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 19: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在小站鎮迎新農業合作社的紅薯種植區,種植工人們頭頂烈日在壟間穿梭,為即將到來的紅薯成熟季做準備。為了保證有充足的營養供給薯塊,種植工人要時常翻動紅薯藤蔓,拔掉多餘的次生根,從而控制紅薯長勢、提高甜度。為了提高紅薯產量,今年迎新農業合作社的種植工們改進了種植方式,讓紅薯種植更加簡便化、規範化。
「原先都是地裡起壟,直接栽種澆水。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們安上滴灌帶、封上塑料膜,這樣紅薯苗成長快,還省水。」迎新農業合作社的種植技術員陳浩每天都要來紅薯地裡看一看,檢查紅薯的生長情況。
隨著紅薯進入生長「衝刺期」,迎新農業合作社的營銷經理魏浩任也開始忙碌起來,提前在公眾號宣傳預熱,吸引遊客前來採摘;聯繫對接9月豐收節上的展示和銷售......魏浩任告訴記者,今年,她們還想出了一個新招——在紅薯地旁邊支起幾個烤爐,讓大家邊摘邊烤邊吃,給前來採摘的遊客更好的體驗。
在紅薯成熟之前,葡萄就已經完成「華麗變身」,可以採收上市了。迎新農業合作社內共有8個葡萄種植大棚,種植的葡萄是合作社自主研發的新品種——「迎新一號」,將巨豐葡萄與玫瑰香葡萄兩個品種進行嫁接,種出來的葡萄不僅具有提子的口感,而且甜度高、香味足,營養價值也高。除此之外,這種葡萄即便是果皮呈青色的果粒,吃起來也香甜可口,吸引了一大批遊客前來採摘購買。
劉阿姨是專門從市裡來到小站鎮的,「聽說這兒的葡萄口感特別好,所以想過來體驗一下採摘,再買回去帶給家人吃。」
看到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迎新農業合作社,營銷經理魏浩任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今年,她在線上宣傳方面下足了功夫,一邊利用迎新農業合作社的公眾號發布葡萄的生長狀況,讓遊客們看得放心、吃得安心,一邊利用微信聊天群下單送貨的方式,讓老顧客們買的方便。
除了紅薯和葡萄,園區內還種植了草莓、櫻桃、蘋果、桃、香蕉、木瓜等水果,供遊客採摘品嘗,少量種植的新鮮蔬菜和散養的雞鴨也會作為附加產品進行銷售。此外,小站鎮迎新農業合作社每年都會舉行草莓採摘節和櫻桃採摘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前來採摘和購買。經濟效益提升的同時,合作社也一直沒忘記在幫助村民致富增收上「動腦筋」。
「當時,我們合作社是村民們用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的。這些年我們努力提高合作社的經濟收入,現在能每年給村裡每人分紅5000元了。」說起帶動村民致富增收,迎新農業合作社經理孫鳳江臉上浮現出自豪的笑容。自合作社成立以來,陸續聘請村民到合作社工作,先後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20餘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孫鳳江明白這個道理,他主動聯繫擁有一技之長,想成為種植戶的村民,為他們提供種植大棚、技術指導,還有被、膜、苗木等物資準備。等到種植完成後,再由合作社統一銷售......前期不用發愁資金,後期也不用擔心銷路,村民們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
如今,紅薯即將成熟,馬上就可以採摘;草莓種植區裡,土地已經進入養護階段,等待來年新果的又一次綻放;櫻桃園裡,前來遊玩的孩子們歡聲笑語還迴蕩在耳邊。未來,小站鎮迎新農業合作社還將繼續延伸農業產業鏈,積極探索觀光農業發展新模式,打造全年採摘熱潮,帶領村民們實現新時代的鄉村振興夢。
來源:津南區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站鎮迎新農業合作社:月月飄果香 全年採摘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