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三立新聞網」報導,臺北教育大學教授李筱峰2日晚在臉書貼出一張照片,是臺灣初中二年級的社會課本,封面上出現了上海東方明珠塔、和諧號高鐵和駱駝的合成照片。於是李筱峰說,這「封面很像中國當局的政治宣傳海報」。
該教科書馬上在島內引發熱議,親綠的《自由時報》報導此事時大呼「課本也攻陷了?」
因此,由李筱峰帶起的一波危機浪潮妥妥地在臺灣民眾間散播開來↓↓↓
李筱峰,在百科上可以搜到的資料顯示,他是臺灣的學者與政治評論家,專長是臺灣史與臺灣近代史,同時他也是臺灣教授協會成員,撰寫的文章散見於各大報社論。
李筱峰
但是百度百科的資料可能還不夠完善,李筱峰,實際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臺獨分子。他鼓吹「臺獨」,並堅持「去蔣」「去中」的立場,其發表的言論讓人不敢苟同。
去年1月,李筱峰認為,臺灣的軍歌歌詞「黨國不分」,可以加點臺灣味、再把歌詞改寫,讓臺灣民眾更有認同感。先來看看臺灣的陸軍軍歌歌詞:
「縱橫掃蕩,復興中華」,這樣鬥志昂揚的歌詞有什麼毛病嗎?唯一刺痛李筱峰的,應該是歌詞中把臺灣列為中國的一部分吧,對此他建議,可考慮將《四季紅》改成臺灣軍歌。而《四季紅》是一首日據時代的臺語歌;
李筱峰認為,《四季紅》改編成軍樂,在軍隊裡面也很會鼓舞人心,非常雄壯威武很好聽。
當時在日本殖民統治當局,為了鼓勵臺灣人響應「大東亞聖戰」,日本便將臺灣30年代留行歌重新填詞,方便教唱臺灣人。如今李筱峰建議把軍歌改為日據時代的歌,並且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以武力威脅臺灣,其臺獨醜陋嘴臉暴露無遺。
今年8月14日,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在臺南宣布成立,地點就在國民黨臺南市黨部旁。李筱峰在臉書發文酸稱,早期國民黨在金馬地區設立的軍中樂園,被強送去的女子不也是慰安婦嗎?接著,李筱峰稱,應另設一尊國民黨的慰安婦銅像,以示「一視同仁」。
今年8月份,臺灣教育部門課審大會審議通過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教科書將不再以中國史、臺灣史及世界史的方式呈現。
這可樂壞了臺獨分子們。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民進黨更是走到前臺,作為臺灣執政黨以「去中國化」的方式修改高中歷史課綱。不符合其「臺獨」本質就反對修改課綱,符合則大力支持修改課綱,而民進黨當局廢除中國歷史單獨成科,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行為是意在錯亂島內青少年文化和身份的認同,提前對下一代、下下一代進行「臺獨」洗腦,這無疑是臺獨分子喜聞樂見的方式。
反觀現在,只不過是臺灣的社會課本上出現了高鐵而已,臺獨分子就已經急不可耐地想要反抗,冠上「中國威脅」的名頭,玻璃心的經受不起任何打擊,別急,後面類似的事情還多得是。
近年來,大陸對臺政策「以我為主」,按照自己的步子走路,對民進黨當局的行為通過軍機繞臺、軍艦繞臺予以威懾,通過「外交」方式壓縮其國際生存空間,通過以「惠臺31條」為標誌的便利臺灣民眾在大陸就業、生活等措施吸納臺灣民眾。從長期來看,無論是兩岸實力對比、發展潛力,還是國際博弈、國際空間都明顯是大陸佔據優勢。因此,對於民進黨當局的「去中國化」挑釁,大陸必然不會坐視。
無論民進黨當局怎麼篡改、編排歷史課綱,中國歷史就是中國歷史,大陸14億民眾與臺灣2300萬民眾的歷史認知不會因為民進黨的政治操作而改變。民進黨的一出出戲碼反而讓國際國內更認清了其「臺獨」本質。中國古語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民進黨的下場逃不出這句老話。
來源:環球網、中國臺灣網、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