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害無窮!比扁時期更「獨」的教科書正式進入島內課堂

2021-03-01 臺海網

上周五,是臺灣中學生新學期開學第一天。根據蔡當局上臺後通過的新課綱所編寫出來的「臺獨」教科書,從這一天起也正式進入島內課堂。「初一和高一的新生所拿到的教科書,尤其是歷史、地理科,公然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對中華文化刨根挖底,『臺獨』傾向比陳水扁時期嚴重得多。」島內很多學者憂心忡忡,他們當天舉行記者會,痛批蔡當局「臺獨教育」貽害無窮,並決定採取措施進行反制抗議。

眾所周知,蔡當局2016年上臺後,臺行政機構所下的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廢止馬英九時代的「微調課綱」,重回扁時代的「臺獨課綱」。2018年,蔡當局不顧臺灣社會大眾反對,一意孤行又通過「臺獨」色彩極重的新版高中歷史課綱。由此也可見民進黨的險惡用心。

「臺灣高中歷史原來分為《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三冊;按照去年通過的新課綱,從今年秋季開始,臺灣高中歷史只有《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三冊,也就是把中國史內容進行大幅壓縮,並置於東亞史的架構下。」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今年8月30日,臺灣高一學生領到的《臺灣史》教科書,就是根據去年通過的新版高中課綱編寫出來的,自然也是充斥『臺獨史觀』。」

吳昆財介紹,新版高中《臺灣史》教科書,雖然有四五家出版社的不同版本,但「臺獨」論述大同小異,都分別從民族上、文化方面極力「去中國化」。

此外,新版高中《臺灣史》還從文化上「去中國化」,以所謂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為主流的歷史事實。吳昆財表示,臺灣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中華文化,可新學期開始,臺灣高一新生在《臺灣史》中幾乎看不到「中華文化」這四個字。

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公然叫囂「臺灣地位未定論」

潘朝陽教授告訴導報記者,翻遍高中新版《臺灣史》,發現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冊教科書中公然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國際法效力,叫囂「臺灣地位未定論」。

他指出,1943年發表的《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開羅宣言》為二戰後中國收復臺灣提供了重要的國際法依據,是舉世公認的重要國際法文件。《波茨坦公告》則進一步強調必須實行《開羅宣言》,進而強化了《開羅宣言》的法律效力。

「民進黨當局在教科書中公開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法律效力,目的是想否認二戰後臺灣被中國收回的歷史,鼓吹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潘朝陽分析,關於「臺灣地位未定論」,「臺獨」人士以前很長時間都持有這種論調,「但把這種論調公開寫進歷史教科書中,放入義務教育體系,這還是第一次。由此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吳昆財則說,《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早已是國際所公認。即便是戰敗國日本,其天皇在1945年宣布的降書中都親口承認以上兩項國際文件的合法性。「連日本右翼都不敢否定的國際法,作為曾經被日本殖民的臺灣土地上的少數臺灣人和蔡英文當局,竟然為侵略者擦脂抹粉,其數典忘祖的行徑,令人瞠目結舌。」

早在去年10月,為了反制蔡當局「臺獨」歷史新課綱,吳昆財和潘朝陽等人聯合眾多島內學術界人士發起「新三自運動」,呼籲大家「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讓教科書內容回歸歷史事實,建構反殖民反「臺獨」史觀,以利於臺灣青年的發展。

吳昆財表示,關於反制民進黨當局在教育領域推行「臺獨」,若要在短期內能快速取得效果,當然是希望中國國民黨2020年能贏得「大選」,取得「執政權」。他也呼籲「新三自運動協會」會員,積極書寫反對「去中國化」教科書的文章,集結成書,通過媒體宣傳,引起更大關注。

潘朝陽憂慮地表示,如果明年「大選」繼續由民進黨「執政」,那目前這種「臺獨教育」將會繼續,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因此,他建議「新三自運動協會」應想辦法尤其向藍綠候選人進一步闡明這種「臺獨」教科書的危害性,以引起全社會重視並及時撥亂反正。

相關焦點

  • 臺灣的「教育臺獨」貽害無窮,新教科書荼毒下一代
    臺灣的「教育臺獨」貽害無窮,新教科書荼毒下一代 2019-10-18參與互動    臺灣最新的2019課綱課綱新學期上路,據此編寫的新版歷史教科書也隨之正式使用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上路 學者直批「教育臺獨」貽害無窮
    新華社臺北8月30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上路。多位臺灣學者批評,新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本質上是「去中國化」、搞「教育臺獨」,對臺灣貽害無窮。
  • 「中國」不再是「我國」,認清臺灣最「獨」教科書的真面目
    今年臺灣中學秋季開學,被稱為史上最「獨」教科書進入高中課堂。
  • 臺灣教師之憂:「臺獨」歷史教科書戕害下一代
    他們將『臺獨史觀』一點點塞進教科書。時至今日,蔡英文當局搞出史上最『獨』歷史課本!」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潘朝陽痛心疾首地說。 新學年開學以來,根據新課綱編寫的新版《臺灣史》教科書進入高一、初一課堂。這些教科書裡充斥「去中國化」及「媚日」內容,被島內有識之士斥為完全淪為民進黨「臺獨」思想宣傳品。
  • 兩天內,臺灣島內兩名「反獨」大將離世,國臺辦發聲悼念
    編輯:晨星雖然目前臺灣島內有很多「臺獨」分子,但之所以這些人沒能如願以償,除了大陸的強硬態度以外,就要歸功於島內一些「反獨」大將多年以來的堅持,他們大多為年紀大資歷深的國民黨老將。01兩日內接連兩名「反獨」大將離世郝柏村是國民黨高級退役將領,曾擔任多個國民黨內要職,退出一線後由其子繼續在黨內為鞏固兩岸關係而奮戰
  • 非常時期,蔡當局這一舉動惹眾怒,島內輿論沸騰,臺媒:必遭反噬
    近幾個月以來,兩岸關係急轉直下,臺當局「借疫生事」,背靠美國威脅兩岸多項共識,而在這一非常時期,蔡英文當局這一舉動引起了兩岸愛國人士眾怒,島內輿論沸騰,臺灣媒體更是批評道:「違逆學術倫理的行為終將被歷史本身反噬!」
  • 去「中」播「獨」,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遭痛批!
    無獨有偶,在南一書局出版的課本中,對作為臺灣回歸中國重要法理依據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該書竟寫道,「也有人認為,兩個宣言都僅有聲明或公告的地位,並無正式條約的效力……」儘管臺教育部門試圖以所謂「尊重多元」搪塞,但輿論卻毫不買帳。
  • "新課綱"及教科書上路:拋棄歷史,傷害未來!
    「新課綱」之新在於「全面去中」      縱觀「新課綱」及部分教科書,最大的變化就是全面「去中國化」。在「去中」的同時,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明、暗「獨」思想。      具體而言,「新課綱」及部分教科書遵循血緣上「去中華民族化」,歷史敘事「去中華中心化」,以及法理「去中國化」三大指針。
  • 臺灣新聞晚播報:洪秀柱斥蔡英文比扁還「獨」
    臺灣新聞晚播報:洪秀柱斥蔡英文比扁還「獨」 2017年10月12日 09:44:04來源:中國臺灣網 點擊收聽《臺灣新聞晚播報  今年是鄭成功收復臺灣355周年,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26日出席由島內中華民族團結協會主辦的紀念論壇時表示,鄭成功開臺的歷史,證明兩岸歷史、文化與血緣不可分割。她在現場痛批民進黨要從歷史、語文徹底「去中」,並痛斥「蔡大小姐比陳水扁嚴重」,除「去孫」、「去蔣」、「去孔」、「去關公」、「去媽祖」,凡是從大陸來的統統去掉。
  • 在推行「臺獨教育」上,蔡英文比李登輝、陳水扁更險惡
    今年9月,這一被兩岸學界公認為推動「臺獨教育」而炮製出的歷史教科書匆匆進入課堂,由於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臺獨」教科書發展脈絡情況如何,其對兩岸關係危害怎樣,如何應對「臺獨教育」?
  • 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臺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這齣自臺灣9月開學使用的初二歷史教科書。 近日,有歷史教師投書島內《中國時報》,稱中國史教學已被簡化到「令人髮指」的程度。那麼,中國史教育如何變成今天這番模樣?背後又有當權者的那些算計?
  • 中國史變「東亞史」,被教科書蒙蔽的臺灣年輕一代
    通過這樣的教育,我們可以了解到,島內「獨」派怎樣用「臺獨」史觀毒害臺灣年輕一代,進而磨滅臺灣同胞的中華民族意識。  在「兩蔣」時期,臺灣民眾的國族認同原本不存在問題,除極少數人主張「臺獨」,90%以上的民眾都堅持「一個中國」,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 這是臺灣最「獨」歷史課本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民進黨當局最近諸多行徑引發了不少人的爭議,進口美豬美牛的事件還沒有過去,現在又被爆出更改臺灣歷史教科書。為了「去中國化」民進黨當局可謂是費盡心思,前段時間將臺灣旅行證件更改表面,把「中國」字樣無限縮小。
  • 島內「獨派」丟出燙手山芋喊話求「赦扁」,蔡英文如何接招?
    蔡英文將於520展開第二任領導人任期,而在她就職前就傳出,島內所謂「獨派」通過各種管道醞釀部署所謂「特赦」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一事,讓所謂「赦扁」議題再掀爭議。蔡辦發言人張惇涵13日對此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還是確保陳水扁獲得最好的照顧,疫情期間當局則是專注投入防疫相關工作。
  • 罪魁就是「去中」教科書
    【兩岸快評第811期】臺灣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圖片來源:網絡)近年來,許多人看不懂臺灣年輕人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其實,這種現象背後正和島內推行了多年的「去中國化」歷史教育有關。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指出,20年來,臺灣的教育資源被用來逐步建構一套「反中」的歷史詮釋。去年9月,所謂「108課綱」指導下的歷史課本上路後,中國史正式在臺灣被虛無化。
  • 臺灣歷史教科書爭議,已走進了死胡同
    臺灣十二年「國教」要到2019年才正式上路,而這份課綱草案還要經過討論、公告、審議等漫長環節才會正式施行,但已經引起包括大陸媒體在內普遍的關注與批評。島內有輿論認為,大陸此次對臺灣高中歷史課綱高分貝的反彈,主要目的在於對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施壓。
  • 臺灣中小學教科書詳解
    新版歷史教科書對於歷史事實多有篡改、抹殺。就《臺灣史》來說,幾個版本或從圓山遺址開始,或從臺灣少數民族開始講起,還都介紹了向來被「臺獨」人士奉為「臺灣地位未定論」重要法理基礎的《舊金山和約》和《中日和約》。從上周開始,臺灣的中小學結束寒假陸續開始新學期。在這個學期,島內的高一學生拿到了新版歷史教科書第二冊――《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