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是臺灣中學生新學期開學第一天。根據蔡當局上臺後通過的新課綱所編寫出來的「臺獨」教科書,從這一天起也正式進入島內課堂。「初一和高一的新生所拿到的教科書,尤其是歷史、地理科,公然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對中華文化刨根挖底,『臺獨』傾向比陳水扁時期嚴重得多。」島內很多學者憂心忡忡,他們當天舉行記者會,痛批蔡當局「臺獨教育」貽害無窮,並決定採取措施進行反制抗議。
眾所周知,蔡當局2016年上臺後,臺行政機構所下的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廢止馬英九時代的「微調課綱」,重回扁時代的「臺獨課綱」。2018年,蔡當局不顧臺灣社會大眾反對,一意孤行又通過「臺獨」色彩極重的新版高中歷史課綱。由此也可見民進黨的險惡用心。
「臺灣高中歷史原來分為《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三冊;按照去年通過的新課綱,從今年秋季開始,臺灣高中歷史只有《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三冊,也就是把中國史內容進行大幅壓縮,並置於東亞史的架構下。」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今年8月30日,臺灣高一學生領到的《臺灣史》教科書,就是根據去年通過的新版高中課綱編寫出來的,自然也是充斥『臺獨史觀』。」
吳昆財介紹,新版高中《臺灣史》教科書,雖然有四五家出版社的不同版本,但「臺獨」論述大同小異,都分別從民族上、文化方面極力「去中國化」。
此外,新版高中《臺灣史》還從文化上「去中國化」,以所謂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為主流的歷史事實。吳昆財表示,臺灣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中華文化,可新學期開始,臺灣高一新生在《臺灣史》中幾乎看不到「中華文化」這四個字。
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公然叫囂「臺灣地位未定論」
潘朝陽教授告訴導報記者,翻遍高中新版《臺灣史》,發現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冊教科書中公然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國際法效力,叫囂「臺灣地位未定論」。
他指出,1943年發表的《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開羅宣言》為二戰後中國收復臺灣提供了重要的國際法依據,是舉世公認的重要國際法文件。《波茨坦公告》則進一步強調必須實行《開羅宣言》,進而強化了《開羅宣言》的法律效力。
「民進黨當局在教科書中公開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法律效力,目的是想否認二戰後臺灣被中國收回的歷史,鼓吹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潘朝陽分析,關於「臺灣地位未定論」,「臺獨」人士以前很長時間都持有這種論調,「但把這種論調公開寫進歷史教科書中,放入義務教育體系,這還是第一次。由此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吳昆財則說,《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早已是國際所公認。即便是戰敗國日本,其天皇在1945年宣布的降書中都親口承認以上兩項國際文件的合法性。「連日本右翼都不敢否定的國際法,作為曾經被日本殖民的臺灣土地上的少數臺灣人和蔡英文當局,竟然為侵略者擦脂抹粉,其數典忘祖的行徑,令人瞠目結舌。」
早在去年10月,為了反制蔡當局「臺獨」歷史新課綱,吳昆財和潘朝陽等人聯合眾多島內學術界人士發起「新三自運動」,呼籲大家「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讓教科書內容回歸歷史事實,建構反殖民反「臺獨」史觀,以利於臺灣青年的發展。
吳昆財表示,關於反制民進黨當局在教育領域推行「臺獨」,若要在短期內能快速取得效果,當然是希望中國國民黨2020年能贏得「大選」,取得「執政權」。他也呼籲「新三自運動協會」會員,積極書寫反對「去中國化」教科書的文章,集結成書,通過媒體宣傳,引起更大關注。
潘朝陽憂慮地表示,如果明年「大選」繼續由民進黨「執政」,那目前這種「臺獨教育」將會繼續,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因此,他建議「新三自運動協會」應想辦法尤其向藍綠候選人進一步闡明這種「臺獨」教科書的危害性,以引起全社會重視並及時撥亂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