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ed:全球AI招聘需求增長放緩

2020-12-13 199IT

在矽谷乃至世界各地,人工智慧一直是熱門職業,一名機器學習工程師的平均年薪高達142858美元。但是,據招聘網站Indeed研究顯示,人工智慧招聘發布數量的增長已經放緩,求職者對這類工作的興趣也有所消退。Indeed網站上與AI相關的工作招聘發布率從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上漲了29.1%。

然而,這一增長遠低於前兩年的水平。兩年前同一時期,即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Indeed網站上AI招聘發布率增長了57.9%。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這一數據更是高達136.2%。

與此同時,求職熱度逐漸消退。2018年5月至2019年,在Indeed網站上對AI相關的搜索量減少了14.5%。相比之下,2017年5月至2018年期間,搜索量增長了31.9%,2016年5月至2017年之間,搜索量增長了49.12%。Indeed表示,今年這一數據的下降也意味著,市場上工作崗位數量較優質求職者數量而言,可能已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

AI工作搜索量並不總是跟得上其工作發布的數量。以數據科學家為例,他們的工作是獲取原始數據並應用編程、可視化和統計建模來為組織提取可操作的數據。

考慮到數據就像是一種「新型石油」的新事物,所以市場上對數據科學家們的需求很大。Indeed研究顯示,從2017年到2018年,工作發布量增加了31%,但同期的搜索量只增加了約14%。

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工程師在人工智慧工作前十名的排名中佔據主導地位。

為了了解2018年至2019年發布的最受歡迎的AI職位,該公司的分析團隊確定了10個最符合相關描述的職位,該描述包括關鍵詞「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

十大AI工作

1、機器學習工程師

2、深度學習工程師

3、高級數據科學家

4、計算機視覺工程師

5、數據科學家

6、算法開發人員

7、初級數據科學家

8、開發顧問

9、數據科學主任

10、首席數據科學家

分析主任、統計學家、首席科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研究工程師和數據工程師未被列入其中,但它們是今年前十名的主要競爭者。

Indeed發現,今年機器學習工程師的工作崗位在AI和機器學習關鍵詞中所佔的比例最高(2018年也是如此)。機器學習工程師負責開發設備和軟體,並運用預測技術,如蘋果的Siri或天氣預報應用程式。他們確保機器學習算法擁有需要處理的數據,並通過分析大量的實時數據,使機器學習模型更加精確。

儘管機器學習工程師包含相關關鍵詞的數量仍是最多的,但2018年它們在這些職位中所佔的比例更高,達到了94.2%,而2019年僅為75%。

2019年的榜單中,很多需要人工智慧技能的工作都沒有在2018年的榜單上出現過。比如深度學習工程師,首次排在了第二位,他們的工作是開發模擬大腦功能的編程系統。

這些工程師是三個快速發展的領域的關鍵角色:自動駕駛、面部識別和機器人。一項研究顯示,僅全球面部識別市場的市值,就有望從2016年的33.7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77.6億美元

這些年來的差異可能反映出各類公司對數據科學家的需求日益增長;許多僱主現在需要一個完整的數據科學團隊,其工作人員需求從初級到主任級不等。相比之下,2018年的列表則包含了更通用的數據科學工作,如數據科學家、首席科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Indeed稱,招聘經驗豐富的員工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勞動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平均工資最高的AI職位

機器學習工程師不僅是發布率最高的AI工作,也是工資最高的工作之一。與2018年相比,這是平均年薪增長最多的工作。

在2018年和2019年的排名中,機器學習工程師是薪酬第三高的工作。然而,今年該職位的平均年薪為142859美元,比去年高出8409美元。與人力資源公司Mercer預測的2019年平均2.9%的薪資增幅相比,增幅為5.8%。

同樣,算法工程師今年的平均年薪升至109313美元,增加了5201美元,增幅為4.99%。在競爭激烈的人工智慧就業市場中,這兩次加薪都很可能是各組織花費更多資金吸引人才擔任這些關鍵角色的結果。

與前一份排名一樣,薪酬排名第一的職位顯示了整個人工智慧市場的演變和成熟。更普遍的職位,如分析主任、數據工程師、計算機科學家、統計學家和研究工程師,都出現在2018年的榜單上,但今年沒有進入前十名。2019年名單上的新職位包括更特殊的數據科學工作,如高級數據科學家和首席數據科學家。

紐約和舊金山是人工智慧工作的領頭羊。

與去年相比,儘管有一些小變動,以及加入了一個「新人」,但2019年AI工作比例最高的大城市排名沒有明顯變化。

城市AI工作比例排名

1、紐約

2、加州舊金山

3、華盛頓特區

4、加州聖何塞

5、華盛頓西雅圖

6、麻薩諸塞州波士頓

7、加州洛杉磯

8、伊利諾斯州芝加哥

9、德州達拉斯沃思堡

10、喬治亞州亞特蘭大

2018年和2019年,紐約市和舊金山地鐵區分別排在第一和第二位。然而,紐約已經失去了一些優勢:去年,紐約佔人工智慧職位的11.6%,2019年降至9.72%。相比之下,舊金山2018年的份額為9.6%,2019年降至9.20%,現在僅略落後於紐約。(舊金山也在「2019年求職者最佳城市」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在25個市區中脫穎而出。)

紐約的排名令人驚訝,但這個城市擁有從金融服務業到出版業等多個行業,其中許多行業現在都採用了人工智慧。許多位於西海岸的科技公司,如亞馬遜、facebook和google,在該地區都有很大的影響力。紐約也擁有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科技初創公司的份額,如Alphasense、Clarifai、Persado和x.ai。

在2018到2019年之間,有三個地區在Indeed的排名名單上變換了位置。2018年,聖何塞排名第三(9.2%),華盛頓名列第四(7.9%)。但今年華盛頓特區排名第三,聖何塞排名第四。2019年,波士頓(從第五位下滑)與西雅圖(從第六位上升)變換了位置,芝加哥將第七名讓位給了洛杉磯(之前第八名)。達拉斯沃思堡排名第九。費城,去年排名第十,此次被新來的亞特蘭大從排行榜上擠了出去。

AI創造的就業機會會比它所消除的更多嗎?

在未來的幾年裡,最大的問題將是:AI創造的就業崗位是否會多於它所消除的。

一些研究表明,事實上,比起被破壞的數量,AI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發布的「就業未來」報告發現,到2022年,人類與機器之間分工的轉變——即AI支持的自動化——將取代7500萬個工作崗位,但會創造1.33億個新的工作崗位。Gartner估計,到2020年,AI將創造230萬個新的就業崗位,同時也會因此而減少180萬個。根據一份2019年Dun&BradStreet的報告,40%的組織由於採用AI而增加了更多的工作崗位,而只有8%的公司因此而裁員。這種趨勢是否會持續下去,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Indeed發布了AI 人才就業報告:機器學習工程師年薪 98 萬,但 AI...
    來源:CSDN  作者 | 唐小引人工智慧這股技術熱潮風起兩年,國內外眾多企業紛紛「AI First」,隨處可見百萬年薪、人才巨大缺口,無論國內外,AI 人才招聘需求都可以用
  • 全球牛奶供應和消費增長放緩
    報告指出,全球牛奶的供應和消費增長放緩。供應減緩 需求放緩報告中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全球牛奶產量以每年約915萬噸的速度持續增長,年均增長1.92%;全球牛奶消費量以每年約191萬噸的速度保持增長,年均增長1.07%,因此全球牛奶消費量佔產量的比重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 普華永道2019年七大預測: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僱員需求和工資卻迎來...
    普華永道2019年七大預測: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僱員需求和工資卻迎來突破  Evelyn Zhang • 2019-02-21 18:25:36 來源:前瞻網 E2097G0
  • 瑞銀胡一帆|三大風險:全球需求、油價和中國經濟放緩
    好買說:投資者今年面臨的問題不是經濟增長,而是利率調整,以及當地央行在加息方面的滯後程度。隨著經濟繼續好轉,全球需求、油價和中國經濟放緩需要關注,以評估其穩固程度和風險。 隨著經濟繼續好轉,有一些關鍵因素需要關注,以評估其穩固程度和風險。
  • 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 並未看到危機跡象
    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 並未看到危機跡象  Winnie Lee • 2018-06-06 10:53:11
  • 聯合利華業績增長放緩,利潤空間縮水
    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稱,公司在新興市場的業績增速正在放緩,且在北美或歐洲市場表現較為低迷。這家英荷合資公司在上周四表示,公司第二季度的基本銷售收入僅增長5%,略低於早期預期水平。 雨果網從英國《衛報》7月25日的報導中獲悉,聯合利華旗下品牌寶絲(Persil)洗衣粉和媽蜜( Marmite)食品的製造商說,相比上季度新興市場10.4%的增長率,本季度銷售額增長僅為10.3%,另外,在發達國家卻出現1.3%的降幅。公司負責人表示:「受宏觀經濟面的不利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下滑,因此公司在新興市場的增長正在放緩。」
  • 美國企業招聘速度持續放緩 各界預警「黑暗的冬天」
    包括當選總統拜登在內的各界人士指出,隨著新一輪疫情引發冬季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更多商業封鎖措施出臺,美國就業市場或將迎來一個「黑暗的冬天」。《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企業招聘速度持續放緩,11月僅新增24.5萬個工作崗位就業增長持續放緩美國勞工部12月4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11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4.5萬,不及市場預期的46.9萬,遠低於10月的61萬,連續第5個月增幅放緩,表明在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和一系列商業限制措施的影響下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就業增長持續放緩 各界預警「黑暗的...
    包括當選總統拜登在內的各界人士指出,隨著新一輪疫情引發冬季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更多商業封鎖措施出臺,美國就業市場或將迎來一個「黑暗的冬天」。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企業招聘速度持續放緩,11月僅新增24.5萬個工作崗位 就業增長持續放緩 美國勞工部12月4日公布數據顯示
  • 專訪瑞萊智慧CEO田天: AI產業「第一增長曲線」放緩,需突破三大...
    專訪瑞萊智慧CEO田天: AI產業「第一增長曲線」放緩,需突破三大「關卡」打開新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
  • 2019年十大熱門AI崗位及薪資報告:算法工程師平均年薪超10萬美元!
    AI 就業崗位的增長放緩,對 AI 工作的興趣也在下降 Indeed 上 AI 的工作崗位比去年增長了 29.1%。然而,這一增長遠低於前兩年的數據。AI 工作崗位從 2017 年 5 月到 2018 年 5 月的增幅是 57.9%,而從 2016 年 5 月到 2017 年 5 月的增幅是 136.3%。
  •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歷史經驗表明,疫情有可能對利率產生實際影響...
    美聯儲布拉德:貿易不確定性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歷史經驗表明,疫情有可能對利率產生實際影響;鑑於技術普及和數據所顯示的情況,對美國生產率增長提高有一些樂觀的空間;認為美聯儲目前的政策「有一些」寬鬆;過去幾年的利率正常化將「帶來紅利」,美聯儲因此有空間應對經濟下行。
  • 市場需求仍將繼續恢復 但行業生產節奏可能會有所放緩
    原標題:市場需求仍將繼續恢復 但行業生產節奏可能會有所放緩   據中國汽車
  • 專訪瑞萊智慧CEO田天:AI產業「第一增長曲線」放緩,需突破三大...
    近年來,人工智慧在全球進入爆發期。值得注意的是,由此引起的數據偽造、算法瓶頸、隱私安全、倫理困境等問題也日益凸顯。人工智慧也亟需發展出安全、可信、可靠與可擴展的技術。人工智慧企業瑞萊智慧CEO田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傳統行業由於場景複雜和隱私保護強監管等因素,真正可以使用的數據往往並不充足, 由大數據、大算力驅動的AI產業「第一增長曲線」開始放緩。
  • 花旗:預計中國12月新能源車銷量增長放緩 因春節效應延後需求
    【花旗:預計中國12月新能源車銷量增長放緩 因春節效應延後需求】花旗稱,預計12月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增長將放緩至51%,因中國春節靠後將使得部分旺季需求延至明年1月,稀釋12月的新能源車銷量集中度,不過預計明年1月新能源車銷量將同比增長234%。
  • 電動汽車全球普及率及其對全球石油需求的影響
    比如沒有哪一營運客車市場預測未來25年內,石油需求將大幅增長。相反,低碳發展的前景還預示著2030年後石油需求將大幅下降。但這兩年的調查結果還是存在一些顯著差異。儘管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有所放緩,但營運客車的石油需求預測值仍略低於去年的調查結果,這可能既與預測經濟增長率有所下降有關,也與堅持在自動打車服務中使用電動汽車導致其在行駛裡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有關。本報告針對全球市場進行調查後得出如下主要結論:1.存在潛在的驅動因素——人口和全球經濟增長。
  • 行業發展放緩 掃地機器人下一個市場增長拐點在哪?
    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銷量為613萬臺,同比增長45.2%;銷售額為78億元,同比增長49.1%;2019年1~10月,掃地機器人市場銷量為419萬臺,同比增長6%;銷售額為54.6億元,同比增長5.1%,若掃地機器人保持持續性的科技研發,據測算2022年國內市場規模將達178億。
  • 報告顯示,人工智慧、數位化轉型、醫療健康人才招聘需求旺盛
    該報告基於RGF國際招聘於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進行的針對性調查,綜合了其大中華區於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累積的約11.4萬自有人才庫的數據,對該市場的薪酬走勢、熱門職位、求職市場趨勢等提供專業解讀和深刻洞見,為求職者和企業僱主提供更貼近當下需求的職場信息。
  • 高端奶粉增長放緩 行業進入整合期
    高端奶粉增長放緩 行業進入整合期 2020-07-29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Telegeography:全球網絡容量兩年一翻 增速呈放緩趨勢
    據國外媒體報導,根據Telegeography數據顯示,全球的網絡容量用了兩年的時間實現了翻倍,但是增速卻在逐漸放緩。
  • 項崢:新常態下融資增長勢必放緩
    應該看到,7月份金融總量數據回落有多方面原因,既與當前經濟下行,融資需求不足和資金供求通道不暢有關,也與經濟新常態下,增長動力轉換和結構調整有關。筆者認為,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社會融資過度擴張或將逐漸成為歷史。  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和經濟結構調整,社會融資增長勢必放緩。  一是服務業對社會融資的吸納能力將會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