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查必看!2019彩電行業線上線下品牌排行、市場均價行情指南

2020-12-20 優渥家居生活

昨天一篇《小米電視成為首個中國年出貨量破1000萬臺品牌》的家電業新聞倍受關注。小米電視在2019年度總結活動會官宣:小米電視2019年出貨量突破1000萬臺,力壓眾多傳統品牌,相當於比三大傳統品牌的總量之多,更是相關外資品牌的10倍或幾十倍。

這篇新聞發出之後,自然受到傳統彩電品牌的diss。比如,出貨量不等於銷售量。那麼,從零售監測數據上,是否能證實小米電視2019年1000萬臺彩電產品銷量呢?

目前,國內幾大家電零售數據監測公司還未發布年度復盤報告,我們再此拭目以待。不過,行業線上、線下渠道的品牌零售格局究竟是怎麼樣的?消費者應該選擇線上買或是線下買呢?今天,在往期關於彩電行業線下渠道零售解讀之後,兔丁丁排行榜再次對彩電行業零售行情做一次深度的復盤解讀。

雙線渠道TOP20品牌榜對比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彩電行業線上、線下渠道的TOP20品牌排行榜,以及兩個渠道之間究竟有什麼明顯的差異。

彩電行業雙線渠道TOP20品牌榜對比表

從雙線市場的TOP20品牌格局來看,彩電行業線上PK線下,的確有冰火兩重天的感覺!一個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線下渠道「主流國產品牌+外資品牌」的銷售量更領先,而線上電商平臺,則是「網際網路品牌+主流國產品牌」的組合領先,呈現出迥然不同的格局。

從頭部品牌看,線下渠道銷售量TOP3頭部品牌海信、創維、TCL的佔有率相當接近,呈現出「三國鼎立」的局面;而線上渠道銷售量TOP3頭部品牌則是以小米電視一騎絕塵,佔比高達27.05%,比其他兩位海信、創維的總和還多,銷量優勢十分明顯。

小米電視宣稱「中國市場平均每賣出5臺電視,就有1臺是小米電視」,從數據監測上看,沒有毛病。

主流外資品牌的銷售量表現,線下渠道已經輸給了國產頭部品牌,呈現出國進洋退的明顯特徵,而這種疲軟的特徵同樣延續到線上渠道,夏普、索尼、三星等頭部外資品牌的平均零售佔比萎縮到1%左右,LG電視甚至消失在TOP20品牌榜視線之內,可以說在中國電商渠道集體「敗走麥城」。

*先鋒是蘇寧貼牌的彩電品牌,國美彩電是國美電器的貼牌品牌。

為什麼彩電行業雙線市場的品牌格局差異化這麼大?

小編認為,最核心的因素,在於雙線市場的消費人群屬性,有明顯的差異化。對於一個理想的產品來說,不同的用戶,對產品的理想品質與用戶期望的生活方式或理想類型的符合程度,是不一樣的,專業上稱之為產品的價值機會曲線。

產品價值機會分析通用方法

價值機會曲線,主要包含情感、美學、身份、影響、人體工程學、核心技術和質量等七大方面。線上用戶更注重產品性價比,更加實用主義,冒險、獨立、感性,用戶人群更加年輕化和網際網路化;而線下用戶則是注重品牌性價比,人群傾向綜合品牌情感,追求安全、自信和權利的訴求,對品牌方面的期望值權重更大。

當然,各大品牌廠商在線下渠道的經營策略、銷售網點、產品布局等等因素,也會是影響線上線下品牌排行榜的重要因素,存在即事實,這種品牌排行榜的差異化特徵,必然有其原因。

雙線渠道TOP20品牌均價對比

一個重要的問題來了!購買彩電,線上渠道真的比線下實體店便宜嗎?

雙線渠道彩電主流品牌均價對比表

從彩電品牌的雙線市場品牌均價對比看:外資主流品牌三星電視的均價差異最大,線上渠道比線下低至50%,線上品牌產品的均價相對更便宜;傳統國產品牌的品牌均價差別也十分明顯,價差率差不多都在40%以上;而主流網際網路品牌如小米、酷開、KKTV等雙線市場的價差反而不是十分明顯。

換一句話說,線上渠道的品牌溢價能力,明顯不如線下實體店渠道。其實,這種品牌均價差的現象,不但是彩電行業,包括廚電、製冷、冰洗等綜合大家電行業也是如此。歸根結底,是線上消費的用戶體驗性,遠遠不如線下實體店直接生動,再加上電商平臺的營銷特質,線上渠道的品牌均價低於線下實體店,是不爭的事實。

雙線渠道主流產品規格均價對比

我們再來看一下,彩電行業的主流規格產品,雙線渠道的均價差異情況。

雙線渠道彩電規格均價對比表

從彩電行業雙線市場的產品規格均價對比看,大尺寸彩電規格段的零售價差十分明顯。

從43吋到70吋,彩電的尺寸規格越大,線上的零售均價越便宜。值得注意的是,75吋以上的規格卻是一個異類,線上渠道反而比線下的均價更高。

那麼,綜合以上兩個行情數據,是否就意味著,購買同一款產品,線上比線下便宜呢?

事實是:價差幅度僅僅是價格表象,更多的卻是行業規則的迷霧。

首先,除了部分主流網際網路品牌的產品外,很多彩電品牌在雙線市場布局的產品型號根本就不一樣。也就是說,大多數線上銷售的產品型號,線下是見不到蹤影的。同一型號的雙線價格對比都很難看到。

型號不一樣,對於同規格段彩電來說,產品的硬體、功效配置自然不一樣。其中最大的差異化,就是顯示屏體的原產地和種類不同。

線上電商渠道為了追求更高的性價比競爭力,只能降低產品硬體配置、減少功能參數等方式,以降低成本,從而讓價格「更香」。比如,平板電視的主流顯示屏體分為LED、OLED、ULED等各種技術方案,清晰度、解析度上又有2K、4K、8K等區別,產地上又有國產屏體(華星光電、京東方)、臺灣屏體、日韓原裝進口屏體等。

在同一個規格尺寸的彩電上,線上產品的配置明顯低於線下產品。即使是外資品牌,也並非採用原裝進口的自產品牌屏體,他們也會採取非本品牌的國產屏體,來降低產品單價。

減價換量、降質換量、結構改善,是線上渠道營銷促進的基本手段。大品牌支配線下市場,多元化副品牌引戰線上渠道,是很多品牌的通用手法。比如,海信的線上品牌VIDAA,創維引入副品牌酷開,海爾增設新品牌摩卡,康佳的多元化品牌KKTV。

其實,從雙線經營的費用成本考察,有些人以為線上運營成本遠低於線下,其實也是一個誤區。電商有可能要付出更多的用戶獲取成本和物流成本,此外還有高額的信息系統投入維護費、廣告推廣費用和高於門店人員的薪酬成本。目前隨著獲取用戶成本以及平臺推廣費用的提升,電商成本正在逐步向實體店靠近。

兔丁丁排行榜選購建議: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1、嚴格意義上說,中國彩電行業是一個價格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這個行業的企業獲利率極低,業界有「賣彩電不如賣白菜」的戲謔。所以無論是線上或線下渠道購買,其實都是性價比極高的,而線上渠道通過產品性價比的進一步優化,讓品牌價格和規格價格更低,這也是難得的產品亮點和行業貢獻。

2、線上渠道選擇什麼品牌最好?其實,不同的消費者人群屬性和需求類型,具有不同的答案。國產傳統彩電品牌、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和主流外資品牌,這三大品牌類型各具優勢。

優秀的網際網路電視品牌,以小米電視為代表,以小米智能生態為特色,高性價比為市場競爭力,對網際網路和智能家居生活方式一代人,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小米電視的人工智慧語音功能

而主流國產品牌的線上產品,具有實體製造的品質底蘊和完善的用戶服務體系,又滿足了實用主義人群的心智,價格實惠又保證品質安全。

傳統電視品牌在核心技術上的領先性

外資品牌的線上產品,在品牌價值的基礎上,將高昂的價格變成平民化,這也能滿足部分小資情懷人群的消費需求和品牌購買能力。

外資電視的品牌賦能價值是一個階層的需

近期是春節彩電銷售的旺季時期,兔丁丁排行榜將針對線上渠道的TOP暢銷機型進行深度解讀,有興趣的朋友請持續關注我們。

兔丁丁排行榜溫馨提示:

1、 本文所發布的零售排行榜大數據,採用國內最大家電行業大數據監測機構北京奧維雲網的統計數據進行解讀,數據真實權威,不接受質疑反駁。

2、 兔丁丁排行榜反映的是市場面的零售行情與趨勢,推薦TOP機型供大家選購參考。TOP機型發布以零售量為標準,均是設定一定的選購條件進行排名。TOP機型並非最好的產品,但可以作為選購參照物進行綜合性價比,具有明顯的參考意義。

相關焦點

  • 2019年彩電行業均價創十年最低,2020年能否實現高
    在日前舉辦的第54屆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彭健鋒表示,2019年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彩電製造大國,產量佔全球70%以上,內銷量佔到全球銷量的25%以上,出口量可以滿足海外需求的75%以上。而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體育大年。
  • 冰箱兩線市場銷售分化均價卻均有提升
    奧維雲網(AVC)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1月冰箱線上市場零售量為304萬臺,同比增長33.9%,零售額為83.5億元,同比增長46.9%,線下冰箱市場零售額為29.8億元,同比下降3.9%。零售量55萬臺,同比下降9.9%。兩線冰箱市場銷售曲線分化,但是兩者折射出的價格走勢卻如出一轍。
  • 2019彩電行業「洗牌」:市場下行持續,這一品牌強勢趕超拿下第一
    由於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壯大,不少傳統行業都面臨著挑戰。從彩電這一市場來看,或多或少的也受到了影響。很多人使用手機觀看電視、影片,導致彩電的出貨量出現了下滑。在這樣的背景下,依舊有品牌交出了市場份額超20%,網際網路電視用戶超5000萬這樣亮眼的成績。
  • 廚電套餐線上品牌排名:華帝第二,均價最低!天鏡MAX系列成爆款
    在天貓、京東或蘇寧易購平臺購買油煙機、燃氣灶等廚電套餐,應該選擇哪個品牌、哪個系列的產品套餐好呢?今天小編就結合線上平臺的權威零售監測大數據,向大家做一個行情導購推薦。廚電套餐線上品牌排名:華帝在線上表現更優秀首先來看第一組數據:廚電套餐線上的整體品牌排名:從零售量的市場佔有率看,廚電套餐市場在線上的頭部品牌,主要是老闆、華帝和方太三大主流專業廚電品牌,美的緊隨其後,蘇泊爾處於第四位。
  • CRC2019年度彩電行業研究發布會聚焦產業走勢
    行業基本擺脫了「缺芯少屏」局面,在面板領域,中國大陸已有9條8.5代以上高世代面板線投產,國內面板產量已經佔到全球近一半,未來還至少新增6條10.5代線;在核心晶片領域,晶辰半導體和華為海思迅速崛起,並佔據市場的半壁江山。第二,顯示技術迭代創新,臨近新舊交替關鍵窗口期,蘊藏產品智慧化機遇。
  • 2019年中國彩電市場總結及2020年展望: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將進一步...
    根據奧維雲網發布的《2019中國彩電市場總結報告》,2020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將進一步收縮,全年零售量4613萬臺,同比下降3.3%;零售額1262億元,同比下降5.8%,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數據來源:奧維雲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從過去的一年來看,我國彩電市場依舊低迷。
  • 轉轉大家電行情:二手市場彩電也在漲
    轉轉集團最新的大家電行情數據顯示,彩電市場的這一波漲價潮已經波及二手市場。自8月開始,轉轉平臺B2C大家電業務中,二手彩電的交易價格也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趨勢:9月以來平臺的二手彩電成交均價環比增長了14%,銷量則穩中有升。  告別「白菜價」?彩電行業迎來漲價潮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產品的普及,年輕人似乎已經習慣了長時間不再打開電視機。
  • 2019年彩電市場回顧:砥礪前行
    先看全球市場,根據奧維雲網發布的《2019中國彩電市場總結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彩電市場增速放緩,全年出貨2.26億臺,同比微增0.4%;中國彩電出口規模首次出現回落,全年出口9356萬臺,同比下降3.1%。
  • 2019年我國家用電器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分析:線上銷售規模擴大...
    銷售規模小幅下降,線上銷售佔比提升根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2019年我國家用電器零售額為8032億元,較2018年小幅下降2.2%,其中61.4%銷售額來自線下銷售渠道。雖然目前我國家電銷售額仍主要由線下銷售渠道完成,但隨著網絡電商的興起,我國家用電器線上銷售佔比亦逐步提升。2019年,我國家用電器線上銷售渠道銷售額佔比為38.6%,較2018年同比增加2.4個百分點。
  • 疫情籠罩下彩電市場消費「特點」剖析
    百姓家電網創始人楊帆向《視聽圈》表示,彩電市場的整體需求萎縮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今年第一季度還撐起了將近千萬臺的銷量「大盤」,這比他預想中的「結局」還好。楊帆認為,今年行業需求不振已經定局,關鍵是在當下「特殊時期」下如何尋找「機會」和「特性」才是彩電企業「重中之重」。那麼在疫情籠罩下的第一季度,彩電市場有沒有亮點呢?答案是肯定的。
  • 2020年彩電行業回顧 展望2021年仍需砥礪前行
    那麼,在2020年彩電行業到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哪些方面能成為2020年彩電行業的亮點?我們不妨用簡潔明了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回顧一下。8K+5G依然是彩電行業重點助力現如今,在中國彩電市場,國產品牌市場佔比超越進口品牌,保持主導地位。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彩電產業在全球產業發展中,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製造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TCL再全面上調彩電價格 行業新入局者虎視眈眈
    12月8日,據TCL一張海報顯示的信息,即日起該品牌所有尺寸電視將全面上調價格,而由於面板漲價,這已經不是今年彩電行業第一次上調價格。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阻擋後來者進軍電視大屏市場的步伐,在小米和華為之後,手機廠商OPPO和一加也紛紛推出電視產品,可能還有更多追隨者在路上。
  • 線上線下兩重天 家電實體店能否「蘋果化」
    值得注意的是,據奧維雲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五一」促銷期間(04.20-05.03),線上線下銷售增長情況對比明顯。其中,彩電在線上市場銷售額增長36.68%,銷量同比增長55.89%;線下銷售額卻下跌20.83%,銷量同比下滑20.65%。
  • 北京ETC辦理申請指南(線上+線下)
    》》北京關於停止舊版速通卡用戶服務的通告原文  》》2019年6月1日起舊版速通卡以舊換新辦理指南   實行免費安裝  線上線下多個辦理渠道可供選擇客車用戶可以選擇通過線上、線下兩種途徑申請辦理。  線下辦理:  1、網點可以在速通卡官方網站查詢  2、「速通卡」微信公眾號、「樂速通」APP,及熱線服務電話010-96011查詢。需要注意的是,到線下網點辦理ETC設備安裝時需要駕駛車輛到現場。
  • 2019年最後一個月,空調線下市場為何以整體同比下挫收尾?
    根據中怡康數據,2019年12月空調線下市場同比下行,零售額下降25.4%,零售量下降7.5%。同比增長率方面,先看零售額,Top10品牌中,所有品牌均同比下降,其中科龍、奧克斯、大金同比降幅相對較大。零售量方面,Top10品牌中,有兩個品牌同比增長,其中美的漲幅較高,為26.8%。三菱電機在零售量方面降幅相對較大。
  • 彩電行業的史詩性衰落下,隱藏著企業興衰最樸素的真理
    在中國仍處於苦苦掙扎的康佳、長虹等彩電品牌,似乎也難以做到,只能在衰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漫長的衰落距2020年結束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雖然我們還無法看到全年彩電行業的銷售數據,但是彩電行業協會、第三方預測機構都給出相同的判斷,2020年全年彩電行業數據整體下滑,還值得警惕的是,北美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彩電市場。
  • 國產電視排行:2017年國內電視行業低迷
    最新國產電視排行你了解嗎?2017年彩電行業經歷了十年來未有的寒冬,銷量下滑、成本上漲、利潤壓縮等等問題導致各大廠商多處於「虧損」的狀態。2017上半年電視銷量同比下跌11%。不論是日系剛被富士康收購蓄勢待發的夏普,還是韓系品質擔當的三星和LG,在電視市場整體寒冬的情況下,下滑勢頭非常明顯。當然國產品牌也未能倖免這次寒冬。
  • 當65英寸4K彩電擊穿2000元時,為什麼海信電視均價能超過4000元?
    此前曾有人這樣評價,就國內市場而言,幾乎在任何一個領域,都可以用"價格戰"來形容不同企業之間的競爭。這句話不僅真實反映出了國內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對"價格戰"這種競爭方式的隱憂。這一現象和擔憂,在彩電市場更為明顯。
  • 冰箱線下市場整體回暖,三星西門子等外資品牌「失寵」
    [釘科技讀數據] 根據中怡康數據,2019年11月冰箱線下市場同比上行,零售額增長10.3%,零售量增長8.2%。零售量方面,Top10品牌中,同樣為伊萊克斯、美的、海信同比增長較高,漲幅分別為16.7%、16.5%、16.4%;三星、西門子、松下同比下降。冰箱線下市場在11月同比增長,並且在漲幅上相對上個月的降幅更大一些,市場壓力有所緩解。另外,伊萊克斯延續了1月以來的增長趨勢。
  • 2020彩電行業年度回顧:重回C位
    市場整體平穩,大尺寸成新趨勢近兩年家電市場整體一直處於小幅度下滑狀態,2019年中國家電市場全品類零售額規模為6365億元,相比於2018年下降了4.3%。而彩電行業的表現有些出乎意料,以兩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促銷節點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