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網武漢12月7日電(遊蘇杭) 「十四五」時期保險行業怎麼幹?面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險業需如何應對?人身險數位化轉型應當怎麼轉?6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多位監管人士圍繞當前保險行業最受關注的話題予以發聲。
保險業服務新發展格局應聚焦五大方面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保險業要聚焦五大領域,全力服務新發展格局。」銀保監會總會計師馬學平表示。
一要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普惠型農業農村保險;二要聚焦人口老齡化戰略,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三要聚焦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巨災保險和責任保險;四要聚焦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不斷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五要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提升保險業跨境服務能力。
馬學平強調,創新發展要按經濟規律辦事,要加強風險防控,確保有利於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
構建全方位養老服務體系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隨之而來的是對養老產業、康養服務、養老金融的極大需求。面對人口老齡化,我國基本養老金可能面臨缺口,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
馬學平表示,「十四五」期間,保險業要聚焦人口老齡化戰略,深度參與國家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認真總結部分地區試點經驗,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開發適合老年人的健康醫療保險,搭建覆蓋全面的健康保險產品體系,加快第三支柱養老金融保險業務的創新發展,推動醫療、養老、護理、健康管理等多領域的相互融合,構建醫養、康養相結合,多領域、全方位的養老服務體系。
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一級巡視員劉宏健表示,「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老年人的問題已經不單單是家庭的問題,更多是社會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兩年以來,保險公司已累計為失能人員支付基金總額超過20億元,「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家庭的負擔和壓力,改善了失能人員的生活質量和照護品質。」劉宏健表示
劉宏健透露稱,銀保監會已經初步擬定長期護理保險的規範性文件,從參與條件、投標要求、業務經營服務能力、護理機構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建設方面作出明確要求。
「下一步還將積極參與制度設計和政策的制定,加強行業監管,提升行業的專業服務能力。」劉宏健表示。
保險業數位化轉型的同時還應堅持兩條腿走路
「當前隨著客戶對單一保險公司的粘性逐漸降低,保險行業事實上已經進入了客戶主權時代」,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副主任王敘文表示,「未來保險企業的競爭將會是服務的競爭」。
對於當前存在部分人身險公司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在完善線上服務的同時,取消了基層營業網點的櫃面服務功能,給部分消費者帶來了不便的情況,王敘文表示,保險機構網點不僅具有產業和銷售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客戶服務功能,保險公司應按照要求提供相應的線下客戶服務,或設立專門的領導人員,幫助客戶用線上方式完成自助服務。
王敘文強調,儘管保險業開啟數位化轉型新徵程是大勢所趨,加速推進線上化發展也已經成為當前業界的共識,但與此同時保險機構也要堅持兩條腿走路,保留傳統經營服務方式,加強線上線下相融合,人工和智能結合,讓科技成果更好的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責任編輯: 遊蘇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