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闆想要把公司帳戶上的利潤合法轉到個人帳戶,在繳納13%的增值稅後,還需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最後股東分紅還需繳納20%的個稅!
如此下來,企業一共需要承擔的成本高達40%以上
接近一半的稅負成本,這讓不少企業鋌而走險,購買發票。
然而,稅務部門早已今非昔比,藉助強大的金稅三期系統(運用了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技術),可以說任何虛開發票都逃不過它的眼睛。
僅僅是今天,就有如此多的虛開發票案件被查處,遭受重刑!
公司轉帳給私人是否繳納稅收嚴格來講不是按照資金往來進行定義的,它是根據經營實質來判斷的,比如某個企業銷售了一批商品,沒有當時收款(也沒有合同約定收款日期),但是只要開具了發票或發出了貨物就要繳納增值稅。
資金往來的原因是多樣的,因經營行為產生的資金往來只是其中的一種。公司帳戶與私人帳戶之間進行資金往來,要根據資金往來的原因來判斷是否屬於應稅行為。
2019年1月1日起,央行關於非銀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的新規施行。這個政策施行後意味著,我們個人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購物消費達到5萬塊錢以上、轉帳金額達到20萬以上,就有可能被列入大額可疑交易進行監控!
那麼,對於個人或者企業額度較大的公轉私,怎樣處理最節稅?
可以在優惠區成立個人獨資或合夥企業,完稅後,可公轉私,合理合法,且稅率很低!
下面以我區個人獨資企業進行稅負演算:
增值稅: 500萬/1.03*3%=14.56萬
附加: 14.56* 12%/2=0.87萬(減半徵收)
個人所得稅: 500萬/1.03*0.9%=4.37萬
稅負總計:19.8萬
每個行業計算方式一樣!
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正常抵扣!
園區對註冊的一般納稅人企業【call:156,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8317-4870】;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注意:上面的0.9%是以我區稅務核定的稅率為案例,每個地區,核定徵收政策,核定稅率有所不同,最終以稅務出的核定徵收標準為準!
總結:
無論是否為經營行為產生的資金往來,在轉帳時,私人帳戶都不需要交稅,具體是否繳稅要看經營行為的交易雙方和交易性質。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或需要更加詳細的稅收優惠政策,歡迎您的留言與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