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去日本化」 民進黨宣布抵制

2020-12-19 觀察者網

臺灣「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經過微調的高中歷史新課綱,引發「去臺灣化」爭議。對此民進黨中常會2月5日通過決議,綠營執政的高雄市、臺南市、宜蘭縣、嘉義縣、雲林縣、屏東縣等六縣市拒絕採用新版課綱,將續用2011年通過的舊課綱與教科書;並要求臺灣教育部門撤回課綱調整案。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於1月27日召開課程審議會議,決定臺灣高中國文科及社會科課綱的調整。按照新課綱的要求,新教科書內文提到關於「中國」的名詞將被改為「中國大陸」,「日本統治時期」也被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對慰安婦的描述增加「被迫」兩字。按照計劃,2015學年、即明年9月入學的臺灣高一新生將採用依據新課綱編的歷史課本。

臺灣高中新課綱的主要微調內容(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新課綱的公布引發了綠營人士和「臺獨」分子的不滿,他們紛紛表示新課綱有「去臺灣化」的嫌疑。在2月5日召開的民進黨中常會上,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稱此次歷史課綱調整有「三大違背」:「違背程序、違背規定、違背事實」。

蘇貞昌在會上表示,臺灣好不容易走出「教育為政治服務」的威權道路,絕不容主政者再次強加意識形態在下一代身上,民進黨將防止臺灣走回頭路,「不會讓我們的孩子去讀錯誤史觀下的歷史課本」。

在中常會上,民進黨決定開啟執政縣市、「立法院」、街頭「三大戰場」。蘇貞昌說,民進黨將結合民間團體及部分學者專家反對新課綱,並動員協助所有民間抗議活動;島內「臺獨」組織「臺灣教授協會」也表示,「應以『中國』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含糊不清的『大陸』」,並停止使用「光復」等「充滿意識形態的用詞」。

抗議新課綱的「臺獨」分子

民進黨的「立法院」黨團也隨之表態,將在新會期開議後要求臺灣教育部門撤回課綱調整案。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表示,「立法院」開議後,撤回課綱調整案將列為優先處理議題,黨團將要求教育部撤回課綱調整,並報告課綱審查狀況。

而臺南市長賴清德年前即宣布,臺南市四所完全中學將拒用微調後的高中歷史新課綱。賴清德更是公然宣稱,「將臺灣的主權及於中國,這也跟現實完全不同,不應該再用這種洗腦教育。」在經聯繫和溝通後,高雄市、宜蘭縣、嘉義縣、雲林縣、屏東縣其它五個綠營執政縣市長也決定「跟進」臺南市,拒絕採用新版歷史課綱,並繼續使用2011年通過的課綱與教材。

賴清德

對此臺灣「教育部」主秘王作臺2月5日表示,新課綱經過課審會、課發會審議通過,程序完備,絕對沒有「去臺灣化」,微調是「去日本化」。王作臺說,外界認為此前臺灣歷史教科書對「國民政府」遷臺後的描述全是負面,且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未來的教科書提到日本統治時,寫日治和日據都可以,微調只是加入「殖民」兩字;談到「大東亞共榮圈」時加入「侵略」兩字;慰安婦加入「被迫」一詞,這些都是呈現歷史事實。王作臺表示,未來歷史和地理教科書內用詞,也要更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將「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教育部門負責人蔣偉寧也表示,有關程序合「憲」、合「法」、合程序,新課綱不會緩期執行。

至於六縣市拒用新版課綱,「教育部」國教署組長李秀鳳表示,學校擁有教科書的選擇權,地方政府無權幹涉。由於升學考試將按照新課綱命題,若地方縣市學校繼續沿用舊課綱,將會影響學生的權益。

在臺灣,中小學課綱爭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隨政黨輪替而上演。在綠營政客、「臺獨」分子杜正勝擔任臺灣「教育部長」時,曾大力推動「去中國化」,修訂高中歷史課綱,將「本國史」改為「中國史」,並大幅改動臺灣「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綱,把「國語」改成「華語」,「中文」改成「漢字」。這些舉動曾引發了臺灣島內的極大爭議。

除此之外,對於「日治」和「日據」兩詞也存在較多爭議。在1997年之前,臺灣教科書談及日本殖民統治,都使用「日據」這個詞語。在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的推動下,臺灣在當年以更加偏於「中性」的「日治」一詞語取代「日據」,此舉被部分島內人士指責有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嫌疑。

相關焦點

  • 掃除「臺獨」 臺高中歷史新課綱讓綠營跳腳
    「8月1日起實施的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將造成臺灣教育浩劫。」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姐妹淘」、「不分區立委」鄭麗君,在4月21日一場「獨派」人士舉辦的記者會上氣得跳腳。臺南市長賴清德已表態,拒絕採用新課綱,並要求臺南市立中學繼續沿用舊的歷史課綱。   臺灣最新的高中歷史課綱到底為何物?為何會讓「獨派」人士如此不滿?
  • 強推「新課綱」 民進黨當局貽害島內師生
    資料圖片民進黨當局一手炮製的「新課綱」實施一年來,臺灣各大高中職學校教師如陷「血汗工廠」,長期加班加點超額工作。儘管抗議和反對之聲不斷,但民進黨置若罔聞,因為「新課綱」背後藏著他們不可告人的政治陰謀。教師過勞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中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北區校長會議日前在基隆海大附中舉行。
  • 強推「新課綱」 民進黨當局貽害島內師生
    資料圖片民進黨當局一手炮製的「新課綱」實施一年來,臺灣各大高中職學校教師如陷「血汗工廠」,長期加班加點超額工作。儘管抗議和反對之聲不斷,但民進黨置若罔聞,因為「新課綱」背後藏著他們不可告人的政治陰謀。教師過勞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中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北區校長會議日前在基隆海大附中舉行。
  • 強推「新課綱」滿一周年 民進黨當局貽害島內師生
    儘管抗議和反對之聲不斷,但民進黨置若罔聞,因為「新課綱」背後藏著他們不可告人的政治陰謀。教師過勞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中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北區校長會議日前在基隆海大附中舉行。會場外,多名來自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的教師代表高喊「拒絕過勞」,向參會的臺教育主管官員抗議「新課綱」施行下高中職教師被迫嚴重過勞的現狀,為臺灣教師爭取合法權益。
  • 臺灣新課綱找不到夏商周,以後孩子如何認識中國
    課綱擬將中國史內容大幅刪減,併入東亞史據臺灣《聯合晚報》9日報導,根據臺灣十二年教育新課綱草案,高中歷史將不再分為「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分成「臺灣史、東亞史及世界史」臺灣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王仲孚對此怒斥,這樣的歷史課綱就是為了「去中國化」,擔憂此舉會導致島內下一代「沒有史觀」。王仲孚舉例,臺灣新課綱歷史部分,看不到關乎中國文明起源的石器時代,夏商周三代也都沒了,大禹治水傳說、甲骨文發現可以不知道嗎?他痛批,「根本是在胡搞,實在太荒謬。」
  • 「新課綱」上路一年,臺灣教師如陷「血汗工廠」
    民進黨當局一手炮製的「新課綱」實施一年來,臺灣各大高中職學校教師如陷「血汗工廠」,長期加班加點超額工作。雖然抗議和反對不絕如縷,但民進黨置若罔聞,因為「新課綱」背後,藏著他們不可告人的陰謀。加班加點成常態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中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北區校長會議日前在基隆海大附中舉行。會場外,多名來自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的教師代表高喊「拒絕過勞,增加員額」,向參會的臺教育主管官員抗議「新課綱」施行下高中職教師被迫嚴重過勞現狀,為全臺教師爭取合法權益。
  • 港臺腔:「新課綱」上路一年,臺灣教師如陷「血汗工廠」
    來源:海外網民進黨當局一手炮製的「新課綱」實施一年來,臺灣各大高中職學校教師如陷「血汗工廠」,長期加班加點超額工作。雖然抗議和反對不絕如縷,但民進黨置若罔聞,因為「新課綱」背後,藏著他們不可告人的陰謀。
  • 中國史如何從臺灣歷史書消失?看民進黨是怎樣借民意「去中國化」
    14日,臺灣當局課綱審議大會通過「12年『國民』教育高中歷史課綱」。如果沒有意外,從明年新學年開始後,按照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就將放在學生課桌上。「中國史」消失了在新版歷史課綱中,高中歷史教學從8個學分減為6個學分,以略古詳今為原則。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對中國史的劃分。
  • 10.07-10.13 臺灣新課綱扭曲歷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新課綱編寫的臺灣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臺灣地位未定論」等違反史實的荒謬內容,堂而皇之出現在多個版本的課本中;給島內帶來極深傷害的「慰安婦」內容未寫入;日本軍國主義強徵臺灣民眾的史實,也被輕輕帶過。臺灣各界紛紛表達憤慨和憂慮,痛斥「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貽害無窮。
  • 開學新課綱 麻煩一籮筐
    新課綱徵求意見階段,有一場600名家長參加的座談會,會上90%的家長反對新制,要求一試定終身。高中一開學,學生先面對選課難題,按照新課綱,選課還可以跨校選,每所高中必須設立有特色的選修課程,學生得先了解不同高中的選修課程。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30日,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中)主持記者會,表示高一新生要用的新教科書有多處刻意「去中國化」,不符合真實的歷史。(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 臺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連「辛亥革命」都沒有
    據海外網援引臺媒報導,3日,臺「國教院」公布「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高中歷史的中國史不但從原本一冊半縮減為一冊,還擺脫傳統朝代史,改放在東亞脈絡中。為此,有學者指出,新課綱把中國歷史的架構完全拆解,連「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八年抗戰」都看不到,還美化了日本侵臺的歷史,這就是「去中國化」的深化,搞「文化臺獨」。
  • 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臺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執政以來,臺灣史開始脫離中國史而獨立成冊,中國史與臺灣史被人為割裂,並開始使用教科書《認識臺灣》,書中刻意淡化「中國意識」,強調「臺灣主體意識」與「日本殖民統治有功論」。
  • 吳昆財:堅決反對「去中國化」的歷史新課綱
    民進黨不顧歷史專家的諄諄告誡,全面通過歷史新課綱,準備讓臺灣未來的學子接受既不專業、更缺乏教育理念的教科書。為挽救下一代免遭這種違反史學與教育原則的毒害,臺灣嘉義應用歷史學系教授吳昆財在《觀察》雜誌發表文章表示反對到底,更希望民進黨迷途知返。
  • 臺灣宣布廢止"課綱微調"向"臺獨史觀"妥協
    為撥亂反正,2014年,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發布了高中微調課綱,其中包含把「中國」改回「中國大陸」、在慰安婦前面加「被迫」、把「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等內容。這本來是導正臺灣年輕人史觀的一件好事,但島內分裂勢力卻無理取鬧,刻意製造社會對立,讓新課綱寸步難行。  「5·20」還沒到,尚未上臺執政的民進黨就迫不及待對課綱議題出手了。首先是4月中下旬,有多名即將上任的臺教育部門官員表示要求廢止馬英九任內通過的微調課綱。
  •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拍板!民進黨「去中國化」得逞
    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這就是三階段「去中國化」的正式完成,臺灣史從一個章節,變成一本書,最後再把中國史「作掉」。他表示,許多歷史學者不滿「教育部」此舉,近日醞釀發表連署書抗議。吳昆財表示,對於高中歷史新課綱過關並不訝異,因為「課審大會」本來就是個「集團」,課綱當然想過就過。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上路 學者直批「教育臺獨」貽害無窮
    新華社臺北8月30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上路。多位臺灣學者批評,新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本質上是「去中國化」、搞「教育臺獨」,對臺灣貽害無窮。
  • 國民黨結合師生 9月28日抗議新課綱
    臺灣928教師節將屆,國民黨與教師、學生及家長團體籌劃敬師活動,一面向全臺30萬教師表達敬意,並抗議民進黨當局在2019學年新課綱裡偷渡「臺獨」思想。國民黨智庫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將公布「蔡當局危機大解密民調發布及剖析」,僅15.4%受訪民眾對蔡當局主導的2019年新課綱有信心。
  • 臺海觀瀾 從日本教科書到臺灣新課綱,「大東亞共榮圈」為何陰魂不散
    辯論的焦點,是國中(類似於大陸的初中)歷史課程中的臺灣史比率大幅度提高,高中歷史以主題式教學取代朝代編年史、將中國史放進東亞史。上述修改內容早已被媒體披露,各界一致的反應,認為這是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搞「文化臺獨」的又一個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