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涿州校區。 記者 張炎良攝
不久前,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一名學生因為沒有在高考體檢表的「既往病史」一欄填寫自己的血友病乙型病史,面臨被學校取消學籍的困境。此事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近日,記者兩次前往中國勞動學院實地採訪。
20日,中國勞動學院涿州校區冷清的學校大門口,記者第一次見到18歲的鄭清。他遠遠地朝記者走過來,將近一米八的大個子,中等身材,寸頭,在西北風呼嘯的當天,外套的拉鏈低到胸口,薄薄的T恤衫露了出來,讓人看著都覺得生冷。鄭清掩飾不了在陌生人面前的緊張,說起話來稍顯羞澀。
血友病真的不能上學?
9月11日,母親陪鄭清到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文化傳播學院報到,鄭清母親將鄭清的病情告知輔導員以便申請不參加軍訓,並將化驗結果及診斷書遞交給學校門診部。等到的答覆讓母子二人大吃一驚「因隨時可能有大出血危險,衛生所建議休學。請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慎重考慮。」
據了解,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取消鄭清學籍的依據是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文件規定:「患有以下疾病者,學校可以不予錄取:嚴重的血液、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風溼性疾病。」
「隨時可能有大出血危險,聽著是挺嚇人的,可我們孩子不是這樣。」鄭清的小姨張女士說。
11月27日,學院輔導員、校醫務室工作人員帶鄭清到北京協和醫院化驗。專科門診醫生開具鄭清患有血友病乙的診斷證明書。醫生給出的意見是,化驗的指標只是一個參考,除此之外還應該觀察患者臨床表現。
高中時,由於課業壓力大,鄭清7到15天需要注射一次藥物(人凝血酶原複合物),上大學之後,鄭清感覺自己的病情有明顯好轉,注射藥物的間隔變成了20天左右。
鄭清所在學院曾給出其在校學習生活的情況,「該生於2014年9月11日到校報到,完成了文傳新生全部教育活動,因身體原因未正式軍訓,但參加了軍訓見習。正式上課後,該生能按課程要求準時到課,和同學相處融洽。」
對於鄭清在校表現,記者實地走訪了鄭清所在寢室。整個二層樓裡,他的寢室算得上最乾淨整潔的。鄭清說他從小到大很愛乾淨,到大學後他幾乎每個禮拜都會組織室友進行大掃除,平常掃地拖地也比別的寢室勤快。
被問及是否會擔心受到鄭清病情影響時,鄭清一位室友回答「這有什麼好擔心的,這個病又不傳染。大家都不說什麼,該玩的玩,該聊的聊,除了力氣小一些,不能幹重體力活兒,其他都沒什麼。」
沒填就等於弄虛作假?
在被通知取消學籍之前,鄭清母親曾寫下了這樣的保證書「如果鄭清同學在四年大學生活中發生任何因為血友病的病發事件,均與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無關。」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不料在十月底,鄭母又接到了校招生辦的電話,要求勸退。後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又下達取消鄭清學籍的決定書。「該考生高考電子檔案的體檢信息中未顯示血友病病史,考生沒有如實填寫既往病史,體檢信息結論顯示為合格。根據《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生學籍管理規定》第二條『凡違反招生規定,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入學資格者,無論何時被發現,一經查實,取消學籍』。」
《意見》中規定「患有傳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血液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無法完成學業的疾病及學習不能自理的考生,高等學校可以不予錄。」鄭清家長認為,從小學到中學,血友病並未影響到鄭清的學業,高中畢業之後,鄭清的病情還有所好轉,因此鄭清的病情並不會影響到其專業學習。
「他是沒有填既往病史,但沒有填寫並不代表他弄虛作假、徇私舞弊,所以我覺得以這條理由來取消他的學籍不合適。」鄭清小姨說。
在鄭清的家屬看來,體檢表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選擇就讀專業時給出指導,而非剝奪學生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她也找出了自己的證據——在印發《意見》的文件中也表示,此《意見》體現了對所有考生權益的保護,對殘疾考生的關愛和以人為本的理念。
校方:事情正在處理中,15日內出結果
12月10日,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下達了取消鄭清學籍的決定,隨後,鄭清向學生申訴處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訴。
在收到決定之前,鄭清的小姨曾和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院長李德齊進行過溝通,李德齊表明對此事的態度:一,生命最尊貴,不能為了上學讓學生有生命危險;二,學生能夠完成本專業的學習;三,學生得的不是傳染病。對此三點,鄭清及他的家屬表示完全能夠接受。
據了解,關於取消鄭清學籍的決定是開會討論的結果,在開會過程中也有人提出過異議,但最終《決定》還是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通過了。
12月25日,記者來到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本部,希望對此事處理過程中的細節向校方進行核實,該校組織宣傳部部長楊自強表示事情正在處理中,將在15個工作日之內出結果,屆時將會對媒體公布。對於相關細節問題,他以未得到學校的授權不便透露為由未做回應,而對於記者提出採訪經手此事的教務處處長王淑芬、分管校長劉玉芳等人的要求,楊自強也予以回絕。
該校教務處處長王淑芬曾在接受其它媒體採訪時表示,該校並沒有請醫療鑑定機構對鄭清的血友病是否屬於嚴重血液病作鑑定,「對於他如何完成中小學的學業我們沒有作調查,但他必須打針就說明他病情嚴重」。記者幾次撥通王淑芬電話,提出採訪要求後被對方掛掉電話。
完善政策才是最終目的
事實上,因為患血友病上學遇到難題的並不是只有鄭清一人。
公益組織「中國血友之家」創始人關濤坦言:「幾乎所有上大學的血友病患者都是瞞報病情的,因為如果如實填寫的話,絕大多數病友都會遇到問題。」
據關濤所知,因為在體檢表上如實填寫血友病情況的患者被拒絕錄取或退學的考生每年都有三四個。曾經一個湖南的考生本以高分考取名校,卻因其患有血友病,最終只能到一個私立大學讀書。
「衛生部登記中心有約12000個血友病患者,國家近年來很關注血友病,醫保工作做的也很好。拿北京市來說,血友病患者如果在北京上大學可以享受到門診特殊病待遇。」關濤說。
關濤認為,如果幾十年前提及血友病,很多人一定會覺得恐怖,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在的很多患者可以很好地生活。「教育部門是不是也可以與時俱進,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聽取一些醫學專家的意見,對到底什麼樣的症狀才能完成學業,有一個科學、明確的規定,而不是用這些規定給患者上學、公平的受教育設置障礙。」
除血友病之外,還有幾十種血液病,患者的數量是不容小覷的。而爭論孰是孰非並不是關濤的目的,他更關注的是這個群體的權益。「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恰恰是小眾的利益是否會受到關注。」
這也是整件事情下來之後鄭清和他家屬們的訴求。他的小姨說,自己「不為論輸贏」,只希望通過這件事情引起大家的關注,讓大家通過討論和建議來完善這個在她看來並不完美的《意見》。(記者 張炎良 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