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稅負壓力主要是來自哪些方面?

2020-12-17 伊河的貓

企業的稅負壓力主要是來自哪些方面?

各行各業的經營都會存在稅負壓力,不同行業的稅負壓力來自不同的方面,但是大體無非以下幾種。

第一種:企業所得稅:25%(一般採用查帳徵收的方式,將利潤部分除去含稅部分,再乘以25%,就是企業需要繳納的所得稅,這基本上是所以企業最大的一筆稅負支出)

第二種:增值稅:增值稅的稅率分為幾等。小規模納稅人3%(今年為1%);一般納稅人分為:服務業6%、建築、運輸行業9%、商貿行業13%,行業不同,對應的增值稅率不同

第三種:分紅稅:20%(一般納稅人有限公司基本上都會涉及到。企業將其他的稅都繳納完了之後,需要進行利潤分配時,將自己轉給法人或者股東,都會產生這個稅)

其他還有一些小稅種,比如附加稅、文化事業建設稅、印花稅、資源稅等等,都會對利潤產生影響,但是沒有前面幾種大。所以一般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的時候,基本上沒有怎麼考慮這幾種,能省則省,不能省也不會強求。

解決前面幾種大類稅種稅負壓力時,一般可以採用下面幾種方法。

第一:小微企業政策。年利潤100萬以下,按照5%申報企業所得稅;年利潤在100萬以上300萬以下,按照15%進行申報;300萬以上的按照25%進行申報。這個政策對於高利潤的行業來說沒什麼用)

第二:高新技術企業。這個政策要想享受的話,要求相對較高,需要一些高科技產業技術才能申請,企業所得稅按照15%進行申報

第三:西部大開發。也是按照15%進行企業所得稅進行申報。要求在西部地區註冊企業,行業需要對應西開名錄。

這幾種政策都是國家為了降低企業稅負而出臺的政策,但說實話,很多的企業基本上享受不到。其實,企業想要合理的降低稅負,總部經濟招商模式,地方園區出臺的政策其實更加適合。

解決企業所得稅、分紅稅等,可以採用個人獨資核定徵收或者一般納稅人核定徵收的政策。

小規模核定徵收綜合稅率在3%左右;一般納稅人核定徵收之後企業所得稅實際為1%,增值稅可以享受地方留存部分50%-80%的獎勵扶持

解決企業增值稅問題,可以採用有限公司獎勵扶持返稅的政策。以新公司、分公司、子公司等形式入駐園區,正常經營納稅,可以享受地方留存部分的獎勵扶持。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40%,增值稅地方留存50%,獎勵企業50%-80%。再生資源行業和煤炭行業都可以做。

不同企業遇見的稅負壓力各不相同,詳情請看可以關注諮詢——《伊河的貓》

相關焦點

  • 合理籌劃、有針對性的解決企業稅負壓力
    2021的新年鐘聲已經悄然臨近了,很多企業也在為2021年做打算了,不僅是業務方面,還有稅收方面,企業的稅收壓力往往是很大的,25%的企業所得稅和20%分紅稅等等,高稅負壓力會使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阻礙,要想提高收入,那麼稅收籌劃是必不可少的。
  • 有限公司能通過哪些稅收優惠政策來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
    有限公司跟個人獨資企業相比,在稅收方面的壓力會更大, 哪麼有限公司能通過那些稅收優惠政策來減輕企業的稅金呢,甚至有些企業的利潤虛高,又急需解決稅收問題。企業通過稅收優惠政策解決企業的稅負壓力是合法合規的。
  • 稅負壓力大?企業到底需要繳納多少稅?怎樣才能節稅降負?
    稅負壓力大?企業到底需要繳納多少稅?怎樣才能節稅降負?基本上每個公司都覺得稅負壓力大,那麼到底有多大呢?我國稅負主要有兩個大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小規模3%(2020年12月31日前1%);一般納稅人服務業為6%、交通運輸、建築為9%、商貿行業為13%。如果進項不足,無法抵扣還容易面臨重複納稅。企業所得稅:一百萬一下5%;一百萬至三百萬10%;三百萬以上就是25%了。
  • 中國企業稅負全球第12?官方:實際稅負沒這麼大
    總稅率排在中國前面的國家主要來自非洲和南美洲的欠發達國家,比如總稅率世界最高的國家是非洲的葛摩伊斯蘭聯邦共和國(Comoros),總稅率高達216.5%,南美的巴西總稅率68.4%,略高於中國。  主要發達國家總稅率也明顯低於中國,比如德國總稅率為48.9%,美國總稅率為44%,英國總稅率為30.9%。
  • 中青報:宏觀稅負不降低 企業總稅率下不來
    原標題:宏觀稅負不降低 企業總稅率下不來   其實所謂勞動力稅率高,抬升了總稅率,很難說是中國企業負擔重的最主要因素;宏觀稅負高才是企業稅負重的重要因素。   玻璃大王曹德旺最近三番五次地站出來澄清:我沒有跑,不想跑,也不會跑。
  • 企業所得稅可以緩繳但不是不繳,該怎麼避免所得稅稅負壓力
    所得稅緩繳並不是不繳,所面對的稅負壓力其實還是在的,只是痛感會延期罷了。所得稅的問題就是成本支出問題可能帳上體現不出來,也拿不出相應的證據來證明有這筆隱性支出。最後就會變成企業的利潤,然後再繳納所得稅和分紅稅,這應該是很多企業都有的痛點。
  • 企業稅負率過低?過高?怎樣計算稅負率?怎樣才是合理的稅負?
    企業稅負主要分為增值稅稅負參考值和企業所得稅稅負參考值兩部分。企業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都要按照申報納稅,那麼就會涉及到稅負率的問題,衡量一個企業的稅負重不重!主要是看稅負率。稅負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稅負也就越高,稅負越低,說明企業稅負也就越低。
  • 年底稅負壓力的幾種解決方案
    年關將至,企業的稅負壓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增值稅2.企業所得稅3.分紅稅這三種稅對於企業年底納稅來說,稅收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解決方案:1、增值稅:由於今年特殊小規模企業享受減免政策,從3%降至1%,截止日期為12.31日。一般納稅人可以享受地方性政策,在園區成立新公司、分公司或者子公司。享受增值稅稅收扶持,具體扶持比例根據企業納稅額而定,為地方留存的30%-70%(地方留存為50%)。
  • 股權分拆上市背景下企業稅負與企業價值關係研究
    林旭東等(2015)以國內成功實現分拆上市的企業為樣本研究分拆上市的價值創造,發現在分拆上市宣告日母公司的股權獲得了正的異常收益率,分拆上市之後母公司的經營績效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子公司在這方面卻差強人意。綜上,股權拆分雖正逐漸引起國內研究者們的重視,但仍鮮見相關稅收問題的深入分析,本文試圖在此方面作一探索性研究,以期對實務工作有所裨益。
  • 林雙林:增加扣除、縮小稅基是減輕企業稅負的重點
    近日,北京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與山西省上市公司協會在北大國發院萬眾樓舉辦「減輕企業稅負研討會」,轄區內來自13個不同行業的13家上市公司參加。北京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任林雙林教授、副主任財政系主任劉怡教授在會議上與參會山西上市公司深入探討了山西省企業面臨的降低稅負有關問題。
  • 如何解決企業年底增值稅稅負以及企業所得稅壓力?
    1.註冊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徵收 在稅收窪地註冊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徵收,這種方式是企業解決成本進項問題常用的方式,通常是因為行業特殊,有真實業務但是很難取得進項,導致企業帳目利潤虛高,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分紅時需要繳納20%的分紅分稅。
  • 任澤平:中美稅制及稅負比較
    美國聯邦政府稅收主要來自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州政府主要來自所得稅、一般銷售稅和總收入稅;地方政府主要來自財產稅。稅制相對獨立,以直接稅為主。中國1994年建立了中央、地方的分稅制,但稅權高度集中。中國根據稅收的管理和使用權,劃分為中央稅、中央和地方共享稅、地方稅。稅收主要來自增值稅、企業和個人所得稅、消費稅,以間接稅為主。
  • 巧用個人獨資企業的三大優勢,企業綜合稅負低很多
    99%第一次創業的老闆只知道註冊有限公司好,可一到年底分紅,才知道稅負重。而企業的組織形式,除了有限公司外,還有一種是個人獨資企業,它在稅收上有自己的三大優勢,第二次創業或多年創業的老闆,往往就會用它來節稅。
  • 核定徵收下2021年怎麼將企業的所得稅稅負控制在2%以內
    不少企業老闆、財務對於個人獨資企業的了解僅僅限於可以核定徵收降低稅負,但是不清楚具體交哪些稅、稅率如何、公轉私怎麼轉、有哪些風險、哪些行業適用、怎麼做才能降低稅負……這些問題都是一般找到《涵稅稅》的老闆們重點關心,都會問到的問題。這篇文章就這些問題做一個簡單的闡述。
  • 企業必讀!「靈活用工」背後的企業稅負邏輯!
    我們按著這四種類型剖析一下企業的業務邏輯以及稅負邏輯。  01  非全日制企業業務邏輯  1. 非全日用工   l 合同類型:企業與自然人依然建立勞動合同。  l 稅負分析:  個人所得稅:自然人取得的報酬為工資薪金所得,企業在支付報酬後,需要按月為員工申報預繳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員工如果多處取得非全日用勞動報酬的,第二年需要自行彙算清繳綜合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企業對外支出的自然人報酬,按著實際支付的金額作為企業的工資薪金支出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 公司稅負率過稅負率過低要被查?稅負預警該如何應對?
    快過年了,小夥伴們,每個企業都在為了KPI在衝刺啊!包括民企、私企、甚至國企。小編的小夥伴怒氣衝衝的跑來告訴小編,他們公司因為稅負率過低被稅局約談了!財務部又陷入了每天加班的困境,那什麼是稅負率呢?稅負率過低的原因又有哪些呢?被約談的企業該採取哪些措施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 成立有限公司合理合法合規的降低稅負
    公司交稅一直是各個企業的難點,對於大中型企業更是頭疼的問題,雖然交稅是一種很光榮的事情,但是掙錢也是很不容易,在交稅的情況下,能合理合法的少繳一些稅也是可以的,不懂稅的老闆或財務沒辦法解決較高的稅收壓力,所以一些企業只能鋌而走險從各個方面找發票,但這種是不合法也不合規的,很容易走上不歸路,每天都只會擔驚受怕,或許在很多幾年後依然能查到當年走的不合規不合法的道路
  • 福耀玻璃在國內實際稅負比美國僅高約10%
    其財報披露的主要稅種  其財報披露的主要稅種,可以看出除增值稅、營業稅屬於流通稅種外(營改增後就只有增值稅一個稅種),最主要的大稅是企業所得稅,其他都是附加小稅種。  剔除附加稅費的影響,僅比較所得稅、增值稅等主要稅種的成本,其實企業在中美兩國的稅負成本差距並不大,國內少繳的所得稅與增加的增值稅基本持平(多交89743.33萬元增值稅,少繳88700.31萬元所得稅)。而加上國內額外的11245.38萬元附加稅費,比美國的實際稅負成本高約10%,遠比一些媒體報導的35%低很多。
  • 21考研:考研學生們的壓力有哪些方面?
    或許是因為就業形勢的嚴峻,不想面對這麼大的就業壓力而選擇了考研,又或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使自己有更高的競爭力而選擇了考研。無論哪種選擇,考研這件事情幾乎成了很多本科生必須討論的一個話題,也是必須面對的一個話題。選擇考研,我們需要面臨的壓力有哪些呢?
  • 專家訪談|房地產開發企業如何降低土地增值稅稅負
    房地產企業如何降低稅負並控制相應的風險已經成為房地產企業的頭號難題。而其中房地產行業特有的土地增值稅稅率高、計算複雜、政策性強、變化快,對於納稅企業來說,如果不提前對其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將會面臨高額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