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炫富又自稱普通人?你可能中了「凡學」這招

2020-12-22 才不當小白

據說最近中國很流行「凡爾賽文學」一詞,我也讀到一篇討論凡爾賽文學的文章,被裡面浮誇的例子逗到不行。

以下是凡爾賽文學的幾個例子:

「哎!最近學校的考試真的很多,都快應付不來了,覺得自己蠻笨的。真不知道我當初怎麼能夠進來念哈佛的?很懷疑自己的能力呀!」

「就表明了自己是個很節儉的人,如果東西還能用就繼續使用,不喜歡買新的。殊不知男友又在我生日的時候買一個Gucci 包給我!很不喜歡他這樣!何況以我現在的身份,背Gucci 不太適合啊!有個有錢的男友令我哭笑不得」

什麼是「凡爾賽文學」?

根據百度的解釋,凡爾賽文學也稱「凡學」,是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話語模式;換句話說,是以一種輕鬆、不經意的口吻,帶出自身的優越感。凡爾賽文學也不僅限於炫富,還可以炫學歷、知識,各種任何可以炫耀的事。

據中國的報導,會讓凡爾賽文學成為熱門話題,是來自於博主「蒙淇淇」在網上的一些貼文,她時常在網上分享她在北京奢華的生活,例如:

「3 年前我第一次去別墅區,杭州西溪融莊,問阿姨住幾樓啊?她一臉不耐煩地說,沒有幾樓!都是幾區幾棟,一棟都是我家!後來我在北京換了別墅,人口申報,工作人員說地址要補全,準確到幾零幾。我輕輕說,不好意思,您再看看。他看了看說,啊,別墅區,不好意思。我說沒關係,我以前也不知道。」

另外一篇應該是她在談論她先生:

「突然覺得他太省了,重要場合穿10 多萬的KITON 高訂,平時上班也就3 萬多的Zegna 山羊絨蠶絲西裝,皮包萬年不變的Armani,皮鞋D&G。但平時出去玩,他都優衣庫、adidas 幾百塊,當然吃法餐fine dining 時會換。剛我跟朋友吐槽,朋友說:『帥哥穿什麼都好看,你看他高中穿大麻布制服,不也是男神?』」

而「凡爾賽文學」一詞則來自於博主小奶球的創意,今年5 月她拍攝了一支名為「凡爾賽公開課」的影片,她取名凡爾賽是因將貴族與法國做聯想,而凡爾賽宮是法國貴族的代表,因此她將這個炫富的現象稱為凡爾賽文學。她在影片中分析出凡爾賽文學的三大要素,分別為:

1. 先抑後揚,明貶暗褒

2. 自問自答

3. 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藉助他人的評論來稱讚自己

她也以自己舉例:

「老公問都不問就給我買了一大堆祖馬龍(Jo Malone),SA(銷售)都被他嚇了一跳,說第一次見這麼有心的男士,哪裡有心,他就是怕沒有禮物我怪他,可我真的不!喜!歡!香水不一定要貴,看來男人真的不懂女人。要是他知道我從保安到鄰居都送了個遍會不會罵我啊。」

除了以上三大要素,表情符號的選擇、打卡的地點,也都是要精心挑選,另外回復留言的方式也很重要,就算是在炫富,也可以時不時稱呼自己是「普通人家」,謙虛一下自己。凡爾賽文學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和模仿,中國網友甚至在豆瓣開啟了「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繼續研習這門「文學」。

凡爾賽文學的反思

看到這個現象,讓我想起了幾前年很活絡於社交媒體的自己,雖然我可能不至於到誇張的程度,但以前我還是偶爾會想要在網上面展現一下自己。在一段低落的時期,我關閉了網站一段時間。當我停止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之後,卻發現一種心中的寧靜與踏實感。最近在網上偶然讀到了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生活有兩大誤區:一是生活給人看,二是看別人生活。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行,用不著向別人證明什麼。千萬不要光顧著看別人,而走錯了自己腳下的路。」

當我們活躍在社交媒體上展現自己的時候,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可能在為他人的眼光而活,為了尋求關注,而儘可能地展現自己,我們也可能花太多的時間去關注他人的生活,迷失了自己的生活焦點。

以前我很沉迷在社交媒體當中的時候,我除了發關於自己的文,也常常追蹤他人的生活動態,難免會看到一些我不喜歡的內容。例如以前很不喜歡某個人常常在網上賣弄知識,因為那些看似知識的內容,對我來說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但現在回頭想想,或許他就也只不過是一個想要尋求認同和關注度,或想要得到讚美的人而已,我心中也頓時多了一些同理。

其實在凡爾賽文學這股風潮當中,可以發現兩群人的存在:「希望用生活動態來尋求關注的人」和「或許過多關注別人動態的人」。瀏覽了一下「凡爾賽學研習小組」在討論的內容,看到有一些人截圖社群媒體上一些人的動態,討論那些人的動態內容符不符合凡爾賽文學的要素,此舉便給予了這些炫耀大量的關注。

有一次在網上聽一位德國牧師講道,他問我們會常常在網上關注別人的生活動態嗎?如果是的話,我們便是在過他人的" second-hand life "(二手人生),甚至可能因此錯失了與真人互動、交心的可能。

本文由才不當小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師門」中做「真人」的十二招
    因為如果你真的這麼不愛臨床的話(真心愛醫術的人,實際的行為就是:會把握機會儘量多交報告,儘可能拜託老師從中幫他挑錯),代表你「想學更多醫術」這件事,整個都是謊言,你對自己誠實一點,學到這個程度就放棄,還蠻剛好的。像我徒兒大庭,他根本都沒有要做臨床了,還主動要把每周我教他的東西都做逐字稿, 拿來叫我幫他檢查,免得他有什麼聽錯的沒發現。
  • 迂迴炫富!「凡爾賽文學」一鳴驚人,明星「凡學大師」層出疊見
    屏幕後的你迂迴炫富,屏幕前的我貧窮的格格不入。11月9日「凡爾賽」一詞於眾多網絡熱詞中順利出圈,一舉成為當紅「佼佼者」。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的耀的「凡爾賽文學」繼「葉良辰」霸總文學後又掀廣泛模仿熱潮。「凡爾賽文學」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先抑後揚,明暗褒貶、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視角三種方式於不經意間炫耀「貴族生活」,是一種低調中優雅,憂傷中自誇的文體。此次「凡爾賽文學」的鼻祖是一名叫做「蒙淇淇」的網友。瀏覽她的社交平臺文章不難發現,其文字多是「凡爾賽文體」。
  • 「毀掉」你的孩子的這幾點!你中了幾招
    今天這個論點,就是「管孩子」。如果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催他;那個毀掉一個孩子最徹底的方法就是管、管、管死他!這邊的「管」不是管束,是「控制」。總是為孩子做選擇的父母,從孩子穿什麼衣服、剪什麼髮型、去餐廳點什麼吃、要學什麼才藝、要念什麼科系,甚至到孩子畢業找什麼工作、談戀愛的對象都要管,孩子的生活受到全方位幹涉,這樣的人生根本是一場災難。「我是你媽,難道我會害你嗎?」沒錯,你就是在害他!
  • 強推英劇《普通人》,在對你的愛中找到了自我
    這段感情從一開始他選擇隱藏的時候,就註定他們之間不會像普通人那樣單純而美好的享受持久的戀愛。註定會坎坷。最終她消失了。「再次的相遇和分開」在大學他和她又相遇了。他對這段感情持「緘默」的態度。她不滿,「我們和其他人之間隔著六扇關閉的門,才看出你的愛意。」他心裡存著自己的不安。家庭的貧窮造就了他的自卑和敏感,不善於發表個人意見卻總是想要融入別人的圈子。因為害怕被孤立。她表面光鮮亮麗,才華橫溢,家庭背景也很優越。
  • 男生跟朋友自稱「わたし」會被笑?日語「我」在不同語境的表達形式
    日劇裡常聽到日本人自稱「我」會說「わたしwatashi」,漢字寫成「私」,但又會在漫畫上看到「俺」、「僕」。它們都代表「我」,用法卻不同,不小心搞錯了可能會被笑喔!這篇文章幫大家整理好,花3分鐘就能記起來!
  • 凡學是什麼梗 凡學的意思及出處詳解
    在這段對「凡學」的悼文中,小奶球用戲謔的哀傷口吻聲稱,「凡學是小眾的、高端的,只有最具有精英特質的貴族才有資格參與的」,是自己「身為法國皇室瑪麗安東尼的唯一純血後人繼承下來」的寶貴遺產。 奶球說:凡學,也死了。」 這一系列你可能沒太看明白的言論(還沒聽說過它怎麼就死了?),歸根到底其實就一件事——「凡爾賽文學」上熱搜了。
  • 在大眾點評,我學到了炫富的精髓
    2020年,沒有一個在網際網路衝浪的人能夠避開有錢人炫富的浪花,如今,這股浪潮已經席捲了主打「平民化分享」的「大眾點評」app。 打開你手機裡的「大眾點評」,在首頁推薦裡隨便點開一篇,就是值得深度鑑賞的凡學佳作。
  • 北京中產富婆的生活,你想像不到
    這個博主給自己的定位是「北京中產富婆」。在塑造白富美的形象的同時,為了讓故事看起來真實自然,老公成了她的工具人。每一條小短文的主題都想表達:老公帥氣、多金,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好。明貶暗秀這一招,讓她運用的出神入化。凡爾賽文學也在她的帶領下出圈了。
  • 「5年學了7次日語,還是卡在五十音.」不如試試這4招…
    我們用了下面3個招式,讓學日語的衝動不止步於熱情,幫你跨過50音這道坎兒。招式1:「腦洞」讓記憶更簡單,給專業加一點趣味前幾天午休,辦公室裡有個小姐姐突然笑出聲。湊過去一看,居然是被咱五十音的「聯想記憶」給整笑的???
  • 二十年前的全民學英語風潮,如今變成了「學 Python」
    當代人的知識焦慮中,一定少不了這門叫 Python 的語言。朋友圈隔幾天就出現的「Python 訓練營」廣告和評論區熱鬧的互動,總給人一種全民學 Python 的錯覺。人生苦短,我學 Python正如前文所說,Python 的學習門檻較低,學習曲線非常平滑,所以流行起來後,它的使用也不再局限於程式設計師和科研人員,比如很多運營崗位的招聘需求上都會寫上「熟悉 Python 者優先」,全民學 Python 可能還是誇張了點,但你身邊總能找到一兩個學 Python 學到頭禿或掌握了新技能成就滿滿的人。
  • 繼母是金馬影后 陳沂自詡演藝圈「特別品種」星二代
    (翻攝自陳沂臉書)網紅陳沂因為經常罵人,招致黑粉無數,最常讓她被攻擊的,就是他的前臺北市議員父親曾涉入榮星花園弊案,她也常誇張地自稱是「罪人之女」,16日他再度在臉書上重提舊事,表示爸爸再婚的對象是金馬影后陸小芬,要媒體提到他不要忘記要加一個「星二代」。陳沂在網路上經常遭網友批評「你哪位」?
  • 95後「普通人」火了!2年讀完數學博士,蟬聯阿里數學競賽金獎
    昨天,第二屆阿里數學競賽落幕,全球5萬人參賽只有4人金獎,其中就有他,並且這是他第二次拿下金獎。他就是自稱「普通人,有點數學天賦」的張鉞。在去年參加第一屆競賽的時候,他就獲得了「幾何與拓撲組」金獎,那時候,他才在加州伯克利讀博一。如今,他已經博士畢業。
  • 張馨月曬萬元名牌「奶粉袋」被指炫富,霸氣回懟,這是林峰的錢!
    張馨月曬萬元名牌「奶粉袋」被指炫富,霸氣回懟,這是林峰的錢!林峰與張馨月今年9月榮升新手爸媽,林峰百忙中都會抽空幫老婆湊女,兩人不時都會在社交平臺上放閃和分享育兒日常,可以說是幸福滿瀉。忙於照顧女兒同時張馨月都不忘分享美妝時尚心得、愛用物品等·,繼早前分享秋季穿搭後,日前她又曬出由懷孕時期到目前為止入手的手袋,「看到特別喜歡的商品,哪怕目前用不了,先買再說!」結果引來網民留言質疑沒收入花老公錢買手袋,而張馨月居然霸氣地直認不諱,得到不少網民力撐。
  • 「松」是一切自在的源頭!徐曉晰愛自己的4個練習鬆鬆地對待人生
    「松」是一切自在的源頭!徐曉晰:愛自己的4個練習,鬆鬆地對待人生編按:你是否曾讓自己真正「松」一下了?過去曾是知名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的徐曉晰,7年前勇敢告別不合適的婚姻,如今更以「松姐」的身份,分享如何讓身心更自在的秘訣。「假裝沒事其實很累!就算再怎麼快樂的人,也不可能任何時候都很開心,正視自己的情緒,它才有機會被釋放。」
  • 發動「朝陽群眾」破案這一招,被美國學去了
    在涉事親人帶著淚水的闡述中,觀者看到了他們的悲傷,以及找出真相的決心:「我希望人民群眾中,有人能夠知道真相」,哪怕只多一束光……兇手是你嗎?案件代表著不幸。《未解之謎(2020)》整個系列,一集又一集,無比壓抑,觀眾卻始終等不到正義或真相到來的快感。
  • 獲貧困獎學金女大學生網絡炫富,名下擁公司,南京大學撤查
    竟被發現不斷的在微博上炫富,花4萬元人民幣買衣服、到卡拉OK花上千元消費,名下更有註冊資金達200萬元的公司。事件引發網友討論,校方稱正進行調查。媒體報導時未公布這名女大學生的姓名,只指出她在南京大學商學院就讀。
  • 一定要遠離這3個害人的「學生思維」
    1/ 「我來學習」思維昨天有個讀者問我,大概意思是,現在的工作做的事情很瑣事,感覺學不到東西,要不要辭職。我的回答是:你來公司是打工的,是賺錢的,為公司創造價值的,不是讓你來學習的。學習可能是在工作中能帶來的事情,但不是主要的,你真的要學習,你應該去學校、去進修、下班後自學。
  • 《沙門果經》佛陀教導「三學修持」 止息生命之「苦」
    (《大正藏》卷38)愛與無明等煩惱是造成輪迴苦的根本原因。有了無明等「煩惱輪轉」,就有行等「業輪轉」,就會繼續造作,構成「果報輪轉」繼續再生,而再啟動煩惱輪轉。三種輪轉循環不已,使我們在三界六道中輪迴。苦,可能終止嗎?是的。淨除煩惱,也就止息了煩惱及輪迴的苦迫。
  • 「怨憎會」與「愛別離」
    但在這個世界上,想要單獨生存並不太可能,因為我們一出生至少就與父母、家庭和家族產生了關係,長大以後在社會上求生存,同樣也離不開人群。而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相需要,也互相提供服務。所以,在我們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之中,總是和別人在一起,無法完全脫離社會關係而離群索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叫做「人間」,釋迦牟尼佛就是體會了人間的各種痛苦、煩惱,才悟道成佛。
  • 對男人來說,到底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
    因為喜歡的界限低,所以到愛的路更長!你們的人生走到現在為止,聽過多少人說過喜歡,聽過多少愛呢?有時,你會想「他怎麼知道這是喜歡?」「他怎麼知道這是愛?」的確,大多的人對於喜歡與愛都沒有一個標準,就是憑感覺。男人們講出「我喜歡你」的時候多半意思就是「我對你有好感」男女在喜歡與愛之間有相當大的差別,對於男生來說有好感就是喜歡,所以男生比較容易「喜歡」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