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放學第一天,家長的「四問」、「四不問」

2020-10-15 積極家庭教育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幼兒園開學前一天,這是所有爸媽們的心理寫照。

但是當真的送孩子去幼兒園時,心裡又空落落的,回到家看到孩子的玩具,又顯傷感。

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好不容易等到孩子放學,老母親立馬飛奔幼兒園去接孩子,又親又抱,仿佛一個世紀沒見。

重點來了,所有爸媽都會問孩子一大堆的問題,例如有沒有受欺負啊?中午吃飯了嗎?乖不乖等等。

殊不知,你問問題的方式又會引起孩子的傷心事,第二天又會上演「難捨難分」大戲。

所以,問問題也是有技巧的,好的問題才能避免孩子的負面情緒爆發。

「四問」

今天認識哪個小朋友了?

問他有沒有認識小朋友,能幫他避免那些不愉快的事,他努力去回憶對他好的小朋友有哪幾個。

如果他認識了小朋友,就會說出他與那個小朋友做了什麼,還有可能說出今天哪個小朋友欺負他了。

同時我們也能從側面知道,他有沒有被欺負,更知道他的社交能力怎麼樣,適應能力強不強。

今天過得好嗎?

可能你會說,第一天過得肯定不好,但是之所以問他過得好不好,就是想把他往積極的方面上引。

問他過得好嗎,他就會努力去想今天發生的好玩的事,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對明天的幼兒園生活就會有期待。

今天做了什麼遊戲?

孩子在放學見到媽媽的那一刻,所有的情緒瞬間爆發,之前的好玩的事,就會忘記。

所以問他做了什麼遊戲,就是幫他回憶好玩的事,讓他別忘了幼兒園也很好玩,有那麼多人陪他做遊戲,比在家好多了。

小孩子天生對遊戲感興趣,這也是幫他緩解焦慮的好方法。

給媽媽講一件好玩的事

除了讓他回憶有趣好玩的事情外,更要引導孩子說出來,既能加深他的印象,還能加強他的表達力。

孩子的很多思維是跟著大人走的,所以問題很重要,把他往積極的方面引導,他就會受到暗示,去關注好的事情。

一旦關注到了好的方面,自然期待就會更多一點,負面情緒逐漸減少,更快地適應幼兒園。

四不問

有沒有小朋友打你?

這句話是家長問的最多的問題,想知道寶貝在幼兒園有沒有受欺負情有可原,但問的方式不對。

你問他有沒有受欺負,不就告訴他,幼兒園有的人會打人,你要注意。

假如沒人打他,但他心裡會恐懼,怎麼辦?我以後會不會被打?

你問問題的意思是想讓他學會自衛,但他並不能理解,因為角度不同,所以理解力也不同。

想了解孩子有沒有受欺負,可以跟老師溝通,但儘量避免引發孩子的負面情緒。

老師兇不兇?

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一般是和藹可親的,這樣既有利於孩子不擔心自己的處境,更有利於引發學習興趣。

你問老師兇不兇,就是告訴他老師還有另一面,他可能會擔心,老師也會兇人,哪天老師兇他怎麼辦?

3歲孩子對大人的兇和善,反應很直接,或逃避或親近。

老師兇與不兇,家長應該通過與老師的溝通了解,而不是通過孩子。

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形象,能給他激勵,產生敬畏感,利於他的學習;如果貶低老師的形象,不利於學習。

你今天有沒有哭?

孩子的忘性都很大,不管是之前發生的快樂事情還是傷心事情,不被特別提醒是想不起來的。

本來下課看到你很開心,但經你問有沒有哭時,他立馬換成傷心的表情,想起在此之前自己哭的很傷心,媽媽把他一個人丟在幼兒園。

這下好了,好不容易安撫下來的情緒,又被勾起來了。

很可能第二天就很難送幼兒園了。

今天有沒有想媽媽?

想媽媽是自然的,只是又被提起時,他會聯想到自己為什麼會想媽媽。

自己吃飯,自己睡覺,想想都難過,這些以前都是媽媽幫我做的,而今我自己做。

而且他還會想,為什麼媽媽要丟我一個人在這?是不是不愛我了?

別以為孩子不會想這些,因為在他的世界裡,只有他認為。

這種已經肯定的問題就不需要再問了,免得孩子想起不開心的事,對幼兒園更沒好感了。

其實我們發現,為什麼在問孩子問題時,有的能問,有的不能問;能問的是正面問題,不能問的是負面問題。

因為孩子理解力差,感受力差,你問他正面的,就會引導他去注意那些好的事情,對今後的幼兒園生活是有好處的。

你一直問負面的,他就會關注誰打了他,老師有沒有罵他,他有沒有哭等方面。

所以,問問題的方式能決定孩子的情緒,而情緒決定他的適應力。

開園之初,孩子都有分離焦慮症,家長們要注意細節,來緩解分離焦慮,儘快幫孩子適應幼兒園。

相關焦點

  • 孩子放學回家,有「四問」還有「四不問」
    ,直接決定了孩子對幼兒園體驗感。「四問」還有「四不問」。「四不問」而家長越是焦慮,越是問,孩子也越是被暗示,這個問題就越嚴重、持續時間越長。放學後和孩子聊什麼,直接影響孩子對學校和同學的感受。
  • 家長做到「三問四不問」,讓寶寶愛上幼兒園,告別「上學哭」
    ◆客觀理智,不被現象蒙蔽茉莉爸爸是個十足的「女兒奴」,第一天去幼兒園接女兒放學做到三問四不問,讓孩子告別「上學哭」★三問◆今天有啥好玩的事?每天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多跟孩子交流交流,讓孩子敞開心扉,聊聊在幼兒園裡發生的有趣的事,讓孩子回憶這一整天,也是啟發孩子自己去發覺,上幼兒園並沒有什麼痛苦,也不是沒法承受的痛苦,孩子對感興趣的事情加深了印象,第二天上學抗拒心理會減少。
  • 孩子入園後,家長要牢記「三問四不問」原則,娃更愛上幼兒園
    孩子上幼兒園後,第一次接觸陌生環境,難免會出現各種狀況。大部分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能否吃好、穿好、和同學好好相處、老師喜不喜歡等等。所以一接到孩子就詢問在幼兒園的情況,已經成為每天必打卡的事情。殊不知問題問錯了,反而會加重孩子對幼兒園的排斥心理,甚至增加孩子在幼兒園的反面情緒。哪些問題不該問、應該怎麼問,是家長務必要掌握的技巧。「三問四不問」原則,家長們要記牢。
  • 新生家長第一天幼兒園接娃放學,記住「三個不要」和「二個安撫」
    無論是老生還是剛入學的新生,都建議家長,要記住第一天幼兒園接娃放學的時候,注意「三個不要」和「二個安撫」,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1、不要遲到或者晚接孩子很多孩子在入園的第一天都會很焦灼,這樣焦急的情緒,想必很多大人都有,但是大人可以調節,而孩子不會。所以在送孩子上學的時候,不要告訴孩子你會第一個來接孩子,但在孩子放學的時候,你一定不能遲到或是晚接孩子,這對於孩子來說,都會造成孩子的委屈和難過,繼而對幼兒園產生厭煩的心理。
  • 孩子步入幼兒園,家長需做到「3問4不問」,不清楚的就看看
    還未到孩子開學的時間,莉莉(化名)就開始各種惆悵孩子步入幼兒園的生活了。擔心孩子不好好吃飯、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害怕孩子被欺負。一想到孩子會面臨從未有過的經歷時,莉莉整顆心都懸了起來。幼兒園每到放學時間,家長都會早早就來到門口等著孩子放學。看著孩子開心地奔向自己,對於家長來說也是一種別樣的幸福。
  • 去幼兒園接孩子,家長要注意「2問3不問」!來自幼兒園老師的建議
    上幼兒園可以說是每個寶寶都必經的成長階段。把寶寶送去幼兒園,家長肯定也對其每天的幼兒園生活產生了好奇,於是一接到孩子,就迫不及待得開始詢問孩子一些問題。但你知道嗎?每次幼兒園放學,家長去接寶寶回家的時候,都是寶寶思維最活躍、最興奮的階段,同時還是家長開發孩子智力的黃金時間,此時家長對寶寶說的每一句話(提的每一個問題)都至關重要,甚至還會影響到寶寶一生的價值取向。
  • 新生家長接孩子幼兒園放學的第一天,幼師拜託家長:注意三個不要
    主要是幾類家長,建議最好不要開學頭幾天送孩子,容易影響孩子入園適應。然而放學接孩子,家裡的成員是都可以接的。可也同樣需要注意幾點,尤其是開學第一天。新生家長接孩子幼兒園放學的第一天,幼師拜託家長:注意三個不要。
  • 家長必看!放學路上「8不問」,孩子越來越愛上幼兒園
    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和孩子進行溝通,從而了解孩子在園的實際情況,幫他們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一起來看看吧!放學路上「8不問」,您中招了嗎?開學後,很多家長關心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想通過和孩子聊天知道更多細節,可有時會因為詢問方式不當,無形中給孩子傳遞出一種負能量,造成他對幼兒園的牴觸情緒。以下這「8不問」,您中招了嗎?
  • 幼兒園接孩子時,爸媽應知道的三問四不問,才能高效親子對話
    每次到放學時間,我們可以看到幼兒園門口圍了很多家長,看著小朋友們一個個跑進家長的懷抱,溫馨的場景讓人忍不住懷念。在中午烈日、傍晚夕陽的照耀下,大手牽小手的場景定格了每一份愛意,也拉近了家長與孩子的距離。
  • 幼兒園老師:家長第一天接娃放學,三件事別做,容易影響入園適應
    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尤其是第一天接孩子放學時,新手爸媽們總是迫不及待的問東問西,既好奇孩子在學校都幹了什麼,又擔心他們有沒有被小朋友欺負但幼兒園老師提醒各位家長,第一天接娃放學,下面這三件事最好別做,可能會影響寶寶入園適應,各位父母千萬要記住哦!沒有按時到學校接寶寶大部分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通常會感到十分的害怕和緊張,經常會忍不住哭出聲來,尤其是到了快放學的時候,想要再次見到父母的迫切心情會讓他們顯得格外激動。
  • 孩子放學回到家,有「三問」和「三不問」,家長們可別踩雷
    因此,孩子們之間的差距,其實往往是在放學回到家之後這個階段拉開的。尤其是放學回到家的10分鐘,被稱為親子溝通「黃金期」,因為良性的溝通會給孩子帶來以下好處:①引導孩子進行獨立思考孩子回家說個不停,其實也是在思考之後做出的行為。因此,如果家長懂得抓住孩子回家的10分鐘,問他一些問題,讓他通過思考做出回答,將對孩子進行獨立思考有很大的幫助。
  • 幼兒園老師:家長第一天接娃放學,三件事別做,容易影響入園適應
    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尤其是第一天接孩子放學時,新手爸媽們總是迫不及待地問東問西,既好奇孩子在學校都幹了什麼,又擔心他們有沒有被小朋友欺負。但幼兒園老師提醒各位家長,第一天接娃放學,下面這三件事最好別做,可能會影響寶寶入園適應,各位父母千萬要記住哦!沒有按時到學校接寶寶大部分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通常會感到十分的害怕和緊張,經常會忍不住哭出聲來,尤其是到了快放學的時候,想要再次見到父母的迫切心情會讓他們顯得格外激動。
  • 幼兒園放學「8不問」,家長不妨這樣和孩子聊天...
    那麼,每天去接孩子放學的路上應該和孩子聊些什麼呢?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呢?很多家長並不了解放學後如何與孩子交流,這實際上很重要。所以,放學後經常會聽到家長問孩子別問「今天在幼兒園裡學了什麼?」別問「今天在幼兒園吃飽了嗎?」
  • 幼兒園放學回家,家長第一句話這麼問,孩子會一天天進步
    幼兒園放學回家,家長第一句話這麼問,孩子會一天天進步小朋友第一次從家裡去幼兒園,家長擔心是正常的,但是放學後不正確的問法會加重孩子對幼兒園的怨恨。今天,是小小在幼兒園的第一天,母親就在學校外面等著。放學一結束,媽媽問她在幼兒園吃得怎麼樣。
  • 新手家長接幼兒園的孩子放學,資深幼師叮囑家長:注意「3不要」
    文/媛媛(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對於小朋友來說,上幼兒園是他們人生必經的成長過程,把小孩送去幼兒園之後,家長即便在家裡或者在工作,也會很不放心,當小孩放學之後也會急匆匆的去接。小敏的女兒前兩天剛上幼兒園,因為是第一次上學,小敏很不放心,看到女兒哭著進入學校之後,小敏也流下了眼淚。
  • 孩子放學後,家長做好「3問」和「3不問」,這麼做對孩子有幫助
    孩子上學了,家長看不到孩子在學校裡發生的一切,所以孩子放學後,家長特別好奇地想問問題,一個個問題接踵而來,如果遇到愛說話的孩子還好,他很願意回答,但孩子不想說,家長反覆的問,會讓孩子出現厭煩情緒。也有的家長平常上班比較忙,下班比較累,沒有精力管孩子,看著孩子一切安好便安心了,這麼做也不對,學會和孩子溝通,並且在放學後溝通對孩子更有幫助。
  • 寶寶上幼兒園,家長要記牢「九問十不問」原則,幫娃愛上幼兒園
    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又要有一批寶寶要進入幼兒園了。從一出生就在爸爸媽媽身邊的孩子,馬上要獨立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很多家長感到非常擔憂和焦慮。擔心孩子不適應,擔心孩子吃不好飯,擔心孩子和同學不能好好相處,在幼兒園被欺負,於是很多家長每天一接到孩子,馬上就會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的情況:「有人欺負你嗎?有的話,馬上告訴媽媽。」「老師好不好,兇不兇?」
  • 接孩子幼兒園下學,家長記住,一定不要問這8句話
    正確問法:「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了什麼?」幼兒園大多是以遊戲為主,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如果你問孩子學到了什麼,孩子可能會比較迷茫,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不如直接問孩子玩了什麼,側重點在玩,增加孩子對幼兒生活的興趣。四不問:「幼兒園的飯好吃嗎?」
  • 寶寶上幼兒園,家長要做到「三問四不問」,寶寶愛上學媽媽不擔心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面對孩子的問題,家長總是小心翼翼。當孩子要離開家長去幼兒園時,第一次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家長的擔心又出現了。剛上幼兒園,怕孩子過不好。如果問的過多,又擔心孩子不愛去了,即矛盾又糾結。
  • 幼兒園第一天和幼兒園一年,娃放學後看到媽媽的態度差別太大了!
    孩子幼兒園第一天,在放學時看到媽媽都是什麼樣子?毫不誇張地說,十個孩子九個都是哭著的。這不,前幾天有寶媽去接兒子放學,大老遠排隊時看到媽媽,兒子本來面無表情的臉突然委屈了起來,嘴巴一癟就想哭。孩子第一天上學,第一次嘗試與家庭分離,剛開始調節不過來很正常。隨著對幼兒園的熟悉,這種情況就會逐漸消失。孩子第一天幼兒園放學,與第一年幼兒園放學,那差別可不是一點半點。幼兒園第一天,出門前千叮嚀萬囑咐:「媽媽你一定要早點來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