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心腹廖耀湘被俘後拍桌不服,劉亞樓請出一人,他連敬三杯酒

2020-12-18 超哥解歷史

01劉亞樓宴請被俘國軍將領,酒桌上他拍桌不服

1948年10月,東北野戰軍司令部的一個房間裡擺好一桌酒菜,劉亞樓(代號103)參謀長正準備宴請客人,但這次的客人比較特殊,他們都是遼瀋戰役中被俘的國軍高級將領。待國軍將領一一就座以後,根據野司林彪(代號101)和羅榮桓(代號102)的安排,劉亞樓說明了宴請的目的和意義。

也許是被俘的緣故,畢竟作為國軍高級將領,軍人血性和榮辱心還是有的,酒桌上每個人基本不怎麼說話,只有在被問問題的時候,才會以一種回答的姿態交流,因此,酒桌上氣氛略顯沉悶。為了緩和氣氛,也為了表明誠意,劉亞樓決定與在座的每一位敬酒喝酒。

劉亞樓,東北野戰軍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空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前半場進行地相對比較順利,就在劉亞樓拿著酒杯來到一位正襟危坐的四十多歲的將領面前,只見他咬了咬牙,抿了抿嘴,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憤怒,「啪~」他拿起酒杯摔在了酒桌上,然後拍桌而起,怒吼道:「你們解放軍是怎麼打仗的?我的大部隊還沒有擺好陣型,你們就開始進攻了,你們勝之不武!請劉參謀長能否帶我向林彪捎句話,問問他敢不敢和我重新擺好陣勢,一決雌雄?」當時,所有在座的人都被驚住了。

02廖耀湘的傲氣是有資本的

這位拍桌不服氣、被俘後還如此猖狂的高級將領是誰?他正是在東北戰場上掌握著國軍最精銳部隊的第九兵團司令廖耀湘。在國軍中,國軍將領脾氣大是很正常的,他們平日裡已經習慣了高高在上的感覺,不懂得什麼叫做與士兵打成一片,不理解什麼是「同甘苦,共患難」,更何況廖耀湘的傲嬌是有資本的。

首先,廖耀湘是蔣介石的鐵桿心腹,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廖耀湘讀書時家裡貧窮,父母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供他讀書,他立志要成為一名軍人,並渴望考入黃埔軍校。1925年,黃埔軍校第五期招生時,他沒有路費從長沙乘車去廣州,即使遠行千裡廖耀湘也要想盡各種辦法奔赴廣州,結果錯過了招生截止日期,他與黃埔軍校第五期擦肩而過。次年,廖耀湘提前做好準備,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如願以償考入了黃埔軍校,成為第六期學生。

曾任蔣介石「五大王牌軍」新編第六軍軍長,後廖耀湘任遼西兵團司令,指揮6個軍,組成西進兵團增援錦州。

廖耀湘在校期間勤奮好學,讀書用功,經常受到教員們的讚揚。一次,學校有公費去法國聖西爾軍校留學的好機會,入選條件是考試成績需要名列前茅。考試成績出來後,廖耀湘考了第三名。按理來說,留學名額裡面有他是板上釘釘的事,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卻被刷了下來,理由很奇葩——個頭不高,樣貌不帥氣。當時可把廖耀湘氣壞了,他找到了主管留學考試的相關教員,但絲毫沒有解決問題,他體會到「叫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無奈感受。但很快得知此事的蔣介石向廖耀湘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被蔣介石破格點名赴法國留學。可以說,蔣介石對廖耀湘有知遇之恩。

留學歸來後,廖耀湘從連長做起,幾乎以每年升一級的速度不斷被蔣介石提拔。士為知己者死,後來的崑崙關會戰、雪峰山戰役以及緬北反攻戰等經典戰役證實了廖耀湘的勇敢與忠誠,他用輝煌的戰績來回報蔣介石對他的重用。

蔣介石對高級將領訓話

其次,廖耀湘在增援錦州戰役中,掌握了蔣介石王牌五大主力中的兩大主力新一軍與新六軍,要知道兩個王牌軍全部美械裝備,是王牌中的王牌,這既體現了蔣介石對他的充分信任,也表明了蔣介石對他軍事指揮能力的肯定。由此可見,廖耀湘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非張靈甫(74師師長)、楊伯濤(十八軍軍長)等人所能比擬的。

第三,廖耀湘善打惡仗、硬仗。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抗日戰爭時期曾率領遠徵軍第22師進入緬甸與日軍作戰,他以區區9000人的兵力抵擋10萬裝甲日軍的進攻,為英軍的成功撤退爭取了時間。但帶來的後果是22師成為孤立無援之師,極有可能被日軍吃掉,在形勢萬分危急之時,廖耀湘率領部隊進入野人山。不說別的,僅僅是進入野人山的勇氣就非常令人欽佩。

入緬遠徵軍傷亡人數

野人山位於中、印、緬交界處,綿延千裡,縱深200餘公裡,山上喬木遮天,藤草迷漫,終年不見天日,猛獸成群,毒蛇、瘧蚊、螞蝗遍地。而且野人山山高林密,河流縱橫,雨季泛濫。蚊蟲、毒蛇、瘴氣,讓人防不勝防,而每一擊都是致命的創傷。

可想而知,廖耀湘和他的22師士兵在野人山經歷了怎樣的磨難,他們一走就是三個多月,在喪失補給的條件下,他們要從危險重重的深山裡解決衣食住行問題。最後只有3000多人活著走出了那片「吃人」的野人山,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野人山之行極大地提升了22師的凝集力和頑強的戰鬥力。後來,廖耀湘在緬北反攻戰場上率領他的虎狼之師殲敵數萬日軍,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令日軍聞風喪膽。

03廖耀湘為何被俘,他究竟敗在了哪裡?

儘管廖耀湘是蔣介石的心腹,儘管他作戰勇猛,儘管他手中握有十萬精銳部隊,但他還是敗了,甚至敗得一塌糊塗,而且在逃亡過程中因拙劣的喬裝技術,被解放軍戰士輕鬆識破並被俘虜。廖耀湘敗在了哪裡呢?在他拍桌怒吼不服氣之前,他一直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

第一,敗給了癱瘓的指揮系統。在增援錦州過程中,廖耀湘的西進兵團喪失了指揮系統,廖耀湘的部隊群龍無首,一盤散沙,將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將,很容易被解放軍各個擊破,圍而殲之。說來也巧,在戰役中,東北野戰軍的一個營意外地摸進了廖耀湘兵團司令部駐地,看到他院子裡插著好幾根天線,解放軍戰士認為此處一定是個指揮部,至於是敵軍哪支部隊的,起初解放軍戰士並不知道。

於是,解放軍立即對插有電線的院落展開了轟炸,當場炸死廖耀湘兵團司令部的十幾個重要人員,使廖耀湘的指揮系統徹底陷入了癱瘓,隨即失去了部隊的控制和調度。但這種情形實屬意外,具有偶然性,廖耀湘在主觀上很難預測的。隨著廖耀湘指揮情報系統的癱瘓,他的部隊被東北野戰軍一口口吃掉。

戰場中的廖耀湘

第二,敗給了低沉的軍隊士氣。士氣是一支部隊的靈魂,有士氣的軍隊一般不會失敗,但廖耀湘的部隊已經兵敗如山倒,士兵們毫無鬥爭士氣,他們已經不願再為蔣介石發動的內戰而作出犧牲。廖耀湘手下的十萬軍,頃刻間瓦解,竟然連三天都沒有撐下來,其中大部分士兵都向解放軍投降了,這也是廖耀湘部隊毫無鬥爭士氣的主要體現。

第三,敗給了民心。事實上,廖耀湘的士兵不知道他們為誰而打仗,士兵的家庭一般都是貧苦人家,而解放軍在鄉村中執行的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等,他們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士兵怎麼能與維護並代表貧窮人家的人作對呢?

04廖耀湘大師兄一席話令他醍醐灌頂

面對廖耀湘的怒吼和不服氣,劉亞樓笑而不語,他起身向房間門口走去,過了一會,他邀請了一位國軍將領進入房間。就在這位國軍將領走進房間門口的一剎那間,房間裡的人全部起身向他敬禮。廖耀湘也被驚得目瞪口呆,原來進入房間的正是他的黃埔一期大師兄鄭洞國。

廖耀湘平時猖狂慣了,國軍將領中能讓他佩服的沒有幾個,但鄭洞國就是其中之一,平日廖耀湘對鄭洞國非常敬重。廖耀湘很吃驚能在東野司令部駐地遇到鄭洞國,因為據他所知,鄭洞國在長春戰役中殺身成仁了。對此,蔣介石還對鄭洞國殺身成仁之舉表彰,號稱國軍將領向鄭洞國學習。

鄭洞國,1945年回國後,歷任第三方面軍副司令、東北保安副總司令、代總司令等職,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鄭洞國向廖耀湘解釋了其中原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蔣介石已經失去了民心。作為軍人,更應看清楚大勢,切不可逆歷史潮流而行,否則只會被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鄭洞國感嘆,他希望能以後可以為祖國和人民做事,為建設新中國儘自己的一份力。

廖耀湘知道鄭洞國是一位不怕死的將軍,也熟知他的忠義和氣節,如今,連大師兄鄭洞國都作出了新的改變,再聯想到蔣介石之前的所作所為,導致數十萬國軍精銳盡喪,百姓們也民不聊生,看來蔣家王朝的氣數確實已經到頭了,他再一味的愚忠也毫無意義。想到這,廖耀湘徹底頓悟,他立即走到劉亞樓跟前,向他連續敬了三杯酒,希望劉亞樓原諒他的魯莽和無知。隨後,劉亞樓談了他對革命必勝的信心以及期望各位國軍將領好好接受改造,爭取早日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和為人民服務工作之中。

相關焦點

  • 廖耀湘被俘後拍桌子摔酒杯,劉亞樓請出一人來,他連敬三杯酒!
    而今天故事的主角廖耀湘被俘後竟然還擺起架子,不接受劉亞樓將軍的敬酒,可以說是非常囂張了。 這個廖耀湘究竟是什麼身份呢?1906年出生的他六歲就開蒙讀書,之後還進入小學接受了現代教育。成績優異的他後來考入黃埔軍校,公費去法國留學。回國後,廖耀湘任國軍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騎兵隊少校連長,軍士營學兵連連長。抗日戰爭時期他積極參加作戰,立下赫赫戰功,是一位愛國將領。
  • 廖耀湘被俘後直拍桌子,劉亞樓將軍請出一個人,他看後連敬三杯酒
    過了一段時間,他被戰士們送到了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將軍那邊,劉亞樓將軍對廖湘這樣的高級將領有幾分敬意,專門安排了一桌菜為他接風洗塵,面對劉亞樓將軍的招待,廖耀湘一點都不給面子,他被俘後還拍桌子叫囂說,你們這是怎麼打仗的,懂不懂戰術,亂打一氣,我要求雙方把部隊排開,重新再打一次。
  • 民國歷史人物——廖耀湘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謝謝!)遼瀋戰役中,廖耀湘兵團覆滅。廖耀湘本人選擇了逃跑,可是他的逃跑技術太拙劣了,根本無法跟他的打仗水平相媲美。逃跑嘛,肯定是要化裝的,因為四面都是東北野戰軍。
  • 他是蔣介石的心腹將領,妻子苦等27年,卻在他出獄後1年去世
    拿起中國近代史,總避免不了一個人身影,那就是黃維,蔣介石的心腹將領,最高統兵人數達12萬人之多。他輾轉反側的一生,有抗日戰爭時與日寇拼殺的勇氣;卻也有思想頑固不化的執拗。他的一生或許要從頭說起。黃維1904年出生於江西貴溪,少年時也曾在家鄉宣傳共產主義被驅逐,後經方志敏介紹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與陳庚,宋希濂,徐向前,杜聿明等為同學。經歷了黃埔軍校的滋養,黃維畢業後,在蔣介石帶領的討伐陳炯明的兩次東徵中,以及與直系軍閥孫傳芳的戰鬥中,表現出色,逐漸受到蔣介石的器重。
  • 蔣介石心腹張靈甫死亡真相:飲彈自殺
    關於蔣介石最為鍾愛的心腹將領張靈甫如何致死,幾十年來,一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死後張靈甫又葬於何處?更是鮮為人知。   在前不久,張靈甫之子張道宇先生在接受某家媒體採訪時,方才透露了其父親抗日名將張靈甫的真正死因:「我父親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個有軍人魂,有武德和氣節的英雄人物。
  • 遠徵軍名將廖耀湘簡介:出身聖西爾軍校的悍將
    廖耀湘,國民黨將領,愛國民主人士,曾任蔣介石「五大王牌軍」之一的第新編第六軍軍長。黃埔學校第六期畢業,後留學法國,回國後參加南京保衛戰,1940年同杜聿明率領中國遠徵軍赴緬甸抗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 他是蔣介石校友陳誠的同桌,抗日戰至最後一人,國共都承認的烈士
    朱將軍的履歷不平凡,他在保定軍官學校上學時,是蔣介石的校友,而且還是「土木系」的首領陳誠的同桌同學。這份關係可了不起,要知道蔣介石是非常看重「血統」的,特別重視的就是他學生時代及黃埔時代的校友及學生們。
  • 他是蔣介石的心腹大將,卻犯下致命錯誤,被蔣介石打的頭破血流
    蔣介石是一個特別重視派系的人,對蔣介石來說,因為他曾經當過黃埔軍校的校長,所以他把從黃埔軍校走出來的將領視為自己的嫡系。傳言在國民黨內要想升官兒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是黃埔系;第二必須是老蔣的老鄉;第三要忠誠於老蔣。
  • 沒打過仗卻被任命為司令,他被俘後蔣介石沉默半晌,說了十個字
    ,在學校裡他多次組織在校的中國學生活動,在學校裡極具影響力,也因此受到了蔣介石的賞識。 回國之後就被蔣介石視為左膀右臂,並且在蔣介石的授意下跟戴笠一起組建了「復興社」,復興社這個名字都是由他建議定下來的。跟戴笠不同的是他主管的是「別動隊」系統,這個系統大多是軍校的失業學員,將他們培訓成了專業的特工。武器和待遇甚至比戴笠的「特務處」還要好,秉持著「見官大一級」的想法,到處耀武揚威。
  • 抖音敬自己酒的說說 敬自己三杯酒唯美勵志句子分享
    在抖音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些讓自己深有感悟的東西,比如說最近有一個視頻就是敬自己酒的說說,來看看敬自己三杯酒唯美句子。  敬自己三杯酒唯美勵志說說句子  示例一:  第一杯,敬自己,人生少年,歷經磨難!
  • 八月,這三杯酒敬自己!
    >八月當靜謐的秋日來臨涼風習習,月上柳梢讓我們靜下心來,拿出杯盞,倒上美酒細細品味,與自己對話第一杯酒,敬自己那些畫面就像是電影一樣在腦海裡閃過看過醫者驚心動魄的救治畫面也看過大家如何齊心協力地抵禦新冠病毒還好我們已經從那個時候挺過來了這一杯酒,敬
  • 吳鐵成曾是蔣介石的鐵桿心腹,為啥晚年被蔣介石給罵死了?
    吳鐵成在外交方面很有能力,因此成為蔣介石的心腹。但是,晚年的吳鐵成竟然被蔣介石給罵死了,這是為什麼呢?吳鐵城父親在光緒初年到江西九江,初任商店司帳,後自營洋貨店,曾為九江商會協理,在當地頗有影響。吳鐵城就出生在這裡。年少時,吳鐵城由其父延師教授,學習經史、外文,17歲入九江同文書院。1909年與林森相識,同年經林森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吳鐵城策動江西新軍標統馬毓寶在九江獨立,為光復江西立下功勳。
  • 我有三杯酒:一杯敬師長,一杯敬朋友,一杯敬自己!
    是的,看到主角們的茫然無措,老影突然莫名的感動,或許只有像我這樣在進入社會後經歷過很的迷茫和摸索期的朋友才對這部電視劇產生特別的情感吧!畢業後的敏感與疼痛電視劇中,張長弓畢業後,屢試屢敗,半年多都沒能找到工作,這一時期,一家人都小心翼翼地對待他,生怕說錯了話讓他難受。
  • 歷史再現:陳長捷「蔣幹盜書」中圈套,劉亞樓「周瑜裝睡」取天津
    因此,他建議打天津。林彪同意了他的這個想法,報給毛主席後。主席從善如流,回電:「你們打天津的想法是十分正確的。」劉亞樓向林彪、羅榮桓請戰,提出要當打天津的總指揮,林彪同意。上報中央軍委,得到批准。劉亞樓指揮東北野戰軍共22個師34萬人,4天時間就完成了對天津的包圍。
  • 蔣介石做了什麼動作?讓「戰神」林總慌了神!幸虧羅榮桓想出對策
    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戰場上,東北野戰軍的參謀長劉亞樓,正和林總、羅榮桓坐在火車上,準備秘密搬遷指揮部。此時已是深秋的10月,東北的天氣已經開始逐漸變冷了。當火車經過鄭家屯車站時,劉亞樓立即命令火車停下來,讓通信員架起電臺與中央取得聯繫。
  • 抗日戰爭國軍裝甲師,蘭封會戰志得意滿,蔣介石為何卻破口大罵?
    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蔣介石中央軍嫡系將領徐庭瑤奉命趕赴長城一線支援,在戰場上徐庭瑤和其麾下將領杜聿明深受日軍裝甲部隊之困擾,決心建立國軍裝甲部隊。長城抗戰結束後,徐庭瑤和杜聿明開始致力於創建國軍裝甲兵團,這支部隊後來成為了淞滬會戰以及南京保衛戰中國軍唯一的主力裝甲部隊。
  • 在黃埔軍校,他的話比蔣介石更管用,沒有人敢不服
    要問誰是黃埔軍校裡說一不二的存在,很多人都會投蔣介石一票。 確實,老蔣身為校長,絕大多數黃埔學生都會追隨其左右,但其實在老蔣之外,還有一個人,讓大家從心裡都非常敬重,就連陳賡都說:「他是我們所有人的大哥,沒有人不尊敬他。」 究竟是誰有這麼大的面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