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負壓力大?企業到底需要繳納多少稅?怎樣才能節稅降負?

2020-12-18 伊河的貓

稅負壓力大?企業到底需要繳納多少稅?怎樣才能節稅降負?

基本上每個公司都覺得稅負壓力大,那麼到底有多大呢?

我國稅負主要有兩個大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增值稅:小規模3%(2020年12月31日前1%);一般納稅人服務業為6%、交通運輸、建築為9%、商貿行業為13%。如果進項不足,無法抵扣還容易面臨重複納稅。

企業所得稅:一百萬一下5%;一百萬至三百萬10%;三百萬以上就是25%了。什麼概念?就是你四分之一的利潤都得上繳!

還有分紅稅、附加稅等等,綜合稅率高達45%以上......這誰受得了啊!

賺個1000萬,得繳納幾套房......哇哦!疼!

那麼企業該怎樣才能合理的節稅降負呢?市場不景氣,再不想想辦法,那就真的只能唱涼涼了啊!

企業稅負高,其實可以選擇在稅收窪地內,根據企業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來解決的。

第一種:企業缺少進項,增值稅負高,可以選擇註冊一家有限公司,以合理業務分流的方式,將企業無抵扣利潤轉移到這家新的有限公司內,享受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的稅收獎勵返還。

增值稅地方留存比例為50%,獎勵扶持企業30%-80%。

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比例為40%,獎勵扶持企業30%-80%。

即徵即獎,保證企業現金流不斷。納稅大戶可一事一議!

第二種:企業缺少成本,企業所得稅負高/分紅稅/高管個稅等問題,可選擇註冊一家個人獨資企業,享受核定徵收政策。個人獨資企業無需繳納分紅稅和企業所得,僅繳納增值稅、附加稅、個人經營所得稅。

核定企業開票額的10%為利潤,稅率在0.95-2.19之間,加上1%的增值稅和0.06%的附加稅,綜合總稅負直降至3%左右。對比45%,可想而知。

以上兩種模式都無需企業實體入駐,不限行業!

更多稅收優惠和企業稅務諮詢,詳情可諮詢——《伊河的貓》

相關焦點

  • 易捷稅大師:怎麼利用個人獨資企業節稅?
    眾所周知,個人獨資企業是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很多公司都會想辦法巧用個人獨資企業來節稅。在去年的時候,我國就已經出臺了有關財稅的文件,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只要年增值稅銷售額在500萬以下都可以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 企業所得稅可以緩繳但不是不繳,該怎麼避免所得稅稅負壓力
    所得稅緩繳並不是不繳,所面對的稅負壓力其實還是在的,只是痛感會延期罷了。所得稅的問題就是成本支出問題可能帳上體現不出來,也拿不出相應的證據來證明有這筆隱性支出。最後就會變成企業的利潤,然後再繳納所得稅和分紅稅,這應該是很多企業都有的痛點。
  • 大額公轉私怎樣處理最節稅?掌握這個方法,綜合稅負降至4%
    如果老闆想要把公司帳戶上的利潤合法轉到個人帳戶,在繳納13%的增值稅後,還需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最後股東分紅還需繳納20%的個稅! 如此下來,企業一共需要承擔的成本高達40%以上 接近一半的稅負成本,這讓不少企業鋌而走險,購買發票。
  • 電商、微商缺少進項發票個稅需要繳納高額稅,如何解決?
    國家又對一些行業增值稅進行了減稅降負措施,宣布了以製造業為主的16%增值稅一檔稅率降低至13%,建築業、交通運輸業10%一檔的稅率降低至9%,服務行業6%一檔不變。這一惠企減稅政策主要針對的是第一二產業,對於服務行業來說還有很大一部分稅收的壓力沒有解決。
  • 企業稅收壓力大,這幾種方式有效降稅
    現在做企業都太不容易了,有多不容易呢?其實無外乎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有時候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創業仿佛成了一個很高危的行業。現在除了市場競爭壓力大,各行各業都呈現較為飽和的狀態,另外又加上各個環節的成本高,還有稅收壓力過重,大部分業務都拿來繳稅了。
  • 使用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後到底能為企業節省多少稅?
    今年因為疫情增值稅降低為1個點,再加上個人獨資企業的核定徵收,對於一部企業來說,充斥著「節稅」的味道。想必大家都聽說了使用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後可以節稅省稅,那麼對比有限公司個獨能為企業省下多少稅呢?
  • 老闆從公司拿錢,用對方法不但節稅,還非常安全
    老闆一般都是這麼認為的,自己公司帳戶上面的錢自己想提多少就提多少,反正都是自己的。但實際上財務人員都會拒絕,因為這帳上面的錢還需要繳稅才可以到老闆手裡,20%的分紅稅,繳納起來還是非常的心痛。而且現在國家嚴管「公轉私」,而且在「金稅三期」系統下私自操作也沒有可能,那要怎麼才可以安全合法,還可以節稅的方式老闆拿到公司的錢呢。第一種,工資。工資也需要繳稅,我們拿到手的工資納的稅只要沒有超過20%就算是節稅了。第二種,業務外包。
  • 企業的稅負壓力主要是來自哪些方面?
    企業的稅負壓力主要是來自哪些方面?各行各業的經營都會存在稅負壓力,不同行業的稅負壓力來自不同的方面,但是大體無非以下幾種。第一種:企業所得稅:25%(一般採用查帳徵收的方式,將利潤部分除去含稅部分,再乘以25%,就是企業需要繳納的所得稅,這基本上是所以企業最大的一筆稅負支出)第二種:增值稅:增值稅的稅率分為幾等。
  • 為什麼企業節稅首選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
    一:個人獨資企業的概念個人獨資企業顧名思義就是個人出資經營、歸個人所有和控制、由個人承擔經營風險(負全部責任)和享有全部經營收益的企業,是最古老、最簡單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為什麼說個人獨資企業是企業節稅的首選?
  • 2021年,企業所得稅25%的稅率,核定徵收直接降到3%
    而我國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5%,假如企業的利潤是100萬,企業所得稅要繳納25萬,稅率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高的,是企業的利潤直接減少25%,企業的稅負壓力還是相當大的。
  • 關於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政策,不要進入無限責任的誤區
    個人獨資企業的責任是無限責任,意思是負責人將償還企業的債務,有多少就會還多少。但我們要明白的是,我們在做稅收籌劃的時候,個人獨資企業所做的業務都是主體公司提供的業務,風險是可控的,不存在無限責任的問題。
  • 2021年,三種稅務籌劃方式,幫助企業降低80%稅負
    類似的情況太多了,為了達到少納稅的目的,很多企業開始通過稅務籌劃事先預防這些問題,合理納稅又保持稅負不過重的平衡點。 一、稅務籌劃能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1 .企業開票量大,利潤高,稅負壓力太大。 2.
  • 傳媒直播公司需要繳納哪些稅?又該如何有效合法的節稅?
    不管什麼行業公司企業每年都是需要繳納稅的,傳媒直播公司也不例外,利潤大的同時面臨的稅賦也同樣大。傳媒公司行業屬於一般納稅人,其增值稅是6%企業所得稅25%附加稅為增值稅的3%,所以在公司利潤大的同時也要做好稅收籌劃,享受地方稅收優惠政策,能為公司很好的解決稅負問題。
  • 信息技術、軟體行業缺進項稅負高,如何降稅90%?總稅率3%
    信息技術、軟體行業缺進項稅負高,如何降稅90%?總稅率3% 如今我們的美好生活得益於創新技術的支撐,信息技術和軟體開發行業為科技創新提供了驅動支撐!現如今,我國的全球化企業逐漸增多,比如字節跳動、華為、小米等企業,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以至於美國想方設法封殺它們。
  • 盤點一下那些常見節稅的方法,您都知道哪些?
    這樣看來,企業還可以採用合適的折舊方法以達到節稅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利用延長折舊年限而產生的時間差進行節稅。舉例來說,如果企業的設備開始折舊年度與公司開始獲利的年度一致,則依據相關稅法規定,前兩年免交所得稅,後三年減半徵收。因此,為了達到節稅的目的,可以利用延長折舊期引起的時間差減輕稅負。另一方面,企業當然也可以利用縮短折舊年限而產生的時間差進行節稅。
  • 企業所得稅合理節稅籌劃方案
    舉個例子,一個企業實現了一年100萬的利潤,其應交企業所得稅為25萬元,剩餘的75萬需要在分紅時繳納15萬個人所得稅,所以對於企業的股東而言,從利潤到最終的利潤分取,一共繳納了40%的稅金。;在這裡,稅點點提供兩個好方案:請根據您企業規模選擇以上方案。
  • 公司利潤轉入自己腰包,要交20%個人所得稅,老闆該如何節稅?
    想想都肉疼。要知道,這可是公司交了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等之後,第四次繳稅。 那麼,還有沒有合理的節稅方式呢? 有的。 一是降低公司的企業所得稅。
  • 企業還不抓住機會減稅降負?
    增值稅下調,對於小規模企業來說是個很大的優惠!不僅能讓企業在疫情期間,壓力有所緩解,更能讓企業在這個時間發展壯大!但是時間已經即將過去,對於企業的納稅情況來說,就需要企業利用稅收優惠政策解決相關的稅收壓力!
  • 企業如何利用註冊個人獨資企業進行合理避稅
    在我國企業日常經營中,稅負高是一個通病。企業在進貨的時候總是因為對方是個人或者不願意開具發票,所以給不了相應的增值稅發票。一家公司經營一年,好不容易賺了點錢,卻因為高利潤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完了還有20%的分紅個稅,最後才能到老闆的私人包包裡。
  • 李佳琦一年賺兩億,猜一猜他需要繳多少稅?
    那麼問題來了,網紅明星們靠直播帶貨取得巨額收入的同時,到底需要繳多少稅? = 3萬×12% = 0.36萬元 總計應納稅額= 31.3萬+1萬+3萬+0.36萬=35.66萬元 沒想到,105萬的收入最後需要繳納的稅額達35.66萬元,甚至超過了收入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