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童年到成人的漫畫記憶--古今中外動漫大盤點(圖)

2020-12-16 搜狐網

  所有關於動漫的記憶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前所未有豐富多彩,絢麗多姿。我們被傳媒和通訊技術包圍;我們為電影大片,日劇卡通沉醉;我們在城市中生活,變幻無常的學校工作,成功機會讓我們目不暇接;最重要的是,第一次生活在一個呼喚自由,倡導個性的社會氛圍下面,盡情嘗試、尋找真我已經不再是夢想和口號。但看看這個樂土中的我們,疲倦、苦悶、自卑、恐懼,卻又毫無自覺,缺乏耐心,追求刺激,沉湎於享樂。新新人類這個詞,於我們自己來說,是一句露出苦笑,蒼白無力的辯解,對於我們之外的人來說,則是一個含著獵奇,帶著鄙夷,故做姿態的寬容。

  《丁丁歷險記》

  在中國一經露面便吸引無數眼球

  一個有著非常中國化名字的漫畫系列———《丁丁歷險記》,在網上、在書店留住了更多成年人的目光,它就像一個書箱,打開它們,觸及那些陳舊的書頁和記憶中一幅幅畫面,仿佛打開了我們對童年的隱約回憶、年輕時代的瘋狂痴迷及對未來的憧憬與幻想,一切都歷歷在目,讓我們感慨不已。

  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由萬氏兄弟拍攝的《大鬧天宮》、《鐵扇公主》風靡一時。不僅孩子們寵愛有加,就連一些成人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動畫迷」的行列。

  五六十年代,我國首創了充滿民族特色的剪紙片和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人參娃娃》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新時期以來,《三個和尚》、《葫蘆兄弟》、《雪孩子》、《黑貓警長》隨著外國卡通片的大量湧入,國產動畫片開始節節敗退。《一休》、《花仙子》、《米老鼠和唐老鴨》等「洋卡通」牢牢鎖定少兒觀眾。

  對於出身七十年代末的人來說,能夠和大家一起擠在十幾寸的電視機前看黑白雙色的《鐵臂阿童木》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準確地說,我既沒趕上看動畫的播出,也沒有看過完整的漫畫。但是在我十二歲後就沒再接近過的它卻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模模糊糊地記得,它總給我一種傷心的感覺,一點也沒有中國傳統的正義無敵的主旋律。

  《變形金剛》也許今天的人看不上,但我認為實在很棒,首先它包含著我的從童年到大的許多回憶,另外,對於它的機械設定,各種各樣的變形機器人、各種各樣的合體,我認為是魅力無窮的。更重要的是,它的世界觀非常博大,很有一種氣魄,帶有很強的史詩性的故事氛圍,而且人物性格很爛、故事幼稚,讓人物無淚。我到現在也很喜歡擎天柱這個人物,他集領袖的能力、個人的魅力、勇猛、責任感、可信任感於一身,像一個敦厚的長者讓人敬佩。《變形金剛》的動畫到現在好像已經沒落了,這真是很可惜。

  《聖鬥士星矢》:新概念日本漫畫

  曾徵服一代少男少女的心

  80年代辦的「聖鬥士星矢」,每天一集吊得人心裡痒痒,可是就是愛看呀。好像還去買了很多聖鬥士的粘貼畫貼在自己的本子上書上,貼的到處都是。一下課走廊裡總能聽見天馬流行拳,廬山升龍掌之類的聲音。我們幾個小姑娘都喜歡那個在中國習武的紫龍,情竇初開的年紀覺得春麗是那麼幸福。我還喜歡用幸運鎖鏈的阿順,他長得像女孩子,很秀氣很有靈性。最精彩的情節當然是闖十二宮的時候,我最初的關於星座命運的知識就來源於這部動畫片。在那時候我知道我是天蠍座的,後來看星座書發現天蠍座有很多獨特的魅力和個性,於是深深的愛上了自己的星座。

  柴門文的《愛情白皮書》,我對此書的評價很可能在以上所有作者的所有作品之上。就好像其書名曰:白皮書,將我對愛情的認知從頭到尾理了一遍,我的話沒什麼說服力,還是看柴門老師自己的話吧:「《愛情白皮書Ⅱ》結束了。直到現在,我終於可以問心無愧。發自內心地說,《愛情白皮書》也就是我『真正的作品』了。在《愛情白皮書》以前的全部作品,我可以斷言說它們只不過是以《愛情白皮書》為目標的一種階段性的過程罷了。《PS俊平》、《女人作品集》、《同班同學》、《東京愛情故事》、《半熟家庭》,以及正式發表前後的青春短篇作品。比上述的那些作品更經過研磨,刻畫出更深邃的光與影,是我構思《愛情白皮書》三年來的目標。」柴門老師達到了她的目標以上的水準。由「掛居和成美的故事」所構成的這部作品,我想也就是闡述了在愛情之中的男女可能出現的所有心情,在愛情之中的男女可能會受到的所有壓力以及很多很多愛情中近乎於所有可能出現的層面的真正稱得上是「愛情白皮書」的真正的漫畫傑作,真正的「純愛經典」了!

  而且,我可以說「園田成美」是看了那麼多年漫畫以來,看了那麼多漫畫作品之中,我最喜歡的女主角,或者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漫畫女性角色。並不是成美有多麼的完美,老實說比以上提到的那些女主角成美差的很遠,不過,成美絕對是我看過的所有漫畫中性格刻畫最全面,個性最豐滿的。

  《澀女郎》

  成人城市漫畫大行其道

  伴隨著四個酸澀女郎,一幢單身公寓,四種流行基調,一段緋色傳奇,住著結婚狂、萬人迷、男人婆、天真妹四位單身女郎,當然這些外號都是朱德庸起的。

  我們習慣於把我們看的這些膚淺的東西賦予更高的意義,史努比於是被定義為「一隻人文主義的狗」———「它代表著人類永恆的困境———夢想與現實的衝突。這隻倔強富有個性的狗,如此堅決地拒絕承認自己作為狗的身份……舒爾茨把本應從屬於一位熱愛幻想的少年的品質,注入了一隻狗體內,於是這隻狗獲得了罕見的生命力。「丁丁迷」每天心裡惦記的就是那個梳著奇怪髮式,帶著一條小狗,遊歷於世界各地的男孩丁丁,當時他費盡力氣也沒有收集全。

  成人漫畫迷表現出更為實用的心態。記者遇到一位25歲的女孩,在一家著名的網站做管理人員。她說自己平時只看兩種書:時尚雜誌和漫畫,因為時尚雜誌讓你緊跟潮流不落伍,漫畫讓你放鬆讓你快樂,累了一天回到家,她實在沒有精力看那些非得說點什麼道理的書。

  那些虛幻的體驗真的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嗎?我們看過數以百計的漫畫、卡通、電影和通俗小說,在夢幻裡經歷過無數的變亂、絕境、戰爭、殺戮,還有無數的情感糾葛、眷戀、辜負,妒忌和奉獻,許多次從危機中拯救世界,突破困境,戰勝敵人和自己,實現最最任性的願望,達到最最不可能的成功。這些體會給我們以無比的充實感,也左右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但是那些單純美好的感受,那些充滿幸運和巧合的情節,那種毫無保留的被認同,那種酣暢的欲望渲洩,真的就是生活的真諦嗎?我們留下印象的,是過多濃墨重彩的表面的熱鬧,是嫻熟的技巧調製的情緒快感,但是真實生活中的凝重與殘酷,廣博與細膩,都是那些畫面和文字難於表達,無法傳遞的。我們談論愛人,我們會想起熾熱的渴望,激烈的告白,但卻看不到信任,約定和責任,我們談論成功,我們會想到夢想,奮鬥,勝利的喜悅,但是卻看不到偏執,幼稚,不擇手段和強顏歡笑。總之,認識這個世界,對我們顯得分外困難,不能說這就是因為娛樂產品的商業化帶來的惡果,商業化的產品中也有無數非常真實,富於內涵。商業化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我們則是站在這個時代的前沿承受一切的群體。

  總之這就是我們的狀況,我們不能說生活在窘迫和壓抑的時代,但也遠遠不是自由和文明的時代,我們並不是在重複歷史上所有年輕群體的所做所為,我們面對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並且我們只能自己面對這場變革,前人沒有留下任何經驗可以提供幫助。所以我說這是苦悶的世代。

  動漫是漫畫與動畫的一種結合,我一直都非常喜歡看,不僅因為它充滿了驚奇的幻想,雖然有時候在如今顯得不切合實際,在有些故事裡包含著大人對小孩子都解釋不清楚的東西。對於孩子,這些既能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又能懂得更多的道理,何樂而不為呢?而對於大人,不僅僅能作為消遣娛樂,還可以有一種再回童年的感覺。我個人認為非常好。

  我個人認為漫畫可以給我們成人帶來一種「世外仙境」的感受,在工作之餘能讓我們回到單純的世界裡,很多漫畫如《櫻桃小丸子》等,帶給我們的是最簡單和最可愛的世界。愛看動畫,改不了。

  文/沈強攝影/王曉溪

  與日本「漫迷」的超時空對話

  日本漫畫從戰後開始發展,到今天它已經成為一個很成熟的藝術形態,和日本的文學、電影、音樂一樣,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體系。漫畫的流行也很快,比如八零年出生的人很可能對七幾年的漫畫完全不知。以前日本漫畫的創作大都由作家自己完成,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如果一個作家畫了一部漫畫成名了,就會有很多的漫畫的愛好者追隨他,投師於他的門下,從而在漫畫創作上形成工場化。過去的大部分漫畫都是作家自己創作的,現在他們也會根據許多文學作品來改編。由成名的作家創作人物原形,然後門下的眾多弟子來設計具體的情節,當然設計中他們必須充分考慮到作家的創作風格,而不可一意孤行。

  日本漫畫從年齡上可分為兒童漫畫、少年漫畫、少女漫畫、社會化的成人漫畫。日語中的成人漫畫有一些泛指「性」的黃色意味,但是這並不是指全部。日本漫畫在內容上幾乎無所不涉獵。而即使是在一般人看起來毫無興趣的歷史、傳統文化方面的漫畫,作家在創作的筆法上仍會遵循通俗的表現方法。戰後日本成長起來的每一代,幾乎都是在漫畫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從漫畫中學習知識,尋找樂趣。

  漫畫成長的時空錯位:生於70年的日本人VS生於79年的我。

  英樹,生於70年,成長的時期,日本的漫畫已經相當的成熟。

  我,生於79年,初中以前只看過連環畫,快上高中時正趕上中國大量引進日本漫畫,北京卡通要帶動中國漫畫的發展。

  英樹:小學1976—1982,我看手冢先生的《BLACKJACK》,講的是一個醫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雖然沒有學習過什麼系統的醫學知識,但是他卻能治病救人。手塚治虫對於日本的漫畫界來說,是他開創了日本現代漫畫:人文主義的風格,成人化的思維意識。現在在日本像手塚治虫這樣的漫畫大家,已經有他的作品全集出售。像任何一種藝術形式一樣,經典的東西不論在什麼時代都會被承認。還有,就是藤子不二雄的《機器貓》,橫山光輝《三國志》。

  我:(1985—1991)呵呵,我還記得小學五年級和鄰家小女生一起趴在床上看機器貓的樣子,經常會笑得在床上打滾。那時候誰要是有一整套這樣的漫畫可是帥呆了。得用幾塊糖去套瓷,才能排隊借上幾本,一夜速讀,第二天畢恭畢敬還上。

  英樹:初中1982—1985,這時候除了鳥山明的《七龍珠》、《阿拉蕾》什麼的,還會開始看一些青春萌動的漫畫。

  我:(1991—1994),《七龍珠》、《阿拉蕾》這也是我初中———不過是1992—1995年看的———整差了十年。初中時,告別連環畫,日本漫畫進入中國。很貴可是很好看。班上有漫畫迷肯下血本買上幾本,帶到班上傳閱,往往最後的結果是在課上被老師沒收外加請家長。那時,老師認為初中生還看連環畫是一種幼稚的表現。殊不知這東東不叫連環畫叫漫畫,是老幼皆宜的休閒讀物。

  英樹:高中1985—1988,這時最有名的就是《東京愛情故事》,可是因為我個人愛好的原因,我漸漸開始讀一些關於中國歷史、文化的漫畫。在日本漫畫不僅僅是娛樂的東西,很多時候更是年輕人對不熟悉的事物的了解的開始,這種開始簡單輕鬆,更吸引人。

  我:(1994—1997)高中時,電視劇《東京愛情故事》是大家最熱衷的話題。《籃球飛人》、《亂馬》也是這時期讀的。

  英樹:大學1988—1992,大學時,漫畫看的不太多了。偶爾看看比較接近社會人的成人漫畫,好像《課長島大作》什麼的。

  我:(1997—2001)為了學習日語,開始看日本的動漫《橙路》,號稱是很經典的片子,可日本朋友說是她24歲哥哥初中時看的。我倒。

  文/王立華

  記憶中的漫畫主角

  三毛———最原始的漫畫偶像,那時候很淘氣,經常在街道上、牆上畫他的形象。

  孫悟空———最喜歡看的動畫片的主角,那時候我很瘦,被人說成是尖嘴猴腮的,我不但不生氣反而挺自豪,似乎自己也有了一身七十二般變化的神通廣大。

  阿童木———記得很小的時候我有過一件背心上面印的就是阿童木,現在是叫文化衫了,那時就叫背心,背心沒了,阿童木卻不會忘。

  潑奇———還記得花仙子裡那個用雨傘變身的狸貓嗎?他一出場就必有笑料,讓人忘了他的壞。

  機器貓———在多夢的年代,誰不想身邊有個像叮噹一樣的朋友呢?

  冰河———在那個日本漫畫最風行的「古代」,一套《聖鬥士》成了少男少女們談論得最多的話題,這部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白鳥戰士冰河了,他是這部書甚至也是動畫中,最酷的,也是惟一一個聖衣樣式基本不變的青銅戰士。

  寒羽良———喜歡他是因為他很帥很酷而且……很色,頭一個在漫畫中有那麼多嚴重毛病的人當主角,就像當年喜歡韋小寶一樣。

相關焦點

  • 九五後記憶最深處的童年動漫大盤點,快來找回你的童年吧
    提及九零後的童年動漫作品,幾乎都是被引進的優質日漫淹沒,像什麼《網球王子》、《名偵探柯南》、《七龍珠》、《數碼寶貝》還有《百變小櫻魔術卡》之類的,但有些動漫是我們小時候可能非常喜歡看,但在現在或許就被遺忘了,所以今天小編就來帶你回憶一下,我們童年那些遺忘了的動漫作品。
  • 90後CEO吳一鳴助童年經典動漫轉型成人動作手遊
    《摩爾戰記》正是以《摩爾莊園》為基礎,將童年經典動漫《摩爾莊園》轉型為成人動作手遊的創新之作。"和大多數90後一樣,一鳴對童年動漫有一種執愛;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是,他會將這種執愛付諸於行動。此前的《酷酷愛魔獸》、《君臨天下》其實都有童年的影子,而《摩爾戰記》的推出,算是真正實現了一鳴的童年動漫改編夢。"業內一位熟悉吳一鳴的人士透露。
  • 內涵漫畫太現實了,圖三簡直毀童年,圖五就是你現在!
    漫畫是一個涵蓋很廣的區域,兒童喜歡什麼類型的,我們成人又是喜歡什麼類型的?作者可以畫童真有趣的漫畫,也可以畫出那些集思恐意,諷刺現實的漫畫。我們小時候喜歡看漫畫是因為覺得好玩精彩,長大了喜歡看漫畫是因為懷舊,而且有些東西用漫畫表現出來,更加貼心。
  • 動漫人物並不是死肥宅的專屬,還佔據了說唱歌手們的童年記憶
    吳亦凡新專輯被下架,丟人丟成「國際吳」一提起動漫大多數人可能會想起二次元女神和肥宅,但其實許多你想像不到的地方也有動漫的存在,比如說唱。魔頭佛利薩(Frieza):後臺回復「龍珠」觀看視頻詳解:龍珠裡的角色在說唱歌詞裡代表什麼這部長期連載的漫畫和動漫最初誕生於
  • 這8部動漫都是童年的回憶,記憶中的魔法少女,五顏六色的變身
    這8部動漫都是童年的回憶,記憶中的魔法少女,五顏六色的變身以前有兄弟姐妹,最煩惱的莫過於爭遙控器,打不過,就只能失去自己鍾愛的魔法少女番,跟著看他們的魔法少女,誰沒有一個魔法夢呢?誰沒披著床單當過公主呢?
  • 經典體育類動漫推薦,裡面有你的童年嗎?
    前言:動漫的類型很多,常見的有熱血、搞笑、校園、機械、推理、少兒、體育等,其中體育類動漫是既是體育迷又是動漫粉的小夥伴的福音了。雖然體育類動漫很多是帶有誇大色彩的,但也有寫實類的,觀眾不僅能從中享受動漫的美妙,還能從裡面學到很多有關體育的知識。
  • 動漫當中的毀童年鏡頭,大頭兒子有個叔叔,失憶手電筒誰還記得?
    Hello,大家好,這裡是X君的動漫雜談。在我們的童年當中總是有動畫片的陪伴,在我們無聊的時候為我們打發時間,在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為我們排解焦慮的心情,換一句話來說,動漫和我們的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 忘不了的童年經典動漫
    在繼續往下閱讀之前,請確保你已經詳細閱讀,並理解上訴所言聲明。本公眾號不接受任何個人/組織,無視以上內容後產生不良後果的法律責任。       不知道諸位的童年動漫是什麼?        花火我是一個95後。
  • 90後童年記憶測試題,這些動漫還記得幾部?《快樂星球》打底
    今天我們來介紹幾部動漫,看看90後們都還記得幾部,這是在測試90後們的童年記憶。第一部,快樂星球這部動漫屬於真人特攝劇,每一部都十分精彩,充滿了科幻、穿越、友情、成長等元素。當時受這部真人特攝劇的影響去玩悠悠球玩的90後孩子們很多,迄今為止還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第三部,快樂星貓第一部《快樂星貓》是2008年開始播出的,故事主線以星貓尋找12星座的戰士與邪惡黑魔王戰鬥進行開展。很多90後在少年時期可能看多這部國產3d動漫,可是很少人知道這部動漫跟《秦時明月》系列動漫一樣,都是玄機的動漫作品。
  • 穿梭異次元,來自童年的禮物!美圖T9哆啦A夢限量版重現童年經典
    提到哆啦A夢,可能這是為數不多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會一臉憧憬與嚮往的動漫作品。想要任意門穿梭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想要記憶麵包來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如果我有仙女棒,變大變小變漂亮」一度也廣為流傳。
  • 「雙子動漫」張志剛和他的6噸漫畫書(圖)
    「雙子動漫」張志剛和他的6噸漫畫書圖為張志剛展示他的漫畫書。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6噸書有多少?它們的主人用這樣的空間描述給出答案:家裡小書房內滿滿一組書櫃,外加一個10餘平方米的地下室。近日,記者走進唐山動漫達人「雙子動漫」張志剛的藏書地,感受他與動漫結下的不解之緣。  這是一間普通的居民樓地下室,不同的是,這裡除了滿滿當當的書架及圖書之外別無他物,儼然一個小書庫。十多平方米的屋子,被貼牆一圈和當中一溜書架擠佔得只剩下兩條狹窄的過道,窄到僅能容一人側身通過。書架上的每一本書,都被平整地套裝在透明塑封袋裡。  「這是為了隔潮,也能防止書頁折損。」
  • 童年記憶「天地無用」IP登陸ChinaJoy商務區
    原標題:童年記憶「天地無用」IP登陸ChinaJoy商務區   在本屆2017ChinaJoy上,龍族創意工作室會在BTOB場館(場館號:B-103)展示關於」天地無用」的商業合作項目。這是自5月份SNK發布會上首次現身後,龍族創意工作室的第二次公眾活動。
  • 從小畫到產業 40年廣州動漫記錄中國動漫成長足跡
    年代,一個名叫《樂叔與蝦仔》的連環漫畫從廣東紅到了全國,它啟發了很多藝術青年的國漫熱忱,中國動漫開始向更大的市場探索。正在舉辦的「動漫新時代——廣州動漫藝術40年成果展」上,展出的多張《樂叔與蝦仔》的作品勾起了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副主任、漫友文化創辦者金城的回憶。當時,遠在黑龍江的小鎮青年金城,每到周末都要坐汽車專門到省城哈爾濱買刊載這部作品的畫報。「《樂叔與蝦仔》是連環畫向新漫畫轉型的全國第一部成功作品,堪稱廣州人的『漫畫標本』, 啟迪了我的動漫人生。」金城說。
  • 童年動漫中四處「細思極恐」的細節,網友:你還我童年動漫!
    童年動漫中四處「細思極恐」的細節,網友:你還我童年動漫!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童年都是值得回味的。童年所經歷的一切事物,如玩耍過的遊戲,看過的動畫片等等,都是我們不能割捨也無法忘懷的內心最深處的記憶。在童年記憶裡,我們肯定看過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動畫片,比如藍貓淘氣三千問、天線寶寶、名偵探柯南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童年記憶。小時候在看這些動畫片的時候並不會想太多,只會被片中好看的場景,精彩的打鬥所吸引。其實這些動畫片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小時候看這些並不會覺得奇怪,現在大了,回過頭來一看,覺得有些細節真的是細思極恐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童年動畫片中的四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吧!
  • 80、90年代的動漫回憶:那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80、90年代的動漫回憶:那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時代發展的越來越好,新一代的智能一體化也逐漸的取代老一輩的老手藝。不光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八零九零年代再也回不去的童年。那個時候的孩子們驚訝的在電視機面前看到第一個英雄動漫。當時我們的童年就是這樣開始有了色彩。隨後便是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等動漫,那個時候的動畫片已經開始盛行。不僅是動畫漫畫也是滿大街都是。孩子們基本上人手一本。
  • 當我們還為動漫分級爭論時,日本大學早已經設立了動漫專業
    日本是典型的動漫強國,其動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創新和吸引力。動漫是日本的重要產業鏈,在全球鮮有對手。而對於我們大多數中國的80後、90後來說,動漫是他們兒時最難忘的記憶之一,尤其是日本動漫已經成為童年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 探訪日本動漫人物故鄉 回味童年快樂時光
    據日本通網站消息:對於那些曾經深深觸動我們的故事,陪我們一去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甚至一直到現在長大的我們還會以他們為伴,對於動漫迷們來說,到日本旅遊探尋有意思的動漫人物故鄉,一定是另外一種欣喜,那下面就跟我一起踏上一段日本動漫之旅,探訪日本動漫博物館,開啟兒時最溫暖的回憶吧……
  • 記憶中的90後童年遊戲玩具
    00後已經屬於數字移民的這一代了,從小開始的生活中就充斥電子產品,我們90後童年的遊戲和玩具已經在他們的世界中消逝而且淡忘了。90後的童年還是比較簡單,單純的。在我們童年的遊戲中,滿滿的笑聲、打鬧聲,現在想起來依然是那麼的美好的回憶。下面盤點一下90後童年的遊戲和玩具。
  • 不看動畫片的童年不算童年!你還記得這些動畫人物嗎?
    說起動畫,大家一定有說不完話,獅子王、葫蘆娃、阿凡提、寶蓮燈等都是我們曾經的回憶,依稀記得放學後跑回家坐在電視機前,懷著開心的心情等待著動畫片播放的那一刻,幸福的童年時代都是在夕陽下和一群動漫小夥伴度過。大家還能記起小時候你最喜歡的動畫片嗎?這幾個動漫有沒有讓你想起什麼呢?
  • 《櫻桃小丸子》作者去世 感謝她帶給我們很多童年記憶!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明星英語>正文《櫻桃小丸子》作者去世 感謝她帶給我們很多童年記憶!《櫻桃小丸子》系列漫畫作品深受人們喜愛,主角是一位名叫小丸子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