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上路 學者直批「教育臺獨」貽害無窮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臺北8月30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上路。多位臺灣學者批評,新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本質上是「去中國化」、搞「教育臺獨」,對臺灣貽害無窮。

  當日,針對新歷史教科書暴露的種種問題,多位臺灣學者及高中歷史教師等在臺北召開記者會。

  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指出,新歷史教科書存在諸多問題,根本上是在搞「教育臺獨」:包括「去中國化」,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地位,甚至以血源DNA否定兩岸同胞的關係;文化上以所謂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為主流的歷史事實;直接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等。

  吳昆財說,一本教科書約有10年版權,每年有20萬臺灣學生使用,10年就是200萬,加上外溢效果,估計全臺灣有400萬人受到這種「去中國化」的歷史課本影響。他呼籲所有熱愛中華文化的人一起面對這一嚴峻問題。

  「中華文化是臺灣的核心價值、重中之重。去掉中華文化、中國歷史,就是把臺灣文化、歷史、價值體系刨根挖底。」吳昆財說,「我們堅決反對這個『去中國化』的歷史教科書。」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說,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核心,而新課綱下的歷史教科書,以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必然導致臺灣文化失去中心和靈魂,「臺灣人將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

  從事歷史教育30多年的世新大學教授程玉鳳說,新歷史教科書篡改歷史,否認中華文化主流核心地位。「然而,從節慶、飲食到宗教,臺灣文化可能與中華文化切割嗎?中華文化可能從臺灣文化中剔除嗎?」

  臺中二中教師伍少俠則認為,新歷史教科書表面上提倡多元思辨,實質上是以多元之名行教條之實,污衊、扭曲歷史,向學生灌輸「臺獨」理念,為政治目的服務。

  2018年,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通過12年義務教育新高中歷史課綱。新課綱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架構下且被大幅壓縮,「去中國化」色彩明顯,遭到島內輿論持續批評。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上路 學者直批「教育臺獨」貽害無窮-新華網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4943710

相關焦點

  • 臺灣的「教育臺獨」貽害無窮,新教科書荼毒下一代
    臺灣的「教育臺獨」貽害無窮,新教科書荼毒下一代 2019-10-182019課綱課綱新學期上路,據此編寫的新版歷史教科書也隨之正式使用。
  • 臺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中華民國」、「辛亥革命」都沒有
    臺灣教育部門3日公布「12年臺灣教育社會領域課綱」草案,高中歷史的中國史部分不但從原本一冊半縮減為一冊,而且還擺脫傳統朝代史,並納入東亞脈絡,有學者直批中國史架構完全解體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程度驚人
    央視網消息: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批評新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用一張張便籤紙,標記下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中字裡行間的變化,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0多年的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用「震撼」一詞,形容「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臺灣中學歷史教師 曹若梅:過去我們都說中英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這個是很自然的,念起來是很順的。
  • "新課綱"及教科書上路:拋棄歷史,傷害未來!
    島內「108課綱」及其教科書上路,正引發兩岸關係波瀾和臺灣社會的反對。      10月30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主導推出的所謂新課綱,企圖割裂兩岸的歷史和文化連接,不僅荼毒臺灣年輕一代,更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加劇兩岸對抗,必然遭到臺灣社會的強烈反對。
  • 貽害無窮!比扁時期更「獨」的教科書正式進入島內課堂
    上周五,是臺灣中學生新學期開學第一天。根據蔡當局上臺後通過的新課綱所編寫出來的「臺獨」教科書,從這一天起也正式進入島內課堂。「初一和高一的新生所拿到的教科書,尤其是歷史、地理科,公然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對中華文化刨根挖底,『臺獨』傾向比陳水扁時期嚴重得多。
  • 臺灣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 學者斥責:傷害臺灣未來
    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 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批評,新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新教材刻意「去中國化」 扭曲事實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0多年,她標記了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中字裡行間的變化。 對於「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她用了「震撼」這個詞。
  • 10.07-10.13 臺灣新課綱扭曲歷史
    民進黨推動"文化臺獨""教育臺獨",實際上是自廢武功,失去年輕一代競爭力的做法。(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新課綱編寫的臺灣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臺灣地位未定論」等違反史實的荒謬內容,堂而皇之出現在多個版本的課本中;給島內帶來極深傷害的「慰安婦」內容未寫入;日本軍國主義強徵臺灣民眾的史實,也被輕輕帶過。臺灣各界紛紛表達憤慨和憂慮,痛斥「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貽害無窮。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去日本化」 民進黨宣布抵制
    臺灣「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經過微調的高中歷史新課綱,引發「去臺灣化」爭議。對此民進黨中常會2月5日通過決議,綠營執政的高雄市、臺南市、宜蘭縣、嘉義縣、雲林縣、屏東縣等六縣市拒絕採用新版課綱,將續用2011年通過的舊課綱與教科書;並要求臺灣教育部門撤回課綱調整案。
  • 掃除「臺獨」 臺高中歷史新課綱讓綠營跳腳
    曾是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修訂小組委員會」成員的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昨天在接受導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與以往的課綱所不同的是,這個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徹底排除了「臺獨」及「皇民化」思想,在史觀上回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所以『臺獨分子』更火大了」。
  • 兩岸學者分析臺灣新課綱短期及長期危害
    兩岸學者分析臺灣新課綱短期及長期危害 2017-09-07 19:,以「臺灣教科書課綱的變遷與評析」為題的第二十一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7日在北京舉行。
  • 「臺獨」史觀建構臺灣新認同?兩岸學者介紹史觀由來
    兩岸學者指中華民族歷史記憶不會「了斷」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8日在北京召開「『臺獨』『去中國化』歷史教育批判」座談會,邀請兩岸近30位涉臺研究學者介紹「臺獨」史觀的由來,研判臺灣新課綱上路後的實質影響。
  • 臺灣教師之憂:「臺獨」歷史教科書戕害下一代
    新華社臺北10月9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從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代起,『臺獨』勢力一刻不曾放鬆對青少年的毒害。他們將『臺獨史觀』一點點塞進教科書。時至今日,蔡英文當局搞出史上最『獨』歷史課本!」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潘朝陽痛心疾首地說。 新學年開學以來,根據新課綱編寫的新版《臺灣史》教科書進入高一、初一課堂。
  • 「臺獨」又放大招,臺灣新課綱再次踩到大陸的底線,蔡英文被逼到牆角
    並且還提出要將高中歷史課目中的中國歷史併入東亞歷史,同時還要構建以臺灣為主題的歷史觀教育下一代。由於該媒體一直被稱作「深綠喉舌」,所以此次報導開篇就歡呼,稱這是一次重大變革。該報導表示,相對於往常學生需要學習大批量的歷史知識,而且大部分都是以漢人為主要基礎的歷史觀,這一次的新課綱有關歷史的科目將會略古詳今,把重點放在近五百年的臺灣脈絡上。
  • 臺獨歷史教科書到底長啥樣?
    2月11日下午,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負責人王鬱琦來到南京,與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會面。兩岸在政治上的握手將統一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然而臺灣方面在文化上的動蕩令人擔憂。近日臺灣「教育部」高中歷史新課綱引發「去臺獨化」爭議,之前觀察者網已經多次報導。兩岸攜手需要文化歷史上的共識。臺灣時評人張方遠(編有《高中歷史課綱烽火錄》)特別為觀察者網撰文,梳理臺獨歷史教科書的歷史。
  • 九月開學,臺灣毒害下一代的新「臺獨」歷史課本又要上路了!
    【兩岸快評第135期】   九月即將開學,在臺灣,備受關注的2019年版高中歷史課本也將上路使用了。  直到8月,臺灣新的歷史課本終審版才逐一露面。據臺媒報導,臺灣新版的高一臺灣史課本,竟宣稱「臺灣地位未定論」。
  • 臺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連「辛亥革命」都沒有
    據海外網援引臺媒報導,3日,臺「國教院」公布「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高中歷史的中國史不但從原本一冊半縮減為一冊,還擺脫傳統朝代史,改放在東亞脈絡中。為此,有學者指出,新課綱把中國歷史的架構完全拆解,連「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八年抗戰」都看不到,還美化了日本侵臺的歷史,這就是「去中國化」的深化,搞「文化臺獨」。
  • 臺海觀瀾 從日本教科書到臺灣新課綱,「大東亞共榮圈」為何陰魂不散
    辯論的焦點,是國中(類似於大陸的初中)歷史課程中的臺灣史比率大幅度提高,高中歷史以主題式教學取代朝代編年史、將中國史放進東亞史。上述修改內容早已被媒體披露,各界一致的反應,認為這是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搞「文化臺獨」的又一個大動作。
  • 人民日報批民進黨當局篡改歷史課綱:不容「教育臺獨」得逞
    新學年開學以來,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多次召開記者會,揭露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搞「去中國化」和 「教育臺獨」,他們大聲疾呼:「教育臺獨」貽害無窮,必須正本清源。以南島語系取代中華民族作為臺灣人的祖先,臺灣以中華文化為主流的事實被篡改成「多元文化的臺灣」,以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法律效力為理論依據的「臺灣地位未定論」赫然在冊,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成為「政治正確」……一一列舉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和「媚日」的內容, 臺灣有識之士痛心疾首,「從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代起,『臺獨』勢力一刻不曾放鬆對青少年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