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住宅和寫字樓底商商鋪投資淺析

2020-12-20 騰訊網

商海浮沉,時不我待

如何把握機會,放長線釣大魚

在財富榜單中佔據一席之地?

隨著理財觀念的改變,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人們開始尋求投資機會。家財萬貫,不如商鋪一間。特別是當下被「限購限貸限售」綁住的住宅市場,給了一直不溫不火的商鋪投資新的發展契機,商鋪產品或將成為新一輪的投資熱點。

商鋪投資:地產經濟「守望者」

目前的投資市場,投資渠道主要是儲蓄、炒股、基金、黃金、收藏品、住宅等。很多人在試過各種理財產品後才發現,商鋪投資是少數能跑贏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投資方式之一。這種獨特的投資方式,也被稱為地產經濟「守望者」。

商鋪是比較穩健的投資渠道,目前國家政策調控的重點並不在商鋪市場。為實現「居者有其屋」,政府調控政策頻頻出動,對住宅地產影響非常大。樓市戒嚴時期,買房難成了無數人心中之殤,投資住宅已呈現捉襟見肘之勢,而投資商鋪正當時

在杭州房地產市場,2017年進一步收緊限購政策,住宅市場最直接的表象就是成交量下滑。其實,「3·28新政」在把購買住宅的「口子」進一步封上之後,資金並未偃旗息鼓,而是直接導致了手頭攥著熱錢的購房者轉頭進入了非住宅領域

根據經視看地產聯合戴德梁行發布的《2017杭州商鋪需求報告》,2012-2015年杭州商鋪成交總體平穩,維持在40萬平米上下;2016年迎來放量,成交量翻倍;而2017年前5月成交面積已達到44.5萬平米。另外,從成交均價來看,經歷了2014-2015年的低迷,商鋪價格已經回到了2013年的高峰值,2017年前5月的成交均價為23108元/平米

財富起飛,先到先得

基於杭州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對商業的需求明顯提高,加上國家對實體經濟的大力扶持,商鋪保值增值屬性,絕對是財富絕佳的避風港和加速器。

大部分成功的商鋪投資行為,有賴於投資人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對經濟發展的準確預期。可以說,投資商鋪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學問。那麼,在杭州投資商鋪,主要有哪些關鍵點呢?

▲圖源:yandex.com

地段:投資商鋪的第一先決條件,也是決定商鋪價值的首要條件。優質地段,首先要具備良好的交通條件,可以提升商業的幅射範圍;同時,商業所需要的行政、金融、公共服務等配套也是重要條件。

商圈:每一個繁華的地方,都會形成一定的商圈。商圈是人們活動的中心地帶,也是商鋪盈利的保障。

客群:這是商鋪增值的動力,客流量是商鋪選擇的重要標準,也是商家營收的來源。

規劃:落後的規劃會被市場快速淘汰,唯有緊跟時代潮流,才能贏得市場。

運營:專業的運營管理是商業興盛的前提,無序發展的商業終將難以長久。

▲西溪銀泰城效果

僅從成交來看,2017年或許是杭州商鋪所經歷過的最好的一個時代。

過去的一年,杭州(不含臨安)共售出商鋪14747套,環比2016年增長了約54.4%。這一數據使其力壓酒店式公寓、排屋等產品,成為年度成交漲幅最大的房產品。更為可喜的變化是,在經歷了連續6年的供過於求後,今年商鋪的成交量首次超過了新增供量。

作為一種傳統的投資渠道,商鋪在近年來一直不被主流市場所看好,這也讓其在2017年的這波快速去化透著「冷門」的味道。許多人在問:這一年,商鋪為什麼能夠逆轉?

新政後去化加速

成交量和限購力度呈正比

最顯而易見的原因自然是政策,受調控的影響,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住宅市場的投資性需求幾乎被攔腰截斷,而這給了商鋪承接投資溢出的機會,繼而推動了成交。

記者查閱了近三年杭州商鋪每個月的成交紀錄,結果顯示,杭州商鋪成交的爆發,其開端為2016年11月,爾後,在經歷了今年1、2月的低迷後,在3月商鋪去化再度增速,3-6月,商鋪的成交面積連續四個月在11萬方以上,5月更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3萬方。

可以看到, 2016年11月和2017年3月,是至關重要的兩個時間點。而在這兩個月裡,杭州樓市恰好都有限購新政出臺。這一跡象也證明了政策之於商鋪成交的影響。

溢價空間縮小

投資成本下降

過去幾年商鋪賣得不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賣得太貴。同一個樓盤,底商的單價往往是其住宅的兩倍甚至是三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價格上的差異正在逐漸的縮小。

據記者統計,2017年杭州同一樓盤,有住宅和商鋪同時在售的,商鋪的單價大多比住宅要貴4-6千元不等,而在三年前(2014年),這個差額普遍要在1萬元以上。

溢價空間收緊的同時,商鋪的成交面積則在不斷下探。數據顯示,2017年杭州80方以下的商鋪,共成交9553套,佔到了總成交的65%,是這類產品中最受歡迎的一個面積段。

面積小了、定價低了(相對住宅來說),自然而然的,商鋪的總價也就下來了。

雙贏置業營銷機構總經理章惠芳表示:「相比於過去,開發商對商鋪的期待值其實是下降的,這一變化使得商鋪在定價的時候會更加趨於理性,從而大大降低了這一產品的投資風險,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商鋪租金沒有漲,依然有人願意去投資的原因。」

期鋪熬成現鋪

帶租約銷售刺激成交

由供應曲線可以看到,2017年以前,杭州的商鋪成交已有連續6年是供大於求的狀態(供求比>1.2),成交的低迷使得大量商鋪庫存被積壓了下來,從期鋪熬成了現鋪。

而這個看似不幸的結果,卻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商鋪的成交。實體現鋪的交付期較短,交付之後無需等待即可開店營業。同時,現鋪可以作為金融產品,實現資金的靈活變現。

攤開2017年杭州商鋪的成交榜單,可以看到,前十的樓盤中賣得是現鋪的,佔據了一大半。成交最好的幾個社區底商,如綠地旭輝城、玲瓏府等,2017年更是清一色的現鋪在售。

另外要注意的是,近幾年,杭州市面上湧現了一大批的帶租約銷售的商鋪,簡單來說就是先招商、再出售。這種方式省去了投資客尋找租戶的環節,大大降低前期經營的壓力和風險。

佳源銀座的營銷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杭州市面上帶租約銷售的商鋪,絕大多數租約有5年,回報率大概在5到10個點,相對來說,算是比較穩妥的投資品」。

消費者重返線下

城市升級帶動投資熱

據普華永道(PwC)最新公布的2017年全球零售報告顯示,2013年—2017年,每周至少去實體店購物一次的消費者比例呈現「U」型發展。

2013年,每周至少去實體店購物一次的消費者比例為42%,然後逐年下降,然而在2016、2107這兩年這一比例開始回升。

對比的四個渠道為:實體門店、電腦、平板、智慧型手機

「重返實體店」背後的變量是實體店的不斷進化。「品牌人格化、趣味場景體驗、產品情懷化」,這些網絡所無法提供的消費元素,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實體店開發體系中去。

厚道資產總裁丁浚哲表示,G20之後,杭州不斷提升的城市地位,對實體店的回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商業和城市的發展是有很大關係的,G20之前杭州只是個普通二線城市,而現在杭州的目標是一線城市,這個定位的轉變,必然會帶來城市商業容量的一個變化。簡單來說,從投資客的邏輯出發,商鋪並不一定是好的投資品,但杭州的商鋪卻值得賭一把」。

「商鋪熱」還能持續多久?

在丁浚哲看來,這主要取決於樓市的整體環境,他說:「房地產投資往往存在著一個梯度,先熱住宅,再熱酒店式公寓,然後是商鋪。當樓市萎靡的時候,這種傳導效應同樣存在」。

商鋪在上一個限購周期中的表現,很好的證明了這點。2009年,也就是住宅限購前一年,商鋪的成交還有4000多套,而在限購後,它的成交迅速滑落,5年都沒再達到這個數字。

除去市場環境,商鋪一直以來所存在的一些弊病,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它的走勢。

比如說庫存,儘管去化周期縮短了,但近300萬方的餘量,壓力也絕不算輕。

另外,杭州仍然是個商業過剩的城市,早在2014年,就有機構統計稱,杭州的人均商業面積在1.5平米以上,呈飽和狀態,考慮到近幾年杭州新增商業面積全國領先,目前的這個數字很可能只高不低。而過於飽和的商業生態,對於商鋪的成交顯然是不利的。

必須明確,成交量的提升並不能等同於市場預期的轉暖,對於杭州的商鋪來說,未來的道路仍然是道阻且長,如何實現量變到質變的轉化,還要繼續摸索。

總之:商鋪投資需要您的精準眼光,不是任何人可以幹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高和資本商鋪系列投資不動產首個產品「高和萃」亮相
    7月1日,高和資本在北京東三環高和萃底商項目舉辦商業亮相活動,這也是其打造商鋪系列投資不動產的首個正式亮相產品。2011年下半年,高和資本收購博瑞大廈底商項目,後更名為高和萃;2011年底,再度收購望京悠樂匯部分寫字樓底商,更名為高和睿。
  • 千萬別買帶底商的房子!買了社區底商虧死了,我投資小區底商的經歷
    底商,是指住宅的第一層、第二層。對於底商的房子來說,許多人是不建議購購買的,甚至有人認為「千萬別買帶底商的房子」,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文中詳細了解一下,順便來說說買了社區底商虧死了以及我投資小區底商的經歷。
  • 惠州買房還是買商鋪投資回報率高,覺得商鋪好要怎麼挑一個好門面
    最近很多惠州購房客戶都會提到,我反正是投資,投資商鋪好,還是住宅好,小編就跟他講了一下,按照這麼多年來歷程,還是投資商鋪比較穩妥,為什麼呢,商鋪是屬於商業地產,買了商鋪,他是不算上房貸,所以買了一個商鋪,再投資一下房子也不錯啊,房子增值靠的是機遇,靠的是人流量來支持,而商鋪只需要有人租,繁華就是王道
  • 合富研究院:11月廣州公寓成交創年內新高 寫字樓商鋪大手交易減弱
    2020年11月全市商用物業供求走勢 合富大數據顯示,11月商業市場整體供應大致呈現增長趨勢,公寓及商鋪多個項目集中拿預售證,寫字樓新增供應環比亦大幅上升;成交表現整體放緩
  • 買個二手學區房,還是買個小點的底商(商鋪)?
    一,我們先來看看,商鋪面臨的一些具體問題想要知道買個二手學區房好,還是買個小點的底商好。一定要先了解二手學區房和商鋪,他們各自面臨的具體問題到底是什麼。這些年我國大面積的修建商鋪,導致了各個城市的商鋪供應量是嚴重的過剩。無論是大型的商業中心,社區底商,還是一些綜合體,都非常的多,供應量都特別的充足,嚴重的超標了。
  • 什麼是商鋪?商鋪分為哪幾類?買商鋪要面臨哪些具體問題?
    房地產行業特別的複雜,房地產涉及到的物業類型也特別多,從使用的屬性不同,通常我們把它區分為住宅和商鋪。而商鋪的購買,商鋪的投資,相對於住宅來說要複雜一些,投入的金額也要大一些,涉及到的經驗更要豐富一點。
  • 同樣是投資,買住宅好還是社區底商好?
    優質底商的租金收益遠遠大於住宅出租的收益。 在前兩年住宅高點時把一套住宅套現換成了底商。下面我說下為什麼這麼做:在我賣出這套房子時計算過,按當時的價格需要一百年的租金收益才能有住宅的價格。而同等價位的優質底商最多只需要二十年左右租金收益。住宅的價格是虛高的。有些朋友會說實體店現在這麼不好做底商的風險很大。
  • 大量商鋪空置,這幾種門面卻在增加,商鋪還能投資麼?
    不僅是在一些一線城市,甚至三線城市,一些房價過萬的商品房,開盤後依然有很多人一搶而空,開盤2小時不到即售罄;商鋪價格則更高,最低2、3萬/平起,高則6-10萬/平的商鋪也有,這種現場在房地產市場上很常見,而其中剛需只有少部分,一大部分是用來投資的。還有些如一線城市的開發新區,在政策、交通、產業等各種規劃的利好扶持下,住宅、商鋪,依然賣得很火。
  • 疫情下,為何商場商鋪紛紛減租,而寫字樓、住宅卻紋絲不動?
    以往過年, 我們都在吃喝玩樂, 走親訪友中度過, 但2020年春節伊始, 我們因為這場疫情而被迫待在家裡。 企業停工、商鋪關門。人們積極投入抗疫戰爭中。
  • 很多朋友說:投資住宅、公寓還是商鋪,哪個好?我的回答讓他驚喜
    最近,很多人在問我,投資住宅、公寓,還是商鋪,哪個好?但是投資商鋪就得小心了,不是說商鋪就不行,只是得更加謹慎!除非大型商業街以及地鐵物業,其它商鋪,必須慎之又慎。一,投資住宅自用、投資雙重功能投資住宅好處1、住宅有自用和投資雙重功能,既可以通過出租來獲取收益,或通過抵押融資,又可以出售轉讓賺取差價。
  • 商鋪投資迎來上行期,鄭州商鋪投資要點大揭秘
    疫情在催生諸多的新鮮事物、新商業模式同時,也在改變著投資方向和資產配置路徑。7月18日,「大咖聚首、搶灘新風口」為主題的2020年後疫情時代資產配置研討會,在鄭州京莎佳紛天地舉行。專家學者坐而論道,後疫情時代,出現哪些新商業模式和風口?投資核心要素是什麼?哪裡才是最靠譜的投資?
  • 出售「老窖」開發商實屬無奈 商鋪只賣住宅價
    而在10月初,博瑞優品道社區商業街「滿街」也向外正式銷售,每平方米的價格起價僅6888元/平方米,這個價格基本上和該區域的高檔住宅價格相當。位於翠微清波附近的社區商鋪清江之春,近日也對外開賣,價格僅5888元/平方米。這些商鋪不少與住宅價格持平甚至還低於住宅價格,可謂是成都社區商鋪史無前例的低價。
  • 建國北路大廈底商出售 近鳳起路
    商報訊(記者祝雲燕)位於杭州下城區的建國北路,被鳳起路和慶春路分為幾段,其中靠近鳳起路和慶春路兩個路口的商鋪是黃金位置,被各類酒店、銀行、品牌餐飲店、娛樂中心等佔據。此外,多年歷史的沉澱,也給建國路積攢了許多「人氣」,是杭州城最熱鬧的街道之一。因此,這塊「黃金位置」成了許多投資者的心頭好。
  • 樂華城:商鋪分為哪幾類?
    樂華城表示房地產行業特別的複雜,房地產涉及到的物業類型也特別多,從使用的屬性不同,通常我們把它區分為住宅和商鋪。樂華城同時指出商鋪的購買,商鋪的投資,相對於住宅來說還要複雜一些,投入的金額也要大一些,涉及到的經驗更要豐富一點。 基於我們身邊仍然有很多的朋友要投資商鋪,今天樂華城不妨就一起來聊一聊商鋪。 樂華城指出什麼是商鋪?商鋪分為哪幾類?
  • 全面盤點及發展分析廈門商場寫字樓
    核心提示  從中山路商圈一枝獨秀,發展到今天眾多商圈各踞一方的局面,廈門商業地產經歷了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階段,商業地產的產權持有、分布格局、發展趨勢以及人們的投資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場日趨成熟理性。  編者按:長期以來,商業地產一直被人們理解為商鋪或底商,其實,商業地產是一個較大的概念,還包括寫字樓、酒店、廠房等物業。
  • 大城已成 坐享其成 華建1街區生態寫字樓與社區熟鋪大有可為
    周邊政、商、企、學、公園等環繞,隨著東城板塊大勢崛起,未來3-5年土地升值空間巨大,華建1街區價值將呈現幾何級增長。   【聊城房產超市網】12月15日訊 說到投資,那就要講究價值,在房地產的投資品類中,寫字樓和商鋪具有較強的投資屬性。
  • 瀋陽:中海·寰宇天下9月亮相 寫字樓、購物中心全部持有
    除商務公寓產品外,還有甲級寫字樓中海廣場、購物中心環宇城。值得一提的是,寫字樓、購物中心部分將由中海自己持有。  而今年下半年,萬科新項目明天廣場的規劃中,除北區的住宅產品與部分商業外,南區被規劃為商業區,包含了公寓與寫字樓兩種產品。  兩家行業領頭羊房企在瀋陽的行動,似乎都表明了自己「住轉商」或「住商並行」的意圖。
  • 「大教育」時代,社區底商能否從中受益?
    在傳統商業難以挑起商業大梁的時候,「大教育」的崛起,無疑給住宅底商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會。什麼是「大教育」?如果我們回顧近年來教育的發展過程就會發現,此前教育的概念多停留在課程教育方面,無論是早些年出現的教育培訓機構還是輔導機構,其實以課程輔導為主。
  • 「商業」吃香 賣住宅不如賣商鋪
    「賣住宅不如賣商鋪!」在住宅市場受到調控影響日益深化的同時,商業地產卻在蓬勃地發展。在2011年,不僅眾多大型開發商開始將精力轉向商業地產外,連中介也把商業地產作為主要的經營突破口。而且從數據上看,在一線城市住宅市場成交量大跌的同時,商業地產卻呈現了欣欣向榮之勢。
  • 臨街、地鐵沿線、70年產權!電商當道,西海岸這樣的社區商鋪成了香...
    隨著住宅限購政策的頻繁出臺,投資商鋪成為很多人資產配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商鋪那麼多,選擇出彩的商鋪很重要。在電商當道、大型商超經營人流減少的當下,社區商鋪投資風頭卻愈來愈足。目前在售的建邦聽海商鋪,70年產權、地鐵旁、單層稀缺現鋪……無論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消費者投資的不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