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向你提出3種請求,父母最好別拒絕,你的「吝嗇」傷娃很深

2020-08-27 奶寶育兒堂

以前的家庭結構中,一般都是爸爸外出工作,媽媽在家照顧孩子,這種情況孩子和家裡人都親。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父母雙方都忙於事業,為家庭創收,照顧孩子的時間自然就變少了。

孩子雖然有爺爺奶奶陪著,可他們無法替代父母的作用。

加上和長輩年齡差大,有許多事情,孩子不願意和他們說,久而久之就有些自我封閉,對誰也不親近。

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許多問題會慢慢顯現。

孩子從小留守,長大後再難親近

王女士和老公在深圳打工了17年,每年只有過年的那段時間回家見女兒,心裡一直比較愧疚。

現在夫妻兩人經濟條件好轉,就把孩子接過來生活了,沒想到在和女兒相處過程中,總是各種碰壁。

王女士想和女兒拉近感情,但女兒總躲著她。她很傷心,以前拼命工作,就是想為女兒創造好的生活環境,為什么女兒就不明白呢?

女兒已經17歲,非常獨立,根本不需要她的幫助,更不會主動開口提要求。

有次她特意找女兒談話,想了解她真實的想法,女兒聽了後哭著說:「小時候我特別想你陪我,我一直求你不要走,可你根本沒理我,我那時候就知道自己必須獨立」。

王女士心裡有些堵,承諾以後會花更多時間陪伴女兒,她真是沒想到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

有時父母給的,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相信許多家長都有和王女士一樣的感觸,明明千辛萬苦為孩子好,可卻沒有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

其實,親子之間的感情要比物質更重要,尤其當孩子向你提出下面3種請求時,父母最好別拒絕,這是他們的情感需求,否則你的「吝嗇」會傷娃很深,破壞親子感情。

1、媽媽,我自己來吧

父母大多不相信孩子的自理能力,有些事孩子即使沒做過,只要不斷嘗試總能學會的。

然而,許多家長就怕孩子不會,什麼事都大包大攬,即便孩子說「我可以」,也會下意識拒絕。長久缺乏實踐,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退化了,變得笨拙無主張,難以獨立。

2、別著急,給我點時間吧

孩子犯錯,只要給時間讓孩子反思,他們就有機會改正。

很多家長見到孩子犯錯,第一時間就責備,根本不讓孩子解釋,甚至有的家長天天像拿著「放大鏡」看孩子的缺點。

還有的家長急性子,看不過孩子磨蹭,焦慮的情緒感染得孩子也緊張起來。

這樣孩子壓力會很大,喪失努力改變的信心。

3、多陪陪我吧

上文提到的王女士,之所以不受女兒待見,就是陪女兒的時間太少。女兒曾經要求她留下來,可被拒絕了,這種傷害將會貫穿一生,不斷尋求愛以彌補童年的缺失。

這樣會傷孩子的心,如果孩子都不願意向你敞開心扉了,那父母做任何努力,都無濟於事。

和孩子構建情感聯繫,父母要做的事:

1、 保持交流

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過程中,不能要求孩子單方面輸出,也可以說一些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

此外,不要強制要求孩子,和孩子出現矛盾,先把問題說出來,再想辦法解決,不要直接下定義或者否定。

2、 共情

孩子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需要陪伴,有些需要鼓勵和支持。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意圖,對他們合理的需求儘量滿足。

3、 正面表達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可能不全面。

但父母面對這樣的請求,也要綜合考慮做衡量,不要果斷拒絕或同意,顧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些父母明明是豆腐心,偏偏長了張「刀子嘴」,從不好好說話,對孩子刻薄又嘲諷,孩子能聽進去才怪。

4、 不吝嗇表達愛

父母有時拒絕孩子,確實是有苦衷的,孩子心裡當然會不好受,可能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既然出發點是為孩子好,就要表達出來,讓孩子理解你的愛和意圖。

感情上能共通,才能維持彼此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孩子若提出這3種「請求」,父母不要拒絕,你的「吝嗇」會毀了娃
    文/晨媽說在孩子整個成長階段,父母的養育和教育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但是現如今大多數父母都只重視孩子的程序,因此完全忽略了精神上的教育,這也使得孩子們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甚至是會傷害到孩子們的身心。以至於現如今有些父母從來都不在意孩子的感受,所以他們經常拒絕孩子,這會使得孩子極度的缺少父母的關愛。
  • 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父母別拒絕,不然你的"吝嗇"會毀了娃
    後悔不已的她心裡暗暗發誓,以後一切以女兒為中心,絕不再吝嗇自己的愛,一定要多陪陪孩子。相信有很多家長都和小璐差不多,明明非常努力地在為孩子付出,卻不知道這並不是孩子想要的。相比於物質條件來說,更多的孩子會選擇父母的陪伴。
  • 孩子這3個"請求"父母不要拒絕,否則你的"吝嗇"會毀了孩子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原因還是劉女士和自己的丈夫因為經濟壓力比較大,所以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把她交給爺爺奶奶來帶,直到孩子上了初中,劉女士才把她接回身邊。可是孩子回到劉女士身邊並沒有多快樂,反而對劉女士特別牴觸,尤其是當劉女士提出給她洗衣服或者進她房間的時候,女兒更是發瘋發狂似的阻止。這樣劉女士很傷心也很心疼,她沒想到女兒會變成這個樣子。
  • 孩子若提出這3個「請求」,家長請別拒絕,否則帶來的傷害很大
    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們什麼都不懂。當孩子對父母&34;時,說明他正在缺乏什麼,父母不要想也不想地就狠心拒絕孩子。孩子若提出這3個&34;,家長別吝嗇,拒絕的傷害不是一般大辛女士有一個女兒小茹,從小就乖巧聽話。
  • 當娃有以下「請求」,父母儘量別拒絕,有本書或能替你解決
    尤其是當提出給女兒洗衣服或者進房間的時候,更是發瘋發狂似的阻止周末晚上,張女士決定心平氣和的跟女兒好好談談心,問問為什麼不願意和自己靠近。剛開始,倩倩並不願意交流,在張女士的堅持下,孩子攤牌說道:「在我小的時候,奢求父母的陪伴和關心,可是你卻忙於工作,如今我長大了,又何必依靠你呢?反正在我的世界中有你沒你並沒有區別。」
  • 孩子有這3個「請求」,父母別拒絕,否則你的「吝嗇」會影響孩子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在孩子降生之後,家長多數的注意力都會放在孩子的健康上,但是家長還別忘記,孩子的心理狀態也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但是很多的家長會因為忙碌的工作,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樣就會使孩子在長大後,更加拒絕和父母交流,尤其是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這些情況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處理方式。
  • 父母別輕易拒絕孩子以下請求,站在他的角度,傷害半輩子難彌補
    於是,張女士決定和孩子好好談一談,後來女兒哽咽著說:「小時候我讓你別走,在家陪陪我,可是你拉著行李箱頭都沒有回,小時候缺失的安全感,長大後依舊無法填平。從那之後,知道求你也沒用,所以也不再抱有期待。」聽完女兒的話,張女士眼淚止不住的往外流,沒有想到竟對女兒的傷害如此深。
  • 如果孩子發出2種請求,父母儘量不要拒絕,對孩子有很大影響
    文|嚯嚯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生怕孩子受委屈,基本上孩子的想法都會盡力滿足,導致孩子長大後,變得驕縱任性;而有些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請求時,為了避免孩子太過任性,習慣性的拒絕孩子的請求,但是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卻越來越疏遠;那麼這個尺度父母應該如何掌握呢?
  • 不管家庭條件多不好,孩子提出這3個請求時,父母都不要輕易拒絕
    人有貧富差距,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當家庭條件不好時,有的孩子可以在逆境中成長,這種情況時有出現,孩子長大後還可能很有出息,不過事實中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向最好的方向成長。孩子總歸需要家庭的教育,才能更好的成長,否則只靠孩子隨意發展,可能會毀了他。
  • 家庭條件再不好,孩子的這幾個請求,家長最好也別拒絕
    比方說,這些家庭中的父母,很可能會因為經濟條件差而拒絕孩子的某些請求,這些做法看起來沒什麼,但實際上卻很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1.如果孩子長期保持前面我們所說的那種性格的話,孩子就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這些孩子會因為自己的性格而變得越來越神經質,越來越焦慮、抑鬱,這給他們帶來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很難消除。無論家庭條件有多不好,孩子的這幾個請求,家長最好別拒絕:1.
  • 父母常掛嘴邊的三句話「傷娃很深」,別把褒貶孩子當成特殊樂趣
    隨後男孩子就打開車門,向跑向高架橋翻身而下,母親見狀立馬下車想拉住兒子,男孩跳得很決絕,母親只觸碰到兒子的衣服,男孩就這樣離開了人世。如若不是孩子經常從母親的口中,聽到那幾句殺人於無形的狠話,孩子也不會走得如此決絕。
  • 忙著養家的父母面對孩子的這3個請求,別著急拒絕,否則傷害很大
    陪伴是溝通的橋梁,只有陪伴才會讓孩子和老人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忙著工作掙錢養家的父母面對孩子的請求時,總是會無限滿足或直言拒絕,無論是滿足或拒絕都是出於家裡的生活。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看法和處理,因此他們會請求父母去贊同他們的想法,這時候父母不要著急拒絕。
  • 當娃有這3個「請求」時,家長別拒絕,否則容易耽誤孩子成長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小孩子總會向家長提出無數的請求,有些比較寵溺孩子的家長,是無論孩子提出什麼要求都會答應。有些家長就比較理性了,知道不能縱容孩子,所以會衡量利弊,覺得影響孩子的要求會回絕。但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當娃提出這3種「請求」時,家長千萬不能拒絕,否則容易耽誤孩子的成長。
  • 無論家庭條件有多艱苦,孩子的這幾個請求,家長最好也別拒絕
    比方說,這些家庭中的父母,很可能會因為經濟條件差而拒絕孩子的某些請求,這些做法看起來沒什麼,但實際上卻很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無論家庭條件有多不好,孩子的這幾個請求,家長最好別拒絕:1. 讓家長多陪伴的請求現在的家長,大多都很忙。
  • 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家長別輕易拒絕,容易耽誤孩子的成長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總是會提出一些要求,不過家長對於孩子這些要求,有人持有理性態度,認為在滿足孩子之前,需三思而後行,不能嬌生慣養。而有人則是對孩子百般寵愛,孩子需要什麼,就會去滿足孩子,認為要富養孩子,這樣才能很好地提升孩子的眼界與格局。
  • 當孩子向你要錢時,父母這4種做法,會害了孩子一輩子
    文 | 惜朝 問父母們一個問題:你的孩子會向你要錢嗎?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都有花錢的需要。 有些父母會定期給孩子零花錢,有些父母則從來不給,孩子必須要伸手向父母要錢。
  • 夫妻間的「冷暴力」傷娃最深,不懂「照顧」孩子的父母,該反省了
    導讀:夫妻間的「冷暴力」傷娃最深,不懂「照顧」孩子的父母,該反省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夫妻間的「冷暴力」傷娃最深,不懂「照顧」孩子的父母,該反省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生兒身上最「脆弱」的3個部位,父母也別碰,否則會傷娃了
    導讀:新生兒身上最「脆弱」的3個部位,父母也別碰,否則會傷娃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生兒身上最「脆弱」的3個部位,父母也別碰,否則會傷娃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這三種要求,你越拒絕,孩子離你越遠!
    那麼,面對孩子的要求,你是採取什麼樣的做法呢?晨媽認為,當孩子有這些要求時,你最好不要拒絕——1、陪伴的要求人生只有一次,無論任何階段,孩子的童年亦是如此。對父母來說,或許工作很重要,應酬很重要;但是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才是他們愛的養料。無論是處在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想要家長的陪伴。孩子的成長就像一場現場直播,需要觀眾並且不會重來,而你,便是最好的觀眾。
  • 孩子的3個請求,父母切記不要拒絕,否則傷害非常大
    孩子的3個請求,父母不要拒絕,否則帶來的傷害不是一般大周女士和丈夫常年南下打工,兒子健健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雖然家裡有叔伯嬸子等幫忙照看,但是始終不如爸媽在身邊。周女士夫婦一年只能回來一兩次,對健健雖然存著教育的想法,但是因為時間短暫,總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