助遊攻略(11)波士頓公共圖書館
    去波士頓遊玩,有幾個景點不容錯過,哈佛大學和MIT首當其衝,而另外一個,小編牆裂要推薦的,就是波士頓公共圖書館(Boston Public Library),波士頓公共圖書館號稱世界上最奢華大氣的圖書館,因為對所有人免費開放,這裡有一個稱號,叫做「人民的宮殿」(a palace for the people),去波士頓絕對不可錯過。
  • 中山每4.1萬人擁有一座自助圖書館
    當前「中山書房」自助型圖書館形成「哪裡有閱讀需求,就建在哪裡;哪裡風景好,就建在哪裡;哪裡人流密集,就建在哪裡;哪裡有運營痛點,就探索創新管理模式」的建管模式,近日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呂麗珠介紹了中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 全省首家盲文圖書館有個難題:缺書
    「儘管圖書館開全國之先河,但依然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最大的問題就是盲文書籍的匱乏。」盲文圖書館管理員陳雲說,目前館內的盲文書籍只有6000餘冊,有聲讀物、光碟300種,磁帶150種。 「這樣的種類和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盲人們的需求,要知道全省有42萬盲人呢!」
  • 區圖書館到鴻城社區為居民現場辦理借書證
    為踐行「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社會」新時代文化戰略,近日,孝南區圖書館工作人員來到車站街道鴻城社區,為熱愛讀書的居民現場辦理借書證,打造書香社區。當天辦借書證的活動現場,區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詳細地向來訪辦借書卡的居民們解答了心目中各種各樣的疑問,同時工作人員細心地向他們講解怎樣辦卡以及現場演示使用自助借還設備借書、還書操作流程。據悉,這次在鴻城社區組織居民集中辦證需攜帶居民身份證和押金(借1本50元,借2本100元)。當天上午,在鴻城社區辦公大廳內前來辦卡的居民有近30人。
  • 中山紀念圖書館恢復開館
    3月30日,中山紀念圖書館部分恢復開放,有近1000名讀者到館借閱。    本報記者 孫俊軍 攝本報訊  昨日,中山紀念圖書館恢復開館,通過限時限流預約服務方式,有序引導讀者進館。首日,有近1000名讀者到館借閱,借閱圖書3917(含續借)冊,還回圖書7167冊。3月30日上午中山紀念圖書館全館黨員集體到崗。記者在少兒館、成人館的出入口看到,這裡均設有隔離帶、登記臺,地面每隔1.5米處均有黃色標識,提醒排隊讀者要保持一定距離。入口處幾名工作人員戴著口罩按序排開,有的負責登記和核對信息,有的負責測量體溫。從登記到檢測入館,整個過程十分順暢。
  • 杭州:「一鍵」觸書香 公共圖書館變家中書房
    該系統不僅將「悅借」服務、數字閱讀服務、圖書館功能等一起「雲」集成,還把原先的借書步驟由5步變為1步。讀者在借閱平臺上,把想借的書添加到借書架,一鍵下單即可。劉冬笑稱,如今平臺上有15萬本圖書,快遞最快一天就能到達,借書和線上購物一樣便捷。圖書消毒中。
  • 深圳已有公共圖書館959個
    原標題:深圳已有公共圖書館959個   「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