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從公司拿錢需繳納40%所得稅,「公轉私」這樣操作至少節約90%

2020-12-25 騰訊網

公司是老闆創辦的,但是掙了錢之後也是老闆私有的嗎?肯定不是。有不少老闆會存在著這樣的想法,公司是我開的,錢是公司的,所以錢也是我的。雖然公司是老闆的,但是直接把錢從對公帳戶轉到自己私人帳戶上面的行為是風險很高的。如果老闆從公司拿錢的程序不合法,長期借款不歸還,很容易造成職務侵佔的風險,之後被查出還需要認定分紅繳納個稅、稅務罰款、滯納金等等。

重慶(TEL:I9ll)財族企業(2O9O)孵化器(43o)有限公司

一般公司開始盈利後,很多老闆都因私人需求需要把錢從公司拿出來,大多數會選擇分紅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分紅並不只繳納20%的分紅個稅,他不是去除成本的純利潤,而是先繳納25%企業所得稅後,在進行分紅納稅。也就是說100萬的業務利潤,經過兩道稅收之後,需要承擔40%的個稅。

企業所得稅:100萬*25%=25萬

分紅個稅:(100萬-25萬)*20%=15萬

都知道銀行嚴格控制「公轉私」,怎麼才能合理合法的把利潤轉給股東,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少繳稅,並且合理規避稅務風險。接下來,我們就股東分紅這個問題,詳細講解一下如何進行稅務籌劃。

老闆從公司拿錢需繳納40%所得稅,「公轉私」這樣操作至少節約90%

成立個人獨資,轉換業務模式

首先入駐園區成立個人工作室,將原有公司的某些業務項目外包給個獨公司,通過給企業提供服務的形式,將工資薪金和分紅轉換為業務的收入,,對於主體公司來說增加了成本減少了利潤,有效降低了企業所得稅。另一方面這一部分利潤在個獨中享受核定徵收低稅率政策,個人獨資免交企業所得稅,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核定徵0.5%-2.1%,相比較原來股東紅利20%的分紅個稅,極大得降低了個稅稅負。

案例分析:

某企業高管李先生,年薪200萬元,去掉年專項扣除金額後,李先生需要繳納個稅金額為約為64.6萬,稅收壓力大!

秦先生作為自由設計師,以個人身份與某公司籤訂勞務協議,通過合作項目收入200萬,根據勞務報酬所得按照40%稅率進行繳稅,需要繳納個稅金額差不多約63萬多。具體見下圖:

財政扶持政策

節稅後:

經過籌劃後,他們都可成立個人工作室與該公司籤訂商業合作合同,將勞務報酬所得轉化為諮詢服務費,為原公司提供服務,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只需要繳納約2.84萬元,節稅效果高達90%以上。

相關焦點

  • 2021年個人獨資企業公轉私
    公轉私是解決哪部分的問題呢?這是你後期找到相應解決方案的原由!很重要! 借款?分紅?工資?利潤? 1、老闆、股東通過公轉私借款,可以。但是有借必有還,若1年時間內沒還,需納20%的個人所得稅! 2、公司通過公轉私發放分紅,可以。但是要繳納20%的分紅個人所得稅!
  • 老闆怎麼從公司合法拿錢?老會計教你4招「公轉私」
    按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享有法人獨立的財產權,所以,公司財產與公司股東財產應嚴格區分,即使老闆是唯一的股東,也不能從公司隨意拿錢。如果老闆從公司拿錢的方法不對,輕則涉及偷稅漏稅,給公司帶來稅務風險,嚴重的可能會觸及刑法。那有什麼方法既能讓老闆合理合法從公司拿錢呢?
  • 「公轉私」的安全操作
    相信大家最近在朋友圈都看到過這樣的一些文章或標題,例如某月某日轉帳將嚴查公轉私要小心了,國務緊急通知私對公公對私20萬元以上罰款將嚴查等等,看到這樣的標題人心慌慌,企業對於對公帳戶轉帳的安全性越來越關注,小編將會從對公帳戶的含義,也就是什麼是對公帳戶,對公帳戶的用途,對公帳戶轉帳風險以及安全操作這三個方面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 老闆公轉私總是怕被查,這8種情況合法,老闆:後悔沒有早知道!
    可以說,在公轉私的問題上,不管是老闆還是財務負責人,一定要謹慎對待,你的那些小心思,是很難逃過稅務局的法眼的。 看完上述的介紹,很多老闆可能才知道公轉私的巨大風險,但是對於經常公轉私的老闆來說,心裡就有這樣一個疑問,難道真的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進行公轉私嗎?
  • 2021年個人私戶資金進帳過大會被查,現在公轉私這樣操作合法
    2021年個人私戶資金進帳過大會被查,現在公轉私這樣操作合法 現在還有很多企業的老闆會認為自己創辦的企業所賺取的錢就是屬於自己的,公司缺少周轉資金推進項目運營,老闆用自己的存款進性補貼墊付推進資金周轉
  • 企業所得稅重?核定徵收一招就可公轉私
    企業所得稅重?核定徵收一招就可公轉私 不管是小規模的一般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在企業所得稅這一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極大地稅負壓力,想要提現分紅還得繳納20%的分紅稅。
  • 老闆怎麼合理合法的把公司的錢取出來?5種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眾多企業老闆因私人需求,要從企業把錢拿出來的事情是時有發生的,那麼,很多人都會說,這是犯法的!其實不然。筆者在後臺也收不到過不少諮詢,關於「公轉私」的。網上搜索一番,涉及公轉私的文章不下於200萬篇章,數不清的財稅微信公眾號也「熱火朝天」在提到銀行嚴控「公轉私」,但是其實「公轉私」不是那麼的可怕。
  • 公轉私處理方法大全!巧妙避稅,會計一定要學會!
    公轉私,是很多公司面臨的問題,很多老闆想把公司裡的錢轉給自己,結果事後才知道公司的錢轉到自己帳戶上還要交不少稅,這個問題到底怎麼解決,一直困擾這老闆!聰明的會計有自己的一套做法~01公轉私要交一半的稅!?老闆從公司轉100萬到個人帳戶上,怎麼才能不交稅?
  • 年底老闆從公司拿錢不走借貸也可以解決分紅稅問題
    年底了,老闆是要考慮如何從公司拿錢過一個肥年了,但是我們知道在公司拿錢要麼走借貸,要麼繳納分紅稅後才可以給老闆。這也是老闆從公司帳上面拿錢財務不願意的原因,因為走借貸遲早要還,但老闆潛意識認為公司都是自己的,公司帳上面的錢也是自己的,這就有一個矛盾點。
  • 我從自己公司帳上拿錢還要交稅?
    王老闆想不明白,"什麼?我從自己的公司帳上拿錢還要交稅?" 我想這是很多老闆想不通的事,明明公司都是自己的,為什麼從自己的公司帳上拿點錢還要給國家交稅呢?
  • 大額公轉私怎樣處理最節稅?掌握這個方法,綜合稅負降至4%
    如果老闆想要把公司帳戶上的利潤合法轉到個人帳戶,在繳納13%的增值稅後,還需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最後股東分紅還需繳納20%的個稅! 如此下來,企業一共需要承擔的成本高達40%以上 接近一半的稅負成本,這讓不少企業鋌而走險,購買發票。
  • 醫美機構公轉私的「神操作」,居然不怕稅局查帳!
    「公轉私」,即對公帳戶往私人帳戶轉帳,往往是稅務稽查的重點,不少老闆在這上面栽了跟頭,我們也經常能在網上看到「公轉私就是偷稅」、「公轉私是犯罪」這樣的信息,搞得很多醫美機構談「公轉私」色變,連正經業務都不敢做了。那到底能不能「公轉私」呢?
  • 公司沒成本票,企業所得稅怎麼解決
    增值稅:扶持地方留存部分(40%)的30%-80%; 即增值稅繳納400萬,地方留存40%就是160萬,扶持給企業就是48-128萬。一些高收入低成本行業,業務大部分外包出去或者聘用臨時工,利潤大,支出拿不回成本票,導致公司利潤虛高、需要按照25%的稅率納稅。1000萬的利潤就需要繳納250萬的企業所得稅,公轉私時還需要繳納20%的分紅稅,就是150萬,就需要繳納400萬的稅金。 直接納稅未免有些心痛。
  • 老闆用私戶發工資可以避稅?2020年,還敢這樣發工資?
    現在,支付手段已經很先進了,但是仍舊有個別的公司,用老闆或者股東的私人銀行帳戶,給員工發工資。那麼,這樣做合法嗎?是不是在偷稅?一、長期通過私戶發工資,風險很大一些小公司,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老闆用私人帳戶發工資,並在事後進行調整,在財務核算上體現出來,按規定繳納各種稅款,沒什麼大問題。但是正常情況下,工資都是通過公司的公戶來發放的,銀行都有代發工資的業務,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 老闆從公司拿錢,用對方法不但節稅,還非常安全
    老闆一般都是這麼認為的,自己公司帳戶上面的錢自己想提多少就提多少,反正都是自己的。但實際上財務人員都會拒絕,因為這帳上面的錢還需要繳稅才可以到老闆手裡,20%的分紅稅,繳納起來還是非常的心痛。而且現在國家嚴管「公轉私」,而且在「金稅三期」系統下私自操作也沒有可能,那要怎麼才可以安全合法,還可以節稅的方式老闆拿到公司的錢呢。第一種,工資。工資也需要繳稅,我們拿到手的工資納的稅只要沒有超過20%就算是節稅了。第二種,業務外包。
  • 公轉私,什麼情況下被允許?
    作為企業日常經營,特別是對於中小微企業主來說經營過程中難免不會遇到公轉私的情況。最近就有企業主私信我問,公轉私有被允許的情況嗎?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說下什麼情況下公轉私被允許。第一種情況,個人獨資企業,帳戶內扣除稅費後利潤可以公轉私。舉個例子,A是一家個人獨資企業的負責人,固定時間內會將扣除費用,以及納完經營所得個稅後的利潤通過對公帳戶打給自己。這種公轉私是被允許的,可以公轉私。第二種情況,用對公帳戶支付業務員出差備用金。
  • 老闆從公司拿錢,如何實現不交稅?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闆認為:公司是我開的,錢是我出的,公司賺的錢就是我的錢,我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其他人是管不著的?真的是這樣嗎?如果你遇到老闆從公司拿錢,針對這種情況下的涉稅問題,你是如何向老闆解釋的呢?你有想過「老闆從公司拿錢,如何做到不交稅?這個問題嗎?
  • 老闆在公司裡的錢怎麼取出來不違規?工資勞務報酬取現要多少成本
    今天我們重點對企業老闆常用,通過發放工資或勞務報酬的方式進行分析,如何將這種方式做得合理合規。01 工資薪金取現,要額外承擔35%的費用這也是當前企業常見的「公轉私」操作方法,通過發放工資和對應的勞務報酬,將企業的錢轉入私人腰包。
  • 如何把公司的錢「安全的」轉給股東?有這7招就夠了!
    前面,我們講了現在在嚴查公轉私,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公轉私都是不合規的。像給員工發工資、報銷出差費用、支付勞動報酬等等這樣的公轉私都是合規的,可行的。基於此,我們在這裡跟大家順便聊一下,如果股東想要從公司裡拿錢,如何才能「安全的」拿到。
  • 對於公轉私戶,聰明的財務是這樣做的,完美避開稅務風險!
    註:這種方式也有局限,公司必須有配車指標。3成立個人獨資企業在商業主體中,對於商業主體不一樣,需要繳納的稅種和稅點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成立個人獨資企業,也是公轉私一種辦法。1、發放職工工資①把老闆的工資納入企業的薪酬體系,工資收入按照累進的個人所得稅稅率(3%~45%)計算交納個稅,工資可為企業成本,減少公司的利潤,同時可以減少企業所得稅。②公帳發放員工工資並依法代扣個稅,這是最常見的公轉私的情況,這種情況把公帳戶的錢轉到私人戶的情況合法、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