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被俘後拍桌子摔酒杯,劉亞樓請出一人來,他連敬三杯酒!

2020-12-18 騰訊網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解放軍優待戰俘,戰俘們有的真心悔改,有的假意投誠,但最基本會表現得很誠懇。而今天故事的主角廖耀湘被俘後竟然還擺起架子,不接受劉亞樓將軍的敬酒,可以說是非常囂張了。

這個廖耀湘究竟是什麼身份呢?1906年出生的他六歲就開蒙讀書,之後還進入小學接受了現代教育。成績優異的他後來考入黃埔軍校,公費去法國留學。回國後,廖耀湘任國軍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騎兵隊少校連長,軍士營學兵連連長。抗日戰爭時期他積極參加作戰,立下赫赫戰功,是一位愛國將領。解放戰爭時期廖被任命為國民黨最精銳的第9兵團司令,下轄5個軍。

1948年9月,解放軍發起遼瀋戰役,包圍錦州,廖耀湘任遼西兵團司令率軍增援。也是他黴運當頭,四野三縱一個營看到一個天線林立的院落就扔了一堆手榴彈猛炸一通,誰知這裡就是廖耀湘的總指揮部,幾十位高級官員飛上了天,西進兵團指揮系統全部癱瘓。

之後兩軍不斷進行包圍與反包圍,穿插與堵擊,追擊與逃跑,雙方軍隊攪在一起,全都亂了套。不僅國民黨部隊兵找不到官,官顧不上兵,解放軍的建制也分解成師團營。劉亞樓將軍建議:「不如來個大膽穿插,全面滲透,以亂治亂,亂而取之。林將軍更乾脆,他說:「告訴部隊,哪裡有槍聲就往哪裡打,哪裡槍聲密集就往哪裡衝。縱隊不要去找師,師不要去找團,大家都去找廖耀湘就行了。」

一時間,遼西平原煙塵蔽日,吼聲震天,經過兩天一夜的戰鬥,廖耀湘十餘萬部隊全部被殲。

兵團覆滅後,廖耀湘選擇逃跑。他偽裝成一個南方商人,但是因為他有湖南口音,而且體貌特徵明顯,很快就被盤查人員識破。被發現後,他反倒不害怕了,直接承認身份還擺起譜來,劉亞樓聽說後親自趕來慰問。

席間他端起酒杯說:「讓廖將軍受驚了,歡迎廖將軍的到來。」廖耀湘卻不搭理,一副不屑的樣子。他再次端起酒杯,廖耀湘卻猛地站了起來,說:「你們共軍打得什麼仗?根本不懂戰役,也不講究戰術,如不信,我們把部隊擺開,重新打。」

「不是我們不講究戰術,是你看不懂我們的戰術。」劉亞樓話中有話的說;「我們以能打勝仗為原則,以有效地消滅敵人為目的,事實不是已經證明了麼?」聽到這,廖耀湘的臉漲紅了,他他惱羞成怒,抓住酒杯摔得粉碎,生氣地說:「你們就是些土八路,用奇怪的戰術打仗。"

劉亞樓十分鎮定,他請來一人,廖耀湘瞬間目瞪口呆,這人就是廖耀湘的黃埔大師兄鄭洞國。要知道國民黨方面宣布鄭洞國兵敗成仁,而且他在抗日戰場上一直是猛將,所以廖非常吃驚。

鄭洞國解釋說:作為一個軍人,我從來不怕死,可是後來我想明白了,為那樣的政府殉葬不值得。廖耀湘聽完慢慢地端起酒杯,喝了起來。

一陣沉默,廖耀湘似乎想明白了什麼,他慢慢站起來,連向劉亞樓敬了三杯酒。

劉亞樓回來把宴會風波講給其他將軍聽,他們大笑不止,說:「他廖耀湘既懂戰役,又講戰術,但進入東北以來打過什麼勝仗!「而蔣在得知廖耀湘兵團覆滅的消息後,氣得吐血不止,沮喪說:「東北全軍,似將陷入墨盡之命運,寸中焦慮,誠不知所止矣!」

相關焦點

  • 廖耀湘被俘後直拍桌子,劉亞樓將軍請出一個人,他看後連敬三杯酒
    廖耀湘是國民政府的一個高級將領,他在遼瀋戰役中敗得特別悽慘,原本他想化妝逃跑,結果因為化妝技術太過惡劣,被我軍很快抓了起來,身份暴露之後,廖耀湘非常的抓狂,但是他也沒有繼續否認,而是非常驕傲地對別人說,我就是廖耀湘。
  • 蔣介石心腹廖耀湘被俘後拍桌不服,劉亞樓請出一人,他連敬三杯酒
    01劉亞樓宴請被俘國軍將領,酒桌上他拍桌不服1948年10月,東北野戰軍司令部的一個房間裡擺好一桌酒菜,劉亞樓(代號103)參謀長正準備宴請客人前半場進行地相對比較順利,就在劉亞樓拿著酒杯來到一位正襟危坐的四十多歲的將領面前,只見他咬了咬牙,抿了抿嘴,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憤怒,「啪~」他拿起酒杯摔在了酒桌上,然後拍桌而起,怒吼道:「你們解放軍是怎麼打仗的?我的大部隊還沒有擺好陣型,你們就開始進攻了,你們勝之不武!請劉參謀長能否帶我向林彪捎句話,問問他敢不敢和我重新擺好陣勢,一決雌雄?」
  • 民國歷史人物——廖耀湘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謝謝!)遼瀋戰役中,廖耀湘兵團覆滅。廖耀湘本人選擇了逃跑,可是他的逃跑技術太拙劣了,根本無法跟他的打仗水平相媲美。逃跑嘛,肯定是要化裝的,因為四面都是東北野戰軍。
  • 揭發酒桌套路:為什麼酒過三巡好辦事?敬酒、罰酒都要連喝三杯?
    「三」在中國酒文化裡有著特殊的含義,在酒桌上,不論是進酒還是罰酒,都要連喝三杯。想要聽到對方說真心話,也要酒過三巡後才會吐露。這背後到底有什麼講究,隱藏了什麼秘密?身為一名知酒明禮的好孩子,酒小胖今天就和各位老鐵們聊聊。
  • 工作聚餐,老闆敬新員工三杯酒,隔天新員工接到消息蒙了
    早在三國時期,在聚餐時飲酒的故事數不勝數,而酒也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徵,在古代有劉關張三兄弟借酒結義,不過更多的是將領在出徵前用酒犒勞三軍,像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可見古代人也非常重視團建!現在雖然時代變了,但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風俗還是沒有變,現在的領導在跟員工一起吃飯的時候,為了讓員工們更加努力工作,也會用酒來招待大家!可見酒在歷史中佔有非常大的比重。前兩天小編的一個朋友就跟我分享了他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
  • 關於喝酒的那些事|為什麼「敬」也三杯,「罰」也三杯?
    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自從酒出現之後,作為一種物質文化,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體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
  • 三杯酒:一杯敬昨天,一杯敬今天,一杯敬明天
    我是小魚記憶,請幫忙「關注」一下我,謝謝!認識你就是最美好的開始。小陳是一個不善言談的男孩,那年畢業後就在鎮上找了一份工作,工資不算很高,但他幹得很開心。有一天,小陳和同事正在幫老闆整理材料,同事說有點悶想放點音樂,問小陳比較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小陳說,隨便吧!
  • 仰韶故事會:人生三杯酒,杯杯有仰韶!
    大虎考上河南大學的那一年,我不出意外的開始了復讀生活,結果,還是老樣子,喝酒、打牌、玩遊戲、上網……每當喝到仰韶酒,就會開心得不得了,經常喝的迷迷糊糊,把課本都賣了換酒錢,復讀了四年,連個大專都沒考上,大虎大學畢業那年,我也雄心壯志的來到省城鄭州打工。
  • 第一杯酒敬青春,第二杯酒敬兄弟,第三杯酒……
    脫疆的思緒飛回瀰漫歷史迷香的中國宣城,小辮,鬍子,感覺自己就像一粒落入砂礫中的灰塵,微不可視,俗不可耐,就在前兩天還看到《水木年華》首戰大敗的新聞,那些所謂的專業評委竟然給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們幹掉,終於明白當年嶽飛之死的緣由,有時候站在鏡子面前,也很討厭油膩的自己,有時候也在想,油膩是衰老的代名詞嗎?是不是不喜歡就以不喜歡的理由拍死?
  • 玖億酒友:父親節,敬父親三杯酒!
    6月21日,父親節,敬您三杯酒【第一杯酒,敬青年的父親】曾經的您,意氣風發是一座巍峨的山用您堅實偉岸的身軀將我擎起>感謝有您育我長大【第二杯酒,敬中年的父親】昔日的您,厚實堅強是一架登天長梯用您的高度幫我登上夢想之巔
  • 2020年,先敬自己三杯酒,願來年一切順利
    下班後有應酬酒局得去,這是工作需要。周末休息,有遠房親戚的婚禮得去,這是人情需要。一場場得去的約,一場場得赴的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侷促,感覺總是奔赴在不同的場合,喝著不願喝的酒。所以我希望新的一年,你能活得更灑脫,過得更「任性」。願被迫參加的酒局少一點,開心赴宴的酒局多一點。願你喝下每一杯酒都更加的從容。
  • 鄭酒師:2020最後一月,需敬自己三杯酒!
    不知不覺十一月已過去,2020年只剩最後一個月了,而今天的你需要敬自己三杯酒哦,不念過往,不畏將來,一起來看看是哪三杯酒?敬一杯,鼓勵自我 最後一個月,請敬自己一杯酒,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再努力一下,不要被困難所壓垮,所有的艱難終有過去的時候,挺過低谷,便是康莊大道。
  • 湘之潤窖齡酒:為什麼「敬」也三杯,「罰」也三杯?
    人們在酒文化活動中,常蘊含著對某些觀念的崇尚和對某種理想的追求,並常常成為引發和指導人們酒行為的一種原動力。這些觀念和理想蘊含在人們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求圓滿:「三杯酒」的習俗在中華酒文化中極為常見。敬三杯酒、罰三杯酒,其中「三」這個數字就含有追求圓滿的意思。敬三杯也好,罰三杯也好,既有情分的圓滿表達,也有完全徹底的「認錯」。
  • 喝酒時的「門道」,前三杯到底該怎么喝?看完漲知識了!
    第一個連敬三杯。這個在酒桌上大家都了解,比如請朋友或者領導喝酒的時候,有求於人或者自己是小輩,就會敬對方三杯酒。而且這三杯是最有意義的,傳統的說法有事不過三,古代以三為大,數量上確實不算多,但是就是一個頻度極限的詞。有多時候,在傳統習俗中,敬酒都是敬三杯酒,敬天地祖宗都是三杯,在中國有很源遠的意義。
  • 《雪中悍刀行》:我想敬這三杯酒,無愧江湖與豪情!
    今天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在聽著《雪中》的收音機版本,就是無端的,有些感慨,就動筆開始寫,我想敬幾杯酒,給書中的那些江湖豪客們,當然,由於篇幅有限制,今天給各位看官先敬三杯哦!第一杯酒,敬徐鳳年的父親,俆驍。那個二品武夫瘸子,壓了兩座廟堂,一座天下不敢動彈。
  • 「魚頭酒」你會喝嗎?據說一條魚能喝108杯酒,酒桌文化太深奧
    如果我們在酒店吃飯,那些訓練有素的服務員都會將魚放在桌子上,然後轉動桌子,魚頭轉向酒席正位的尊著,一般人也不會再去輕易的轉動桌子,於是開喝「魚頭酒」。「魚頭酒」的由來早在趙匡胤統帥北徵抗敵時期,正值正月初三,天氣寒冷,於是趙匡胤下令在「陳橋驛」安營紮寨。
  • 萬丈紅塵三杯酒,酒桌上的規矩,你真的都了解嗎?
    規矩三: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規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規矩五: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規矩六: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肚。
  • 過年了,敬新年一杯酒,願你想要的都會有!
    過年了,敬新年一杯酒,從今往後,願你想要的都會有。您好,豬年!喝了第一杯酒:往事不回頭。過去的一切,美好的,不好的,都過去了,別惦記了,讓幸福留存在心中,那不愉快統統拋開。曾經的自己,苦過,熬過,一切都要幸福過。喝了第二杯酒:未來不將就。一杯酒,倒進去的是幸福,喝出來的是甜蜜。
  • 明朝大臣酷愛喝酒,他答應父親只喝三杯,大家聽說後紛紛大笑
    陳鎬的父親怕兒子耽誤公事,就寫信給他,強烈要求他戒酒。 這可算是要了陳鎬的命了,對他而言,沒酒的日子實在沒什麼意思,可父親的命令又不能不執行。
  • 喝一杯酒摔一個碗,一年摔掉幾十萬個,摔碗酒只有這裡才有
    到恩施來旅遊除了去飽覽恩施的自然風光之外,這裡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酒文化也值得去看個究竟。恩施土家族喝酒稱為摔碗酒,每喝一杯酒就要將碗擲落於地,將碗摔碎,以示歲歲平安,每年這裡摔碗要摔掉幾十萬個。在恩施摔碗酒也叫「biang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