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民質疑:中山公園的水連魚都養不活 城管:全面治理

2020-12-20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現在全市上下都在剿滅劣V類水,但市中心中山公園裡的水,時不時會出現發黑髮臭現象,連條魚也養不活,什麼時候才能治理呢?」近日,市民朱先生致電新聞熱線時說。

&nbsp&nbsp&nbsp&nbsp朱先生表示,他每天都去中山公園散步,中山公園很美,但公園裡河水卻大煞風景。冬天還好,天氣一熱,水就變得黑乎乎的,嚴重影響了公園的景觀。

&nbsp&nbsp&nbsp&nbsp昨天下午,記者從海曙區城管局了解到,中山公園內水系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由於處於封閉狀態,水質呈現富營養化狀態,幾年來先後嘗試放養羅非魚、種植水生植物、清理淤泥等進行治理,但收效甚微。目前,他們計劃啟動全面整治工程,施工方已開始抽水。

&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整治工程將通過內循環淨化系統、水下森林立體生態系統、防水工程等技術處理,提高河網水位和水質清潔度,使整體水質達到Ⅳ類標準。

&nbsp&nbsp&nbsp&nbsp寧波晚報記者邊城雨 通訊員顧東棟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市民質疑:中山公園的水連魚都養不活

相關焦點

  • 除了月湖 寧波中山公園景觀河也啟動抽水清淤啦
    &nbsp&nbsp&nbsp&nbsp4月27日,中山公園內的景觀河正式啟動水生態修復工程。記者在現場看到,幾位工作人員一邊利用水泵不斷吸抽河水,一邊衝洗已經見底的部分河床。
  • 深圳南山市民質疑中山公園籃球場收費
    深圳商報記者 曾智輝 攝   近日,市民馬先生致電深圳商報熱線報料稱,南山中山公園內的開放式籃球場,從去年年底起一直對外封閉,進行場地翻新工作,上個月球場重新開放,卻發現原本免費的戶外籃球場被圈了起來,進行圍合收費管理。公園內的運動場地,不是應該以促進全身健身為目的,免費開放的嗎?球場收費引來馬先生等運動愛好者的質疑。
  • 寧波中山公園的百年滄桑
    中山公園成為公共活動場所  中山公園建成後,原來後樂園景區擴大了,景物增多了,大門敞開了,真正成為市民遊樂休閒的公共活動場所。正如當年《時事公報》上所說,中山公園是「甬上空前偉大之建築物,為甬人增光,為民眾造福。」從此以後,中山公園就和一代代的寧波市民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年在中山公園裡,影響比較大的遊樂活動,就是在遊藝場演戲和放映露天電影。
  • 寧波:中山公園南大門兩棵桂花樹結果了
    記者 唐嚴 攝中國園林網11月28日消息:「寧波中山公園的桂花樹結果了,而且果滿枝頭,煞是好看,難得一見。」昨天,市民章先生向本報熱線報料說。記者來到中山公園,按照章先生提供的線索,從公園南大門進入右轉20米左右,在路邊的草坪上找到了章先生所說的兩棵結果的桂花樹。這兩棵樹看起來有些樹齡了,樹幹有成人的腰一般粗。
  • 寧波中山廣場導遊圖上英文鬧笑話 網友調侃神翻譯
    中不中,洋不洋,公園導遊圖驚現神翻譯昨天,記者也在中山廣場親眼目睹了這些奇葩翻譯。整個廣場有三個出入口,都登著這樣一幅公園導遊圖。湊近仔細看圖上的地點標示,中文下面的確都標註了英文。一名路過的市民同樣發現了這個問題,她一邊說「要不要這麼不規範哇」,一邊指著標示哭笑不得。記者隨後找了幾個路過的大學生,一起數了數,整張地圖總共30組英文注釋,當中明顯的錯誤至少有5個,更別說其他大小寫不規範、翻譯不準確等問題了。
  • 石龍中山公園恢復開放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石忠情 通訊員徐曉盈)昨日,石龍中山公園正式恢復開放。
  • 時隔十五年,「奇山飛瀑」再現寧波中山公園
    近日,不少遊客驚喜地發現,寧波中山公園黃石假山上傳來了久違的流水聲,昔日的飛瀑疊水景觀再現,遊客們被流水聲吸引,紛紛湧到水池邊欣賞。「20年前就是這樣的瀑布,那時候是寧波市公園裡的第一個公園假山瀑布,來看的人很多,我還在這裡留過影。」
  • ​浙江寧波東錢湖智慧城管攜手「三和」義工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
    走在寧波東錢湖清泉山莊的大街小巷,時常能看到一群身著綠馬甲的志願者,拿著手機對那些不文明行為進行拍攝。        他們是一支由清泉山莊城管義工服務隊員組成的採集隊伍,組建之初就以和睦、和諧、和美為宗旨,故取名「三和」義工。
  • 東莞石龍中山公園、東徵博物館恢復開放
    3月31日,東莞石龍中山公園正式恢復開放。「您好,請戴好口罩、測量體溫,依次入園。」一早,中山公園正門處,已有數十名市民等候入園,城管執法人員正在做著開園前的準備工作及講解入園細節。正式開園後,市民在城管執法人員的指引下,依次排序入園。
  • 市民質疑 溫州公園裡怎麼瀰漫銅臭味?
    原標題:市民質疑 溫州公園裡怎麼瀰漫銅臭味? 市區中山公園內的一家茶園  楊府山公園人工湖旁先後開出一家餐廳和一家提供餐飲的茶室。蔣超/攝  前有楊府山公園河畔的「荷風柳浪」,後有景山公園半山腰的「吾同」,年初以來溫州市區一些公園冒出的餐廳備受關注,不少讀者和網民稱其既汙染公園環境又擠佔市民休閒空間。  對於侵佔公園用地、在公園裡搞非法經營等行為,不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住建部將暫停所在城市申報國家園林城市等資格。
  • 水清岸綠繪就碧水生態畫卷 打造黑臭水體治理中山樣本
    昨日上午,在南區黃邊坑與北臺湧的交匯處,一位市民正在河邊釣魚,「水變清之後,周末時間都要搶位置了,來晚了就要轉去別的地方了」。就在幾個月之前,黃邊坑下遊僅僅相當於是一片沼澤地,水裡長滿了水葫蘆,水質富營養化、河湧內滿是淤泥,橋底更是積了近1米深淤泥。
  • 看看這都是什麼奇葩 寧波園林有上百種稀有植物
    原標題:看看這都是什麼奇葩 寧波園林有上百種稀有植物 女貞樹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現一些低調的「奇葩」植物,它們或造型奇特,或花色豔麗,不搶眼卻很有趣。市城管園林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市至今已陸續引進五六十種植物,使得寧波園林裡稀有植物總數達到上百種。
  • 深圳灣公園西停車場不讓市民停放?城管部門回復:周末節假日作為...
    原標題:深圳灣公園西停車場不讓市民停放?城管部門回覆:周末節假日作為應急場地深圳特區報2019年08月07日訊 深圳灣公園周末車水馬龍,小汽車停放一位難求,而其西段停車場偏偏在這個時候禁止使用。
  • 寧波中山公園逸仙樓展新貌 下月中旬免費開放
    昨天(10月27日)下午,寧波中山公園逸仙樓前,一群人圍在一塊剛剛豎起的石碑前,饒有興致地讀著上面的碑文《重開逸仙樓碑記》。隨著這塊石碑豎起,沉寂三年之久的逸仙樓裡,由海曙區文廣局等單位牽頭的「甬上名人文化陳列館」下月中旬免費向公眾開放。
  • 寧波中山公園的鐘聲又響了,喚醒了一座城市的記憶!
    而寧波奉化的中山公園中正圖書館舊址的鐘聲顯得格外的醇厚。今年10月,中山公園中正圖書館舊址鐘聲復敲後,很多住在中山公園附近的居民都聽到了那久違的鐘聲,又喚起了他們兒時的記憶,紅葉秋景、悠揚鐘聲成了一道韶光雖好的歲月風景。很多住在奉化的朋友們小時候在城裡廂就能夠聽到山上傳來的鐘聲。那時的鐘聲還是起計時作用。
  • 「星期三問城管」之再次聚焦「違建治理」
    8月12日,市城市管理局組織開展以違建治理為主題的「星期三問城管」活動,市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物業執法大隊大隊長尹兆雲以及市南區、市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同志作為上線嘉賓當天現場接線涉嫌違建問題近80個。
  • 寧波秋天最美的10大賞杏好去處之中山公園
    寧波中山公園位於寧波市海曙區解放北路,現為中山廣場的一部分。最早為寧波衙署所在地,1927年春,在孫中山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際,有人提議,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建造一座中山公園,立即得到了甬城社會各界人士的贊同。
  • 智慧城市:大連社會治理創新「中山模式」
    早在2013年,大連市中山區區委區政府,就以網際網路+的思維全面整合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打造"民情網際網路"創新體系和品牌。經過3年的功能拓展、迭代升級,中山民情網際網路管理信息系統2.0日前正式上線運營。
  • 市民質疑深圳一公園改建太浪費
    對此,有市民認為改建舊公園是件好事,但也有市民質疑耗資1.3億進行封閉改造太過浪費,且施工容易對周邊居民產生影響。施工現場到底是怎麼樣的呢?相關部門就市民提出的問題作何回應?我們一起往下看有市民質疑公園改建必要性也有市民認為「是件好事」觀瀾人民公園大門現已被封,全面圍擋進行施工。
  • 丹灶城管戶外宣傳日活動受到市民熱捧
    「市民舉報違建可撥打什麼電話?」……有關垃圾分類、文明養犬、「兩違」治理的種種問題,幾乎都難不倒熱情的市民。不少市民還拿著紀念品在城市管理主題宣傳板前合影留念。垃圾分類從小抓起活動還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現場設置多個服務攤位,就垃圾分類、文明養犬、「兩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