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寶寶到了3歲就要上幼兒園了,而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是對寶寶進行預備教育,為以後的小學甚至更長遠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在寶寶以後的整個學習階段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般寶寶到了3歲就要上幼兒園了,而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是對寶寶進行預備教育,為以後的小學甚至更長遠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在寶寶以後的整個學習階段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都知道幼兒園教育很重要,有的家長甚至會提前很久便開始規劃上哪家幼兒園。
不過,想要寶寶成功邁出獨立人生的第一步,愉快的開始幼兒園生活,還是要有一些重要的前置工作要做的噢。家長需要提前就給寶寶打「預防針」,讓寶寶對幼兒園產生興趣,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把握「入園前」的關鍵期,能讓寶寶喜歡上幼兒園呢?
1、提前做準備
對於寶寶上幼兒園這件事,家長首先自己要調整好心態,並平靜理性的對待,幫助他做好心理準備,提升他對幼兒園的認知,以免等到上幼兒園時不知所措。
家長需要提前給寶寶講一些去幼兒園的好處,比如到了幼兒園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老師會教很多新本領,並給他提前準備一些適齡的玩具、繪本等,通過玩玩具和看讀本熟悉幼兒園,提高他對幼兒園的興趣。
2、逐漸引導自主如廁
一般寶寶在家時,幾個大人照顧他一個,家長會提醒寶寶上廁所,可是到了幼兒園以後,老師照顧不過來,寶寶很容易尿溼褲子,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在寶寶入園前,就對其進行自主如廁的訓練。家長要引導寶寶對上廁所這件事放鬆,告訴他像排尿或者大便的時候,把褲子脫下來就可以了,只有讓寶寶對上廁所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才不會對幼兒園那麼排斥,而且為了讓娃更好的練習如廁,最好選擇寬鬆舒適的褲子。
2、學用餐具獨立吃飯
一般寶寶入園之後,都會在幼兒園統一就餐,而且吃飯的時候,需要他自己拿著餐具,老師也不能幫忙餵所有的寶寶吃飯。而寶寶對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都很陌生,即使不會吃飯也不敢說,長期這樣,就會影響他的身體發育。
另外,如果別的小朋友都會自己吃飯,只有他不會,可能會因此感到自卑。所以家長應該提前引導寶寶學會自己吃飯,只有學會了獨立吃飯,入園後才不用那麼麻煩和尷尬,家長可以先讓娃學習使用餐具開始,告訴他怎麼吃。
3、養成習慣適應午休
寶寶沒有上幼兒園之前,白天睡覺基本沒有什麼規律,但是到了幼兒園之後,為了寶寶的成長和發育,幼兒園都會安排娃午休,但是由於寶寶平時並沒有午休的習慣,入園午休時免不了會給老師帶來麻煩。
所以在寶寶入園前可以慢慢培養他適應午休,上午和下午的時候,家長可以多帶娃進行活動。如果寶寶實在睡不著,家長可以準備一個音樂播放機,讓他閉著眼睛躺在床上,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慢慢就會適應午休的習慣。
總之,寶寶上幼兒園就意味著他邁入了新階段,家長一定要幫助他走好從家庭到社會的第一步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