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東錢湖智慧城管攜手「三和」義工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

2020-12-25 法制網

        走在寧波東錢湖清泉山莊的大街小巷,時常能看到一群身著綠馬甲的志願者,拿著手機對那些不文明行為進行拍攝。

        他們是一支由清泉山莊城管義工服務隊員組成的採集隊伍,組建之初就以和睦、和諧、和美為宗旨,故取名「三和」義工。

「三和」義工日常執勤

        2019年6月1日起,這支採集隊伍攜手東錢湖智慧城管中心的採集員們,將拍攝到的不文明行為上傳到智慧城管APP,確保社區治理更加精細化。寧波市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李良紅告訴記者,清泉山莊城管義工隊只是一個試點,依託「智慧城管」平臺的高效便捷與社區城管義工隊伍的自治管理,在實踐中摸索二者有機融合的發展模式,並在下一步工作中向全區推廣。

        居民自治,打下堅實群眾基礎

        2006年,清泉山莊社區拆遷合併工作剛剛開始,社區居委會尚在籌備之中,轄區居民的思想素質普遍不高,小區環境較為髒亂,破壞綠化、焚燒雜物等現象也屢見不鮮,加上原有的人情面子,使得小區的管理工作難度很大。

        環境差,治安亂,管理難,小區內可謂是人心惶惶。面對這種情況,原高錢村黨支部書記錢勝國看不下去了,幾經忖度之下,擼起袖子,帶著21名老幹部、老黨員及熱心村民毅然組建了老年義務巡邏隊,每天分兩個時段進行義務巡邏,為小區環境整改與平安建設保駕護航。

        2010年1月,寧波東錢湖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城管義工辦事處發現了這支藏在東錢湖深處的義務巡邏隊,開始主動與清泉山莊對接,協助義務巡邏隊整合升級,寓意著「和睦、和諧、和美」的「三和」義工志願服務隊正式成立。

        2014年,社區有戶年輕人婚房裝修,結果造成漏水把樓下住戶的可視電話和牆面弄壞了。事情發生後,雙方各執一詞,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都認為是對方的責任,一度發展到了不可開交的地步。後來經過「三和」義工志願服務隊的耐心勸說,一家一家的調解、做思想工作,先是談了賠償300元,到最後樓下說大家開開心心的,鄰裡之間的乾脆不用賠了。

        時至今日,清泉山莊的義工們依舊活躍在社區的每個角落,日常走訪、採集信息、調解糾紛。誰家屋頂漏水、誰家經濟困難需要幫扶、誰家老人生病,義工們都能及時掌握,轄區居民的大事小情都能及時得到幫助解決,不和諧因素也能及時化解在網格內。

        智慧城管,社區管理對接網絡時代

        2018年,寧波東錢湖城管執法部門根據「行走甬城 馬路辦公」的工作要求,在東錢湖管委會的統一部署下,依託「智慧城管」服務平臺,動員社會各界一起參與城市管理,著力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頑疾」。今年6月,東錢湖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正式將「網際網路+」理念融入清泉山莊社區治理體系,開始嘗試整合和優化城管義工和「智慧城管」兩個服務平臺,推動社區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雙提升,旨在探索出一條創新推進社區治理精細化的新路徑。

        「義工隊伍分成四組,每組負責一個區域開展巡邏,一旦發現違章停車、流動攤販或者是跨門營業等不文明行為,以及把掃把畚鬥什麼的放在門口,或者是市政設施損壞了,他們都會拍照上傳到智慧城管的APP——甬城管+。城管部門就將結合智慧城管發布指令,然後由相關部門去負責處理。」清泉山莊社區書記施麗君告訴記者,在傳統定時巡邏的基礎上,清泉山莊社區與「智慧城管」服務平臺共同合作,把智慧化治理結合到日常工作中。隨著社區內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加入,這種與時俱進的管理辦法已成為村民自治的重要手段。

        2019年6月3日,年輕義工龐師傅在巡邏時發現清泉山莊社區出入口的一段道路因為年久失修,路面一直坑窪不平,極大地影響了社區居民出行安全。以往碰到這類事件,龐師傅都會通過社區先給鎮政府打報告,再由鎮政府出面向管委會相關部門進行協調,費時費力。

        在引入智慧城管平臺後,龐師傅直接通過「甬城管+」APP上報「行走甬城」平臺,次日,就有區智慧城管中心的工作人員前來了解情況,並聯繫交通路政部門對該路段進行了修復。

        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比如綠化損毀、市政設施缺損等等,通過智慧城管平臺都可以快速妥善的解決。截止目前,「三和」義工志願服務隊的成員們都已經能夠熟練的使用「甬城管+」APP,通過平臺上報看見的社會問題,相關職能部門處理的時效性也比以往提高了很多,不僅豐富了社區基層治理的手段,也極大地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生活舒適度。

        有機結合 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模式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部署建設平安浙江15周年,也是寧波東錢湖智慧城管平臺運行的第7個年頭。與清泉山莊義工隊伍的合作對於東錢湖智慧城管中心平臺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讓群眾切身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當中來,讓社會自治團體成為推進平安建設和社會治理智慧化的生力軍,真正做到精準感知、高效處置與以人為本,變事後「救火」為超前預防,有效防範社會風險;變應對遲鈍為及時快速,就地化解了矛盾糾紛;變管理控制為多元協同,社會治理出現共建共治共享喜人新局面。

李良紅局長部署工作

        2018年全年,寧波東錢湖智慧城管中心對東錢湖範圍內的各類事部件進行了採集、立案、派遣、普查、核查等工作,共上報案件21417件,立案21205件,主要集中在建設局、鎮政府。其中信息採集上報16002件,立案15875件;督查檢查上報1448件,立案1365件;熱線投訴上報471件,立案469件;網絡上報5件,立案5件;自行處置3291件;甬城管+上報200件,立案200件;結案數20936件,結案率98.7%,有效提升了區城市管理的精細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平。下一步,東錢湖智慧城管中心採集員也會全部加入到城管義工隊伍中,使兩者真正做到有機結合、互為補充,探索出一條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路子。(通訊員 王嘉路)

編輯周萍

相關焦點

  • 自貢市召開城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暨城管執法中隊標準化創建現場會
    會議現場四川新聞網消息(李世洪)16日,自貢市召開城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暨城管執法中隊標準化創建現場會,市政府副秘書長曹軍,市城管執法局主要負責人及各區縣政府分管負責人等70餘人參加。市政府副秘書長曹軍講話據自貢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黃萬波介紹,城管執法中隊標準化建設是推動城鄉社區治理創新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重要抓手,更是貫徹落實黨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十四五期間,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明顯提高」精神的具體舉措。
  • 浙江紹興升級「楓橋經驗」智慧 巧解基層治理「方程式」
    中新網紹興8月31日電(柴燕菲 童靜宜 邵燕飛 李佳贇)從傳統基層組織的「行政依賴」到社會共治的「大合唱」;從「人海戰術」的捉襟見肘到植入「智慧基因」的精準無縫……新時代「楓橋經驗」,正為浙江紹興構建起多元共治、依法治理、服務導向、技術引領的全新格局。
  • 莆田聯通:以數位化轉型助力打造城市智慧治理新範本
    數字時代風起雲湧,數位技術的飛速發展,引領著企業向數位化轉型進發,也推動著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朝著現代化方向不斷探索升級。在「混改」中激發活力,在「全面數位化轉型」中實現突破,作為不斷在銳意進取中尋求突破的通信運營商,莆田聯通始終思考如何將自身體制機制改革、數位化轉型有益探索,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之中。在莆田聯通總經理周偉龍看來,助推智慧城市建設,以數位技術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就是莆田聯通助力地方發展,彰顯央企擔當作為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 大黃嶺村:三大舉措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大黃嶺村:三大舉措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蕭山區樓塔鎮大黃嶺村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方面,因村制宜,不斷在基層黨建、為民服務、基層法治等方面屢出新招,積極探索工作新方式、新方法,促進了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
  • 浙江寧波東錢湖韓嶺老街推出「食安碼」
    摘要:日前,寧波東錢湖市場監管分局和消保委實行了「食安碼」,打造了食品安全數據精準化監管模式,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提升數字服務能級,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這個二維碼是幹什麼用的?」
  • 城管義工結對貧困生 50名孩子找到「義工爸爸媽媽」
    浙江在線05月30日訊後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樣,9歲的小彥彤也想要一份兒童節禮物。可為了不給父母添加壓力,懂事的彥彤什麼也沒說。  昨天,寧波來的「新媽媽」圓了小彥彤的夢,給她帶來了一份裝得滿滿的大禮包。小彥彤接過時,小臉蛋上都笑開了花。
  • 「三問」蘭山基層社會治理改革
    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去年以來,蘭山區啟動了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的改革:實施黨建引領、建立智能化平臺、推行網格化管理。在此基礎上,該區的改革又走得更遠了一些,比如更有力地疏通「條條」之間的阻隔,更徹底地打破「塊塊」之間的壁壘,更堅定地實現由管理到服務的轉變。
  • 東錢湖新城正在邁進寧波的全新時代
    今年,浙江省委省政府發布了四大都市圈建設,首次提出要建設寧波東部新城-東錢湖新城,而與之一起被重點劃線的還有大名鼎鼎的杭州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在規劃所體現的雄心壯志中,未來,東錢湖新城將比肩錢江新城,成為浙江的另一大重要都市圈。在《寧波2049城市發展戰略》中,寧波市將 「擁江攬湖濱海」統籌全域發展新戰略提到重要高度,東錢湖新城正好處於規劃擴展軸的中心「C位」。
  • 百位城管市政公眾督查員上崗,將帶動9萬餘城管義工文明再出發
    作為新聘任的市政督查員代表,寧波市最美志願者、最美城管義工李鳳芝現場宣讀了倡議書,號召全市9萬餘城管義工「城市共同管·文明再出發」。來自奉化區的城管義工方明表示,他成為『民間路長』一年多來,參與了扶單車、護市容、鏟廣告、做宣傳、勸佔道、解矛盾、查問題、提方案等服務,這些服務越來越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感覺專業性也越來越強。捧過鮮紅的聘書、接過服務工具,如今城管義工「民間路長」又多了「市政公眾督查員」這一專業身份,方明和他的隊友們表示幹勁更足了。
  • 浙江平湖「息事無訟」:擦亮基層社會治理「無訟」品牌
    首屆陸稼書「息事無訟」文化與當代社會治理高峰論壇。 王剛 攝中新網嘉興11月4日電(見習記者 劉方齊)「39」「25」「11」,在浙江嘉興平湖市新埭鎮星光村,村書記許強自豪地向記者舉出三個數字:2017年星光村在平湖市法院涉訴糾紛39起,2018年下降到25起,2019年至今只有11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伸社會治理領域 智能科技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作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首批試點城市」,南通在打造市域治理平臺的同時,正不斷延伸治理領域,拓展治理功能。位於主城區的學田街道,今年建成了街道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打造社區「智慧大腦」,形成基層治理「一張網」,解決了不少社會治理中的「疑難雜症」。
  • 青島城數攜手數夢工場打造全國縣域城市治理平度樣板
    作為探索構建大數據應用創新創業生態平臺的新生力量,青島城數將攜手數夢工場亮相2020(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與全球領先的開發者、科學家、行業先鋒共同碰撞創新科技的火花,共同交流探討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治理的寶貴經驗。
  • 浙江寧波東錢湖韓嶺老街推出「食安碼」-中國食品安全網手機版
    摘要:日前,寧波東錢湖市場監管分局和消保委實行了「食安碼」,打造了食品安全數據精準化監管模式,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提升數字服務能級,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 東錢湖:一湖碧水成就一片美麗風景
    為了修復已經退化或受損的湖岸生態水生植被,東錢湖管委會請來中科院水生所考察湖泊,建起了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寧波實驗室,開展沉水植物移植研究,藉此改善東錢湖水質生態。    成片的睡蓮綠意盎然,清澈的水面之下,湖底植物舞動著舒展的莖葉隨波蕩漾,魚兒在植物間遊弋嬉戲。
  • 我區美麗城鎮治理「三招式」探索長效管理新路子
    今年以來,我區立足自身特色,推出黨員帶頭、基層自治、科技賦能「三招式」,總結了一套美麗城鎮共建共治共享新經驗,探索實踐一條「硬體」和「軟體」相結合的長效管理新路子。不僅如此,在美麗城鎮「治理美」的創建中,湍口鎮依託「七彩湍口」志願服務體系,成立了由「黨員紅」「環衛橙」「交通黃」「河長綠」「城管青」「街長藍」「巾幗紫」組成的「七彩湍口」志願服務隊,通過「線上+線下」活動、「隊伍+區域」互動、「黨員+ 群眾」聯動的形式,推動小城鎮治理形成常態化。
  • 寧波:「三個關鍵詞」拓展基層黨建新路子
    開欄的話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團結人民群眾、推進改革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戰鬥堡壘。去年12月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作出了加快打造國際強港、加快構築現代都市、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加快創建智慧城市、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質「六個加快」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是寧波今後一段時期全面爭創新一輪發展優勢的總抓手和主攻方向。
  • 浙江寧波:辦好「麻雀」事,引得「鳳凰」來
    新華社寧波12月14日電 題:浙江寧波:辦好「麻雀」事,引得「鳳凰」來新華社記者顧小立「有效治理了油煙汙染,寧波更讓人喜歡了。」中石化寧波工程公司電控室副主任漢建德,最近對「第二故鄉」又多了幾分好感:樓下餐飲店油煙倒灌的問題終於得到明顯好轉,「雖然還沒有徹底根除,但向前邁了一大步。」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寧波國家高新區從抓好油煙汙染治理等關鍵「民生小事」入手,著力為科研人才提供高質量的生活、工作環境,構築引才聚才「強磁場」。
  • 以創新固民心 基層社會治理的「桐廬故事」
    而這背後,該縣在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創新方面的不斷探索,成為了此幅民生美景得以繪就的重要推動力。  去年初,浙江省將桐廬縣列為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創新試點縣,寄望桐廬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多年探索與一年試點,桐廬通過開創智慧治理模式、舉辦百姓日、落實基層黨建網格化等十餘項創新舉措,不斷激發著基層社會治理的巨大潛力。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一張網」兜住大小事 下活治理「一盤...
    近年來,重慶銅梁區探索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機制:將社區綜治、城管協管、消防等多個網格整合成「一張網」,配備充足的專職與兼職平安員,加強社區治理力量;通過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協調各類部門,快速解決群眾難題;推行積分制度,進行人居環境綜合評比,引導居民積極參與治理。一系列舉措成效顯著,促進了矛盾化解和治安提升。
  • 自貢大安區「紅色領航」打造基層治理升級版
    近年來,自貢市大安區堅持黨建引領,以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為突破口,實施「紅色領航」行動,夯實基層基礎,突出共建共治,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紅色堡壘」強基礎。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