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麗育兒達人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很多家庭的生活並沒有別人家那麼好,所以,父母不得不撇家舍業出去打工,為的就是讓孩子的生活變更好。
但多數父母只注重了孩子的生活,卻忘記了孩子在精神上也需要被滿足。相信很多在外在忙著養家的父母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觸「孩子為什麼不知道體諒自己,與自己不親了呢?」
生活是什麼?大概就是生下來就需要努力的活著。那麼活著呢?有些人認為活著就是為了父母,丈夫、妻子,亦或者孩子。
但活著就是「為了和家人的一頓飯,為了子女能成長,為了享受美好」。
所以當父母為了子女或者老人奔波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了老人和孩子的另一種期待,那就是需要陪伴。
陪伴是溝通的橋梁,只有陪伴才會讓孩子和老人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忙著工作掙錢養家的父母面對孩子的請求時,總是會無限滿足或直言拒絕,無論是滿足或拒絕都是出於家裡的生活。
但值得提醒的是,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父母不要著急拒絕,否則會對娃造成很大的傷害。
1、 請求贊同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看法和處理,因此他們會請求父母去贊同他們的想法,這時候父母不要著急拒絕。
要適當的給予孩子自己處理事物的權利,只有放開手,孩子才能飛得更高更遠,因此當孩子請求贊同時,父母一定不要著急拒絕,否則會讓孩子失去處理事物的能力,讓孩子變成沒主見的娃,這對孩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傷害。
2、 請求關懷
孩子在年齡較小的時候,都會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這不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能給與的,這時候他們會央求父母的擁抱和關懷。
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討人嫌,其實這是孩子在向你們表達愛意,表達對父母的依賴。
希望父母在面對孩子這樣的請求時,不要斷然拒絕,請給與孩子多一點關心,讓孩子能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長。
3、 請求獨立
當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時,他就面臨著獨立,能獨立生活照顧自己這也是一個孩子長大的標誌。
父母即使再疼愛孩子,都不要去阻止孩子的獨立成長,若是拒絕了孩子的這種成長。反而給孩子巨大的壓力,這樣的阻止只會讓孩子變得束手束腳腳,變得沒有出息。
當孩子有這種請求時,家長不要著急拒絕,只需要對孩子的請求同意即可,不但就耽誤了孩子的正常成長需求了。
掙錢養家是父母的責任,但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也是父母的責任。尤其是很多在外忙著工作掙錢的父母,更要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以下2種情緒變化需要父母的特別注意。
1、 不和父母溝通
當孩子不再和父母溝通,即不再和父母聊天。 當孩子與家長不在坐在一起好好聊天的時候,這時候孩子多數步入了青春期。需要父母的特別注意,這時候的父母要維護孩子的自尊,也要疏導孩子的情緒,讓父母與孩子減少隔閡。
2、 暴躁情緒
當孩子的脾氣漸漸地變得暴躁時,也非常需要父母的注意。這時候孩子的暴躁多數來源於父母的不陪伴或不理解。
所以父母在孩子出現這種情緒時,一定要加以疏導,不要讓孩子變得情緒化,不讓情緒牽著孩子走。
孩子與父母之間不僅是親人,更應該是兄弟是知己是老師是閨蜜。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長,不辜負父母的栽培,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需求。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這些請求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呢?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