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於鄭州的黃河科技學院被推上風口浪尖,是因「保安打學生」一事。
這時,王曉閒看到了「機會」,她稱,自己兩年前曾考上這所高校,填寫了新生報到表,領了學生證,安排了宿舍,遺憾的是校方卻沒有把她的學籍註冊上。
在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她說為此打了三次官司,結果均被駁回,無奈只能趁機再上網發文,目的是希望恢復學籍,繼續學業。
11月24日,黃河科技學院一名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未能註冊成功是另有隱情,如果當事學生有意願繼續上學,並非沒有解決方式,校方會積極和教育廳溝通協調,註冊學籍。
【1】學生:學籍未註冊成,校方要求退學
王曉閒,生於1992年8月,河南省溫縣人。
2018年7月13日,她收到黃河科技學院錄取通知書,自己被錄取為普通專升本法學專業學生。當年9月1日,其在規定時間內到學校報到,並辦理了入學手續。
王曉閒稱,入學當天她辦理了國家助學貸款,申請國家助學貸款8000元。審批通過後,將貸款回執單交給了校方。因家庭貧困無力承擔剩餘學費,遂向校方負責人申請緩交學費,並向學院輔導員請假打工賺學費。
同年11月8日,她接到校方通知,自己學籍未註冊,並聲稱貸款回執單失效,要求她全額繳納17000餘元學費,否則不予辦理學籍登記。
王曉閒說,在兩天時間內籌集到8000元學費向校方處繳納時,遭拒收。隨後自己收到簡訊通知,國家助學貸款8000元已被校方劃扣。
她多次到校方了解協商,對方均拒絕配合辦理學籍登記,並被要求退學。
王曉閒告訴瀟湘晨報記者,校方為此還曾派人前往她老家,找家長籤字同意退學,「可是我並不知情,結果是我爸爸不在,我姑姑籤的,但姑姑不是我的監護人。」
她說,因為這個事,兩年沒好意思回家,因為擔心村裡人風言風語,以為自己是被學校開除了。
【2】訴訟:打過三次官司,均被駁回
王曉閒稱,自己不得不把情況反映到河南省教育廳,最後又轉至校方,且沒有實質結果。
瀟湘晨報記者聯繫河南省教育廳,一名工作人員證實,確實曾收到這份情況反映,並且按流程轉交黃河科技學院協調處理。
王曉閒走上訴訟之路,記者查詢裁判文書網發現,其先後在鄭州市中原區法院、二七區法院、鄭州市中院提起訴訟和上訴,結果均一一被駁回。
第一次:2019年1月4日,王曉閒向中原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並獲得立案,請法院依法判決被告黃河科技學院為原告辦理學籍註冊登記。
法院認為,據法律規定,黃河科技學院是民辦非企業單位,既非行政機關,亦非事業單位的高等學校,其作為行政訴訟被告主體不適格,依法駁回王曉閒的起訴。
第二次,2019年7月17日,二七區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依舊是駁回起訴,理由是:
被告黃河科技學院系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民辦高校,具有頒發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或專科學歷證書資格。依照相關法律規定,高等學校對受教育者有進行學籍管理、獎勵或處分的權力,學籍管理是學校依法對受教育者實施的一項特殊的行政管理。原告要求被告為其辦理學籍登記,不屬於民事案件受理範圍。
第三次,2019年9月10日,鄭州市中院作出裁定,認為當事人應就其訴訟主張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沒有提供證據或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主張的,應承擔不利後果,於是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3】校方:學生曾拉黑老師拒絕溝通
瀟湘晨報記者聯繫黃河科技學院,一名工作人員證實,2018年王曉閒確曾被專升本法學專業錄取,「9月曾到過學校,但是始終未按照流程辦理報到註冊手續。」
他解釋,學生來報導沒有交過學費,通知書也沒上交,相關手續沒有按時履行。「其間,學院多次通知學生核查學籍情況,均未接到該生的反饋。」
「學院老師多次聯繫王曉閒本人未果,準備聯繫其家人,但發現她先前提供的家長聯繫方式是假的。」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有派出三位老師到其家裡,在村委會的幫助下見到了王曉閒的家長,「就王曉閒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家長表示理解,並在學籍情況的告知書上簽字。」
「從2019年開始,該生多次在網上發帖『維權』,學校看到發帖後多次嘗試與其溝通交流,但該生知道老師身份後就立即拉黑或者拒接。」
對此,王曉閒否認。
不過,校方這名工作人員還是稱,如果王曉閒願意就讀,也不是不可能,校方願意坐下來、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解決這個事,會積極爭取協調,向教育部門說明特殊情況,為其辦理學籍,跟隨相應專業班級入學。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瀟湘晨報
編輯:申鵬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