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會說「鹹豬手」這個詞,可有人知道這個詞的來源嗎?現在,這個詞被我們多用來表示那些手腳不老實的人,他們對女性做出一些不好的動作,會被我們稱為是「鹹豬手」。當然,這種人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如今,都是被人所不齒的存在。那這個詞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這個詞其實是出自粵語的語系之中,在粵語中,人們用「鹹濕佬」來指行為不軌的男性。這個詞的來源就比較廣了,說什麼的都有。後來,這個詞也被人們慢慢的簡化,用鹹來代替這種讓人不齒的事情。這是「鹹豬手」這個詞的一半來源,另一半就必須仔細說一說,畢竟與唐朝歷史上有名的貴妃楊玉環有關了。
楊貴妃在唐朝可以算得上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了,而對於這些有名的人,他們身邊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八卦,而與楊貴妃最有這種消息的人,就是安祿山了。在唐朝的一本小說中,曾經就描述過兩人在一起嘻戲,玩鬧,而安祿山卻在不經意中抓破了楊貴妃的皮膚。人們將他的這種行為叫做「祿山之手」。
從安祿山的手,逐漸演變為「鹹豬手」。這其中就不得不起到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安祿山的別稱。人們對於歷史上有汙點的名人,總是會創造出許多的故事。而關於安祿山,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安祿山在一次醉酒會,竟然變成了龍的腦袋,豬的身體的樣子。帝王聽了之後,覺得很有意思,就給安祿山重新賜名,叫做「龍豬」。
第二件事,就是豬這種生物了。從古到今,豬在人們的傳統概念中,就是「好色」的形象。我們都看過《西遊記》,也能夠感受到八戒的性格,這是人們對於這種生物的細緻刻畫。而豬,主要還是因為自己強大的生殖能力,被冠以這樣的稱號。
那這個安祿山,既然還是「龍豬」,又對楊貴妃做了這樣不好的事情,人們就把他的行為慢慢演變為了「豬手」這一個詞語。而豬手被人們與粵語中的「鹹」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我們現在所一直在使用的「鹹豬手」這個名詞了。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這個詞始終都是一種不好的存在。生活中,我們也總會遇到做出這些行為的人,對於這樣的人,我們最好的辦法一定就是當場反擊回去,這不僅僅是在幫你自己,也是在幫下一個人。如今的社會,我們應該儘量避免「鹹豬手」的出現,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