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大佬被俘:帶我見你們華野司令!士兵暴怒,抬手就是一記耳光

2021-02-06 聊聊熱點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國民黨軍在解放戰爭期間,大部分時間以整編師、軍一級為行動單位發起戰役。但48年國共軍事力量逐步接近,國軍為減少作戰風險,開始大範圍組建機動兵團,將多個整編師編組在一起,任命一位兵團司令統一負責軍事行動。1948年豫東戰役第二階段,區壽年就是國軍主力第7兵團的中將司令官。不過區壽年不光沒能改變國軍的戰場頹勢,反而自己也成了俘虜,被俘時還挨了一耳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48年豫東戰役,第一階段華野率先奪了開封城,第二階段區壽年和邱清泉兩個兵團十餘萬大軍趕來增援。區兵團實力不如邱兵團,區壽年也不願協同邱清泉作戰,結果7兵團所轄整75師被殲滅,其兵團部也落入重圍。區壽年原本想憑藉手上的1萬多兵力及裝甲部隊死守,等待友鄰部隊過來匯合解圍,沒成想部隊戰鬥力太差,還沒等到友軍靠過來,自己就成了俘虜。


7月6日區壽年被俘時,原本藏身於一輛坦克中,結果履帶被炸毀,無法機動突圍。這位兵團司令眼見自己不能逃脫,反倒故作鎮靜,主動打開了坦克的艙門蓋,自己從上面跳了下來,動作矯健且瀟灑。區壽年跳出坦克時,四周是十幾名端著衝鋒鎗怒目而視的華野士兵。本以為區司令會有所膽怯,舉起雙手乖乖配合,誰知他竟然昂著腦門(區壽年是廣東人,平素梳著背頭,髮型一絲不亂)一臉輕鬆,整理了一下衣冠後,竟慢悠悠地冒出一句:「我要見你們粟司令。」


按理來講,區壽年是國民黨陸軍中將軍銜,還是愛國將領蔡廷鍇的親戚,雖然國民黨的兵團司令職銜,對應到我軍華野部隊要比野司首長略低一級,但要見首長的要求似乎也不算太過分。然而他說這話的時候,坦克周圍全是我軍普通士兵,第一時間哪裡知道跳下來的人就是區壽年。而且區的態度輕佻,竟然一上來就說要見野戰軍首長,被認為有挑釁輕蔑之意。


其中一個士兵以為他只是個坦克手,瞬時間怒火中燒,一句話都沒說,上去就給了區壽年一個大耳刮子。區壽年挨了這一下,愣在那目瞪口呆。後來區壽年的身份被確認後,還是帶到了野司首長那裡,並提了一些對豫東戰局的看法。區壽年後來也沒有進戰犯管理所,我軍對他的處理較為寬大,被俘不到2年後便釋放了。


當然,我軍軍紀嚴明,解放戰爭期間打俘虜的情況肯定是犯紀律的。所以有記載的被俘時挨揍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整個戰爭中也只有兩人。一個是區壽年,另一個是整編66師長宋瑞珂。和區壽年不同,宋瑞珂倒並不是因為不羈的態度挨打,他是47年羊山集被俘後提出讓我軍優待自己的部下時,被氣不過的中野下級指揮員扇了耳光,因為宋瑞珂部的頑抗,羊山集之戰我軍傷亡也比較大。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這個國軍名將被俘後,一直不配合改造,說老蔣肯定會來救我
    眾所周知,國軍的幾大王牌軍都是美械裝備,而最早提倡機械化作戰的國軍將領中,馬勵武就是重要的一員,後來他所統率的整編第26師和第一快速縱隊,都是國軍中的王牌部隊。然而,張克俠、劉汝明在聽到馬勵武被圍的消息後,非但沒有出兵援助,反而匆匆退兵,生怕自己也落入華野的包圍圈。眼瞅著「豬隊友」是指望不上了,馬勵武果斷下令突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斷臂求生。
  • 整編74師5千餘人沒去孟良崮:濟南戰役時,華野一位師長因此陣亡
    孟良崮戰役華野五個縱隊一共殲敵、俘虜32000餘人,但其中包含了國民黨軍一部分支援74師的友鄰部隊,實際上74師真正被殲滅人數不足3萬人。由於山地地形因素,47年張靈甫帶上孟良崮的部隊,不包括師屬榴炮營數百名官兵及大量火炮輜重,這部分官兵沒有被華野消滅,給這支國民黨王牌軍留下了一些火種。
  • 蔣介石心腹廖耀湘被俘後拍桌不服,劉亞樓請出一人,他連敬三杯酒
    ,但這次的客人比較特殊,他們都是遼瀋戰役中被俘的國軍高級將領。前半場進行地相對比較順利,就在劉亞樓拿著酒杯來到一位正襟危坐的四十多歲的將領面前,只見他咬了咬牙,抿了抿嘴,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憤怒,「啪~」他拿起酒杯摔在了酒桌上,然後拍桌而起,怒吼道:「你們解放軍是怎麼打仗的?我的大部隊還沒有擺好陣型,你們就開始進攻了,你們勝之不武!請劉參謀長能否帶我向林彪捎句話,問問他敢不敢和我重新擺好陣勢,一決雌雄?」
  • 國軍有一種軍銜,師長軍長副總司令都可以這麼叫,軍隊一抓一大把
    這個軍銜就是國軍中的「中將」。在上個世紀40年代,國軍軍隊中,任職師長、軍長、兵團司令以及副司令、綏靖區長官、剿總、副總等職位的人,大多都被授予中將軍銜。因此在當時,軍官晉升到了中將這一等級後就很難再向上晉升了。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國民政府對於「中將」這一軍銜不設嚴格限額,但是對於「上將」這一軍銜卻有著嚴格的數量限制。
  • 此人被俘後,陳賡笑著說:我們是校友,他:久仰,你是我的老學長
    毛主席直接下令華野部隊,尋找攻克洛陽的機會。蔣介石見解放軍動彈不得,立即把邱行湘叫到南京,向他面授機宜,到達之後,邱行湘見校長,十分緊張,蔣介石又把他一網打盡,為了更好地保衛洛陽,又把他提升為洛陽守備司令兼206師師長。
  • 1950年解放軍來到此處,國軍士兵流著淚說,你們怎麼才來換防啊!
    我有兩個朋友來過這裡,他們和我一樣是軍人。他們經常給我講這個地方和這個地方的故事我一直很感動。我在新疆呆了五年,但從這裡擦肩而過,我從未後悔過。因為這裡一直在我心裡。所以我想念和尊敬這裡,想念和尊敬沒有去過的地方。
  • 陳毅查張靈甫74師戰敗原因:士兵不想死戰解放軍
    抗戰時期雖然士兵生活苦,很多是被迫抽丁出來的,但每逢與日軍決戰,大多數官兵還是能夠自發地激起愛國熱情,與敵苦戰、死戰而不屈。但內戰中則不同,絕大多數官兵對共產黨並沒有什麼仇恨,認為沒必要和解放軍作戰到底。抗戰時「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心理普遍不存在了,不願為打內戰作無謂犧牲。官兵們將厭戰思想變成了具體行動:一是堅請或設法留守後方;二是接二連三地請假離隊;三是部隊出發前後或行軍途中開小差,逃之夭夭。
  • 國軍將領被俘後如何隱藏身份?王耀武因一卷衛生紙暴露身份
    在之後國民黨軍不斷潰敗,國民黨很多高級將領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兵敗被俘。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是杜聿明、王耀武、黃維等人。當時國民黨高級軍官雖然知道我軍優待俘虜,但是畢竟是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他們還是覺得如果被抓了肯定沒有好下場,所以這些將領有的即便被俘了也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身份。
  • 最機謀的國軍將領,為何被關麟徵懟到吐血?讀懂陳誠,才懂國軍
    黃,說的就是黃埔軍校,陳誠在黃埔擔任過助理教官。陸,說的是陸軍大學,陳誠和蔣介石一樣,都在陸軍大學兼職;浙,就是浙江省,陳誠是浙江麗水人,與老蔣有同鄉之誼;忠,陳誠對老蔣忠心耿耿,自然得到重用。再加上陳誠又成了蔣介石的幹女婿,自然是最受重用的人了。
  • 萊蕪戰役後,王耀武大罵:就是放五萬頭豬讓共軍抓,三天也抓不完
    由於在魯南戰役繳獲頗豐,尤其是在重武器方面,繳獲太多,華野組建了第一支特種兵縱隊,由陳銳霆擔任司令員。魯南戰役結束之後,國民黨內部的將領為掩蓋過錯,謊報軍情,稱華東野戰軍損失慘重,不能持續作戰。  蔣介石相信了底下將領的說法,也認為華野損失很大,已經無力繼續和國民作戰了。
  • 哪3位國民黨軍長被俘後,沒有送進功德林監獄?最後結局如何
    國民黨軍在解放戰爭中潰敗,被俘將官高達數百人,其中有一大批在一線帶兵作戰的軍長。這些軍長大部分送到功德林管理所改造學習,比如淮海戰役中被俘的18軍軍長楊伯濤、第10軍軍長覃道善、85軍軍長吳紹周等,多達數十人都需要關押改造,最快也要1959年才釋放。
  • 1949年,這位國軍中將已撤退到臺灣,為何30多天後還是進了功德林
    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俘的國軍將領中論官,湯堯絕對能排進前列。他淪為俘虜時的職位是國軍陸軍副總司令。但奇怪的是要論名氣,,這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遠不及其他國軍高級將領。這主要是因為湯堯這個陸軍副總司令是趕鴨子上架才當上的,新官上任不出一個月就被我軍活捉了。
  • 他本是國軍的副連長,被俘後參加紅軍,25年後成為開國中將
    而在這其中有一位開國中將曾經是國軍的副連長,被俘後參加的紅軍,後來成為戰功赫赫的將軍,此人名叫劉金軒。劉金軒1908年出生於湖南祁陽,在他出生14個月後,母親就不幸病故了,父親為了維持生活,經常外出打工,根本沒時間照料劉金軒,小時候的劉金軒就靠著下河摸魚撈蝦,上山砍柴割草賺點零錢補貼家用,可謂嘗盡人間心酸冷暖。
  • 國軍美少女日記:險遭玷汙被團長夫人解救
    我跟隊副商量了,咱們就演保留劇目《麒麟鎮》,喬瑩不在,她的角色給林婕,原來喬瑩、林婕就是A、B角嘛。再加上輕音樂小合唱獨唱,時間正合適。《你這個壞東西》不能唱了,老曲你再另選一首。姜瑞田在譜臺上搞點兒新花樣,把原來的換掉,動動腦筋,好好設計一下。」
  •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中有一個著名的「天下第一旅」,它是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全部裝備美式武器,多年來以其無敵的戰鬥力被蔣介石、胡宗南吹噓為「天下第一旅」,它曾經當過蔣介石的警衛部隊,人稱「蔣家御林軍」。
  • 沒打過仗卻被任命為司令,他被俘後蔣介石沉默半晌,說了十個字
    提起大名鼎鼎的軍統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們主要負責刺探情報同時從事一些暗殺活動,這個組織在抗戰時期做出了許多的貢獻,被他們刺殺的日偽高官不計其數,而這個組織的前身就是復興社特務處,復興社的另一個名字就是「藍衣社」,一開始他的創辦者並只有戴笠,還有一個身份和能量都不亞於戴笠的大人物康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