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八月新學期開始,臺灣新課綱高中歷史課本陸續出現「臺灣主權未定論」。其中,臺灣龍騰出版社版本的高中歷史課本在談到戰後臺灣歸屬時,幾乎是逕自認定「臺灣主權未定」,對《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等幾個重要文件僅一筆帶過。
龍騰版課本談戰後臺灣歸屬,第103頁正文以「臺灣地位未定論」為標題,表示「二戰結束後,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盟軍接收,惟戰後的主權歸屬,仍須留待國際條約訂定後方能確認……這是『臺灣地位未定論』的歷史背景」。
同頁的小百科則寫道:「開羅宣言是類似『新聞公報』的性質,而波茨坦宣言則是屬於『公告』的意涵,兩者都不具備國際條約的效力「;在問題思考欄目則簡單列出上述4文件內容各約一行,並提問:」有人認為臺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有人則主張臺灣主權未定,請由上述資料提出你的看法。」
對此,龍騰文化總經理陳美妃回應,臺灣「主權」歸屬本來就有兩派說法,課本不能只講一種;此外龍騰版問題思考欄也已呈現「已定」和「未定」兩派主張,她問過主編,主編表示課文刻意只給一小段,讓學生自己去查條約,然後形成自己的歷史認同。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認為,此舉是要把「臺獨」理念強加於年輕學生,給島內學生洗腦,對《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等幾個重要文件,出版商僅一筆帶過,希望讓學生自己去查閱文件內容,根本是推托之詞。臺當局意圖搞「去中國化」、培養「天然獨」,為民進黨準備實現「臺獨」做思想上的準備,這十分危險。
據臺媒分析,「臺灣主權未定論「只是新版歷史課本的諸多問題之一,說穿了,是蔡當局想 「獨」而不敢「獨」,卻任由歷史課本「帶風向」,淪為政治宣傳工具,變成「類建國白皮書」。
自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在「法理臺獨」前途渺茫、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文化臺獨」愈演愈烈,從呼籲臺灣青少年禁止玩「扯鈴」到慈寧宮撤除臺北故宮南院十二獸首陳列,從「去孫中山」到「去蔣介石」……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蔡當局「文化臺獨」不但歪曲中國歷史,亦製造兩岸對立,更與陳水扁執政時期民進黨當局在文化教育領域大力推行的「去中國化」一脈相承,其根本目的無外乎將臺灣地區的歷史與祖國大陸的歷史分割,意圖否定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事實。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認為,歷史不會改變,知識也不會被封鎖,就算民進黨現在強行植入「臺獨」史觀,這種教育實際上是一種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圖片出處除特別註明外,均來源於網絡,轉載誠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