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國正式宣告成立,但是受到多年戰爭的影響中國的發展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當時依舊有不少國家覬覦中國,彼時中國依舊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外部壓力,一度受到嚴重威脅。當時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就是美蘇兩國了。早年在朝鮮戰場上美國就對中國進行過原子彈威脅,最後礙於蘇聯才沒有實現。這之後中國也開始嘗試著研製核武器。後來在珍寶島戰役中中國又受到了蘇聯的威脅,從這以後中國便更加重視核武器的研究了。
說到核武器,很多人都會想到「兩彈一星」計劃還有備受美國推崇的錢學森。當時美國司令對錢學森的評價是「一人能抵五個師」,但是錢學森卻表示:世界上還有一個中國人比我厲害,能抵十個師。
那麼錢學森說的這個人究竟是誰呢?其實他同樣也是我國的「兩彈一星元勳」之一,名字叫做郭永懷。郭永懷是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航空以及爆炸力學等領域建樹頗豐,更是PLK方法的發展者之一。
郭永懷回國的時候雖然沒有像錢學森那樣波折重重,但是他所受到的阻礙卻也不小,後來郭永懷順利返回中國,還沒有休息多久就迅速投身於國家建設之中,開始了相關領域的研究以及工作。
眾所周知,我國早期的原子彈研製是在蘇聯的幫助下進行的,但是後來隨著兩國政治訴求的分歧蘇聯單方面撕毀合約,中斷對中國的幫助。這使得我國剛剛起步的核武器事業陷入了非常嚴重的困境之中。
很多科研人員面對這種情況都感到無望,甚至不知道之後的研製計劃應該怎麼辦。而就是在這樣的危難之際,郭永懷臨危受命,與王淦昌以及彭桓武共挑大梁,最終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以及氫彈。
不僅僅是核武器,郭永懷當時為了我國的航天事業四處奔走,在他的努力下中國重新開啟了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沒有郭永懷我國也不可能成為如今舉世聞名的航天大國。郭永懷一生兢兢業業,但是他沒有見證中國的成長,1968年12月5日他因飛機失事溘然長逝。
郭永懷的意外去世是中國永遠的痛,當時很多人都難以接受郭永懷的離開,因為郭永懷不僅僅是一個專業知識特別紮實的人,他的人格魅力更是為中國吸引了一大批優秀科研人員,中國失去他真的是非常大的損失。
記得羅榮桓曾經有這樣一句詩「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而這也是彼時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聲。如今中國強大無比,核武器事業發展迅速,航天領域更是碩果纍纍,郭永懷院士您看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