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孩子發燒高熱是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尤其是高熱不退或反覆,來看看宋飛老師的文章,小編看後感覺受益非淺,推薦給大家,希望有幫助。。。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說起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長幸福與「揪心」並存在。如發燒、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系統症狀還是比較多,讓家長應接不睱,為什麼這樣呢?小兒出生後具備結構而各臟器功能並不完善,小兒肺臟嬌嫩,不耐邪侵。腠理不密,衛外(抵禦外邪)功能未固,屏障能力不足。每當氣侯劇變、寒溫失常之時,極易感受外邪。邪氣不論從口鼻吸入或由皮毛侵襲,首先犯肺。故感冒、發燒、咳嗽、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患列兒科病之首位。
在這些疾病症狀中,其實讓家長最緊張的還是發燒,尤其每年冬春季節,很多孩子會發熱,而且往往高熱不退。說起發燒,實際上很多家長會想到細菌性的還是病毒性的,這是西醫的範疇。而發燒,在中醫稱發熱,小兒發熱,中醫不講細菌性的和病毒性的,而是大致分四個類型,外感發熱、食積發熱、陰虛發熱、驚恐發熱,這四大類型有時也會交疊出現,這也是病比較難好的原因之一。我們現在遇到的發熱,以外感發熱居多,也會護理不當發生的食積發熱,陰虛發熱和驚恐發熱也有,但是相對少一些。
今天主要談一下外感發熱反覆不退。冬春季節,因氣候寒冷或春天萬物生長,外邪和致病因素也增多,這樣孩子治病的機率就增大了。如果孩子之前沒有強身保健,往往他就會造成容易感染,此類孩子常伴脾胃不適,就會內熱難清,或有其他兼證,所以有的時候比較難好,容易引起高熱不退等等。比如,今年春天當中,最頭疼的一種發燒是反覆高熱不退。我們可能都遇到過一些這樣的孩子,或者自家的孩子不知道有沒有這種情況,就是發燒的時候體溫升高,有的時候高燒高熱39度多,38.5度都算輕的了,家長們很著急抱著孩子去醫院,用各種方法,但是不退熱,哪怕退下來過,一兩小時後立馬又上去了。如此反覆遷延數日,甚至很多孩子燒成了肺炎,所以都跟家長一樣都非常焦急,兒童健康工作者們也很著急,畢竟醫者父母心呀。那麼怎麼辦呢?下面和大家分享幾個案例,用安全綠色的小兒推拿的方法解決了問題。
遇到一個四歲半的孩子,當時已經高燒2天了,39.5度持續不退燒,中間退過2次,接著又燒上去了,孩子面色發黃,舌苔鮮紅苔薄白,查體腹軟不脹,精神尚可,之前吃西藥退燒未見效,用了趙鑑秋三字經派小兒推拿外感、肺系病的基礎方稍加更改,
取穴:八卦(10分鐘)、平肝肺(5分鐘)、六腑(20分鐘),八卦調理氣息,寬胸順氣,平肝肺清熱解表,六腑清熱除煩解毒。
做完了以後,讓孩子回去喝一點熱的大米粥,之後兩小時左右高熱退了,體溫正常,再沒有反覆。第二天也挺好,這個時候囑咐家長繼續做推拿保健,不要停,同時注意飲食護理。
4歲的女孩,而且這個孩子從發燒西藥包括中藥全都上了,連續4天沒有好,體溫也沒有降下來,家長都急得不行,來的時候看這個孩子,原來脾胃就不好,現在燒的也是津虧溼潤,孩子比較虛弱,趴在媽媽的懷裡,臉色發白,嘴唇有點發青,舌頭是鮮紅的,並且有點白膩苔,詢問媽媽孩子的情況(問診),媽媽說可能是受風寒了,因為在外面時間長凍著了,但是在這之前,孩子本身脾胃不好,那天榴槤芒果可能吃得也比較多,所以媽媽也拿不準這個情況,到底具體的誘因是什麼?當時給這個孩子取穴用的穴位是外勞宮、平肝清肺、六腑,做完了之後停10分鐘,然後又給孩子推天河水,同時給孩子泡腳。做的過程中讓孩子不住地小口往下咽溫開水,孩子之後再也沒燒,家長感嘆太神奇了。之後讓孩子睡了一覺,睡覺起來以後,體溫已經恢復正常了。
這個時候給孩子做了一遍小兒臟腑點穴(註:小兒臟腑點穴是由趙鑑秋教授首先應用於兒科臨床的一套手法,通過任督二脈調理打通小周天來調理所機和氣氛的方法,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2天和第3天繼續配合用八卦、六腑;
第3天是用臟腑點穴配合平肝肺、天河水來給孩子調理,就是要把可能的咳嗽等症狀,餘熱未清,把咳嗽扼殺在搖籃狀態,扼殺在萌芽中。因為孩子這麼長時間已經津液虧損,腹部也不適,趴在媽媽的身上,所以這個時候要溫脾中焦之陽,所以用了外勞宮穴,同時平肝清肺、推六腑,這個時候小口多咽白開水是有必要的,引水自救,白開水本身是一味很實用的「中藥」。關鍵點這個孩子做完之後看著燒退了,此時還要防患於未然,固而要再繼續調理,如可以用運八卦穴來預防燒退後可能引起的咳嗽。
剛才分享的兩個案例,大家可以仔細地回味一下,有幾個情況大家要注意的,這個孩子外表看著是外感,發熱,高燒不退,你要看原來這個孩子有沒有內熱積滯,有沒有食積的底子,有的孩子往往是撐的,脾胃也不好,這個孩子的腹部硬邦邦的,這個時候一旦受到外邪的入侵,他就易生病。這個時候往往體現的就是外感的症狀,我們常看有的孩子吃完西藥或輸液後體溫下降,但過兩三個小時體溫又上去了,這主要因為裡熱未清,故而我們要想辦法表裡雙減,但是這個時候你如果不去清的他的內熱,顧護他的脾胃的話,他往往不會好的那麼快。
第2種情況:就是孩子長期內熱,長期內熱的孩子除了我們做的這些方法之外,包括剛剛提到的食積兼顧之外,往往需要推揉湧泉或在湧泉上做貼敷,引熱下行,也就是上病下治,釜底抽薪,有助於患兒外感症狀消失,使熱退不易於反覆,否則總有那個病灶,那個鍋總是加著火,咕咚咕咚得在開,它一遍又一遍地上來,那麼你就真的成了羊湯之沸,老反覆了。
第3種情況:就是孩子是否有兼驚的情況,有驚的孩子往往不容易好,特別是今年的發高燒的時候,有驚的孩子可以加搗小天心穴。
第4種情況:大家要注意孩子在生這次病之前,他的體質是否過於虛弱,比如說有的孩子經常尿床,頭髮稀疏,大便不成形,渣渣粒粒的,中氣不足,甚至中氣下陷,中氣不足虛脫,這種孩子一旦病了,就很難好,還要扶扶他的正氣,你可以調穴二馬和清補脾,時間不要太長,來扶他的正氣。
第5種情況:久熱反覆不退而且孩子精神不是很好的時候,記得要先分陰陽,然後再試其他的穴,而且在做的時候,可以勤捏大椎或者擠痧、針刺的方法,在大椎上放血或者耳尖上放血,都會起到效果。
第6種情況:孩子手腳是否冰涼,熱身厥亦深,這類孩子也不易於好。我可用上推三關穴兩三分鐘,然後再用其他的穴,或者合谷與曲池對揉,孩子會發汗,汗出燒易退。
孩子發燒,最首要的是降溫為主,另外要讓孩子減少發燒和生病,這樣才能長得快長得更好,故而對於家長,護理也是重中之重。
八 卦
平肝肺
六 腑
外勞宮
天河水
趙鑑秋三字經派小兒推拿八大手法視頻點擊觀看
高熱不退者,一日可推拿2-3次(每次間隔四小時以上),並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勤測體溫,以免延誤病機。
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
合理餵養,不可恣食肥甘(注意飲食清淡,不要大魚大肉,高蛋白高脂肪不應攝入過多),以免傷食積滯,還要注意忌寒涼。且要不斷多喝水。
高熱退後的孩子不宜立即喝湯進補,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高燒後虛就煲湯進補,而此時孩子腸胃羸弱,此時喝湯進補宜引起小兒腹瀉難愈,或脾傷肺虛後咳嗽加劇或抵抗力下降而重感的可能,故此時熬較稠的大米粥或小米粥更為適宜。
用上面的這一些方法或者哪怕家長已經用些西藥,先把體溫降下來,都再給孩子調理身體體質進行鞏固,這個時候小兒推拿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高熱反覆不退的孩子,飲食上要特別注意,喝熱的大米粥,而且喝濃稠的米汁多的,然後一定要注意溫度,不要又閃著了凍著了。再就是一定要注意人文關懷,情致的疏通,這些都非常重要。
溫馨提示:具體取穴因孩子個體狀況不同,會有差異,可聯繫微信號:15692387615,申請進群交流。
因小兒皮膚嬌嫩,推拿中,以推拿粉、滑石粉或痱子粉做介質,減緩摩擦。
【作 者 簡 介】
宋飛老師
中醫兒科及小兒推拿界泰鬥級名家、三字經派小兒推拿代表人趙鑑秋教授之子及學術繼承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著名中醫育兒專家;
北京大學孕嬰童小兒推拿與中醫育兒課題組負責人;
新浪總部、騰訊等知名企業首次邀請的中醫兒推專家;
中國小兒推拿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中醫膏摩療法分會副會長;
中國中醫藥促進會小兒推拿外治分會常委兼副秘書長;
全國職業技能認證培訓系列教材編委會副主任;
世界中聯小兒推拿專委會理事;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多所高校客聘教授;
20年中醫育兒及小兒推拿經驗。多年來,宋飛老師潛心研究,一心傳承名老中醫醫術醫德,並將傳統中醫文化與現代西方兒童早期教育理念內容有機結合,致力於為家庭兒童綜合養育及健康成長探尋適合中國孩子的有效通路,將中醫外治法、心理情智關鍵期及家庭教育有機結合,深得家長的認可和好評。