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2020-12-19 中國臺灣網

30日,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中)主持記者會,表示高一新生要用的新教科書有多處刻意「去中國化」。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吳昆財表示,高一新生要用的2019年歷史教科書有多處刻意「去中國化」,不符合真實的臺灣史。一本教科書用10年,影響400萬人,目前「去中國化」歷史課本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呼籲所有熱愛中華文化的人一起來面對這個問題。

吳昆財說,新課綱歷史教科書「民族上去中國」,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文化上「去中國中心論」,用「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降為跟東洋、西洋和其他外來文化同等地位。

吳昆財說,今年大陸也在改革歷史教育,主旨是「天人物我」4個字,把「我」放最後面。巧的是,臺灣新課綱也有4字宗旨「適性揚才」,把「我」放在最前面,也就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兩岸學子的教育改革實驗,未來幾年就可以比出高下。

他表示,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對抗不義政權的方法就是奪回政權,呼籲所有在野的2020參選人對歷史新課本表態,這是領導人不能迴避的教育政策。

深藍團體「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說,民進黨用教條式、宗教式灌輸錯誤思想,有一次一位很有名的綠營教授大談「南島語系」,他反問:「如果你身上真的流著百分之百的『南島語系』血液,你會講幾句『南島語系』的話?你過不過『南島語系』的節慶?你有幾個『南島語系』親戚?如果都沒有,『南島語系』跟你有什麼關係?」「獨派」理論站不住腳,但其他聲音沒有機會辯論,因為教育、課本和媒體等意識形態工具都是「獨派」掌握。

臺師大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表示,30年來「臺獨」教育,非常成功地把臺灣人從中華民族變成「臺灣民族」。明年大選如果藍營沒辦法贏,就證明成功的「教育臺獨」可以成為「法理臺獨」的基礎。「臺獨教育」還以公民科、地理科為「側翼」,刪去三民主義與儒家倫理,讓臺灣人沒有靈魂。初中地理課本把「一帶一路」貶為大陸「霸權」,下價值判斷;康軒版初中歷史課本居然沒有「明鄭」,還使用清「帝國」字眼,表示把清朝視為荷蘭、西班牙一樣的外來政權。(中國臺灣網 李寧)

相關焦點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 掃除「臺獨」 臺高中歷史新課綱讓綠營跳腳
    曾是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修訂小組委員會」成員的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昨天在接受導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與以往的課綱所不同的是,這個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徹底排除了「臺獨」及「皇民化」思想,在史觀上回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所以『臺獨分子』更火大了」。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上路 學者直批「教育臺獨」貽害無窮
    新華社臺北8月30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上路。多位臺灣學者批評,新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本質上是「去中國化」、搞「教育臺獨」,對臺灣貽害無窮。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去日本化」 民進黨宣布抵制
    臺灣「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經過微調的高中歷史新課綱,引發「去臺灣化」爭議。對此民進黨中常會2月5日通過決議,綠營執政的高雄市、臺南市、宜蘭縣、嘉義縣、雲林縣、屏東縣等六縣市拒絕採用新版課綱,將續用2011年通過的舊課綱與教科書;並要求臺灣教育部門撤回課綱調整案。
  • 台歷史教材被指「媚日去中」 國民黨:「教育部長」下臺!
    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9月6日電隨著島內新學期開學,按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材被指「媚日去中」,搞「教育臺獨」。是否想推動「法理臺獨」或「文化臺獨」?這些人若非人格分裂,怎麼還有臉坐「大位」?「藍委」林奕華表示,新課本處處充滿「媚日情結」,例如「慰安婦」未列入教科書等。臺中二中歷史教師伍少俠(來源:今日新聞)事實上,針對新課綱和歷史教科書存在的種種問題,島內多位臺灣學者、歷史教師等均出來發聲譴責。8月30日,是島內中小學開學日。
  • 「新課綱」上路一年,臺灣教師如陷「血汗工廠」
    「『新課綱』下高中職開設大量多元選修課給造成教師很大負擔,現在僅靠編列超鐘點費(超額課時費)方式救急是治標不治本。」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高孟琳表示,解決「教師過勞」的根本之道應是擴充高中職教師員額,然而相關部門在這一議題上始終沒有積極作為,甚至推卸責任,任由地方財政狀況決定教師員額的多寡。
  • 臺灣新版高一歷史課本將露面,竟宣稱「臺灣主權未定論」?
    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單元,佔1/6。1個單元就從商、周講到隋、唐、宋、元。1個單元從明、清的東亞,到晚清的東西方衝突。至於「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只佔0.5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更是碎片式的嵌入東亞史,單元如「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等,中國史地位如此微不足道世界罕見,怎麼可能培養對國家的認同與榮耀感?非但輕視,而且刻意曲解。
  • 港臺腔:「新課綱」上路一年,臺灣教師如陷「血汗工廠」
    「『新課綱』下高中職開設大量多元選修課給造成教師很大負擔,現在僅靠編列超鐘點費(超額課時費)方式救急是治標不治本。」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高孟琳表示,解決「教師過勞」的根本之道應是擴充高中職教師員額,然而相關部門在這一議題上始終沒有積極作為,甚至推卸責任,任由地方財政狀況決定教師員額的多寡。
  • "新課綱"及教科書上路:拋棄歷史,傷害未來!
    而早前,島內一些教育工作者亦批評「新課綱」篡改歷史,根本目的是構建「臺獨史觀」。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遊梓翔表示,民進黨當局為了幫他們所謂的「臺獨」意識形態製造環境,就從課本下手,硬要造出一個所謂「臺灣民族的歷史」。      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召開「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記者會,批判民進黨當局在課綱與教科書中的「去中國化脈絡」。
  • 「文化臺獨」再添一筆:臺高一歷史課本認定臺灣「主權未定」
    據臺媒報導,八月新學期開始,臺灣新課綱高中歷史課本陸續出現「臺灣主權未定論」。
  • 臺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連「辛亥革命」都沒有
    據海外網援引臺媒報導,3日,臺「國教院」公布「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高中歷史的中國史不但從原本一冊半縮減為一冊,還擺脫傳統朝代史,改放在東亞脈絡中。為此,有學者指出,新課綱把中國歷史的架構完全拆解,連「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八年抗戰」都看不到,還美化了日本侵臺的歷史,這就是「去中國化」的深化,搞「文化臺獨」。
  • 強推「新課綱」 民進黨當局貽害島內師生
    會場外,多名來自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的教師代表高喊「拒絕過勞」,向參會的臺教育主管官員抗議「新課綱」施行下高中職教師被迫嚴重過勞的現狀,為臺灣教師爭取合法權益。臺灣《聯合報》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75%的島內高中職學校反映因師資嚴重不足在執行「新課綱」時遇到了困難。而為了完成「新課綱」規定教學任務,多數教師不得不長期加班加點工作,令高中校園淪為教師的「血汗工廠」。
  • 強推「新課綱」 民進黨當局貽害島內師生
    會場外,多名來自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的教師代表高喊「拒絕過勞」,向參會的臺教育主管官員抗議「新課綱」施行下高中職教師被迫嚴重過勞的現狀,為臺灣教師爭取合法權益。臺灣《聯合報》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75%的島內高中職學校反映因師資嚴重不足在執行「新課綱」時遇到了困難。而為了完成「新課綱」規定教學任務,多數教師不得不長期加班加點工作,令高中校園淪為教師的「血汗工廠」。
  • 「臺獨」新課綱擬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 網友:數典忘祖
    緊接著報導聲稱,「相對於以往要學生背誦大量史料知識,且以漢人為主軸的史觀,新課綱歷史科將略古詳今,將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而中國史則將放在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世界史也將更著重臺灣與世界互動,期望以臺灣為主體去建構下一代的史觀」。 目前島內高中歷史分4冊,臺灣史1冊、中國史及世界史合佔3冊。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程度驚人
    央視網消息: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批評新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用一張張便籤紙,標記下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中字裡行間的變化,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0多年的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用「震撼」一詞,形容「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臺灣中學歷史教師 曹若梅:過去我們都說中英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這個是很自然的,念起來是很順的。
  • 強推「新課綱」滿一周年 民進黨當局貽害島內師生
    儘管抗議和反對之聲不斷,但民進黨置若罔聞,因為「新課綱」背後藏著他們不可告人的政治陰謀。教師過勞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中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北區校長會議日前在基隆海大附中舉行。會場外,多名來自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的教師代表高喊「拒絕過勞」,向參會的臺教育主管官員抗議「新課綱」施行下高中職教師被迫嚴重過勞的現狀,為臺灣教師爭取合法權益。
  • 蔡當局新課綱大幅刪文言文 被批「不學無術的土匪」
    臺灣高中新課綱草案(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海外網8月30日電 臺灣教育部門日前召開「十二年國教課綱課審大會」,普通高中組提出將「國文科必讀古文」由20篇將為10或15篇幅,竟然還要將嫖妓、歧視臺灣少數民族的文章增列在候選新增課文的候選名單中
  • 「去中」媚日數典忘祖 臺當局用心昭然若揭
    該決定連日來引發島內輿論持續抨擊和批判,臺灣專家學者通過連署、聲明、座談等形式,揭露臺當局「去中國化」的政治操弄,斥其用心險惡,數典忘祖。毀傷教育本質針對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日前通過的高中歷史新課綱,島內22名大學教授發起「堅決反對不符合歷史教育的新課綱」連署,他們表示,雖然延宕多時、爭議不斷,民進黨當局仍不顧許多歷史專家的諄諄告誡,在其同路人的強力護航下,通過這份既不專業、更缺乏教育理念的課綱。
  • 「臺獨」又放大招,臺灣新課綱再次踩到大陸的底線,蔡英文被逼到牆角
    並且還提出要將高中歷史課目中的中國歷史併入東亞歷史,同時還要構建以臺灣為主題的歷史觀教育下一代。由於該媒體一直被稱作「深綠喉舌」,所以此次報導開篇就歡呼,稱這是一次重大變革。該報導表示,相對於往常學生需要學習大批量的歷史知識,而且大部分都是以漢人為主要基礎的歷史觀,這一次的新課綱有關歷史的科目將會略古詳今,把重點放在近五百年的臺灣脈絡上。
  • 貓眼社評 臺灣歷史教材取消「中國史」科目,民進黨要上「中華民族罪人榜」!
    依據教育機構這份荒唐的草案,中小學12年新課綱高中歷史將不再分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分出3個分域:臺灣、東亞及世界,一改過往大量中國史內容, 從原本的1.5冊內容縮減為1冊,並將過去是單一單元的中國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必修學分也從8分減為6分;編排方式由朝代編年史改為主題式單元;臺灣地區歷史學習時數從三分之一提高到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