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10.13 臺灣新課綱扭曲歷史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民進黨推動"文化臺獨""教育臺獨",實際上是自廢武功,失去年輕一代競爭力的做法。(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新課綱編寫的臺灣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臺灣地位未定論」等違反史實的荒謬內容,堂而皇之出現在多個版本的課本中;給島內帶來極深傷害的「慰安婦」內容未寫入;日本軍國主義強徵臺灣民眾的史實,也被輕輕帶過。臺灣各界紛紛表達憤慨和憂慮,痛斥「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貽害無窮。有識之士還呼籲第一線歷史教師秉持良心,團結起來拒絕這種教科書。

      《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指出,根據新課綱編寫過審的教科書刻意將臺灣歷史限縮為500年,並把「臺灣史」和「中國史」切割,這種做法嚴重扭曲歷史。民進黨當局為塑造所謂「天然獨」,不問史實、罔顧是非、硬幹到底,企圖毒化下一代,是濫權到極點的惡劣作為。

      臺灣新課綱扭曲歷史 美化日本殖民統治

 

      謬論頻出 台歷史教科書「獨」害島內下一代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又鬧「國際笑話」。最近臺駐日本大阪辦事處福岡分處舉行慶祝酒會,高調展示來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副首相麻生太郎的賀電。然而,日本官房副長官岡田直樹日前公開否認有發此賀電。這無異於重重地打了臺當局一耳光。看來,民進黨當局妄想開拓「國際空間」,已經走火入魔了。

      [評]日本政府多次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且正努力改善中日關係,怎會向臺駐日官員發「賀電」呢?臺官員竟然不知天高地厚,拿著一紙所謂「賀電」就大聲嚷嚷,而下場當然是被日本政府打臉。挨了打,也就記住教訓了。 [全文]

      日臺眉來眼去 又搞小動作切香腸

 

      日本首相「雙十」賀電真假? 處處過招

 

      徐勉生:謝長廷的假話與瞎話

 

      追究「駐日外事丟臉秀」!

資料圖:韓國瑜。中新社記者 張朔 攝

      高雄市長、2020年臺灣「大選」中國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10日在高雄召開記者會,公布其「兩岸政策白皮書」,提出「消除兩岸和平穩定威脅」等七項主張。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韓國瑜方面提出的七項主張包括:消除兩岸和平穩定威脅,恢復互信,重建「兩岸對話架構」;優先處理民生相關議題,庶民均享兩岸和平紅利,落實「人民有錢」的理念;推進民間有序交流機制;暢旺臺灣經濟、優化兩岸經濟合作;反對民進黨當局「反中」「仇中」的挑釁行為,兩岸應在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的基礎上,保護文化資產,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落實臺商服務,積極創造有利經營環境;加強兩岸青年交流等。 [詳細]

      [評] 「2020是臺灣保衛戰」絕非隨口說說,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韓國瑜為了臺灣的最大利益,明確點出兩岸將來該走和平開放、互利共榮的道路,相形之下,蔡當局還糾結在那紙「不真不假」的日本首相賀電,究竟是要暗夜吹哨到何時? [全文]

      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才是最佳選擇

宜蘭縣南方澳跨港大橋斷裂坍塌。圖片來源:ETtoday新聞雲

      10月1日,宜蘭縣南方澳跨港大橋斷裂坍塌,造成6名外籍漁工遇難,多人受傷。據臺當局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8日介紹,9日將開始拆除斷橋,並於10天內提出新橋重建計劃,還將派修全臺經近日調查確認需要立即派修的百餘座橋梁。

      [評] 蔡當局何以急於轉移斷橋事件焦點,正是因為民進黨從地方到中央、從過去到現在,在在都難脫失職、輕忽、圖利、漫不經心等責任。粉飾太平一流,執行力和責任感三流,從蔡當局沒有人關心斷橋真相,已一目了然。

      宜蘭斷橋事故凸顯臺當局行政管理之弊

 

      荒謬!蔡當局沒有人關心真相的南方澳斷橋事件

相關焦點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上路 學者直批「教育臺獨」貽害無窮
    新華社臺北8月30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上路。多位臺灣學者批評,新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本質上是「去中國化」、搞「教育臺獨」,對臺灣貽害無窮。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程度驚人
    央視網消息: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批評新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用一張張便籤紙,標記下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中字裡行間的變化,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0多年的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用「震撼」一詞,形容「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臺灣中學歷史教師 曹若梅:過去我們都說中英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這個是很自然的,念起來是很順的。
  • 臺灣新課綱投入使用:用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
    當前,又到了新的開學季,臺灣新課綱在新學期投入使用,臺灣歷史學者日前召開記者會,質疑新歷史課本中存在大量違反史實的「去中國化」內容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去日本化」 民進黨宣布抵制
    臺灣「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經過微調的高中歷史新課綱,引發「去臺灣化」爭議。對此民進黨中常會2月5日通過決議,綠營執政的高雄市、臺南市、宜蘭縣、嘉義縣、雲林縣、屏東縣等六縣市拒絕採用新版課綱,將續用2011年通過的舊課綱與教科書;並要求臺灣教育部門撤回課綱調整案。
  • 臺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連「辛亥革命」都沒有
    據海外網援引臺媒報導,3日,臺「國教院」公布「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高中歷史的中國史不但從原本一冊半縮減為一冊,還擺脫傳統朝代史,改放在東亞脈絡中。為此,有學者指出,新課綱把中國歷史的架構完全拆解,連「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八年抗戰」都看不到,還美化了日本侵臺的歷史,這就是「去中國化」的深化,搞「文化臺獨」。
  • 兩岸學者分析臺灣新課綱短期及長期危害
    兩岸學者分析臺灣新課綱短期及長期危害 2017-09-07 19:  來自兩岸的多位青年學者參與討論,他們認為,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臺當局借新課綱宣導所謂「臺灣文化」並「去中國化」沒有正當性,操作層面也做不到。  來自臺灣的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介紹,臺當局此次課綱調整將高中文言文佔比降到三成以下,原本的40篇文言文刪至10篇,這10篇包括5篇所謂臺灣近現代作品,其中一篇為日本人所寫。
  • 開學新課綱 麻煩一籮筐
    素質教育不是給學校和學生出難題,更離不開基礎教育的支撐,有教育工作者提出,新課綱大量壓縮文言文和中國歷史教育,將來的臺灣學生不知道「秋水共長天一色」,不明白「王莽謙恭未篡時」,只會說「超讚超心機」,還談什麼素質?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 王睿:臺灣新課綱「核心素養」的底色是信息思維
    【文/王睿】 急急律令的臺灣教改2.0──12年教育新課綱在今年8月上路,這不啻宣告臺灣教改二十多年,已是一筆需要翻頁的爛帳。但可疑的是,這波教改2.0,究竟會與過去教改的弊端決裂?還是讓弊端變本加厲? 無獨有偶,大陸今年9月的中小學新教材,將全面實施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的統編版。
  • 「新課綱」上路一年,臺灣教師如陷「血汗工廠」
    加班加點成常態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中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北區校長會議日前在基隆海大附中舉行。會場外,多名來自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的教師代表高喊「拒絕過勞,增加員額」,向參會的臺教育主管官員抗議「新課綱」施行下高中職教師被迫嚴重過勞現狀,為全臺教師爭取合法權益。
  • 臺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中華民國」、「辛亥革命」都沒有
    臺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中華民國」、「辛亥革命」都沒有 微信公號「直通臺灣」 2017-07-04 19:04
  • 港臺腔:「新課綱」上路一年,臺灣教師如陷「血汗工廠」
    加班加點成常態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中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北區校長會議日前在基隆海大附中舉行。會場外,多名來自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的教師代表高喊「拒絕過勞,增加員額」,向參會的臺教育主管官員抗議「新課綱」施行下高中職教師被迫嚴重過勞現狀,為全臺教師爭取合法權益。
  • 臺灣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 學者斥責:傷害臺灣未來
    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 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批評,新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新教材刻意「去中國化」 扭曲事實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0多年,她標記了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中字裡行間的變化。 對於「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她用了「震撼」這個詞。
  • 臺灣新課綱找不到夏商周,以後孩子如何認識中國
    根據課綱草案,臺灣中學必修的歷史課程將以「由近及遠」、「略古詳今」為原則進行規劃。據報導,由於臺灣歷史新課綱中,石器時代、夏商周三代等全部消失,內容也著重「文化史、制度史」,有教師擔心「過於省略歷史脈絡」,恐讓學生難以完整吸收,教師勢必要加強補充。
  • 掃除「臺獨」 臺高中歷史新課綱讓綠營跳腳
    臺南市長賴清德已表態,拒絕採用新課綱,並要求臺南市立中學繼續沿用舊的歷史課綱。   臺灣最新的高中歷史課綱到底為何物?為何會讓「獨派」人士如此不滿?   曾是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修訂小組委員會」成員的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昨天在接受導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與以往的課綱所不同的是,這個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徹底排除了「臺獨」及「皇民化」思想,在史觀上回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所以『臺獨分子』更火大了」。
  • 臺當局搞「去中國化」 學者:新課綱歷史就是穢史,就是骯髒史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擬採用高中歷史新課綱,其中包括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等改動。臺灣多位學者22日對此發表看法,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研究所教授吳昆財表示,當局「教育部」新定的高中歷史課綱就是一本「穢史」,即骯髒史。
  • 臺當局推所謂新課綱 國臺辦:必遭臺灣社會強烈反對
    中新網10月30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30日表示,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主導推出的所謂新課綱,企圖割裂兩岸的歷史和文化連接,不僅荼毒臺灣年輕一代,更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加劇兩岸對抗,必然遭到臺灣社會的強烈反對。資料圖: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
  • 台歷史教材用DNA否定臺灣人與大陸關係 臺學者痛批
    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9月2日電臺灣新課綱在新學期投入使用,臺灣歷史學者日前召開記者會,質疑新歷史課本中存在大量違反史實的「去中國化」內容,未來10年會有400萬學子受影響,呼籲第一線歷史教師秉持良心,團結起來拒絕這種教科書
  • 臺新課綱陷"國文浩劫":縮減古文 內容歧視原住民
    摘要:臺灣教育部門昨(20日)召開「12年國教課綱課審大會」,普通高中分組提出「國文科必讀古文」由20篇降為10或15篇,並將嫖妓、歧視原住民的文章列為新增候選名單中。對此,有臺媒直指,臺灣教育部門釀成「國文浩劫」。臺灣知名作家龍應臺也氣憤發問,三十年後這樣的教育政策,臺灣教育部門是要把下一代的臺灣年輕人帶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