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經歷:
1983年6月畢業於綏德師範普師班,同年7月參加工作;
1983年7月——1985年7月:中山澗小學工作,教小學二年級,帶二年級所有課程,周課時最多時達到三十節;
1985年7月——1988年7月:鎮靖中學工作,教小學四五年級語文、數學,初一、初二語文;
1988年7月——1990年7月:陝西教育學院中文系本科班進修;
1990年7月——1991年7月:青陽岔中學工作,教初三語文;
1991年7月——1997年7月:靖邊二中工作,教初中94屆和97屆兩屆四個班語文,94年起任二中教導副主任,95年任教導主任;
1997年7月——2000年7月:靖邊中學工作,教高二000屆示範班和文科重點班語文,97年任靖中教務副主任,98年任靖中政教處主任;
2000年7月——2012年7月:靖邊縣教研室工作,任主任;
2012年7月——2017年8月:靖邊縣教育局工作,任教育局機關黨支部書記、黨組成員;
2017年8月起辭去教育局行政職務,請假休養,工作仍到教研室,任正科級教研員。
2000年之前在學校工作,當語文老師,在榆林地區青年教師大獎賽中獲二等獎(94年),成為榆林地區中學語文優質課教師,語文教學從小學二年級一直到高中三年級,中學高級教師。非常熱愛教育事業,非常喜歡學生,教育成為最幸福的事業,最幸福的工作,多次被評為模範教師,優秀共產黨員,「五優共產黨員」,所教語文課成績突出(學生在所有語文競賽中都是第一名,靖中2000屆高考學生語文成績全區第一、第三各一名。學生作文多次獲獎、發表,二中時期創辦的新苗文學社在全省具有一定影響),與學生平等相處,被稱為「老陳」。教學的民主平等思想直到現在都具有影響。學生朋友桃李滿天下,苦難時期成為主要精神支柱。作品《我當老師的那些美好時光》、《西草灘飛夢》以及回憶錄中都有對教育事業的喜愛之情。教研室工作也是方法得當、成績突出,多次當選省市優秀教研員,論文多次發表,理論頗豐。
在教育崗位,教學18年,教學研究12年,兢兢業業,努力奮鬥,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從普通教師到學校中層領導,再到縣教研室主任,可謂平步青雲、順風順水。精彩紛呈、躊躇滿志。
我的成功在於讀書——生活是我的一重境界,讀書是我的另一重更高境界。
讀書使我知識豐厚,讀書使我格調高雅;讀書使我成為名師,讀書使我成為名嘴;讀書使我笑對人生,讀書使我戰勝人生各種苦難。
我生活在農村,但是父親在外面工作,家庭優勢使我比同學們更早接觸到課外書籍,小學時,我就能看到《白毛女》、《紅色娘子軍》這樣的小人書。我的眼界因為大量的小人書而格外開闊,很早就成為學校的故事大王,積累了很多文學常識,提高了文學理解能力,也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小學畢業時語文方面已經很突出。中學時期又進一步擴大了讀書視野,閱讀了大量小說,讀小說進入入迷的程度,詞彙量明顯多於同學,中考時成語填空就是明證,高考時所考閱讀題都是課外閱讀中得到的,升學順利。綏德師範時期,借書證比同學多了整整一本,古今中外名著基本都讀了——,陝西教育學院時,分類閱讀了中國古典名著、外國名著,重點專讀俄羅斯文學、西方唯心主義哲學,所以,後來的語文教學遊刃有餘。讀書、講故事練就的名嘴使我在以後的工作中發揮的更加突出,語文課上的出神入化,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靖中時的國旗下講話被老師和學生所稱道、折服,教研室工作時,所有講話都是脫稿演講。是讀書使我胸有成竹,是讀書使我娓娓道來。
教師的工作就是與書打交道的工作,教師被稱作「書生」。但是,教師的讀書往往被所教學科束縛,被教學參考書束縛,說是與書打交道,其實是一種可怕的脫離讀書。我在教學中依然堅持讀書,視野特別廣闊,不受學科限制,不受教學參考書限制,兼收並蓄、廣種薄收,(鎮靖工作時參加漢語言文學自學考試,將古代文學和外國文學,以及哲學進行了系統閱讀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科順利過關,於1988年考入陝西教育學院中文系本科;青陽岔工作時,閱讀了大量人物傳記,喜歡上了歷史書籍和政治書籍的閱讀;小學工作時,訂閱雜誌為《我們愛科學》、《知識窗》等,二中工作時,常年訂閱軍事雜誌,(如《艦船知識》《中國空軍》等,鎮靖時《環球時報》,楊樹雄《青年參考》),八、九十年代,正值中國文學名著大量被改編為電視劇,配合看電視又把中國名著進行了系統閱讀)雖然短暫來看與教學無關,但是,對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的影響是隨時隨地、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二中語文教學給同學們分享兵器知識、謎語專題,相當於後來所倡導的生成性教材、第二課堂,靖中教學給學生專題講《紅樓夢》、李白等等,相當於大學教程,學生受益良多。)
為什麼要讀書?除了本身愛學習(情趣、興趣、悟性)以外,還有以下幾點:
1、成就事業的需要。做一個好教師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以前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廣泛的讀書獲得,時時充實。靖中工作時,幾乎做不出來高考模擬題。教研室工作時,隨時了解教育理論的發展。
2、與時俱進的需要,知識爆炸時代,不讀書就要落後
3、人生奮鬥的目標。中山澗時的失去目標,茫然迷茫,鎮靖時的自學考試、文憑,二中時的作家夢。
4、追求更高境界。中山澗時想脫離農村和小學,鎮靖時想教高中,靖中時想編教學參考書(與楊樹雄已經有分工、合作),教研室時想提高教育理論水平。
5、受周圍喜歡讀書的人的影響。鎮靖時楊樹雄,青陽岔時任利戈,教研室時李燕等等。
寫作與讀書的結合:
1、作家夢的誘惑
2、語文老師的優勢與要求
3、能靜下心來寫作需要積澱與機遇
4、有比較長遠的寫作計劃,但困難很多。
201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猶如一場惡夢,徹底打亂了人生節奏,成為人生分水嶺。2010年把我的人生分為兩個部分
一、腦梗是一種怎樣的病?不良嗜好、飲食習慣;工作生活的壓力、對健康的忽視。缺乏鍛鍊。管住嘴、邁開腿。
二、經歷磨難也是一種讀書。感悟生活、人生,感悟親情、友情,心靈雞湯也是藥,人生無處不哲學。
三、身體殘疾後的生活:運動與讀書,更好的生活體驗,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共同開啟新境界,生命依然精彩。
騎自行車乃是學生提醒並付諸實施,騎行由工作生活(上下班、散步、購物逛街)需要到愛好,再到習慣直至成為生活方式,每天要騎行,一日最遠騎行137公裡(靖邊到安邊往返),一月累積騎行2200公裡(日騎行120公裡左右成為經常事),參加靖邊美利達自行車俱樂部、捷安特自行車俱樂部、喜德盛自行車俱樂部騎行,由過去的學生帶隊指導,騎行靖邊周邊方圓四十公裡範圍,2019年開始參加自行車比賽。2019年參加比賽六場,騎行青海湖一圈,騎行秦嶺山、西安城、渭河大橋等等,回來寫騎行感受,寫了《第九十九次起步》、《鹽池騎遊記》、《漫步中國最美大湖》、《騎車到龍州》、《靖邊城變遷》等騎行散文。
騎行不僅僅是鍛鍊身體,騎行也是一種讀書——讀大自然的無字之書,看最美風景——尋找詩和遠方,結交運動大神朋友。靖邊運動達人:兩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馬英、鐵人三項陝西省優秀選手安康瑞、中國唯一一個完成義大利巨人之旅的張國興、陝西省自行車比賽前六名選手蘇年華、王亞東等等。他們大多是我過去的學生,如今成為夥伴和朋友,人生的又一重朋友圈。騎行之餘還打桌球,又多了一個朋友圈,人生境界就是這樣一步步提高。
歸根結底,這都是讀書——讀無字之書。當然,決不能丟棄讀有字之書。就在我請假離開單位一年後,2018年,由我們幾位讀書愛好者提議的靖邊縣讀書協會成立,我成為理事會成員,還參加讀書協會講師團;2019年參加了靖邊縣國學家庭教育講師團、靖邊縣淨水鳥青春驛站讀書會講師團,每周星期五晚上是淨水鳥讀書會讀書活動,星期日早晨是讀書協會讀書活動,星期六晚上是國學家庭教育讀書會活動,還有其他一些讀書活動,讀書、騎行、打桌球,生活豐富多彩、生動有趣,身體雖然殘疾,心情特別愉悅!我的人生就是這麼精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人要善於發現自己的精彩,這樣才能活的更精彩。
小狼問媽媽,幸福在哪裡?狼媽媽回答,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小狼回頭看自己的尾巴,狼媽媽說:「孩子,不要回頭看。你只要往前走,幸福永遠跟在你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