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圖像中可以看到的八條顱神經

2021-01-10 騰訊網

中文口訣:

一嗅二視三動眼,四車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

英文口訣:

Oh Oh Oh To Touch And Feel Virgin Girl's Vagina And Hymen

腦神經的功能(S=Sensory, M=motor, B=both):

Some Say Marry Money But My Brother Says Big Breasts Matter More

用首字母用來記12條腦神經的順序:

Olfactory, Optic, Oculomotor, Trochlear, Trigeminal, Abducent, Facial, Vestibulocochlear, Glossopharyngeal, Vagus, Accessory, Hypoglossal

嗅神經

視神經

動眼神經

滑車神經

三叉神經

外展神經

面神經和前庭蝸神經

>>>> 轉載聲明:版權申明【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來源:醫道and人生

解剖是醫學必修課,亦是一門藝術課

探索生命,解剖生活

相關焦點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切除術 2020-06-15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顱神經和顱神經核的功能解剖學習筆記
    ,同一顱神經可以與腦幹內多個顱神經核聯繫,在外周,不同顱神經的分支可能相互交織、合併;腦幹內某一顱神經核可能與多個顱神經相聯繫,錯綜複雜,容易混淆,容易忘記。(E-W、上泌涎、下泌涎、迷走神經背核);1對內臟感覺核(孤束核);3對一般軀體感覺核(三叉神經中腦、腦橋、脊束核);2對特殊軀體感覺核(前庭、蝸神經核)。
  • 美國神經影像及信息學
    課程計劃在一學年內完成,學生可獲得參加講座及實踐機會,從而具備以下技能:✰ 在siemens 3t和7t掃描儀中獲取mri數據✰ 分析多模態腦成像數據✰ 設計神經影像研究✰ 進行計算建模✰ 使用動物模型技術教學法講座神經解剖學,數據處理,實驗設計和其他主題的課程演講者與討論指導課程,包括演講嘉賓和期刊俱樂部討論實踐培訓
  • 脊椎 MRI 解剖圖譜
    圖 4 L5/S1 水平軸位 T1WI 序列成像:1,腰肌;2,L5 神經根(前支);3,L5 神經根(後支);4,黃韌帶;5,蛛網膜下腔;6,馬尾神經根;7,小關節面;8,髂腰韌帶;9,左髂外靜脈;10,左髂外動脈;11,
  • 顱神經最全解剖圖譜(系統解剖、CT、MR斷層解剖、高解析度DTI成像)
    不少人問:顱神經怎麼找?今天我們來和大家共同學習一下。圖 8 後組顱神經。A,B,水平位和冠狀位 MRI 圖像;C,高解析度示蹤視神經,視交叉,視束;D,E,高解析度示蹤提示視神經和腫瘤關係密切;D,冠狀位前面觀;E,同步顯示右側眶上入路;F,術中所見。A1,大腦前動脈水平段;ICA,頸內動脈
  • 脊椎 MRI 解剖圖譜,你掌握了嗎?
    圖 4 L5/S1 水平軸位 T1WI 序列成像:1,腰肌;2,L5 神經根(前支);3,L5 神經根(後支);4,黃韌帶;5,蛛網膜下腔;6,馬尾神經根;7,小關節面;8,髂腰韌帶;9,左髂外靜脈;10,左髂外動脈;11,
  • 中間神經痛 The Neurosurgical Atlas全文翻譯
    皮膚表面的傳入纖維傳遞來自位於耳廓外耳、耳朵後面、外耳道後壁、和鼓膜外層等處的感覺接收器的神經衝動。中間神經和面神經運動支的行程可以被分為腦池部、內聽道部、迷路部、顱外部。中間神經按照與位聽神經和面神經的關係被分為三段,三段中的每段的平均長度接近2cm。第一段緊貼位聽神經的根部,第二段獨立走行於面聽神經之間,第三段在內聽道內加入面神經運動支。
  • 顱縫再生可減輕顱骨融合症的顱骨和神經認知缺陷
    顱縫再生可減輕顱骨融合症的顱骨和神經認知缺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15:04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顱面分子生物學中心Yang Chai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谷歌圖像識別神經網絡製造幻景
    只是嬰兒學習語言主要是一個整體的學習,不會特意分為識別、理解、合成等不同環節,而對機器來說,識別、翻譯、合成,目前還是分開訓練的。但目前已可實現實時智能翻譯,你聽到的可以是非常逼真的機器合成。 另一方面,今天看到兩組讓人吃驚的消息。一是騰訊科技報導,谷歌新發布的一些機器識別圖像,顯示機器可以製造出一些奇異的幻景。看起來有些像梵谷,特別是畢卡索的畫風,略顯詭異。
  • 我院3D列印技術 助「狹顱症」寶寶重建顱骨
    9月1日,豆豆媽媽帶著豆豆就診我院神經外科,並找到了專門從事小兒神經外科先天性疾病及腫瘤方面疾病研究的醫生符星。主要表現為患兒出生時或出生後2個多月即出現某條顱縫或多條顱縫的早閉,伴發或繼發慢性顱內壓增高、頭顱外形異常、眼眶等部位發育異常。
  • 快速指南:使用OpenCV預處理神經網絡中的面部圖像的
    因此在將圖像輸入神經網絡之前,需要經過一個預處理階段,以便達到更好的分類效果。圖像預處理通常來說非常簡單,只需執行幾個簡單的步驟即可輕鬆完成。但為了提高模型的準確性,這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可以使用OpenCV完成:一個針對(實時)計算機視覺應用程式的高度優化的開源庫,包括C ++,Java和Python語言。
  • 使用神經網絡為圖像生成標題
    我們都知道,神經網絡可以在執行某些任務時複製人腦的功能。神經網絡在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生成方面的應用已經非常引人注目。本文將介紹神經網絡的一個這樣的應用,並讓讀者了解如何使用CNNs和RNNs (LSTM)的混合網絡實際為圖像生成標題(描述)。
  • 小兒頭型異常 當心顱縫早閉
    值得警惕的是,有一種頭型異常,不但影響孩子的顏值,還會對神經、大腦造成嚴重損傷。這種頭型異常叫「顱縫早閉」。  南京兒童醫院燒傷整形外科主任醫師沈衛民介紹,人腦不是生來就是成形的。為給大腦預留足夠的生長空間,人出生後,顱骨間會留有數條縫隙,直到腦發育完成,這些縫隙才會逐漸閉合。所謂顱縫早閉,是指顱縫因各種原因提前閉合,導致一系列病症。
  • 「經顱磁刺激」可復活記憶? 學者:和真實記憶有差別
    不久前有研究者發現,用「經顱磁刺激」的方式,或許能夠喚回一些早已忘卻的「工作記憶」。我們在生活中常用的幹預方式,就是利用一些人為的「小伎倆」,讓我們更容易去記住或者忘卻一切事情。然而這不過是停留在表層的「幹預」,對於科學嚴謹的研究人員而言,真正的記憶幹預是利用科學方式,去找回被遺忘的記憶。   不久前,一篇刊登於《科學》雜誌的文章表示,科學家發現用「經顱磁刺激」能喚醒記憶。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小組通過實驗表明,記憶是可以「復活」的。
  • 聚焦顱咽管瘤:良性腫瘤為何預後不良
    點擊查看 顱咽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不會像癌症一樣傳播,但因為它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非常重要的神經和血管周圍的大腦,以及附近的腦下垂體和下丘腦,這些腫瘤最終增長足夠大能夠壓縮正常垂體,導致失去正常的激素,對正常的生活和繁殖很重要。
  • 3D列印重建顱骨治好「狹顱症」患兒 中國首例
    華聲在線5月20日訊(通訊員 姚家琦 記者 鄧桂明)永州祁陽縣1歲6月的「狹顱症」患兒小晨晨,近日從湖南省兒童醫院康復出院,醫院專家通過3D列印技術,一比一立體重建了晨晨的顱骨模型,準確實施顱骨重建手術,成功治癒了晨晨的狹顱症,這也是中國首例3D列印技術設計微創全顱整形「狹顱症」患兒。
  • 顱縫早閉合影響顏值和智力
    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狹顱症(額縫、矢狀縫、冠狀縫早閉)。    顱骨畸形拉低顏值、影響智力    河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馮書彬介紹,為了給大腦預留足夠的生長空間,孩子出生後,顱骨會留有數條縫隙,隨著腦部發育,顱縫會逐漸閉合。而狹顱症,就是指顱縫因各種原因提前閉合。
  • 男嬰顱骨似外星人 原來是患了狹顱症
    在此次治療過程中,醫學專家由於在術前運用了3D列印技術,等比還原患兒顱骨,使得術中手術更具精確性、減少出血風險等,並且使重塑後的面容更具家族特徵。5月31日,這名患兒將出院迎接自己的首個六一兒童節。  該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鮑南表示,小宇患有非常嚴重的狹顱症,又稱顱縫早閉或顱縫骨化症,這是一種胎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疾病,新生兒發生率為0.6/1000。一般而言,人腦在出生2個月後,腦重量會增加20%,到6個月時增加一倍,為了給腦預留足夠的生長空間,人在出生後,顱骨之間會留有數條縫隙,直到腦發育完成後,顱縫才會逐漸閉合。
  • ...網絡用|圖像處理|圖像傳感器|光電二極體|ai晶片|神經網絡|傳感器
    維也納大學研究人員們試圖通過減少中間步驟來加快機器視覺,他們直接在圖像傳感器中實現了人工神經網絡(ANN)。▲ 輸入信息在視覺傳感器內進行計算,實現智能,高效的預處理傳統AI視覺傳感器的處理過程如圖(a)所示,傳感器收集信號,通過模數轉換器(ADC)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放大後輸入到外部人工神經網絡(ANN),經參數調優訓練神經網絡。
  • MRI檢查技術
    對後顱凹及顱頸交界區病變的診斷具有獨特的優勢。 MRI具有軟組織高分辨特點及血管流空效應和流人增強效應,可清晰顯示咽、喉、甲狀腺、頸部淋巴結、血管及頸部肌肉。對頸部病變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MRI對縱隔及肺門淋巴結腫大,佔位性病變的診斷具有特別的價值。但對肺內病變如鈣化及小病灶的檢出不如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