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了多個數加法之後,會遇到一個特殊的情況——多個相同的數字連加。這時,就可以引入乘法的概念了。
我告訴Martin乘法就是幾個幾加起來是幾的意思。雖口語化,但簡單有效。然後,配合著乘法表,開始了乘法的學習。從二二得四開始,先按照加法讓Martin口算來一遍,問他:2個2加起來等於多少?2個3加起來等於多少?……2個9加起來等於多少?都算完之後,媽媽說一句Martin跟讀一句的加強記憶:「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一十八」。過幾天,再從三三得九開始,重複以上步驟。前後經歷了大概一個月,才龜速地到達了九九八十一。
為了紀念Martin在媽媽的引導下完成了九九乘法表的推算,我還手寫了個表,掛在牆上。但是,Martin對於背乘法表這種機械的活動沒多大興趣,妹妹就不一樣了。自從妹妹在自己的智能玩具裡找到了乘法口訣兒歌,就經常會去放,跟著節奏邊念叨邊跳舞。「連加變乘法,一定要記牢。」於是,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階段,妹妹在完全不理解什麼是乘法的情況下,對於乘法口訣比哥哥記得更好。
隨後,從一一得一開始,我像祥林嫂一樣跟馬丁絮叨了起來,「一一得一」就是一個一等於1,……「二二得四」就是「2乘以2等於4」,也就是「兩個2相加等於4」……這個過程是為了讓他把乘法跟他背的乘法表對應起來,習慣乘法的表述。
乘法口訣裡是涉及了乘法的交換律(比如,只有八九七十二,但是沒有九八七十二),這個對於孩子來說理解起來是比較抽象的,需要用一些輔助手段幫他理解。我們用了Martin大愛的樂高,兩種顏色的樂高,綠色的3個,黃色的3個,2個3加起來是6,也就是2乘以3等於6;如果我們把一個個綠色和一個黃色搭配成一組,那麼就變成了3組,每一個組有2個,合起來就是3個2,3個2加起來也是6,也就是3乘以2等於6;那我們就能看到,2個3就是3個2,也就是2乘以3等於3乘以2。舉一兩個例子,孩子就能類比了。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乘法口訣表的記憶,Martin練習多久了呢?大概三四個月吧,記住了嗎?還是有記不住的。無所謂了,背個一兩年總會記住的吧。想想我自己小時候一開始也記不住,背乘法口訣的時候是這麼記的,比如,七七四十九記住了,七八的時候就得靠速算了,腦子裡趕緊拿四十九再加個七,再背七八五十六,什麼時候完全記住的呢?一點兒印象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