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娃有以下「請求」,父母儘量別拒絕,有本書或能替你解決

2020-08-09 母嬰參考

面對孩子的「請求」,家長是否過於吝嗇、無視他們的哀求?以至於傷了孩子們的心。

執筆:王豔微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面對孩子的要求,父母都會儘量滿足,吃喝玩樂樣樣給娃最好的,也有些家長比較理性,對於要求會認真考慮,自己認為不可以的會明確拒絕,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孩子的有些要求父母可不能隨意拒絕,否則傷害了娃還不自知。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張女士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女兒倩倩和自己關係並不像別人母女一般親熱,甚至還對自己很是牴觸,以至於跟自己的距離拉得非常遠。尤其是當提出給女兒洗衣服或者進房間的時候,更是發瘋發狂似的阻止

周末晚上,張女士決定心平氣和的跟女兒好好談談心,問問為什麼不願意和自己靠近。

剛開始,倩倩並不願意交流,在張女士的堅持下,孩子攤牌說道:「在我小的時候,奢求父母的陪伴和關心,可是你卻忙於工作,如今我長大了,又何必依靠你呢?反正在我的世界中有你沒你並沒有區別。」

聽完女兒話,眼淚止不住的往外流,沒有想到因為自己想讓家庭生活的更好些,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狠心拒絕孩子的陪伴要求給女兒帶來了無比的傷痛,如今卻讓母女關係降到了冰點。

有些「特殊」請求,對於孩子來說十分重要,如果爸媽吝嗇時間、金錢、耐心,毅然的拒絕了他們的請求,可能會把娃教育成一個敏感多疑、自卑、甚至性格扭曲的小孩子。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哪些請求

1、請求父母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能給予他們安全感,還能緩解其內心緊張、不安的情緒。

當孩子請求父母陪伴時,若家長每次都以工作忙為藉口,拒絕、推脫他們的請求,會讓孩子有不被重視的感覺,甚至會覺得自己是多餘的,從而產生孤單感和不安感,甚至出現自卑的心理。

久而久之,當孩子習慣了孤獨,還會對爸媽產生牴觸心理,父母想要融入孩子內心世界就很難了。

通常而言,小孩子兒時都極度缺乏安全感,建議家長在自己閒暇時間用心的陪孩子玩一會兒,爸爸爸爸陪著騎大馬,媽媽陪著拼圖或講講故事,這樣不僅能給娃幸福感和滿足感,也能加固親子之情。

2、向父母索要零花錢

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有了自己的消費想法, 然而有些父母認為把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打理好,再加上孩子年齡尚小,不需要額外的零花錢,所以當娃伸手要求時,會吝嗇的拒絕,甚至是言辭指責。

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交關係,試想一下,周圍的小朋友一起去小賣鋪買零食,貼紙等,而孩子因為沒有錢無法參與其中,再加上向爸媽要錢時的嚴厲拒絕,其心裡會是怎麼的想法?

父母的吝嗇很有可能引起孩子採用「偷錢」的方式滿足自我,甚至怨怪,記恨父母,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不僅會毀了其感恩之心,還有可能走上違法之路。

如果孩子伸手向父母要錢時,建議不要立刻拒絕,應首先詢問用途,如果是正常的消費,請不要吝嗇,但對於不合理的開銷,要加以正確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

3、請爸媽再說一次

當孩子請求父母把所說的話再描述一遍的時候,家長不要認為這是他們在挑戰你的權威,一方面孩子年齡尚小,理解能力並不完整,有時候很難一次性明白所表達的語言。

另一方面,在孩子玩耍的時候,專注力都聚集在自己的事情上,確實很難分心聽清說的話,當娃一臉迷茫、疑惑的期待父母再說一次的時候,爸媽就不要吝嗇自己的耐心,不妨再重新講明白對孩子的要求。

若家長此時對著孩子大吼大叫,會讓其膽怯,不敢向父母提要求,只會被動的聽從安排和等待結果。所以,不妨按捺住性子再說一次,也許親子關係會更和諧。

4、請爸媽解答困惑

孩子的一些問題在家長看來不著邊際,並沒有實際意義,比如「蒲公英為什麼一吹就散呢?」「為什麼天空會下雨呢?」其實這是他們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作祟。

此時,父母若直接拒絕孩子的提問,或不耐的敷衍,甚至時說出攻擊話語「你根本就不懂!」無疑會泯滅掉孩子的好奇心和渴望探索的欲望,還會讓爸媽高大的形象大打折扣。

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說起為孩子解疑答惑,很多父母紛紛叫苦,孩子腦袋裡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想法,總是會纏著問個清楚,還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

可畢竟自己不是百科全書,有時候也難以回答啊,望著娃一臉天真,充滿疑惑的臉,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套《十萬個為什麼》能很好的幫助爸媽解決問題,還能讓孩子愛上探索的世界,書本選用了小朋友感興趣的8個主題,包括動物、植物、天文、生活等多個領域。

比如:斑馬為什麼有黑白條紋?人為什麼會眨眼睛?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海龜的壽命為什麼特別長......

其次,語言生動活潑,還配有精緻的插圖,是全套書達到故事與知識的完美結合,另外,每篇文章均附有小檔案、拓展知識及互動問答。

所以,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家長不要吝嗇時間和耐心,可以和娃一起探討或查閱書籍,這樣不僅能解答其疑惑,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還能樹立一個知識底蘊的好爸媽的形象,被孩子所崇拜。

相關焦點

  • 父母別輕易拒絕孩子以下請求,站在他的角度,傷害半輩子難彌補
    ,但依舊還有些家庭由於經濟條件的原因,面對孩子的有些請求會拒絕,殊不知這樣可能傷到孩子。1、陪伴的請求如今,很多父母大都十分忙碌,尤其是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家長更是每天奔波於生計,往往很難抽出時間,所以當面對孩子陪伴的請求時通常都會拒絕。
  • 家裡條件再不好,也別拒絕孩子這幾個請求,否則真能毀了娃一生
    文\好孕姐現在的孩子,都比父母小時候生活條件好多了。想吃什麼玩什麼,只要跟父母開口要,都能得到滿足。當然,這種「有求必應」的家庭教育,未必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但是,孩子的請求若總是得不到父母的回應和滿足,同樣也會出問題,有些甚至對整個人生都有影響。所以,家裡條件再不好,父母也別拒絕孩子以下這幾個請求,否則真能毀了娃一生。
  • 當娃有這3個「請求」時,家長別拒絕,否則容易耽誤孩子成長
    但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當娃提出這3種「請求」時,家長千萬不能拒絕,否則容易耽誤孩子的成長。現在我長大了,也沒必要和你聊天了,有你沒你沒差別!」女兒的冷漠傷了小張的心,沒想到以前為了家庭條件能好些,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後,給孩子造成這麼大的傷害,如今即使她想要挽回母子關係都非常艱難。
  • 如果孩子發出2種請求,父母儘量不要拒絕,對孩子有很大影響
    文|嚯嚯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生怕孩子受委屈,基本上孩子的想法都會盡力滿足,導致孩子長大後,變得驕縱任性;而有些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請求時,為了避免孩子太過任性,習慣性的拒絕孩子的請求,但是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卻越來越疏遠;那麼這個尺度父母應該如何掌握呢?
  • 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父母別拒絕,不然你的"吝嗇"會毀了娃
    父母忙忙碌碌,把孩子讓老人來帶,自己外出打工,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條件。然而有的父母卻忘記了這份初心,他們忙於工作而疏於孩子的陪伴、教育,這應該是本末倒置了的。時光匆匆,無法倒流,還是請父母珍惜和孩子相處的短暫時光。
  • 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家長別輕易拒絕,容易耽誤孩子的成長
    ,但是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父母別輕易拒絕,否則容易耽誤孩子的成長。3個「請求」時,家長別輕易拒絕1、請求父母的陪伴但也有些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父母,希望從父母那裡獲得關心與陪伴。就算父母的陪伴不能解決孩子面對的困難,但這個陪伴也在無形之中給予了孩子鼓勵和肯定。
  • 當孩子向你提出3種請求,父母最好別拒絕,你的「吝嗇」傷娃很深
    其實,親子之間的感情要比物質更重要,尤其當孩子向你提出下面3種請求時,父母最好別拒絕,這是他們的情感需求,否則你的2、別著急,給我點時間吧孩子犯錯,只要給時間讓孩子反思,他們就有機會改正。女兒曾經要求她留下來,可被拒絕了,這種傷害將會貫穿一生,不斷尋求愛以彌補童年的缺失。這樣會傷孩子的心,如果孩子都不願意向你敞開心扉了,那父母做任何努力,都無濟於事。
  • 忙著養家的父母面對孩子的這3個請求,別著急拒絕,否則傷害很大
    但值得提醒的是,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父母不要著急拒絕,否則會對娃造成很大的傷害。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看法和處理,因此他們會請求父母去贊同他們的想法,這時候父母不要著急拒絕。,否則會讓孩子失去處理事物的能力,讓孩子變成沒主見的娃,這對孩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傷害。
  • 孩子若提出這3種「請求」,父母不要拒絕,你的「吝嗇」會毀了娃
    孩子說道:「在我小的時候,我是那麼的奢望你來陪我,你卻沒有陪我,只會忙工作上的事情。現在弄得我極度沒有安全感,我又何必依靠著你?反正在我的世界中有你沒你都是一個樣子的。」當張女士聽到孩子說出這些的時候,一下子就哭了出來,她斷然沒有想到在孩子小的時候並沒有陪伴孩子,這給孩子帶來了無比的傷痛。
  • 無論家庭條件有多艱苦,孩子的這幾個請求,家長最好也別拒絕
    無論家庭條件有多不好,孩子的這幾個請求,家長最好別拒絕:1. 讓家長多陪伴的請求現在的家長,大多都很忙。有很多家長總是覺得,不陪伴孩子沒什麼,工作掙錢比這個要重要得多。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缺乏家長陪伴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這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所以說,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這種請求的時候,就算家庭條件糟糕到了極點,最好也別拒絕。
  • 孩子有這3個「請求」,父母別拒絕,否則你的「吝嗇」會影響孩子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在孩子降生之後,家長多數的注意力都會放在孩子的健康上,但是家長還別忘記,孩子的心理狀態也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但是很多的家長會因為忙碌的工作,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樣就會使孩子在長大後,更加拒絕和父母交流,尤其是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這些情況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處理方式。
  • 孩子若提出這3個「請求」,家長請別拒絕,否則帶來的傷害很大
    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們什麼都不懂。當孩子對父母&34;時,說明他正在缺乏什麼,父母不要想也不想地就狠心拒絕孩子。孩子若提出這3個&34;,家長別吝嗇,拒絕的傷害不是一般大辛女士有一個女兒小茹,從小就乖巧聽話。
  • 學會拒絕,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在工作中,請時刻想著自己的優勢,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想像自己成功後的樣子,反覆告訴自己「我能行」。有了這樣的想法,投入到工作中,往往能事半功倍。這個反覆的循環,成功的次數越多,讓你的自信逐漸積累起來。但是,你也需要通過別人認可來增強你的自信。
  • 孩子看上昂貴的玩具,父母這種拒絕方式很容易傷害娃,可別再犯了
    導讀:孩子看上昂貴的玩具,父母這種拒絕方式很容易傷害娃,可別再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看上昂貴的玩具,父母這種拒絕方式很容易傷害娃,可別再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庭條件再不好,孩子的這幾個請求,家長最好也別拒絕
    無論家庭條件有多不好,孩子的這幾個請求,家長最好別拒絕:1. 讓家長多陪伴的請求現在的家長,大多都很忙。如果是那種經濟條件非常糟糕的家庭的話,家長會平時會更忙,工作更為繁重一些的。有很多家長總是覺得,不陪伴孩子沒什麼,工作掙錢比這個要重要得多。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缺乏家長陪伴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這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所以說,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這種請求的時候,就算家庭條件糟糕到了極點,最好也別拒絕。2.
  • 《父母的格局》:我們要有放手的勇氣,拒絕做「直升機媽媽」
    相信這句話最能夠形容容「直升機父母」對孩子細緻到毛孔的愛護了。「直升機媽媽」在很多事情上都已經幫自己的孩子解決了,長期以往就只會把孩子培養成「成年孩子」。他們始終無法擺脫對父母的依賴,無法成功的走進成年的世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他們不能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不能夠財務獨立的養活自己。剛剛我在網上看到一個14歲的孩子,竟然沒有洗過一次碗,並且拒絕洗碗。
  • 有兩件事≠沒教養,父母鼓勵孩子勇敢做,娃長大後可能會給你驚喜
    父母鼓勵孩子勇敢做,或許等娃長大後能給你們驚喜——第一件事:學會拒絕如今很多人都不懂得該如何拒絕別人,導致自己只能默默承受不合理的要求。當父母強迫他們分享自己的心愛之物或者做不願意做的事時,不僅會讓他們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感,也會讓其失去物權意識。讓他們認為即使是自己的東西,也沒有選擇的權利,對於未來人格健全有很大影響。
  • 若娃有這3類「需求」,父母最好都能滿足,免得傷了親子關係
    孩子在小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需求,然而有4類需求做父母的最好能滿足,免得到頭來傷了親子關係。這主要是周遭環境所致,周圍的小朋友拿到零用錢都會去買零食或者玩具,孩子看到多少都會羨慕,也就有了向父母索要零用錢的想法。父母對於孩子索要零用錢的需求,儘量不要拒絕,應該先問其用途並且控制金額後再給。
  • 若娃有這3類「需求」,父母最好都能滿足,免得傷了親子關係
    孩子在小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需求,然而有4類需求做父母的最好能滿足,免得到頭來傷了親子關係。有一次王女士終於忍不了和閨女攤牌說:我到底是怎麼了?你怎麼這麼抗拒我。閨女本來是拒絕回答的。最後在王女士的逼迫之下終於說出了實情: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很想要爸爸媽媽陪伴我,而你們呢?卻只是忙著工作,連生日都沒有和我一起過,現在長大了,我又何必再去靠你們。
  • 孩子小時候有以下行為,父母要「管住」,娃長大後往往能少走彎路
    ,但有些方面卻是不管不行,若能一開始就「管住」,也能讓他少走一些彎路。其次,所謂是 「隔牆有耳」,有時候一句簡單的話從別人的嘴裡表達出來就失去了本意。若是父母發現孩子有這種情況,還需告訴孩子,表達想法沒有錯,但要注意的事,需要分對場合,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說什麼樣話,尤其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壞話。管住了孩子的嘴,對其未來的個人發展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