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使英文講話,正告印度!

2020-12-10 陝西法制網

據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網站消息,7月10日,駐印度大使孫衛東就當前中印關係發表視頻談話,強調中印要做夥伴,不要做對手;要和平,不要衝突;要合作共贏,不要零和博弈;要信任,不要猜忌;要前進,不要後退。雙方應牢牢把握兩國領導人共識,落實好特代通話共識,聚焦友好和合作,化解猜忌和疑慮,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克服當前中印關係面臨的挑戰,推動兩國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的正確軌道。

孫大使談話全文如下:

6月15日,在中印邊界西段加勒萬河谷發生了人員傷亡事件。這是雙方都不願看到的局面。

7月5日,中印邊界問題兩國特別代表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和多瓦爾國安顧問通電話,就緩和當前邊界事態達成積極共識。目前,雙方軍隊按照兩國軍長級會晤共識,正在地面脫離接觸。

近一時期,印度輿論出現了對兩國領導人共識的質疑,以及對中印關係走向的錯誤認知。這給雙邊關係帶來了幹擾。

我認為,當前,中印雙方應當釐清幾個根本性問題:

第一,中印要做夥伴,不要做對手。

中印都是文明古國,友好交往有兩千多年歷史,友好合作佔據絕大多數時間。中印兩國當前的第一要務是實現發展振興,在這個大方向上,中印有著長久的共同戰略利益。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印雙方達成互不構成威脅的重要共識。2018年武漢非正式會晤時,習近平主席和莫迪總理再次強調,中印要堅持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這對中印關係作出了基本判斷,為兩國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

我注意到近期出現一些論調,因涉邊事件而否定中印友好本質,妄自臆測中方意圖,誇大衝突、挑動對立,把數千年友好鄰國當成「敵人」和「戰略威脅」。這不符合實際,完全是有害無益。

中印共同提倡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都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雙方理應視彼此為世界力量對比變化中的積極因素,把對方當作自身實現發展振興的合作夥伴。中方希望自己發展得好,也希望印度發展得好。只有本著積極、開放、包容的心態,正確看待彼此的戰略意圖,才能確保雙邊關係行穩致遠,防止出現戰略誤判。

第二,中印要和平,不要衝突。

中印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兩個相鄰大國難免存在一些分歧,這是正常的。雙方一直通過對話談判管控分歧。雙方要始終從兩國關係發展的大局出發,將分歧放在適當位置上加以妥善處理,不能任由分歧幹擾雙邊關係。

中印存在著歷史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這個問題敏感複雜,需要通過平等協商與和平談判,尋求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在最終解決之前,雙方同意共同努力,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目前雙方已建立邊界問題特代會晤等諸多機制,在外交和軍事層面的溝通渠道是暢通的。在近期的兩國特代通話中,雙方一致同意遵循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認為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對雙邊關係長遠發展至關重要,應把邊界問題置於雙邊關係的適當位置,避免分歧上升為爭端;重申遵守兩國就邊界問題籤署的一系列協定協議,共同努力緩和邊境地區的局勢。

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以和為貴」。我們既不好戰,也不咄咄逼人。加勒萬河谷事件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中國將堅定維護自身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我相信,中印有足夠智慧和能力妥善處理好分歧,不要落入衝突的陷阱。中印是共謀發展的合作夥伴,而不是對手或敵手,為什麼要同室操戈,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呢?

第三,中印要合作共贏,不要零和博弈。

中印是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發展是中印的共同目標和最重要的利益匯合點。當前,中印有著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新冠病毒疫情。病毒無國界。在這場人類面臨的重大考驗面前,中印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我們應當加強抗疫合作,共克時艱。

中印市場潛力巨大,經濟互補性強,雙方完全可以通過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中國連續多年成為印最大貿易夥伴,在印累計投資已超過80億美元。中印經貿合作不僅拉動了印度手機、白色家電、基礎設施、汽車製造等行業發展,也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崗位。

一些論調鼓吹中印經貿「脫鉤」,企圖完全排除「中國製造」。它們忽視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形成是幾十年來市場最優化的自然選擇,印度的商界和民眾是中印經貿合作的受益者。任何自我保護、非關稅壁壘和排華限制性措施,對中國企業不公平,對因此而失去就業崗位的印度員工不公平,對由此而得不到應有產品和服務的印度消費者同樣不公平,損人而不利己,最終會傷及自身。

中印兩國領導人已決定設立高級別經貿對話機制,加強經濟發展戰略對接,探討建立「製造業夥伴關係」,兩國務實合作前景廣闊。我們要傳導和落實領導人共識,維護和推進兩國正常交往,避免將爭議擴大化、複雜化。只有堅持開放、合作,才能早日走出疫情陰霾,找到經濟復甦之道。

第四,中印要信任,不要猜忌。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印關係要穩定、要發展,基礎是互信。這就道出了中印關係的關鍵。中印要想加快自身發展振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是正道,符合兩國的長遠利益;相互猜忌、相互摩擦是邪路,違背兩國人民的根本願望。

要實現互信,就要做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開放包容。要堅持尊重和照顧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堅持不幹涉內政原則,堅持求同存異,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要堅持重信守義,說到做到,把雙方達成的共識切實落到實處。

雙方要及時開展戰略溝通,增進彼此了解合作,通過對話管控分歧,牢牢把握兩國關係發展的大方向。兩國邊界特代在通話時,同意通過特別代表會晤機制加強溝通,不間斷地舉行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會議,不斷完善和加強邊境地區信任措施建設,避免影響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的事件再次發生。這些都將有力地促進兩國的戰略互信。

第五,中印關係要前進,不要後退。

今年是中印建交70周年。中印關係歷經70年的風雨歷程,凝聚了幾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取得的進展來之不易,我們應當倍加珍惜,決不能輕易否定。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印關係已遠超雙邊範疇,具有全球戰略意義。中國有句古詩,「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當前中印關係面臨複雜局面。雙方要登高望遠,放眼全局,共同努力儘快加以克服和扭轉。

中印雙方應相向而行,擴大合作積極面,縮小消極因素,不做有損於雙方互信和合作的事。疫情之下,雙方要積極發掘新方式、新渠道,增進兩國民眾相互交流和理解,為中印建交70周年營造良好氛圍。兩國媒體也應客觀、理性、負責任地進行報導,避免煽動對立情緒,為推動中印關係穩定健康發展貢獻正能量。

在雙邊關係出現陰影的時候,牢牢把握兩國領導人共識尤為重要。我相信,只要雙方按照兩國領導人的指引,落實好雙方特代通話共識,聚焦友好和合作,化解猜忌和疑慮,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就一定能夠克服當前中印關係面臨的挑戰,推動兩國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的正確軌道。

來源|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網站 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我國駐印度大使講話釋放善意,印度的態度卻表示:不排除軍事選擇
    駐印大使致力於推動中印關係緩和在發生中印衝突後,我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就要求印度嚴懲鬧事的軍方。針對印度內部不斷加劇中印衝突的呼聲,孫衛東大使表示「前不久中印兩國邊境地區發生了不幸事件,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現在雙方都在努力地加以妥善處理。從歷史長河中看,這只是短暫的一瞬間。」
  • 三位印度大使及甘地後代幫助甘地傳的翻譯和出版
    在《聖雄甘地傳》中文版即將出版發行之際,印度駐華大使拉奧琦女士、中國前駐印度大使周剛和以及他的夫人鄧俊秉女士(中國駐印度使館前參贊,也是《聖雄甘地傳》的譯者)一同做客中國網,暢談這位偉人奮鬥的一生。鄧俊秉女士在訪談中介紹了甘地傳的翻譯背景,以及有關它出版的一些情況。鄧俊秉表示,作為這本書的譯者,我很高興這本書的中譯版馬上就要出版了。
  • 我駐外大使提出「不折騰」英文譯法
    任小萍大使  中新網1月18日電 「不折騰」怎麼翻譯成英文?對於這個世界性的難題,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任小萍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她在文章中指出,最近,胡主席在慶祝改革開放30 周年講話中說:「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鬥目標。」  當時,「不折騰」三個字剛落音,人民大會堂觀眾席隨即傳來會心的笑聲。在正式的場合宣示重大發展方向時,一貫嚴肅的胡錦濤突然冒出一句很普通的口語,顯然讓大家覺得十分親切。
  • 中國大使正告美國:沒人能阻止中國統一 咱拭目以待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3日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英文頻道《對話》(Dialogue with Yang Rui)專訪,並就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所籤署的「臺灣旅行法」及臺灣統一等問題發表看法。在接受CGTN專訪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明確表示了對1979年通過的「與臺灣關係法」及川普籤署的「臺灣旅行法」的反對,重申「一個中國」原則。
  • 印度也想推疫苗?莫迪拉來澳洲大使尬吹:印度疫苗是唯一的救世主
    據印度亞洲國際新聞社12月9日報導,印度外交部邀請了60多位各國大使,訪問位於印度第六大城市海得拉巴的疫苗生產公司。相信各位大使也都明白莫迪的意思,許多使節都非常給面子的,對印度的疫苗生產能力不吝讚美。丹麥駐印度大使斯瓦內稱:"看到印度在致力對抗新冠肺炎、幫助人類上所做的努力,我深受感動。這已經超越了商業和國家的界限,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與世界相連,幫助全人類。"
  • 印度眼睛看中國
    我只舉一個例子。 我在2001年6月份歷任向印度總統告辭的時候,我的夫人鄧教授和我一起向他和他的夫人烏紗女士告別的時候,總統說「你在任期間,經常接見媒體和發表講話,我對你的這些公開講話是非常關注的。我認為你談的很好,很得體。」這是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對當時大使的評價。
  • 我駐印尼大使在當地主流英文媒體展望杭州G20峰會
    人民網雅加達8月24日電 (記者席來旺) 今天,印尼主流英文報紙《雅加達郵報》(Jakarta Post)發表我駐印尼大使謝鋒展望即將舉辦的杭州G20峰會的文章,題目是《20國集團杭州峰會:通向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G20 Hangzhou Summit: Toward
  • 劉濤獲授特奧會大使 英文致辭獻唱"茉莉花"
    原標題:劉濤獲授特奧會大使 英文致辭獻唱"茉莉花"    昨晚,2015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大使授予儀式暨慈善晚宴在滬舉辦,趙素京、甘迺迪家族、美國駐華大使、潘石屹、姚明、劉濤、楊瀾等諸多名人出席,可謂星光熠熠,而當晚最受關注的則非身著一襲白裙清雅恬淡的劉濤莫屬
  • 王俊凱擔任騰訊科學WE大會推廣大使,和頂尖科學家全英文對話!
    11月3日王俊凱宣布正式成為騰訊科學WE大會首位推廣大使,不僅如此,王俊凱還要在現場和世界著名科學家進行全英文的對話交流,其中有一段王俊凱和癌症免疫學家Carl June教授的對話,讓大家感到驚嘆的是王俊凱的英語水平竟然已經如此好。
  • 印度女子在去哪兒網訂機票,因無法改籤要退:聽不懂中文客服講話
    印度女子在去哪兒網訂機票,因無法改籤要退:聽不懂中文客服講話引語如果外國人在中國網站上訂票,考慮到要避免溝通障礙,那麼向他提供服務的客服人員都要會講英文。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一名印度女子在中國去哪兒網上訂了往返機票,卻因為客服人員不懂英文沒有辦法退票的事件,對於這件事,這位印度姑娘又是怎樣的態度?去哪兒網經理又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後姑娘得到一定的賠償了嗎?就讓小編來說一下吧。1.
  • 【學生記者訪談國際化教育】環境工程與管理英文碩士項目:「學生大使計劃」- 紓解「文化休克」的朋輩互助計劃
    作為「學生大使計劃」的發起人,Victor Deantes正在給大家分配籌備聖誕節派對的各項任務,參與組織工作的也都是環境學院「學生大使計劃」的成員。其中來自尼泊爾的Noshan說,當他確認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全英文碩士學位項目錄取,但仍在荷蘭特溫特大學進行本科階段學習的時候,就收到了來自清華「學生大使計劃」的邀請函。
  • 聯大上,印度大使表示巴基斯坦使用黑魔法攻擊,並強調不是開玩笑
    日前,印度駐聯合國大使賽義德·阿克巴魯丁在大會上譴責了巴基斯坦,但他的發言十分有趣,讓現場的其他國家代表差點笑出聲,因為他說巴基斯坦對印度使用了「黑魔法」攻擊,並且這種攻擊,還令印度遭受了損失。「黑魔法」?
  • 耿爽大使首次亮相聯合國,全英文排名!
    7月9日上午,耿爽大使出席聯合國聯合國駐西非和薩赫勒地區辦事處工作視頻公開會,這是耿爽大使履新後首次亮相聯合國。會上他全英文字幕,引起國際抗擊疫情。除耿爽的之外,網友的關注點又亮了!耿爽表示,近一時期西部非洲和薩赫勒地區一直保持總體穩定。
  • 印度孟買最大貧民窟近600人確診,背後蘊藏怎樣擔憂?中國駐印度大使...
    【環球網綜合報導】「印度孟買『塔拉維貧民窟』,佔地約2平方公裡,居住約100萬人,4月1日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5月3日,累計確診病例590例,累計死亡病例20例。」《新聞1+1》5月4日晚在節目中對印度孟買最大貧民窟作出上述介紹,就此問題,主持人白巖松特邀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解讀印度疫情。白巖松問道,在(印度孟買)最大的貧民聚集區,確診病例接近600,這裡蘊藏的擔心是什麼?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當地是否也存在同樣的擔心?孫衛東回答稱:「對於貧民窟這個問題,應該說我們也是比較關注的。
  • 外交部大使陳明明:從紅牆翻譯到外交專家
    1987年-1990年在中國駐美使館任一秘,大使秘書。 1990年-2001年在外交部美大司任美國處副處長、處長,主管美國的副司長。 2001年-2005年任中國駐紐西蘭大使,2005年-2008年任外交部翻譯室主任,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稿定稿。 2008年-2011年3月任中國駐瑞典大使。
  • 劉作虎在印度首秀英文 一加深根印度高端市場
    由於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增長放緩,各廠商紛紛加大了在印度的投入,將印度作為下一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大本營。中國手機廠商如Lenovo, Xiaomi, Huawei, ZTE, Oppo, Vivo, Gionee,OnePlus紛紛進駐印度市場。
  • 小米手機佔據印度市場第一,大量印度「米粉」正滾滾而來
    小米董事長雷軍曾經因為在小米4i的印度發布會上,大秀仙桃口味的英文,一句「are you ok?」成為了當時的亮點,而「are you ok?」被編成網絡神曲更成了千萬網友不斷熱捧的洗腦經典。而如今,雷老闆真的可以「ok」了,因為大批的印度用戶正成為「米粉」團體的中堅分子。
  • 曾擔任鄧小平英文翻譯的施燕華大使回憶鄧小平
    曾擔任鄧小平英文翻譯的施燕華大使回憶鄧小平
  • 中國駐美大使兩連問:美國準備好與中國和平共處嗎?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大最近有兩次振聾發聵的發問,兩次發問場合不同,但問題一樣。最新一次,布魯金斯學會視頻交流主旨講話,崔大使問,在中國與現有國際秩序深度融合的情況下,美國能否容納中國,和一個歷史、文化、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
  • BBC主持人尖銳提問 我大使強力回擊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26日,駐英大使劉曉明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尖銳對話》欄目專訪,中國駐英大使館官網在28日放出採訪稿。在採訪過程中,主持人史蒂芬·薩克帶著偏見,連續發出尖銳提問。面對主持人多次打斷講話等無禮行為,劉大使當場進行了有力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