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藿香別名藿香,是唇形科刺蕊草屬植物,是我國著名南藥之一,因主產區以廣東為主,故稱之為「廣藿香」。其性微溫,味辛,入脾、胃、肺三經,具有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的功能,是臨床上常用的芳香化溼藥,也是許多中成藥如「藿香正氣丸(水)」和「抗病毒口服液」的重要成分。目前,栽培品種主要有廣州石牌藿香、高要藿香、湛江藿香及海南萬寧藿香四大類,前兩種藿香的用途偏藥用,後兩者主要用於提取百秋李油。
一、種植地選擇與整地1.選地。種植地應選擇大氣、水質土壤無汙染的林間緩坡地、山腳梯田河旁衝積地、旱田、宅旁田邊的零星平地或排水良好的水田。緩坡地不宜太陡,地勢以15度以內較合適,這樣地表被衝刷的程度較小,保水性能較優。
2.整地建哇。種植地選好後,先將雜草剷除、灌木挖掉,然後深耕深翻,讓土壤充分風化、細碎,之後對土壤進行消毒。待消毒完畢,根據種植地的肥力情況施入足夠基肥。通常操作以667平方米(1畝)地為例:在種植區均勻撒放無害化處理的農家肥(腐熟的豬糞或牛糞)1500~200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或複合肥20~30千克)、腐熟花生麩100千克,將三者充分攪勻,然後耕翻粑細、讓肥料與耕作層土壤充分接觸,最後在栽植前再耕翻一次,做成寬60~120釐米、高30~40釐米的田畦,畦間步道為30~40釐米,畦長視地形而定。畦的擺向要利於排水和灌溉。
二、扦插育苗技術
1.扦插育苗移栽法。扦插時期宜選溫暖多雨季節。通常在2~4月,植物體內液體流動旺盛時進行,也有些地區選在7~8月育苗,9~11月種植。枝條採集當年生5個月以上、健壯、節密、葉小而厚、無病蟲害的中部以上主莖側枝,長20~30釐米,每條約具6~8節、下部34節褐色木栓化。將剪下的枝條截成510釐米長的小段,每段留1~2節,每長枝條可截成4~7小段的插穗。插後10天左右開始生根,25~30天便可移栽。此法最適合在廣藿香繁殖材料(插穗)來源困難,而雨水充足的地方推廣使用。
2.大田直插法。從選好的植株中部以上截取主莖的側枝作插穗。插穗長15~20釐米,每支插穗有3~5節。海南產區插穗長20~30釐米,具有6~7節。截取的插穗浸泡生根粉液後及時直插大田中,株、行距均為50釐米,穴成「品」字形排列,每穴1支,將插穗斜插於穴中,人土深度為插穗長的3/5,然後覆土、澆水、蓋草遮陽。
三、移栽技術
1.移植時間與種植密度。移栽宜選陰天或晴天傍晚,栽種前一晚務必澆水保持苗床溼潤,起苗時應多帶宿土、減輕根部傷害;然後在整好的畦上,按定植密度40釐米×40釐米或40釐米×50釐米的株行距,呈「品」字形挖穴下苗。穴半徑15釐米、深度20釐米,每穴栽苗1株,採用雙行或3行種植。下苗時斜插入穴,根部下端懸空於穴中,再從四周覆土蓋上,填土高度為種苗根部以上1~2釐米。
2.補苗。廣藿香移植初期,部分區域有時會出現缺株現象,一旦發現缺株或死苗,應在30天內補栽同齡苗,以保苗齊。
四、田間管理
1.灌溉與排水。在定植時期,幼苗根系生長快速,需要多灌溉,通常早晚至少各1次,每次以潤溼畦面為宜;後期根系發達了,可適當減少灌溉次數,但澆水要淋透,要求根據產地氣候及相應土壤的保水程度來確定灌溉次數。在高溫多雨季節要及時排水,以防形成水澇而引起土壤空氣不足,導致根系室息,植株死亡。
2.追肥。從種植到收穫,施肥3~5次,其中1次為麩水。首次追肥一般是在種苗移栽生根成活後進行,施肥濃度宜淡,採用充分腐熟的人畜糞尿對水1:10至1:20後施用。後期每隔40-60天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加人畜類水1500~20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追肥肥液應避免施於莖葉上或淋於莖基部。另外考慮到有機肥肥效釋放緩慢,根據實際需要可增施其他含氮量較高的複合肥(如威複合肥15-15-15)進行配合。
3.防霜凍。當氣溫低於17℃時,廣香生長緩慢;低於-20℃或有霜凍出現時,大部分植株可能會死亡。所以冬季需蓋塑料薄膜或搭棚防霜。同時關注天氣預報,霜前在種植區域燻煙防凍害。
五、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1.根腐病的防治。①栽種前先對種植區域進行全面消毒;②局部發病時應立即清除銷毀病株,在病株栽穴撒放石灰消毒,同時附近的其他植株用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澆灌根部,以防病菌擴散;③如果發生大面積感染,可用百菌清澆灌病株教治;④加強農業綜合防治措施,及時排除積水不連作
2.斑枯病的防治。①加強田間管理防止苗床積水,提供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②選擇合適的間種作物,不宜種植粉葛、黃瓜和紅豆等作物;③第1次或發病初期可用1:1:140倍波爾多液噴酒,後續改用1:1:(100~120)倍波爾多液,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2~3次。
(二)蟲害常見的害蟲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地老虎和卷葉螟等。
1.防治蚜蟲。可用800~1000倍的2.5%魚藤精乳油或煙筋骨水噴灑。
2.防治紅地蛛。施藥前,先將病殘體地上部分處理乾淨,再用1200倍的40%樂果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噴殺。
3.誘殺地老虎。用90%敵百蟲配成800倍液和麥、豆餅等做成毒餌誘殺。
4.防治卷葉螟。用5.7%甲維鹽稀釋成2000倍液或將90%敵百蟲配成300400倍液噴灑。為了避免農藥殘留,收穫前15~20天嚴禁使用各種農藥。
六、採收
廣藿香的入藥部位是全草地上部分,在枝葉茂盛、花序剛抽出時採收質量最佳。各地由於自然環境、氣候因素、栽培習慣和輪作方法的不同,採收期也略有差異。廣州地區種植的廣藿香,5月選苗與下種,翌年5~6月才可收割,生長周期為12~1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