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需要「硬地」

2020-12-17 讀娛

文 | 林不二子

網易雲音樂終於也做了自己的榜單。

在數據價值愈發凸顯的今天,面向用戶又手握數據的網際網路平臺都樂於搭建榜單來體現市場趨勢,尤其是數位音樂平臺們,更是把榜單放在了顯眼的位置來為用戶提供選擇參考。從市場角度來看,用戶們確實需要各式的音樂榜單,不過由於大多數音樂榜單都以數據流量為參考指標,就讓榜單們同質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而這次,網易雲音樂拿出的榜單就不太一樣。

音樂榜單這麼多,對音樂人來說TA的必要性在哪裡?

8月15日,硬地原創音樂榜正式上線,該榜單由網易雲音樂聯合南方都市報華語音樂傳媒盛典共同推出,旨在打造專屬於原創音樂的音樂榜。在上線後,今天也順勢公布了「2019年原創音樂半年榜」,讓我們看到了許多新鮮的音樂人面孔。

如果從榜單目標來看,似乎與平臺此前的雲音樂原創榜有一定重疊,但在具體評選機制上,硬地原創音樂榜與目前數位音樂平臺所有榜單都形成了足夠的差異化。這個差異化最集中的體現就在於專業視角。

據介紹,硬地原創音樂榜的評選池由上月16日-當月15日發布到網易雲音樂平臺的所有原創作品構成,這首先是做到公平。同時,榜單也不受流量影響,採取雙線評審制,每個月由行業優秀製作人、音樂人、樂評人、音樂媒體等組成的專業評委團,及愛好不同曲風的資深樂迷組成的樂迷評委團同時評選,這是做到專業。

尤其是在評委部分,專業評審團中不乏像秦四風、陳偉倫這樣的國內頂尖音樂製作人,也有運營著音樂公司的行業從業者戈非,在樂評人及音樂媒體構成中也有大眾認可呆若木一、壞蛋調頻的王碩等等,並且,評審名單也會動態調整,後續還會引入海外評委等,都是在為榜單的專業性背書。

通過在公平與專業兩個角度的把關,硬地原創音樂榜成為了目前數位音樂平臺中唯一一個只看作品質量的榜單。目前公布的「2019年原創音樂半年榜」也驗證了這一點。

TOP15單曲榜

僅從上圖來看,入選TOP15的單曲涵蓋了多種音樂類型,從說唱到搖滾,從民謠到爵士,各類曲風都有上榜。並且,除了一些已經在獨立音樂圈有一定名氣的音樂人,不少我們不認識、沒聽過的新鮮聲音也出現在榜單上。像是Manic Sheep、水仙樂隊、結冰水上榜TOP15的作品,都是他們的最熱單曲,但在網易雲音樂上的評論數都和999+有一定距離,不以市場流量為憑據,也可見硬地原創音樂榜對獨立原創音樂人的重視及尊重。

獨立原創音樂人是原創音樂領域重要的組成,獨立原創音樂人能夠被發掘才說明我們的行業相對健康,而這在其他以流量數據為唯一評判標準的榜單中很難實現。

觀察各類流量榜單都知道,越是處在頭部位置的作品越容易被關注,那麼無疑會形成頭部影響力與腰尾部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並且,在全品類榜單中原創音樂能夠嶄露頭角的機會也非常之少。如果缺少從專業視角出發的原創音樂榜單,只憑藉平臺們的算法對個體用戶單獨推薦,又或者是在流量聚集的綜藝渠道上短暫曝光,原創音樂的整體影響力仍難以擴大,「弱勢」地位會被不斷鞏固。

所以從專業視角出發的硬地原創音樂榜,確實能為原創音樂人群體帶來更多的曝光機會與發展可能,甚至帶動原創音樂在整個音樂市場中的影響力。

當然,目前華語音樂市場上也有一些強調權威性的音樂獎,比如金曲獎和唱工委音樂獎CMA,不過這兩個獎項的覆蓋面更廣,因而不會像硬地原創音樂榜這樣能更聚焦於獨立原創音樂,前者注重主流音樂市場情況,後者更能挖掘先鋒,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是英國的全英音樂獎與水星獎那樣,會在市場中形成一定的互補。

同時,硬地原創音樂榜與這些獎項相比,也不需要音樂人參加報名、評審推薦等繁瑣流程,只要上傳到網易雲音樂平臺即可參選,這種相對的「低門檻」讓硬地原創音樂榜有了更強的兼聽性,成為目前華語樂壇中足夠「特立獨行」又有十足必要的榜單。

他和她和他們,你聽過沒聽過的好作品都上榜了

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我們已經能夠逐漸發現一些優質的原創音樂人及原創音樂作品,尤其是在今年眾多圍繞原創音樂的綜藝出現後,原創音樂相比多年前在大眾中已經有了更強的存在感,不過我們仍然沒能有一個足夠集中的渠道,讓新的原創聲音被可持續的聽到。摩登天空CEO沈黎暉在《樂隊的夏天》中就說,希望年輕樂隊能把老樂隊「幹掉」,這種想法也是出於對新人的渴望。

而我們在硬地原創音樂榜發布的「2019年原創音樂半年榜」中,就看到了不少有實力的原創新人。

出現在單曲TOP15中的9m88,第一張EP在2018年3月發布,第一張完整專輯則在今年8月上線,是個十足的新人,但其入榜作品《Aim High》則展現出了她很成熟的音樂理解,能夠讓中文與爵士順暢的融合併不容易,而融入了一定City-Pop風格的編曲則讓整首作品在聽覺上足夠舒服,成熟的原創音樂人陳粒也在該歌曲下留言打卡「火鉗留名」。

作品入選了專輯TOP15、來自山東的橘子海樂隊也同樣新,不過其最熱歌曲《夏日漱石》在網易雲音樂上的評論已經過4000。而有意思的是,這支新樂隊在第一張EP中呈現出了足夠英式搖滾的味道,但到了《春潮》他們則融入了更多元的風格。在當下這個時代,音樂人也不願再被所謂的風格限制自己,年輕就是有多種的表達欲,這也是讓我們對這支樂隊感到驚豔的一點。

而像是單曲TOP15中通過《樂隊的夏天》走紅的九連真人,則無疑為我們增添了對原創音樂更大的信心。每一首作品都有創作者獨立的思考,對小人物、對社會的關懷,都讓他們的音樂更有反覆品味的價值。同時在語言、編曲上的種種細節也都讓他們的作品足夠耐聽,這也會讓他們更有望走進更大用戶群體的視野中。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儘管九連真人已經通過綜藝收穫了關注,但他們其實也是絕對的新人。

在硬地原創音樂榜的「2019年原創音樂半年榜」中,如前文這些有實力又新鮮的聲音還有很多,比如來自美國MI音樂學院的The Brownie Band,做後搖的仙童樂隊,又或者是全員95後的預設樂隊,包括來自臺灣、主唱登過綜藝的獨立流行樂隊傻子與白痴等等,這些原創音樂新人的作品都呈現出了超高的品質。

樂評人呆若木一就評價PO8的作品,「將民族元素與其自身的生猛內核相撞,不拘一格的採樣與編曲偶爾會串戲到世界音樂創新的範疇」,音樂製作人秦四風也在評語中提到,在聽過了《Whisper Factory》作品後產生了「一種榮幸感」。

當然,既然是針對全原創音樂人的榜單,自然也有許多成熟原創音樂人的作品上榜。竇唯、萬曉利、P.K.14這些大陸老牌原創人,又或者是陳粒、Jony J、Soulspeak、Dough-Boy這些在領域中已經有不少代表作的音樂人,也共同讓這份「半年榜」更充實豐盈且權威。畢竟,在作品面前人人平等,足夠權威就不能對新老任何一方有傾向。

TOP15專輯榜

其實就目前「2019年原創音樂榜半年榜」的情況來看,也不難發現硬地原創音樂榜是在為原創音樂領域樹立榜樣,什麼才是真正高品質的作品,怎樣的內容才會獲得專業人士的肯定,只有清晰了這些才可能拉升原創音樂整體的作品品質。

目前市場中的原創音樂人群體規模並不小,僅網易雲音樂平臺上入駐的原創音樂人就超8萬,他們需要曝光度,也需要好作品的標杆,這樣才能激勵這一群體更有創作動力,並向更好的自己前進。

同時,以此次上半年榜的音樂人們及作品來看,他們中的不少都具備在大眾市場中受歡迎的潛質,因而通過硬地原創音樂榜每月、每半年及每年終的評選,很可能最終讓優質的原創音樂人有走向更大市場的可能。

在華語音樂市場中,好作品不一定有流量,但無論是否有流量的好作品都值得被聽到,硬地原創音樂榜就是一個讓大眾聽到這些好作品的渠道,所以從這裡也能看出,推出了這一榜單的網易雲音樂,是真的在為原創音樂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

華語樂壇需要硬地原創音樂榜

我們都能理解,在當下,音樂榜單有多樣的作用。對用戶來說,榜單就像是集合了多首作品的歌單,對行業來說,榜單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呈現當下音樂市場的情況。

而不受數據影響的硬地原創音樂榜同樣具備這些屬性。它能讓那些喜愛發現新的、有態度的聲音的用戶得到滿足;而目前上榜流行類作品佔比較小,也可能說明了這一類型作品的原創力不足,又或者是原創音樂人群體暫時較為忽視流行類曲風的情況。

對於華語音樂市場來說,原創並非是不能被接受的標籤,從《明日之子》中走出來的毛不易就是絕對的原創音樂人,一直以來都具有不錯市場反響的薛之謙同樣是原創音樂人,因而雖是針對原創音樂的硬地原創音樂榜,也有被大眾認可的可能。並且,隨著「月更」大量好作品的這種常態化形式,也可能隨著時間的積累,逐漸形成從年輕人到大眾音樂審美水平的整體提升,這也是這個榜單對於整個市場的價值。

所以整體來看,雖然近兩年原創音樂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原創音樂的大眾影響力還需要繼續拔高,我們不能僅靠綜藝去實現原創音樂的快速曝光,還需要像網易雲音樂這樣的平臺,為原創音樂提供一個更加穩定和長遠的發展渠道。畢竟,一時的熱度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熱度並不是易事。所以說起來,曝光度可持續、好作品能集中呈現的硬地原創音樂榜,就可以算是綜藝之外的一種補充,通過月復一月的慢慢積累,最終將原創音樂的影響力擴散。

此前,就有行業人士表示,華語樂壇前些年總是缺乏足夠優秀的新作品,就是因為大眾對原創音樂,或者說對樂隊這種具有強創作力形式的一種邊緣化,因而如今我們有了硬地原創音樂榜,有了能發現原創好聲音的機會,也正是華語樂壇在健康前行的例證。

華語樂壇需要新鮮的好作品,我們也需要「硬地」。

*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華語樂壇青黃不接,希望何在?
    與他們並列的,還有華語樂壇的「四小天后」,孫燕姿的一曲《遇見》仍然是很多人的單曲循環,蔡依林的《日不落》也是多少人的KTV必點單曲,蕭亞軒的《表白》也是不得不說的神曲,梁靜茹的《勇氣》也成為了不可超越的情歌神話。我們都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音樂之路,就是在強者的不斷碰撞中出現的。隨之而來的,還有眾多樂壇、組合的崛起。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華語樂壇新生代三巨頭,未來的華語音樂大旗就靠他們扛起來了!
    華語樂壇曾經有過10年的輝煌時期,在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之間誕生了太多的天王天后。但是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人也要逐漸登上舞臺,而且那些老人們他們有的時候也真的需要休息一下了,但是華語音樂這10年間發展得其實並不好。
  • 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十大天王巨星
    華語樂壇上流行這一句話,叫做「杰倫之後再無天王」。意思是說,自周杰倫之後,華語樂壇再也沒有出現過能稱之為天王的歌手了。目前活躍在樂壇一線的林俊傑、張杰、薛之謙等雖然唱功好人氣旺,但稱他們為天王,他們似乎還沒有到達那個級別。
  • 別不承認華語樂壇在退步,鼎盛期樂壇,周杰倫都要很努力才能登頂
    華語流行樂的發展時至今日,很多資源已被各大流量小生給佔領。他們帶著自己那些不知道好在哪裡的作品,唱著RAP,跳著舞蹈,打著籃球,輕輕鬆鬆靠著流量的堆積以及粉絲的狂熱登頂樂壇專輯銷量排行榜。那些真正有優秀作品的歌手專輯銷量反而表現平平無奇,一來一去導致現在的樂壇不僅沒有進步,反而越來越差。
  • 周杰倫江郎才盡,華語樂壇沒救了?
    15年前他駐足後面有一個個的挑戰者,10年前他駐足,原來的挑戰者已經掉隊了幾個,現在他駐足出了這首普普通通的單曲,等著江山代有才人出將他超越,回身一看,華語樂壇竟然沒人了! 流行歌曲不流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專輯銷量越來越高,傳唱度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聽眾沉迷於老歌單,不是我們這一批長大的人不願意接受新的風格,我們只是不願意接受充滿著英文、抄襲、改編、鬼哭狼嚎的華語樂壇
  • 粉絲狂打榜、新歌巨難聽,華語樂壇已死?
    華語樂壇已死?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我最近看了一些音樂榜單,感慨萬千,因為榜單上的許多作品對我來說已然陌生,不知大家是否有這個感覺。比如某音樂的巔峰人氣榜,藝人名字我都知道,但歌是真的都沒聽過。基於上述的懷疑,我們專門找了幾個年輕人,組個圓桌局,聊聊年輕人眼中的華語樂壇,探討下「熱歌不熱」的現狀。提出第一個問題,你們會經常看音樂軟體榜單麼?先聲明,我不看。這是個扎心的問題,圓桌局裡的很多人都沒有看的習慣。首先,各種榜單真的有夠多,巔峰榜、人氣榜、原創榜……要我說就一個好聽榜,完事。
  • 周杰倫十首最強rap,第一首在華語樂壇是頭把交椅!
    周杰倫不是一個饒舌歌手,但是他的饒舌歌曲很多都是華語樂壇至今還沒人能達到的水準。下面小編列舉這十首,用網友說的「吊打華語樂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對於華語樂壇的影響力至少前後有20年了,極具領先的作曲作詞水平,讓周杰倫無疑成為華語樂壇rap的開拓者!
  • 音樂|誰是華語樂壇黃金十年「執牛耳者」?
    其實這些「音樂鬼裁」不過是投機取巧地換種套路繼續攪渾水。華語樂壇,尚有來路,卻難見歸途。二十一世紀,我們經歷了戀愛降級、消費降級、社交降級,終於我們可能又不幸地將被「音樂降級」裹挾而去······差異,本身就是一種美。
  • 華語樂壇頂級高音歌手,林子祥佔得一席,她是樂壇寶藏歌手!
    如果說華語樂壇歌手之間拼高音,下面這幾位絕對是誰都不懼怕的,他們的嗓音可以說是「扶搖直上九萬裡」。他們中有的是樂壇教父級別歌手,有的是寶藏歌手,有的紅透樂壇,有的籍籍無名。1.華語樂壇的「麥霸」2.華語樂壇高音最漂亮的男歌手
  • 時隔十年,華語樂壇依然需要「萬能青年旅店」
    如今,《冀西南林路行》交出的成績與它帶給樂壇、樂迷的震撼,或許足夠解釋萬青封神的緣由,以及華語樂壇需要更多萬青的理由。 獨立音樂繞不開的一座大山 在搖滾天堂評選的《中國搖滾五十大專輯(1989-2019)》榜單裡,萬青的《萬能青年旅店》與崔健的《新長徵路上的搖滾》並列第一,可見其首專歷史地位。
  • 華語樂壇盤點2009,誰才是樂壇的領軍人物?
    2009年,華語樂壇創下專輯發行數量最多年,甚至創下一段時間內平均三天兩張專輯的速度,量的飆升,無疑是一種繁榮的表現!港臺樂壇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等繼續把持,內地樂壇李宇春張杰張靚穎等影響力不斷增加,韓流對華語樂壇影響進一步增大,華語團體也在鞏固地位!
  • 周杰倫的新歌「不過如此」,華語樂壇真的已死?
    然而這首《說好不哭》卻達不到曾經的高度了,周杰倫在樂壇的地位毋庸置疑,天王巨星的稱號他絕對當得上。無論是剛出道時候的《愛在西元前》,還是巔峰時期的《青花瓷》,亦或者後期的《告白氣球》,都能獲得當時年輕人的青睞。《說好不哭》卻做不到這一點,甚至可能大多數人都只會聽上幾遍就會放棄這首歌。不過周杰倫對華語樂壇的貢獻已經足夠的大,現在也是周杰倫的後期,也不能要求他一直保持巔峰狀態。
  • 淺談周杰倫音樂成就,兼評華語樂壇的偉大歌者
    周杰倫是新世紀華語樂壇最具革命性、指標性及影響力的唱作人,融合中西方曲風開創以「三古三新」(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為標準的中國風 ,並將R&B曲風提升為主流高度,開啟華語樂壇「R&B時代」與「流行中國風」的先聲。
  • 華語樂壇的奇才張雨生,本該是樂壇的璀璨,無奈卻英年早逝!
    很多樂評人都說,張雨生是不可多得的音樂天才,他是華語樂壇少見的具有獨特嗓音的創作型歌手,即使他已逝去,他的作品依然流傳於人間,他依舊是樂壇的經典。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他出車禍的前四天,他的搖滾宣言正隨著張惠妹穩固開花之時,他卻不幸地離開了人間,離開了他那沒來得及走的搖滾之路,沒有張雨生,張惠妹也開始走下坡路,直至2009年,張惠妹天后的名聲才緩緩升起,但這已經不是張雨生當初追求的搖滾之路了。
  • 盤點華語樂壇最經典的演唱會
    作者|寧波圈參考|全網本文字數:1943,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華語樂壇數十載,星光璀璨無數顆。回望華語樂壇的演唱會,有哪些經典的演唱會呢?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看完這場演唱會,你會發現:優秀的歌手,不需要華麗的服裝、舞蹈 ,只要臺上一站,穿著背心、牛仔褲和一個話筒就夠了。那時候的陶喆狀態也是無敵的,無論是即興,還是才華,還是現場唱功,都是極其牛逼的。這場算得上是華語樂壇live總統山級別。
  • 2017年的華語金曲獎來了 共享樂壇鼎盛之夜
    搜狐娛樂訊 2017第九屆華語金曲獎來了,作為華語樂壇每年一屆的音樂盛事,今年的明星陣容包括了香港殿堂歌手、內地現象藝人、獨立原創大咖、樂壇中流砥柱等,超過80組人氣歌手和音樂人齊聚香港,共享華語樂壇鼎盛之夜。
  • 蔡徐坤靠全英文歌曲斬獲金曲獎:華語樂壇,真的丟不起這人了
    蔡依林、張惠妹、王力宏、周杰倫、薛之謙、張杰等樂壇著名歌手均出席了該次盛典。 其中,年度最佳男歌手獎項由張杰和王力宏獲得,年度最佳女歌手為張靚穎和梁靜茹。 無數人關注的天王巨星周杰倫,也是毫無疑問地摘取了年度最受歡迎男歌手(港臺地區)這一榮譽。
  • 對華語樂壇影響很大的日本國寶級歌姬
    她對華語樂壇的影響力很大,有人統計,大概有六十九首歌被華語樂壇翻唱,一共有一百三十二歌手翻唱過。>徐小鳳 人生滿希望 中島美雪 雨が空を舍てる日はRURU 美麗心情 中島美雪 帰省以上只是大家所熟悉的10首有代表性的歌曲,以前聽範瑋琪《最初的的夢想》時只覺得好聽,後來聽朋友介紹去聽聽原唱,而後一發不可收拾,才知道中島美雪這位樂壇大才
  • 你可能忘了,2000年的華語樂壇有多牛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20年前的華語樂壇,那麼狄更斯的名言此時便顯得再恰當不過——21世紀元年,大陸和港臺的音樂圈就是這樣一番新星閃耀與舊星謝幕並存的景象。叱吒八九十代年代的港臺巨星「四大天王」在樂壇不再如昔日活躍、歌手頻出醜聞事件,媒體預言著「音樂寒冬」和「歌壇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