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一位社會學系博士通過對北京各大高校校區內和周邊的複印店進行調查以及訪談,發現北京高校複印行業的老闆大都是湖南新化人。
然後他通過詳細的歷史調查以及社會結構文化分析探討了新化複印產業的生命史。
我來用通俗的語言描述一下: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新化縣有以小部分人歪打正著學到了維修印表機,複印機的技術,然後以此為起點,不斷地在同鄉中進行技術擴散,接著後輩們在此基礎上又學得新技術,繼續不斷擴散。
直到他們發現與其一直替別人維修複印機,不如直接自己開複印店或者直接自己修好二手複印機再進行轉賣。後來二手複印機大量地湧入了國內,新化人的複印店也是大肆地進行了擴張。而且對二手複印機的維修翻新再零售也讓新化人的二手複印機專業市場慢慢建立並不斷壯大。
而且經常是一個家族的人一起去某一個地方進行二手複印機的維修,攢夠資金後再在當地開店。這讓新化人慢慢地佔領了全國大部分的列印市場。
由於一直從事列印行業的工作,新化人對新技術十分敏感。把自己的複印店搞成多元化經營,不斷購買新的設備。這讓新化人的列印事業長青不斷。
可以說,新化的列印店,莆田的診所,沙縣的小吃可以稱得上是我國著名的三大連鎖品牌了。
一個地方的人與一個產業的發展如此緊密,甚至在列印業上深深地刻上了自己的烙印,也是十分難見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